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1 18: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单元 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的阅读
名著预览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者简介
名著预览
吴敬梓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的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从出身望族到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自 36 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写作背景
名著预览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主要内容
儒林外史
楔子(第一回)——-介绍王冕生平,展示其士人精神,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
儒林众生相(第二至五十四回)
第二至三十回: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第三十一至四十六回:对理想文士的探求。
第四十七至五十四回:真儒名贤理想破灭,世风日下。
民间四奇人(第五十五回)——四大奇人,不屑于功名富贵,洁身自好。
幽榜(第五十六回)——朝廷采纳御史意见,增加“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
正面形象
理想“名流”——王冕
叛逆人物——杜少卿 沈琼枝
真儒贤士——虞育德 庄绍光 迟衡山
市井小民
牛老爹 卜老爹
鲍文卿 娄焕文
甘露庵的乡邻
市井奇人
人物形象
反面形象
儒生
假名士——杜慎卿 杨执中 权勿用
官绅
王惠 汤奉
张静斋 严贡生
腐儒:周进 范进
迂儒:马二先生 王玉辉 鲁编修
江湖骗子:蘧公孙 匡超人 牛浦郎
普通文士:严监生 王德 王仁
读书女子:鲁小姐
一、儒生形象
周进
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①刚出场时,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饱受秀才梅玖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②在贡院里受过度刺激,一头撞在号板上,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③任广东学道后,为了照拂范进,将范进取为第一。
(1)热衷功名,将科举视为荣身之路,苦苦追求,终获成功的腐儒,如周进和范进。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2)沉迷于八股文和封建礼教而害己害人的迂儒,如王玉辉、马纯上(马二先生)、鲁编修等。
马纯上
执着于做官、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为人仗义、宅心仁厚
①送匡超人十两银子,对匡超人说:“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②批八股文章,严格遵循朱子解释,不敢有所逾越。③做举业,干得极其认真。在文翰楼做选家,“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④差人拿着写有蘧公孙叛逆罪的呈子给他看,他把自己挣得的九十二两银子全部拿给差人,替朋友消灾。
鲁编修
老学究、痴迷八股举业
①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希望自己后继有人,所教的唯一的女儿鲁小姐学问了得,可惜不是男儿身,不然“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于是招了所谓的“名人之后”蘧公孙为婿。②因女婿不肯做举业,心里生气,夫人相劝,更生气,结果“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中风了。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3)在八股科举制度下堕落、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以匡超人为代表。
匡超人
开始时孝顺、勤奋好学,后逐渐堕落成虚伪、自私冷漠、忘恩负义、好吹牛的人
①得到马纯上的资助回家悉心照顾父亲。刻苦读书,被知县赏识。②到杭州后,为景兰江等假名士所包围,成为斗方名士,冒充风雅,相互标榜。③跟潘三一起假刻公章、帮别人考试。潘三有难后,怕自己被牵连,坚决不去狱里看望。③谎称未婚,再次成亲,知道了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诰命夫人”的头衔、荣华富贵来糊弄、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二、官绅形象
(1)贪官污吏,贪婪成性,敲骨吸髓,如王惠、汤奉等。
王惠
贪财、无立场、酷虐、蛮横
①中进士后,照顾与自己“同年同乡”的荀玫,为的是将来官场上有个照应。②接到赴任南昌知府的报单后即刻上任,但到南昌后,故意不肯接印,直到蘧公子(蘧景玉)来访,蘧太守给了银子后才正式就职。③做南昌知府时候,衙门里整日充满了“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成为朝廷眼里的“能人”。④宁王反叛,王惠归顺宁王。后宁王被打败,王惠逃跑,做了朝廷钦犯,最后不得已出家为僧。
汤奉
贪财、作威作福、酷虐、蛮横
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他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老师夫”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2)土豪劣绅,贪财势利,如严贡生、严监生。
严监生
有情义,节俭吝啬
①自己出钱赔偿、打点,替哥哥严贡生料理了官司。②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③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④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⑤为了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咽气,一直等到赵氏挑去一根,才点头咽了气。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三、有民主思想的人物形象
(1)有君子之风的士人。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王冕
杜少卿
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
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召见。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最后归隐会稽山。
尊重妇女,为人单纯,淡泊名利,慷慨大方,有些离经叛道
①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②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③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④让管家卖地,大方资助他人。⑤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⑥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2)最具有个性和解放意识的妇女典型——沈琼枝。
沈琼枝
才貌双全、自尊自立、智勇双全、 刚柔并济、不惧权贵
①被嫁到扬州宋家。丫鬟领她进了房,其后评价她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②不愿做妾,从宋家连夜逃出。③逃到南京后靠卖诗过日子。④江都县差役来捉拿沈琼枝,到了知县那里,沈琼枝毫不畏惧,跟他说了一番道理。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相关情节
四、其他人物形象
类型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四奇人
季遐年(善书)、王太(善棋)、盖宽(善画)、荆元(善琴)
他们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沉醉在琴棋书画的雅趣中,高雅脱俗,怡然自得,表现出尊严和独立的精神品格。
假名士
娄三、娄四公子(莺脰湖名士);景兰江、赵雪斋(西湖名士);杜慎卿、季苇萧(莫愁湖名士)
他们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诗集、结诗社等形式,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真儒贤士
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等
他们讲究文行出处,淡泊功名利禄,面对世风日下的现实,都企图用复古的办法来改良社会。
名著预览
第一回:王冕事迹主要叙写王冕自学成才,终日闭门读书,不与官宦同流。后朱元璋立八股取士之法,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
第二至五十四回:儒林众生相
第三回:热衷功名的穷书生范进中举后上演癫狂闹剧。
篇目例析
名著预览
第五回: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总不肯断气,原来是怕灯中有两茎灯草费油才难以合眼,一个十足吝啬鬼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十二、三十三回:杜少卿为人豪爽,极重孝道,但不会理家,被人讹骗家产,移家南京。表现了他轻视礼教、仗义疏财、平等爱人的品质。
第五十五回:民间奇人 第五十六回:幽榜
名著预览
《儒林外史》通过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主题思想
名著预览
(1)整部小说没有完整的主干故事,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作者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用由此及彼、顺序延伸的方式,刻画和展示出种种儒林世相,构造出一组组情节单元。
(2)人物形象鲜明。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3)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地展示出讽刺对象身上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核。
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篇幅稍长,展现了人物多个性格侧面,有些故事则寥寥数笔,但都含意深远,韵味悠长。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专题探究
专题一:故事会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杜少卿。
杜少卿出身于大地主官僚家庭,“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却出淤泥而不染。他仗义疏财,淡泊名利,尊重女性,书中人物迟衡山评价他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杜少卿这位奇人的一件奇事。
书中第三十三回,杜少卿的夫人初到南京,想看风景。杜少卿便安排了轿子、陪客,带夫人去清凉山游姚园。姚园的景色很美,路是鹅卵石铺成的,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他们在山顶的八角亭上摆席、饮酒,观赏美景。后来,杜少卿喝醉了,他拉着夫人的手,出了姚园,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随从嘻嘻笑笑,“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这件事情,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了。这件事体现了杜少卿对女性的尊重和对繁文缛节的蔑视,颇显魏晋名士风度。
【探究示例】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写了数百个人物,上至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他们行藏不同,性格各异,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清闲斋老人语),让读者一见而洞彻其灵魂。选择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细读有关章节,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体会。
专题探究
专题二:《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探究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史》作为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善于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白描,透过当时人们不以为奇的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细节,真实生动地揭示出形形色色儒林人物的可鄙、可憎、可笑、可怜,进而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人心的毒害。
作者的讽刺艺术寓于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中。例如,第二回写夏总甲:“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这简单几笔外貌描写,就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令人厌恶的下层官吏形象。他地位不高,生活也困窘,却摆资格,拿架子,耍小威风。作者的态度是嘲笑中透出憎恶的。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
【探究示例】
作者的讽刺艺术寓于人物对话中。例如写范进进考场后和周学道的一段对话。周进问:“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一口一个童生,态度之卑微、口气之胆怯,活现纸上。
作者的讽刺艺术还寓于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中。如第四回,严贡生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接着,作者以一系列的生动情节揭露他在乡里巧取豪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的卑劣行径,言行的鲜明对比形成尖刻隽永的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中没有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之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他们退场之后的生活将会如何?又会有哪些故事?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发挥想象,续写他的故事。
专题探究
专题三:续写故事
注意:①熟读原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②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
范进做了山东学道后,在府衙附近新辟了一处开放式庄园,栽上了茂林修竹,修建了亭台轩榭,兴修了假山池沼,早有人在园中显著位置立下了“范府草堂”“范氏书屋”等石碑。平日这里聚集了众多文人雅士谈论“四书五经”。
续写范进的故事
探究示例
范老爷上午处理公务,下午自是与同道一起在园中切磋八股经义,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日,范进忆起自己当初除了会读“四书五经”,其他啥都不会,家里穷得时常揭不开锅,但中举彻底改变了一切,没想到自己后半生的日子竟如此逍遥,于是,兴致特别高。和同僚们喝了几盅,竟“俱怀逸兴壮思飞”,天色虽黑,仍欲邀同僚到园中“范湖”边遛弯。仆人再三劝说也无济于事。
来到湖边,范进走在前面,一边闲逛,一边吟诵:“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突然,只听“扑通”一声,范进眼尖,一眼便看到了一条红色鲤鱼跃出水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征兆啊,看来我范进又要升官发财了!“鲤鱼跳龙门!”范进极为兴奋,狂叫一声,手舞足蹈,冲向湖边。不想被嶙峋的石头绊了一下,瞬间滚入水中。一
旁的同僚早吓得面如土色。仆人急忙找来竹竿来拉范进,谁知竟被范进拖入湖中。可怜范进一读书人,毕生精力都耗费在了科举上,哪识得水性?等到识水性的差役赶到,湖面早不见了范进的影子……
早已进入暮年的周进,闻讯惆怅不已,不由长叹一声:“苦心孤诣入龙门,谁知龙门是鬼门。”
钱锺书(1910 —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作者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钱锺书《围城》
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描绘了当时留学回国的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闾大学、从国外留学生活到国内游荡的经历,写他们在生活、工作、恋爱、婚姻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揭示了一些上层知识分子的贫乏、空虚和卑微,嘲弄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塑造了一群病态的读书人群像。
内容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作品中,有欲望的沉沦、爱情的痛苦和婚姻的绝望,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荒凉。
自主阅读推荐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如火铺屋后的那扇门“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等等。诸如此类,妙语连珠,深入脑海,令读者不仅记住了这些佳句,更记住了这些佳句所叙述的人、事,以及这些人、事背后深刻的隐喻。塑造的人物性格现实、典型,心理描写逼真、传神,批判人性与文化,手法幽默,精神内涵深刻。
艺术特色
自主阅读推荐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政论家,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
书籍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以主角格列佛的角度描述他在四个国度历险的奇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
第一次,格列佛遭遇海难,来到小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不到六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作者居高临下,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作品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第二次,格列佛误闯大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作者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第三次,格列佛逢海盗,造访飞岛国。这里属地被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疯狂和邪恶的本性。
第四次,格列佛遭水手叛变,被放逐到慧骃国。这里的统治者和居民是马,他们高度理性,而人形动物却邪恶、低劣。作者从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自主阅读推荐
《格列佛游记》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增强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艺术特色
自主阅读推荐
真题演练
荆门中考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
A
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 看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A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 。(3分)
(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A的形象 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参考答案】
(1)儒林外史 吴敬梓 严监生(严大育或严致和)(3分)
(2)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如“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侄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这些共同刻画了严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特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