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4节 能量的获得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新昌期末)2020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战赛于12月20日在镜岭镇雅庄村鸣枪开跑。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乳酸
C.乳酸和二氧化碳 D.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人体的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解答】运动员跑步过程中,部分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少量的能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葡萄糖
C.氧和酒精 D.二氧化碳和酒精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的环境中可产生二氧化碳,在无氧的环境中可产生酒精。
【解答】制面包和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酵母菌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在有氧的环境下则只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ABC不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下列食 品的制作过程中,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
A.可乐 B.酸奶 C.豆浆 D.果汁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香醋用到到醋酸杆菌,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酱要用到多种霉菌,制作面包、酒用到酵母菌。制面包或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ACD选项与题意不符,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在有氧情况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水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酒精、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淀粉在人体消化系统内被消化为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便于人体吸收。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葡萄糖作为有机物参与人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所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2023九上·拱墅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异化作用
B.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D.人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相同,都是异养需氧型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就是指生物江自身的部分营养物质通过分解释放出能量,再将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可以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解答】A.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A错误;
B. 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异化作用也分为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B错误;
C.细胞的呼吸作用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C正确;
D. 人和酵母菌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属于异养型,但其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3九上·嘉兴期末)同学们在长跑测试后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对此现象的解释:剧烈运动时,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其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 人在消耗能量,比如大量运动时身体提供能量是靠代谢葡萄糖,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与葡萄糖结合来释放能量。如果到达一定的程度,像运动心肺功能时通过检测,到了一定程度,氧气不够就出现了无氧阈的状态。代谢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一部分乳酸,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可能就是在无氧阈的分界线。
【解答】正确的顺序是 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 ; 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
故答案为:C.
7.(2022九上·浙江月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种尖端医疗技术被媒体反复提起,那就是人工心肺机 (ECMO)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B.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A”
D.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
【解答】A. 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正确;
B. 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正确;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B”,C错误;
D. :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正确;
故答案为:C.
8.(2022九上·平阳月考)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根据细菌或真菌是否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将其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酿酒时先保留少部分的氧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解答】A. 酵母菌在自身不会制造有机物,是靠从别的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所以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正确;
B. 因为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规模繁殖,所以氧气会减少,正确;
C. 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增加,正确;
D.图丙中的曲线①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乙中一开始就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放出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9.(2022九上·定海期末)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思想,以下结构与功能表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鸟的肺结构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B 心脏的心肌发达 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C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D 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心脏和血管;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解答】A: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进行双重呼吸,可以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故A说法正确。
B:心脏的心肌发达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故B说法正确。
C:四肢的大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而小静脉内没有静脉瓣,故C说法正确。
D: 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关,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0.(2022九上·仙居期末)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下列有关动物呼吸器官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的呼吸器官是肺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鳃
C.鸟的呼吸器官是皮肤 D.狗的呼吸器官是肺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
【解答】A. 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错误。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B错误。
C.鸟能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故C错误。
D. 狗是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故D正确。
故选D。
11.(2022九上·婺城期末)与有氧呼吸相比, 生物的无氧呼吸特点是( )
A.不需要酶的参与 B.一定产生乳酸
C.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D.产生能量较少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细胞有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和大量的能量;动物的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植物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和少量能量;
【解答】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没得参与,A错误;
B.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没有乳酸,所以B错误;
C.如果是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C错误;
D.无氧呼吸中物质没有进行完全的分解,所以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1九上·嘉兴期末)2020年10月25日,2020嘉兴马拉松线上赛启动仪式在嘉兴市中央公园举行。许多运动爱好者都参与到马拉松比赛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pH 迅速下降而使血液呈酸性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水盐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运动员主要记性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腿部肌肉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乳酸,但是由于血液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值会维持相对的稳定。生物的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它是由肾脏,皮肤和肺的呼吸等多个器官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A. 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正确,生物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B. 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 ,正确,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C. 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正确;
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但是由于血液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值会维持相对的稳定,D错误;
故答案为:D.
13.(2020九上·滨江月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氧气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
B.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D.肺泡、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由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故组织细胞内的氧含量低于毛细血管内的。而毛细血管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解答】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肺泡内氧气含量高于动脉血。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而毛细血管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动脉血氧气含量高于静脉血。由于组织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故组织细胞内的氧含量最低。
故答案为:A
14.(2020九上·椒江月考)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B.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物质相关知识。
【解答】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A不符合题意;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B符合题意;
C、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因此物质a是二氧化碳,物质b是水,C不符合题意;
D、与有氧呼吸相比较,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时,其产物所不同的是有酒精的产生,其释放的能量也较少,因此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无氧)下比在条件Y(有氧)下产生的能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20九上·余杭期末)在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还有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 pH迅速下降使血液呈酸性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唯一器官
D.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水盐平衡;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补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血浆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B不符合题意;
C、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皮肤和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水盐平衡,C不符合题意;
D、每个人所消耗的能量与运动状况有关,运动越激烈,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就越高.体温升的就越高.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从两种动物分别是恒温和变温动物角度考虑。
【解答】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在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的温度,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来提供足够的能量;青蛙是变温动物,在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呼吸作用就会减弱,消耗的氧气就会减少。
故答案为:C
17.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解答】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水稻根部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酒精会让根细胞中毒,最后烂根而亡,说法错误。
B、速登山时人体依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只能持续短暂的时间,而整个过程中能量主要还是来自有氧呼吸即 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说法正确。
C、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产生H2O、CO2和热量,不利于蔬菜的贮存,有氧呼吸进行得快慢主要与氧的含量、温度、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有关系; 在低氧、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但在干燥的环境中,蔬菜的水分蒸发会加快,不利于保鲜,应该是在适宜的湿度环境中,说法
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实现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8.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而受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过快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土壤中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 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但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解答】 雨水过多时,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精在根部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从而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9.(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巴斯德社团的同学对葡萄酒酿造有浓厚兴趣,他们到青云酒庄进行项目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答案】(1)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异养
(3)二氧化碳
【知识点】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自养: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或特指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能用简单的无机氮代谢合成。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1)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放入玻璃瓶中自然发酵。所以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混入,干扰酵母菌的发酵;
(2) 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 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 异养(3)二氧化碳
20.(2022九上·平湖期末)红心火龙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糖类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而深受很多人喜爱,因其含花青素使其果肉显红色而得名。
(1)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7呈红色,pH=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很多人的尿液会呈红色,据此推测尿液呈 性。
(2)火龙果富含糖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请你写出糖类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表达式 。
【答案】(1)酸
(2)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细胞呼吸;酸、碱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很多人的尿液会呈红色, 根据 pH<7呈红色 ,推测尿液呈酸性;
(2)】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糖类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
故答案为:(1)酸(2)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1.(2021九上·嘉兴期末)近年来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 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
【答案】(1)血红蛋白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生物学的观点上有结构与功能相适的说法;人体细胞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 (1) 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 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故答案为:(1) 血红蛋白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 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22.(2020九上·余杭期末)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锥形瓿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
【答案】(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变浑浊;酒精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酵母菌培养液中液体后蜡的作用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变浑浊;酒精
23.(2021九上·绍兴期末)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如下:
(1)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
【答案】(1)异养
(2)无氧呼吸
【知识点】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在无氧呼吸的作用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解答】(1)酵母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其依靠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属于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1) 异养 (2) 无氧呼吸
24.(2019九上·萧山期末)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图中器官乙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两个即可)。
(2)经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将一部分营养物质彻底氧化供能,其中由淀粉转化而来的营养物质最终分解为 。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
【答案】(1)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二氧化碳和水
(3)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心脏和血管;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小肠内的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人体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胆囊的作用是分泌胆汁。
【解答】(1)乙是小肠,小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经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将一部分营养物质彻底氧化供能,其中由淀粉转化而来的营养物质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蔗糖、淀粉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因此切除了胆囊的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故答案为:(1)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二氧化碳和水(3) 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25.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答案】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属于腔肠动物;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会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 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3九上·上城期末)酿酒用的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同时在同温同压下能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而在无氧情况下能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甲、乙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环境温度恒定5℃,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时间t/h 0 1 2 3 4 5 6 7 8
甲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乙中着色液移动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图乙中液体A应是 ;
(2)实验中,图甲中的着色液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甲、乙两种装置均可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
【答案】(1)蒸馏水5mL
(2)左
(3)甲图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乙中先进行无氧呼吸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1)乙组做对照作用,所以图乙中液体A应该是蒸馏水5mLL;
(2)图甲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所以容器中气压变小,着色液向左移动;
(3)装置甲的有色液滴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说明是先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且有氧呼吸越来越弱;乙也是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装置2有色液滴在前2个小时没有移动过,说明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是非常缓慢的,且装置内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 因此液滴会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 蒸馏水5mL (2)左(3)甲图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乙中先进行无氧呼吸
27.(2023九上·丽水期末)小涛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其步骤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______;
②取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注入锥形瓶中,置于35℃水浴中;
③取干酵母3克,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④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试管的液面以下;
⑤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步骤①补充完整 ;
(2)在“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的目的是 ;
(3)小涛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出现;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根据该实验现象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表达式 。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
(3)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通常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动物体中的无氧呼吸是一种发酵过程,酵母菌通过这种方式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1)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验,所以步骤①中连接实验装置,检查气体的气密性;
(2)在“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的目的是放出外界的空气进去,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 ;
(3)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表达式: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3 )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28.(2022九上·吴兴期末)小科在学习了发酵的知识后,对自制酸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打算自行探索一下制作酸奶的方法,他用煮沸过的三个相同玻璃瓶,按甲、乙、丙三组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中存在的变量是 。
(2)三组实验中玻璃瓶,在相应温度条件下放置6—8小时,哪一组最有可能制成酸奶,并说明理由 。
(3)图中煮沸的目的是 。
【答案】(1)温度、氧气
(2)丙,因为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且适宜的温度
(3)防止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乳酸菌是厌氧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有氧时,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因此制作酸奶时,所用坛子必须密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防止其氧气进入抑制乳酸菌发酵。
【解答】(1)此实验设计中一共两组对照实验,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丙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的变量是氧气。故本实验中存在的变量是温度、氧气。
(2)乳酸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环境,甲瓶为有氧环境,不是乳酸菌生活最佳条件,乙瓶温度不适宜,所以甲和乙都不成功。丙组最有可能制成酸奶。
(3)图中煮沸的目的是防止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
29.(2020九上·上虞期末)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右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 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2
(1)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实验时,先将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 。
(2)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 的催化作用受到了温度影响。
(3)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可能是 的原因。
【答案】(1)杂菌
(2)酶
(3)葡萄糖减少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其中温度为该实验的唯一变量,通过液滴数的不同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解答】(1)实验时,先将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若是不除去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2)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酶是生物催化剂,如图是外界条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其中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是因为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3)35℃ 时,第五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葡萄糖减少。
故答案为:(1)杂菌(2)酶(3)葡萄糖减少
30.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不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松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Ⅰ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燕锅。
Ⅱ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 ~ 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燕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酵母化开时用温开水而不用热开水的原因是 。
(2)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 。
(3)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4)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二氧化碳
(4)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1.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2. 酵母菌在有氧、适温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适温的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的温度会使酵母菌失去活性或杀死。所以要用温开水,为了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40-42℃,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为了提高酵母菌的繁殖;
(3)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4)酵母菌无氧环境下能发酵产生酒精,面团放在密闭的环境中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造成了无氧环境,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故答案为:(1)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二氧化碳(4)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31.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如下: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人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人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2)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目的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4)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但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该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酵母菌
(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3)二氧化碳;酒精
(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真菌
【解析】【分析】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1)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2)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就不能发酵产生酒精。
(3)酿好的甜酒表面的气泡是二氧化碳,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酒精。
(4)制酒的过程中要保证无其它杂菌的进入,否则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因此制酒时要注意密封,不能随便打开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净,用的酒曲要纯正等,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
故答案为:(1)酵母菌(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3)二氧化碳;酒精(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四、解答题
32.(2022九上·椒江期末)新冠疫情期间, 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技术的原理是将人体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将其充氧后注入病人的肺静脉(如图甲)或主动脉(如图乙),起到替代部分心肺功能。
(1)下列设备中能替代人体肺功能的是
A.动力泵 B.氧合器 C.氧气泵 D.热交换器
(2)ECMO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其中图乙模式是为了挽救 功能衰竭的病人。
(3)ECMO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若营养补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终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则氨基酸一定含有 元素。
(4)经图甲交换器出来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过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参与 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B
(2)心脏和肺(或心肺)
(3)C、H、N
(4)体循环;葡萄糖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血液循环,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了血液,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1)血液流经人体的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将氧气给了血液,所以流过肺部的血液中含氧量上升,因此氧合器就代替了人体肺的功能。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氧气泵相当于心脏的功能,氧合器相当于肺的功能,所以图乙模式是为了挽救心脏和肺功能衰竭的病人。
(3)营养补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终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合器,所以碳(C)元素,氮(N)元素,氢(H)元素一定来自氨基酸;
(4)经图甲交换器出来血液先流到肺静脉,在流到左心房,左心室,通过体循环流到脑部,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B(2) 心脏和肺(或心肺) (3) C、H、N (4) 体循环 , 葡萄糖
33.(2021九上·嘉兴期末)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如图所示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导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定时向甲烧瓶内通入氧气。根据酵母菌代谢方式的多样性推断。
(1)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 。
(2)从理论上推测,哪个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请说明理由。
【答案】(1)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甲烧瓶,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如图:甲甲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较多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故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从理论上推测,甲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34.(2020九上·浙江期末) 2019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将升级为全马,11月24日,来自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万名选手汇聚在山图水影的太湖边,奔跑在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的赛道上。回答相关问题。
(1)若选手赛后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细胞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结果。
(3)比赛当天气温较低,选手在比赛中机体的耗氧量与夏季参赛时会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
【答案】(1)无氧呼吸
(2)小于
(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知识点】生物的呼吸器官;代谢的多样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时病人仍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3)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解答】(1)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当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生物可能在运动中或衰老中,如是患病的人就表现出逐渐消瘦的现象,
因此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3)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2)小于(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35.(2019九上·瑞安月考)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
(1)血细胞中能运输A物质的是 。
(2)物质B表示的是 。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可多选)。
A.血液流经肺部时A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答案】(1)红细胞
(2)二氧化碳(或CO2)
(3)A;B;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图可知:A氧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
【解答】(1)(2)观图可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作用主要是运输氧气。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增多的趋势;
A是氧气,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
C是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增多,B正确;
B是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正确。
故选ABC。
36.(2019九上·温州月考)“关爱生命,珍惜健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其中,控制体重和能量消耗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请结合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资料一:人体标准体重测算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资料二:14~18 岁青少年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的比值与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如下表;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0.9 0.9~1.1 >1.1
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营养不良 正常 营养过剩
资料三: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要能量的曲线图如图;
资料四:小明,九年级学生,男,今年 15 岁。在体检时,测得身高为 165 厘米、体重为70千克。
(1)根据资料和测量数据,判断小明的营养状况为 。
(2)青春期人体需要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进行有氧呼吸时,蛋白质在体内被氧化分 解的最终产物包括 CO2、H2O 和含氮废物等,则可推知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分析资料三的图像,请比较青春期与其它时期每天所需能量有何不同,并解释其原因 。
【答案】(1)营养过剩
(2)C、H、N
(3)青春期是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所需的能量较多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细胞呼吸;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人体营养状况判定,根据数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同时考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健康成长等知识点。
【解答】(1)根据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根据资料四代入小明的数据,
(2)蛋白质物质属于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的物质,那么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N元素。 (3)根据图三可以看出,青春期对应的能量是比较高的,说明这个时间需要的能量比较多,主要是这个时期孩的孩子身体发育比较快,需求的营养比较多,因此每天摄入的营养也就相应的多。
故答案为:(1) (2) C、H、N ;(3) 青春期是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所需的能量较多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4节 能量的获得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新昌期末)2020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战赛于12月20日在镜岭镇雅庄村鸣枪开跑。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乳酸
C.乳酸和二氧化碳 D.酒精和二氧化碳
2.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葡萄糖
C.氧和酒精 D.二氧化碳和酒精
3.下列食 品的制作过程中,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
A.可乐 B.酸奶 C.豆浆 D.果汁
4.在有氧情况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水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酒精、二氧化碳和水
5.(2023九上·拱墅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异化作用
B.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D.人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相同,都是异养需氧型
6.(2023九上·嘉兴期末)同学们在长跑测试后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对此现象的解释:剧烈运动时,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其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7.(2022九上·浙江月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种尖端医疗技术被媒体反复提起,那就是人工心肺机 (ECMO)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B.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A”
D.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8.(2022九上·平阳月考)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
9.(2022九上·定海期末)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思想,以下结构与功能表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鸟的肺结构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B 心脏的心肌发达 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C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D 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A.A B.B C.C D.D
10.(2022九上·仙居期末)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下列有关动物呼吸器官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的呼吸器官是肺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鳃
C.鸟的呼吸器官是皮肤 D.狗的呼吸器官是肺
11.(2022九上·婺城期末)与有氧呼吸相比, 生物的无氧呼吸特点是( )
A.不需要酶的参与 B.一定产生乳酸
C.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D.产生能量较少
12.(2021九上·嘉兴期末)2020年10月25日,2020嘉兴马拉松线上赛启动仪式在嘉兴市中央公园举行。许多运动爱好者都参与到马拉松比赛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pH 迅速下降而使血液呈酸性
13.(2020九上·滨江月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氧气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
B.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D.肺泡、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14.(2020九上·椒江月考)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B.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
15.(2020九上·余杭期末)在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还有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 pH迅速下降使血液呈酸性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唯一器官
D.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1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17.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18.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而受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过快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土壤中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
二、填空题
19.(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巴斯德社团的同学对葡萄酒酿造有浓厚兴趣,他们到青云酒庄进行项目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20.(2022九上·平湖期末)红心火龙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糖类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而深受很多人喜爱,因其含花青素使其果肉显红色而得名。
(1)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7呈红色,pH=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很多人的尿液会呈红色,据此推测尿液呈 性。
(2)火龙果富含糖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请你写出糖类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表达式 。
21.(2021九上·嘉兴期末)近年来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 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
22.(2020九上·余杭期末)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锥形瓿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
23.(2021九上·绍兴期末)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如下:
(1)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
24.(2019九上·萧山期末)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图中器官乙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两个即可)。
(2)经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将一部分营养物质彻底氧化供能,其中由淀粉转化而来的营养物质最终分解为 。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
25.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3九上·上城期末)酿酒用的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同时在同温同压下能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而在无氧情况下能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甲、乙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环境温度恒定5℃,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时间t/h 0 1 2 3 4 5 6 7 8
甲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乙中着色液移动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图乙中液体A应是 ;
(2)实验中,图甲中的着色液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甲、乙两种装置均可验证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
27.(2023九上·丽水期末)小涛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其步骤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______;
②取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注入锥形瓶中,置于35℃水浴中;
③取干酵母3克,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④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试管的液面以下;
⑤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步骤①补充完整 ;
(2)在“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的目的是 ;
(3)小涛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出现;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根据该实验现象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表达式 。
28.(2022九上·吴兴期末)小科在学习了发酵的知识后,对自制酸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打算自行探索一下制作酸奶的方法,他用煮沸过的三个相同玻璃瓶,按甲、乙、丙三组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中存在的变量是 。
(2)三组实验中玻璃瓶,在相应温度条件下放置6—8小时,哪一组最有可能制成酸奶,并说明理由 。
(3)图中煮沸的目的是 。
29.(2020九上·上虞期末)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右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 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2
(1)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实验时,先将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 。
(2)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 的催化作用受到了温度影响。
(3)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可能是 的原因。
30.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不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松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Ⅰ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燕锅。
Ⅱ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 ~ 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燕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酵母化开时用温开水而不用热开水的原因是 。
(2)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 。
(3)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4)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1.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如下: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人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人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2)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目的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4)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但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该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四、解答题
32.(2022九上·椒江期末)新冠疫情期间, 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技术的原理是将人体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将其充氧后注入病人的肺静脉(如图甲)或主动脉(如图乙),起到替代部分心肺功能。
(1)下列设备中能替代人体肺功能的是
A.动力泵 B.氧合器 C.氧气泵 D.热交换器
(2)ECMO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其中图乙模式是为了挽救 功能衰竭的病人。
(3)ECMO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若营养补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终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则氨基酸一定含有 元素。
(4)经图甲交换器出来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过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参与 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3.(2021九上·嘉兴期末)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如图所示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用带有导管的瓶塞塞紧,导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定时向甲烧瓶内通入氧气。根据酵母菌代谢方式的多样性推断。
(1)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 。
(2)从理论上推测,哪个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请说明理由。
34.(2020九上·浙江期末) 2019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将升级为全马,11月24日,来自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万名选手汇聚在山图水影的太湖边,奔跑在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的赛道上。回答相关问题。
(1)若选手赛后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细胞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结果。
(3)比赛当天气温较低,选手在比赛中机体的耗氧量与夏季参赛时会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
35.(2019九上·瑞安月考)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
(1)血细胞中能运输A物质的是 。
(2)物质B表示的是 。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可多选)。
A.血液流经肺部时A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36.(2019九上·温州月考)“关爱生命,珍惜健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其中,控制体重和能量消耗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请结合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资料一:人体标准体重测算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资料二:14~18 岁青少年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的比值与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如下表;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0.9 0.9~1.1 >1.1
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营养不良 正常 营养过剩
资料三: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要能量的曲线图如图;
资料四:小明,九年级学生,男,今年 15 岁。在体检时,测得身高为 165 厘米、体重为70千克。
(1)根据资料和测量数据,判断小明的营养状况为 。
(2)青春期人体需要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进行有氧呼吸时,蛋白质在体内被氧化分 解的最终产物包括 CO2、H2O 和含氮废物等,则可推知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分析资料三的图像,请比较青春期与其它时期每天所需能量有何不同,并解释其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人体的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解答】运动员跑步过程中,部分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少量的能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的环境中可产生二氧化碳,在无氧的环境中可产生酒精。
【解答】制面包和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酵母菌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在有氧的环境下则只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ABC不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香醋用到到醋酸杆菌,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酱要用到多种霉菌,制作面包、酒用到酵母菌。制面包或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ACD选项与题意不符,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淀粉在人体消化系统内被消化为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便于人体吸收。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葡萄糖作为有机物参与人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所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就是指生物江自身的部分营养物质通过分解释放出能量,再将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可以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解答】A.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A错误;
B. 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异化作用也分为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B错误;
C.细胞的呼吸作用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C正确;
D. 人和酵母菌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属于异养型,但其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 人在消耗能量,比如大量运动时身体提供能量是靠代谢葡萄糖,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与葡萄糖结合来释放能量。如果到达一定的程度,像运动心肺功能时通过检测,到了一定程度,氧气不够就出现了无氧阈的状态。代谢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一部分乳酸,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可能就是在无氧阈的分界线。
【解答】正确的顺序是 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内呼吸作用加强 ; 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③乳酸刺激肌肉,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
【解答】A. 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正确;
B. 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正确;
C.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B”,C错误;
D. :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正确;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根据细菌或真菌是否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将其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酿酒时先保留少部分的氧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解答】A. 酵母菌在自身不会制造有机物,是靠从别的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所以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正确;
B. 因为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规模繁殖,所以氧气会减少,正确;
C. 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增加,正确;
D.图丙中的曲线①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乙中一开始就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放出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9.【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心脏和血管;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解答】A: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进行双重呼吸,可以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故A说法正确。
B:心脏的心肌发达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故B说法正确。
C:四肢的大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而小静脉内没有静脉瓣,故C说法正确。
D: 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关,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
【解答】A. 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错误。
B.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B错误。
C.鸟能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故C错误。
D. 狗是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细胞有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和大量的能量;动物的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植物无氧呼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和少量能量;
【解答】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没得参与,A错误;
B.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没有乳酸,所以B错误;
C.如果是植物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C错误;
D.无氧呼吸中物质没有进行完全的分解,所以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水盐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运动员主要记性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腿部肌肉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乳酸,但是由于血液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值会维持相对的稳定。生物的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它是由肾脏,皮肤和肺的呼吸等多个器官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A. 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正确,生物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B. 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 ,正确,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C. 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正确;
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但是由于血液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值会维持相对的稳定,D错误;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由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故组织细胞内的氧含量低于毛细血管内的。而毛细血管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解答】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肺泡内氧气含量高于动脉血。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而毛细血管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动脉血氧气含量高于静脉血。由于组织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故组织细胞内的氧含量最低。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物质相关知识。
【解答】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A不符合题意;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B符合题意;
C、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因此物质a是二氧化碳,物质b是水,C不符合题意;
D、与有氧呼吸相比较,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时,其产物所不同的是有酒精的产生,其释放的能量也较少,因此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无氧)下比在条件Y(有氧)下产生的能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细胞呼吸;水盐平衡;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补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血浆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B不符合题意;
C、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皮肤和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水盐平衡,C不符合题意;
D、每个人所消耗的能量与运动状况有关,运动越激烈,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就越高.体温升的就越高.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从两种动物分别是恒温和变温动物角度考虑。
【解答】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在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的温度,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来提供足够的能量;青蛙是变温动物,在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呼吸作用就会减弱,消耗的氧气就会减少。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解答】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水稻根部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酒精会让根细胞中毒,最后烂根而亡,说法错误。
B、速登山时人体依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只能持续短暂的时间,而整个过程中能量主要还是来自有氧呼吸即 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说法正确。
C、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产生H2O、CO2和热量,不利于蔬菜的贮存,有氧呼吸进行得快慢主要与氧的含量、温度、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有关系; 在低氧、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但在干燥的环境中,蔬菜的水分蒸发会加快,不利于保鲜,应该是在适宜的湿度环境中,说法
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实现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8.【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生物的呼吸器官
【解析】【分析】 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但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解答】 雨水过多时,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精在根部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从而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答案】(1)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异养
(3)二氧化碳
【知识点】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自养: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或特指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能用简单的无机氮代谢合成。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1)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放入玻璃瓶中自然发酵。所以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混入,干扰酵母菌的发酵;
(2) 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 防止杂菌混入干扰 (2) 异养(3)二氧化碳
20.【答案】(1)酸
(2)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细胞呼吸;酸、碱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很多人的尿液会呈红色, 根据 pH<7呈红色 ,推测尿液呈酸性;
(2)】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糖类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
故答案为:(1)酸(2)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1.【答案】(1)血红蛋白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生物学的观点上有结构与功能相适的说法;人体细胞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 (1) 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 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 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如果骑自行车运动过量,大部分人有肌肉酸痛的现象,请解释原因: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故答案为:(1) 血红蛋白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 运动过量,肌肉细胞耗氧量增加,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积累在肌肉,造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22.【答案】(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变浑浊;酒精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酵母菌培养液中液体后蜡的作用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变浑浊;酒精
23.【答案】(1)异养
(2)无氧呼吸
【知识点】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在无氧呼吸的作用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解答】(1)酵母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其依靠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属于异养;
(2)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1) 异养 (2) 无氧呼吸
24.【答案】(1)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二氧化碳和水
(3)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心脏和血管;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小肠内的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人体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胆囊的作用是分泌胆汁。
【解答】(1)乙是小肠,小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经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将一部分营养物质彻底氧化供能,其中由淀粉转化而来的营养物质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蔗糖、淀粉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因此切除了胆囊的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故答案为:(1)肠很长:小肠上有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终毛 (2)二氧化碳和水(3) 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胆汁可乳化油脂。胆汁的减少会影响脂肪的分解。
25.【答案】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属于腔肠动物;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会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 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26.【答案】(1)蒸馏水5mL
(2)左
(3)甲图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乙中先进行无氧呼吸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1)乙组做对照作用,所以图乙中液体A应该是蒸馏水5mLL;
(2)图甲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所以容器中气压变小,着色液向左移动;
(3)装置甲的有色液滴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说明是先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且有氧呼吸越来越弱;乙也是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装置2有色液滴在前2个小时没有移动过,说明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是非常缓慢的,且装置内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 因此液滴会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 蒸馏水5mL (2)左(3)甲图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乙中先进行无氧呼吸
27.【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
(3)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通常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动物体中的无氧呼吸是一种发酵过程,酵母菌通过这种方式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1)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验,所以步骤①中连接实验装置,检查气体的气密性;
(2)在“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态石蜡”的目的是放出外界的空气进去,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 ;
(3)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表达式: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3 )葡萄糖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28.【答案】(1)温度、氧气
(2)丙,因为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且适宜的温度
(3)防止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乳酸菌是厌氧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有氧时,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因此制作酸奶时,所用坛子必须密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防止其氧气进入抑制乳酸菌发酵。
【解答】(1)此实验设计中一共两组对照实验,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丙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的变量是氧气。故本实验中存在的变量是温度、氧气。
(2)乳酸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环境,甲瓶为有氧环境,不是乳酸菌生活最佳条件,乙瓶温度不适宜,所以甲和乙都不成功。丙组最有可能制成酸奶。
(3)图中煮沸的目的是防止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
29.【答案】(1)杂菌
(2)酶
(3)葡萄糖减少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其中温度为该实验的唯一变量,通过液滴数的不同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解答】(1)实验时,先将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若是不除去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2)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酶是生物催化剂,如图是外界条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其中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是因为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3)35℃ 时,第五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葡萄糖减少。
故答案为:(1)杂菌(2)酶(3)葡萄糖减少
30.【答案】(1)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二氧化碳
(4)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1.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2. 酵母菌在有氧、适温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适温的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的温度会使酵母菌失去活性或杀死。所以要用温开水,为了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40-42℃,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为了提高酵母菌的繁殖;
(3)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4)酵母菌无氧环境下能发酵产生酒精,面团放在密闭的环境中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造成了无氧环境,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故答案为:(1)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2)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二氧化碳(4)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31.【答案】(1)酵母菌
(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3)二氧化碳;酒精
(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真菌
【解析】【分析】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1)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2)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就不能发酵产生酒精。
(3)酿好的甜酒表面的气泡是二氧化碳,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酒精。
(4)制酒的过程中要保证无其它杂菌的进入,否则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因此制酒时要注意密封,不能随便打开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净,用的酒曲要纯正等,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
故答案为:(1)酵母菌(2)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3)二氧化碳;酒精(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答案合理即可)
32.【答案】(1)B
(2)心脏和肺(或心肺)
(3)C、H、N
(4)体循环;葡萄糖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血液循环,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了血液,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1)血液流经人体的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将氧气给了血液,所以流过肺部的血液中含氧量上升,因此氧合器就代替了人体肺的功能。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氧气泵相当于心脏的功能,氧合器相当于肺的功能,所以图乙模式是为了挽救心脏和肺功能衰竭的病人。
(3)营养补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终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合器,所以碳(C)元素,氮(N)元素,氢(H)元素一定来自氨基酸;
(4)经图甲交换器出来血液先流到肺静脉,在流到左心房,左心室,通过体循环流到脑部,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B(2) 心脏和肺(或心肺) (3) C、H、N (4) 体循环 , 葡萄糖
33.【答案】(1)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甲烧瓶,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知识点】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如图:甲甲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较多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乙烧内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故乙烧瓶内最后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从理论上推测,甲烧瓶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因为甲烧瓶中的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乙烧瓶中的酵母菌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变浑浊较慢。
34.【答案】(1)无氧呼吸
(2)小于
(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知识点】生物的呼吸器官;代谢的多样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时病人仍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3)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解答】(1)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当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生物可能在运动中或衰老中,如是患病的人就表现出逐渐消瘦的现象,
因此某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3)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2)小于(3)耗氧量会增加,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可使人体向外界散热量增加,人体需要加速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冬季参赛选手的耗氧量会增加。
35.【答案】(1)红细胞
(2)二氧化碳(或CO2)
(3)A;B;C
【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图可知:A氧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
【解答】(1)(2)观图可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作用主要是运输氧气。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增多的趋势;
A是氧气,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
C是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增多,B正确;
B是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正确。
故选ABC。
36.【答案】(1)营养过剩
(2)C、H、N
(3)青春期是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所需的能量较多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细胞呼吸;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人体营养状况判定,根据数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同时考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健康成长等知识点。
【解答】(1)根据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根据资料四代入小明的数据,
(2)蛋白质物质属于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的物质,那么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N元素。 (3)根据图三可以看出,青春期对应的能量是比较高的,说明这个时间需要的能量比较多,主要是这个时期孩的孩子身体发育比较快,需求的营养比较多,因此每天摄入的营养也就相应的多。
故答案为:(1) (2) C、H、N ;(3) 青春期是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所需的能量较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