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scratch
添加角色+变换造型
执教者:XXXX
目 录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scratch添加角色+变换角色》选自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三节的部分组合。
本单元的scratch讲解采用的是大单元教学方式,设计的故事情节是参加“百变大咖秀”节目表演,通过一条故事线,将本单元的知识点全部串联起来,而本节课是学生接触scratch的第二节课,也是这个故事线的第一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去学习scratch中的添加角色和变换造型,同时比较出这两之间的差别。
注:上一幕是小猴受邀要去参加“百变大咖秀”,但是因为疫情没办法实地进行,只能采用“云表演”的方式进行,然后介绍了scratch这个软件)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编程,因为是未知的领域,并且图形化编程的scratch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来学习编程的,非常适合他们现在的这个年龄学习,所以他们都抱有特别大的期待和兴趣。同时,上一节课学生已经通过“百变大咖秀”的故事线学习了scratch的界面和体验了scratch编程,所以本节课计划延续这条故事线,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点穿成一条线,促进其学习和兴趣。
由于之前第一节scratch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所有的班级对前期知识点的掌握都还是挺不错的。只是有个别班级因为上课时间(整顿纪律)的原因,体验scratch这个环节没有做,但对于这节课影响不大。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添加角色
2、学会添加造型
3、清楚添加角色和添加造型的区别
4、学会变换造型的积木搭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添加角色和添加造型的方法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情景的代入,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编程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重难点
重点:
1、区分添加角色和添加造型的区别
2、学会变换造型的积木搭建过程
难点:
突破添加角色和添加造型的壁垒,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
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故事:有一天聪明的小猴子在家里看电视,这时电视里正在放“悟空七十二变”,他突发奇想到:“如果我学习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那我的‘百变大咖秀’肯定就能得第一名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添加角色
只有小猫,
那小猴在哪?
先请学生来试着操作演示
添加角色
第1步:小猫退场
第2步:添加角色
第3步:找到小猴
3
1
2
角色区
分析完添加角色之后,需要再次回顾刚才的那个故事,看看小猴子要干什么,促使学生去分析问题
小猴子,你想变成什么呢?
我想变成香蕉,因香蕉可好吃了!
香蕉该怎么变呢?小朋友们,你们自己试试看。
变换造型
添加角色和变换造型的区别:
添加角色:舞台里会出现多个角色。
变换造型:舞台里只有1个角色。
变身只能有1个角色在舞台
增加了演员人数
演员换了身服装
变换造型
我要变身啦!
脚本
是吗?你真棒!变给我看看吧!
哇,我学会了,还会变“苹果”哦
变换造型
脚本
注意:要先添加苹果的造型哦
你有发现有两个积木在重复使用吗?
变换造型
那你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试试看
讲解重复执行的含义,并且强调次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