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 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治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 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治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2 07: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专题强化练3 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治理
时间:20分钟
  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的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现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陕西榆林期末)下图为我国三大湿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东北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的湿地在成因上的共同点有(  )
①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有凌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图示湿地的保护措施中,最易施行的是(  )
A.退耕还湿    B.建湿地保护区
C.工程措施恢复湿地   D.开发湿地旅游
  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下图示意龙感湖地区位置与范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泥沙淤积
C.地壳抬升   D.围湖造田
6.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维持生物多样性
7.龙感湖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冬季温和多雨   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
③食物来源充足   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是“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直接决定了绿洲的规模。高昌区绿洲位于天山南麓的洪积扇平原上(见图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农业绿洲,生态环境脆弱。近30年来,高昌区绿洲降水趋势平稳,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农业生产以河水、坎儿井、水渠以及机电井提取地下水等方式联合灌溉。1989年,高昌区农业绿洲的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而现在绿洲规模和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见图Ⅱ),绿洲东部为扩张区,以水渠、机电井提取地下水联合灌溉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积极推进绿洲城镇化、工业化;西部为缩减区,以坎儿井灌溉为主,多发展农牧经济,弃耕撂荒、牧场迁移现象时常发生。
(1)据图Ⅱ信息,补充完成高昌区绿洲面积变化折线图,并描述1989—2016年高昌区绿洲面积的变化趋势。
(2)分析甲地农业绿洲面积缩减的原因。
(3)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扩大本区绿洲面积。对此,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B 2.D 3.C 4.B 5.B 6.D 7.C
1.B 自然环境因素是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形成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历史时期该地区出现农耕和畜牧业的多次变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导致的植被破坏,是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
2.D 草原地区打机井是草场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用水是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措施之一,①正确。该地降水较少,不适合全面造林,②错误。禁止放牧过于绝对,也不现实,③错误。实施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地人口数量,减少资源需求和人类活动,有助于治理该地土地沙漠化,④正确。故选D。
3.C 三江平原纬度高,青藏高原海拔高,均导致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均有冻土分布,导致地表水不易下渗,①③正确,C正确;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青藏高原海拔高,②错误,A、D错误;青藏高原没有凌汛现象,④错误,B错误。故选C。
4.B 三江平原是平原湿地,青藏高原是高原湿地,青藏高原主要为高寒畜牧业,基本无耕地可退,开河挖沟等工程措施不易,开发湿地旅游易对湿地造成破坏,A、C、D错误;湿地的保护措施中,最易施行的是建湿地保护区,B正确。故选B。
5.B 图示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挟带的泥沙进入湖区后,在湖水的顶托作用下,在河流入湖口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水下堆积体持续堆积,直至露出水面,最终使龙感湖和鄱阳湖分离。
6.D 由材料“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可知,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7.C 龙感湖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排除①;由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龙感湖区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少、对环境影响小,环境好,②正确;食物来源充足也是龙感湖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主要原因,③正确;该地区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排除④。故选C。
8.答案 (1)
绿洲面积总体上呈扩张趋势,1989—1997年绿洲面积有所缩减,1997—2016年绿洲面积扩张,并且扩张速度较快。
(2)甲地以农牧经济为主,弃耕撂荒、牧场迁移导致绿洲面积缩减;甲地以坎儿井灌溉为主,过度提取地下水,减少了地下水对坎儿井的补给,坎儿井干涸,绿洲面积缩减。
(3)赞同。理由: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扩大绿洲面积,可以促进该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不赞同。理由:过度扩大绿洲规模,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西部等地区绿洲的缩减、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地区经济、生态发展的不均衡。
解析 (1)由图可知,1989—1997年,绿洲面积扩张了65平方千米,缩减了100平方千米,实际面积由400平方千米变为365平方千米;1997—2002年,绿洲面积扩张了203平方千米,缩减了68平方千米,实际面积由365平方千米变为500平方千米;2002—2009年,绿洲面积扩张了243平方千米,缩减了70平方千米,实际面积由500平方千米变为673平方千米;2009—2016年,绿洲面积扩张了207平方千米,缩减了99平方千米,实际面积由673平方千米变为781平方千米。高昌区绿洲面积扩张与退缩情况并存,但总体来看,绿洲面积扩张显著。1989—1997年绿洲面积小规模缩减,从1997年开始绿洲面积出现大幅扩张,并且扩张速度较快。(2)读图Ⅰ可知,甲地位于高昌区绿洲西部,由材料可知,西部为缩减区,以坎儿井灌溉为主,多发展农牧经济,弃耕撂荒、牧场迁移现象时常发生。弃耕撂荒、牧场迁移会导致绿洲面积缩减;目前灌溉以水渠、机电井提取地下水联合灌溉为主,过度提取地下水,减少了地下水对坎儿井的补给,造成了坎儿井的干涸,导致绿洲面积缩减。(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