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导学案: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丹江口市导学案: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4-08 21:46:1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丹江口市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执笔 刘 审核 张
授课人 时间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4、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 习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独立自主学习—巩固感知,独立探究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 )
A、均匀的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蜡烛是由    和 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    ,形状    。硬度较    ,气味是    ,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    (填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蜡烛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3.蜡烛燃烧既发生了    变化又发生了    变化,火焰分      层,   部分的温度最高,    部分温度最低。将干燥的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    生成,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和    两种物质。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互助学习--同伴互助,交流分享1、组内交流:组内交流探究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2、组内讨论:
三、展示引导学习--主动展示,张扬个性1、全班展示: “我会探究”答案 2、组间补充、质疑3、教师点拨
四、评价提升学习1.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液化石油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五、学生识记理解,教师检查指导
六、我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丹江口市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 执笔 刘 审核 张
授课人 时间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探究报告进行修改并使之完善的能力。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学 习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独立自主学习—巩固感知,独立探究我们人既吸入气体也呼出气体,人吸入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呼出气体一样吗?
(一)导入:讨论交流:
我们吸入的是空气——含有氧气、水蒸气和其它杂质气体和尘粒等,而其中__________是人体需要的,呼出的气体中它可能没有或很小。从生物学中我们已经道人和动物呼出大量的__________,所以我们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它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高。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是湿润的,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__________。
【提出猜想与假设】:
1、人呼吸需要氧气,则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将__________;
2、人呼出二氧化碳,则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会__________;
3、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
(一)自主学习:
用3分钟阅读课本P14页相关资料:
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__________,浑浊越多,二氧化碳越______。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水蒸气在常温下易凝结成_____。
自主学习:
用3分钟阅读课本内容,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二、合作互助学习--同伴互助,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享【实验过程】: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步骤1】: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滴入到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的二氧化碳。
【步骤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现象】:空气中,木条持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中,木条很快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氧气量__________,呼出气体中含氧气量__________。
【步骤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现象】: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水雾出现。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水量____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
完成探究报告:
对人体吸收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完成探究报告或自制报告)
三、展示引导学习--主动展示,张扬个性全班交流展示探究报告,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四、评价提升学习达标训练:
1.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2.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净水   D.蔗糖水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4.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5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 ;还可以使燃着的小木条 。
6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生识记理解,教师检查指导
六、我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