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海水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海水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2 17: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波浪(海浪)
潮汐
洋流
波浪
潮汐
洋流
海水运动类型
1、输送水汽、输送物质和能量
2、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影响着全球的天气和气候
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波浪
波浪
波浪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多数波浪是风吹过海面,并把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风越大,波浪就越大。
海浪的分类
风浪
海啸
风暴潮
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广义的海浪包括风浪、涌浪、近岸波、海啸、风暴潮等。
三、海水的运动
风浪
影响
冲浪运动
海洋捕捞
塑造海岸地貌
远洋航行
表层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海浪叫风浪。
风速越大,浪越高,能量越大。
三、海水的运动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等引起的海上巨浪。
影响
海啸会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破坏力极大。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了毁灭性的“印度洋海啸”,造成22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三、海水的运动
风暴潮
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
1970年11月13日在孟加拉湾沿岸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三、海水的运动
材料: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是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清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时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通个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三、海水的运动
波浪的作用
海蚀崖
沙滩
波浪以其巨大的能量,在海岸附近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用,塑造着海岸地貌。
波浪的作用
波浪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发电等。
海浪塑造海岸地貌
人们可以通过修建防波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波浪的作用
塑造--海岸地貌
开发--海洋能资源(波浪能)
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产生
破坏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
1
2
3
4
我国“万山号”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浪对人类影响
红树林
海堤
加强监测预报;
人类对海岸的保护
生物措施
修建海堤(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防御海岸侵蚀破坏
潮 汐
潮汐
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潮汐的过程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涨潮
落潮
高潮
低潮
潮 差
涨潮:海面上升
落潮:海面下降
海面最高
海面最低
潮间带
潮汐的周期性
水 位
时间
高潮
高潮
低潮




潮 差
低潮
12h25min
12h25min
一天之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潮汐的周期性
大潮
小潮
水 位
大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
小潮:潮差最小时的潮汐
潮 汐
潮汐的成因
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①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②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早晨的海水涨落

傍晚的海水涨落

潮汐的周期性
地球
太阳




初一(朔)
十五(望)
初七、八(上弦)
廿二、廿三(下弦)
太阳引力
月球引力
大潮
大潮
小潮
小潮
一月之内,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朝。
初一和十五出现大潮,上弦和下弦出现小潮。
当农历初一(朔)新月、十五(望)满月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大,形成大潮。
当农历初八(上弦月)二十三(下弦月)时,日地月成直角关系,引潮力最小,形成小潮。
知识拓展
金山
海宁
慈溪
镇海
舟山
杭州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江口形成的大潮十分壮观,被称为天下第一潮。
分析钱塘江口形成天下第一潮的原因。
金山
海宁
慈溪
镇海
舟山
杭州






分析钱塘江口形成天下第一潮的原因。
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地、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的引潮力较大,形成天文大潮。
盛行东南季风,风力助长潮势
杭州湾外宽内窄,为喇叭状河口,潮涌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积,水位暴涨;
钱塘江水,东流入海,河水和潮水相遇,抬高潮位
潮汐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潮汐发电
沿海港口建设、航运
潮间带采集、养殖活动
潮 汐
潮汐的影响
潮汐发电示意
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
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
1.提供能源(潮汐能)
潮汐的影响
2.影响军事活动
1944年6月6日(农历闰四月初六)早晨,盟军利用涨潮时机在法国西北部海岸成功登陆。
潮汐的影响
陆地
海洋
涨潮
当陆地河流进入枯水期时,潮汐会引发海洋咸水侵入陆地,形成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3.形成咸潮
咸潮
海洋咸水
咸潮导致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导致沿海地区出现土壤的盐碱化现象,威胁农作物生长。
危害淡水养殖业。
陆地
海洋
涨潮
咸潮
海洋咸水
3.形成咸潮
潮汐的影响
潮汐对人类的影响
4.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人们利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养分。
5.利用潮汐发电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人们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洋 流
1.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洋流也称海流,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暖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的洋流
寒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的洋流
洋流
分类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2.寒流和暖流的判断
(1)根据流向判断
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赤道
暖流
暖流
寒流
寒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由南向北流
南半球:由北向南流
北半球:由北向南流
南半球:由南向北流
2.寒流和暖流的判断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2)根据水温判断
暖 流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寒 流
暖流由高水温海区流向低水温海区,造成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于周围海区。
寒流由高水温海区流向低水温海区,造成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于周围海区。
(3)根据海水等温线特征
2.寒流和暖流的判断
18℃
19℃
20℃
洋流流经海区海水等温线会发生明显弯曲,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洋流的流向一致。




20℃
19℃
18℃
寒流:低值凸向高值
暖流:高值凸向低值
判断半球
1
20℃
18℃
北半球
20℃
18℃
南半球
判断流向
2
判断性质
3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20℃
18℃
20℃
18℃
北半球
暖流
寒流
暖流
等温线判断洋流性质
南半球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课堂练习】暖流、寒流的判断
洋流的分类
按形成原因分类
1
风海流
2
密度流
3
补偿流
3.洋流的成因
(1)风海流
海水
盛行风
风海流
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形成风海流。
洋流流向和盛行风向并不完全一致
3.洋流的成因
(1)风海流
东北信风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盛行西风
西风漂流
极地东风
极地环流
3.洋流的成因
补偿流是指由海水的补偿作用而形成的流动,可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陆地
离岸流
离岸风
上升补偿流
海洋
(2)补偿流
离岸风
补偿流是指由海水的补偿作用而形成的流动,可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3.洋流的成因
(2)补偿流
3.洋流的成因
(2)补偿流
主要上升流海区
据图分析世界主要
上升流海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中低纬度的
大陆西部海区
受信风控制,盛行离岸风,引发海水上泛补充
3.洋流的成因
陆地
海洋
向岸风
下降流
陆地
海洋
离岸风
上升流
离岸风、向岸风与海水垂直运动的关系
3.洋流的成因
陆地
海洋
向岸风
下降流
陆地
海洋
离岸风
上升流
离岸风、向岸风与海水垂直运动的关系
3.洋流的成因
因海水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海水大规模流动,形成的洋流。
高盐度海区
海水密度大
低盐度海区
海水密度小
表层洋流
底层洋流
(3)密度流
3.洋流的成因
因海水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海水大规模流动,形成的洋流。
(3)密度流
低盐度海区,海水密度小,水面较高。
高盐度海区,海水密度大,水面较低。



表层洋流:
深层洋流:
低盐度海区
高盐度海区
高盐度海区
低盐度海区
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3.洋流的成因
(3)密度流

西

地 中 海
非 洲
欧 洲
3.洋流的成因
地 中 海

西

红海
印度洋
波斯湾
密度流(表层洋流)
探究:分析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密度流流向
北赤道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墨西哥 湾暖流
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尼 福尼亚寒流
加纳利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千岛
寒流
东格陵兰
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东奥 暖流
秘鲁寒流
西奥 寒流
赤道
30°N
30°S
60°S
60°N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西风
西风
极地
东风
极地
东风
本格拉
寒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南极环流
南极环流
南极环流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暖 流
高水温区
(26℃)
低水温区
(19℃)
寒 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把低纬度海区的热量输送至高纬度海区
寒流把高纬度海区的冷海水输送至低纬度海区
(1)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1.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
寒流
平均气温(℃) 1月 7月
鲸湾港 18 13
伊尼扬巴内 27 20
读图思考:图示两城市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左图所示地区鲸湾港附近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伊尼扬巴内附近有暖流经过。虽然两地地处同一纬度,但无论冬夏,鲸湾港的气温都比伊尼扬巴的气温低。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
寒流
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7
20
17
14
1月均温(℃)
7月均温(℃)
热带雨林气候
23°26′S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荒漠气候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极圈
不冻港
陆地
海洋
离岸风
上升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在上升流海区,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海水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形成较大规模的渔场
渔场
寒流
暖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底层营养物质上泛,形成大规模的渔场。
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
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会在寒暖流交汇处聚集,鱼类繁多。
上升性洋流会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出海域,使得鱼群集中起来。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世界主要大渔场的分布
海轮顺洋流航行,其航行速度要比逆洋流航行快得多,有利于缩短航行时间、节省燃料;
热带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影响海洋航行;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3.对海洋运输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洋流会加快受污染海区的水净化速度。
洋流会扩大海水污染物的范围。
海水
运动
海 浪
潮 汐
风浪
海啸
风暴潮
表层海水在风作用下产生的海浪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
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成因
规律
洋 流
日变化
月变化
塑望月
上下弦月
大潮
小潮
白天
夜晚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小结
感谢观看
中学地理通用教学模板
THANKS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