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二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本体包含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摄食等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有自己的生命
C.缩手反射的完成需要多个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协调配合
D.高温处理过的某种病毒不能感染其正常的宿主细胞
2.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呼吸道上皮 ③神经元 ④一棵柳树 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⑨一片草地 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间的代谢不会相互影响
C.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
D.细胞学说不仅可以解释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4.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5.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DNA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
③原核细胞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A.四个 B.三个 C.两个 D.一个
6.下列关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洗去花生子叶表面多余的染液
C.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加入等量的 CuSO4 溶液
D.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7.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C、H、O、N
8.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非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水在常温下维持液体状态与氢键的不断断裂和形成有关
C.将植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D.用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可跳动数小时,因为钙盐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9.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13种非必需氨基酸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C.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和肽键都会被破坏
D.性激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
10.下面是6种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上述化合物中,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有②③⑤
B.⑤的R基为-CH2-COOH
C.由上述物质可以看出,R基中可以有羧基,不能有氨基
D.②和⑤的性质不同,是由②中的-(CH2)4-NH2与⑤中的-CH2-COOH不同决定的
11.现在电视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令人眼花缭乱。但从生物专业的角度来看,许多广告词不符合科学原理。下列广告词比较符合生物科学观点的是( )
A.某维生素广告:维生素可作为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B.某运动饮料广告:运动后饮用该饮料,可以维持体内无机盐平衡
C.某面粉广告:该面粉由红薯磨制而成,适合糖尿病人大量食用
D.某保健品广告:该鱼油胶囊中含有人体的21种必需氨基酸
12.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图甲~丙分别代表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生物大分子部分结构。据图分析,这三种生物大分子最可能的化合物依次是( )
A.蛋白质、核酸、淀粉 B.蛋白质、核酸、糖原
C.核酸、蛋白质、糖原 D.核酸、蛋白质、淀粉
13.下表为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其含量(干重,质量分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Mg K Ca
含量(%)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0.16 1.09 4.67
A.人体细胞中含量(干重)最多的是C元素
B.表中元素中含量低于P元素的均为微量元素
C.表中C、H、O、N的含量很高与其组成细胞化合物有关
D.表中Mg元素含量最低,并不能代表其作用很微小
14.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分子的核酸中都含有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
B.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P
C.DNA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D.一种病毒含有2种核酸,5种含氮碱基
15.下列有关发菜、酵母菌和柳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菜、酵母菌和柳树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B.发菜和柳树细胞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没有
C.发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一棵柳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包含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酵母菌为原核细胞,绿藻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D.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RN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
17.“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Ca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大量元素
B.Mg是构成“巨型稻”叶肉细胞叶绿素的微量元素
C.“巨型稻”和普通稻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差别很大
D.构成“巨型稻”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的含量最高
18.下列关于有机物鉴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新榨的苹果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出现由无色到砖红色的变化
B.向新榨的2mL豆浆中依次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4滴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会出现紫色
C.如果换成煮开后冷却的豆浆重复B选项的操作,则不会出现紫色
D.用苏丹III染色处理的花生子叶徒手切片的装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有大有小,大多在细胞内,细胞外极少或没有
19.某六十肽中有2个丙氨酸,丙氨酸分子式为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氢原子数目增加7个
C.氨基和羧基各增加4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20.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于种子中的糖类
第Ⅱ卷(简答题,共55分)
21.(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体图像,如图分别是蓝细菌(A图)和衣藻(B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C与A、B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2)A、B在结构上都具有的结构有 (至少写出三个),由此看出细胞具有 性。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
(3)蓝细菌中含有 和 两种物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 。
2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如图是细胞中某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
(2)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完全相同,是由 (用图中字母表示)决定。
(3)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分子失去 (1分)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1分);该化合物有 (1分)个羧基。
(4)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体现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不同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5)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 ;血红素与氧分子结合和分离维持机体O2的平衡,这体现了血红蛋白具有 功能。
23.(每空1分,共12分)图1为细胞内遗传信息携带者的组成示意图,图2所表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 ,包括两类:一类是
,简称DNA;另一类是 ,简称RNA。图2所示的核苷酸是构成 的原料。
(2)图1中,已知1分子的e是由1分子[b]磷酸、1分子[c]五碳糖、1分子[d] 组成的,e的名称是 ,共有 种。
(3)图1中,a包括 ,f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用字母表示)。
(4)图2中,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 ,在 (填“1”或“2”)位置上去掉一个氧原子便可以成为人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原料。
(5)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碱基A、G、C、T、U五种,那么由A、G、C、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种。
24.(每空2分,共14分)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 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2)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 。
(3)结果预测和分析: 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 。
②若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若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D 7.C 8.B 9.A
10.C 11.B 12.B 13.B 14.C 15.A
16.BCD 17.BCD 18.BD 19.BD 20.ABD
21.(1)C为非细胞结构,AB为细胞结构(写“有无细胞结构”得1分)
(2)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或核糖体(两者写一个即可,写DNA得扣1分) 统一 有以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差异
(3) 叶绿素 藻蓝素 自养 核糖体
22.(1)
(2)BCG(不全不得分)
(3) 2/两 2/两 脱水缩合 2/两
(4) 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全不得分) (5) 结构蛋白 运输(氧气)
23.(1)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RNA
(2) 含氮碱基 核苷酸 8
(3) C、H、O、N、P b、c、d
(4)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
(5) 7
24.(1)缺镁
(2)叶片症状或生长发育状况
(3) A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不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出小叶病
(实验结果必须描述B、C两缸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可只描述B缸或C缸一种)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