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8:01:15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 )里,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夜晚,小明和妈妈迎着明亮的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提醒小明:地面上(  )的地方是小水坑,要注意避开走。
A.比较亮 B.比较暗 C.亮度适中
2.夏日的清晨,雨过天晴后,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的(  )方。
A.东 B.西 C.南
3.早在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就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解释了原因。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4.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
A.用毛巾反复擦皮肤时感到热
B.将铁丝反复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C.把手伸到热水中会感到热
5.在模拟彩虹形成的实验中,将三棱镜放在阳光下,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在纸屏上,调整三棱镜角度,会发现纸屏上呈现彩色长条光斑,这颜色与彩虹的颜色相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彩虹的形成与(  )有关。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射
6.冬天洗澡时,打开“浴霸”马上就会感到热,“浴霸”的热主要是通过(  )传道的。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7.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案的诗句,唐代王昌龄的《送刘十五之郡》中的“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说明雾只有在温度(  ),以及(  )充足的条件下才可以产生。
A.较低,水 B.较高,水 C.较低,水蒸气
8.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是光源的有(  )。
①闪光的镜子 ②发光的霓虹灯 ③夜晚的萤火虫 ④点燃的蜡烛
⑤明亮的月亮 ⑥火红的太阳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9.第一小组想要制作一个潜望镜,他们选用的镜片应当是(  ),两块镜片的镜面应(  )放置,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片镜片应与镜筒呈(  )角放置。
A.平面镜,相对平行,45度
B.放大镜,相对平行,45度
C.平面镜,背对平行,45度
10.接上题:生活中,以下(  )现象也和潜望镜的原理相同。
A.夜晚在灯下读书写字
B.用镜子看自己的后脑勺
C.水中的筷子变弯
11.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的阳光下或者瀑布的附近,出现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小水滴太小
C.小水滴落到了地面上
12.大自然中,小水滴不停地进行着旅行,并以不同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美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是永不停止的
B.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
C.江河湖海的水,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蒸发
13.上体育课时老师强调: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速极大 C.光沿直线传播
14.在模拟雾的形成实验中,第一小组的同学首先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反复接近和离开烧杯口,他们发现(  )。
A.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则“白气”逐渐消失
B.把冰块接近烧杯口,无“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烧杯口出现“白气”
C.把冰块接近烧杯口和把冰块移开,烧杯口都有“白气”出现
15.牙科医生在检查病人口中的牙齿时,借助口镜能清楚地检查到牙齿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16.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逄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煮饺子时,会看到锅的上方有一些“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热空气
17.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会发现,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大多是深色的,这是因为(  )。
A.美观、大方
B.防止晒裂
C.深色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8.在探究“热在水中的主要传递方式”实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观察到加热前后,木屑的运动状态是(  )。
A.加热前、加热后木屑都静止不动
B.加热前,木屑漂浮在水面;加热后,木屑上下翻滚
C.加热前,木屑漂浮在水面;加热后,木屑沉到水底
19.如图:小军在一铜管上每隔相同的距离处用凡士林固定好火柴,将铜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铜管另一端加热,他发现火柴掉下来的顺序是(  )。
A.1234 B.4321 C.没有规律
20.小红发现妈妈在用燃气灶热稀饭的时候,经常用勺子不断的搅拌,她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防止糊锅底 B.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C.习惯性动作
二、实践探究
21.科学小组用模拟雨形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来探究雨的形成。
不断加热烧杯中的水,发现烧杯底部会形成许多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变大,不一会烧杯内就下起了“雨”,“雨”是由水沸腾后产生的   在烧杯底部遇冷而形成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在烧杯底部放一个   。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雨来自云,有云才有可能下雨。云是由许多   或   构成的,当它们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   ,就是雨。
答案解析部分
1 / 1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 )里,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夜晚,小明和妈妈迎着明亮的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提醒小明:地面上(  )的地方是小水坑,要注意避开走。
A.比较亮 B.比较暗 C.亮度适中
2.夏日的清晨,雨过天晴后,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的(  )方。
A.东 B.西 C.南
3.早在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就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解释了原因。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4.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
A.用毛巾反复擦皮肤时感到热
B.将铁丝反复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C.把手伸到热水中会感到热
5.在模拟彩虹形成的实验中,将三棱镜放在阳光下,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在纸屏上,调整三棱镜角度,会发现纸屏上呈现彩色长条光斑,这颜色与彩虹的颜色相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彩虹的形成与(  )有关。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射
6.冬天洗澡时,打开“浴霸”马上就会感到热,“浴霸”的热主要是通过(  )传道的。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7.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案的诗句,唐代王昌龄的《送刘十五之郡》中的“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说明雾只有在温度(  ),以及(  )充足的条件下才可以产生。
A.较低,水 B.较高,水 C.较低,水蒸气
8.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是光源的有(  )。
①闪光的镜子 ②发光的霓虹灯 ③夜晚的萤火虫 ④点燃的蜡烛
⑤明亮的月亮 ⑥火红的太阳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9.第一小组想要制作一个潜望镜,他们选用的镜片应当是(  ),两块镜片的镜面应(  )放置,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片镜片应与镜筒呈(  )角放置。
A.平面镜,相对平行,45度
B.放大镜,相对平行,45度
C.平面镜,背对平行,45度
10.接上题:生活中,以下(  )现象也和潜望镜的原理相同。
A.夜晚在灯下读书写字
B.用镜子看自己的后脑勺
C.水中的筷子变弯
11.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的阳光下或者瀑布的附近,出现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小水滴太小
C.小水滴落到了地面上
12.大自然中,小水滴不停地进行着旅行,并以不同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美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是永不停止的
B.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
C.江河湖海的水,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蒸发
13.上体育课时老师强调: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速极大 C.光沿直线传播
14.在模拟雾的形成实验中,第一小组的同学首先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反复接近和离开烧杯口,他们发现(  )。
A.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则“白气”逐渐消失
B.把冰块接近烧杯口,无“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烧杯口出现“白气”
C.把冰块接近烧杯口和把冰块移开,烧杯口都有“白气”出现
15.牙科医生在检查病人口中的牙齿时,借助口镜能清楚地检查到牙齿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16.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逄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煮饺子时,会看到锅的上方有一些“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热空气
17.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会发现,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大多是深色的,这是因为(  )。
A.美观、大方
B.防止晒裂
C.深色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8.在探究“热在水中的主要传递方式”实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观察到加热前后,木屑的运动状态是(  )。
A.加热前、加热后木屑都静止不动
B.加热前,木屑漂浮在水面;加热后,木屑上下翻滚
C.加热前,木屑漂浮在水面;加热后,木屑沉到水底
19.如图:小军在一铜管上每隔相同的距离处用凡士林固定好火柴,将铜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铜管另一端加热,他发现火柴掉下来的顺序是(  )。
A.1234 B.4321 C.没有规律
20.小红发现妈妈在用燃气灶热稀饭的时候,经常用勺子不断的搅拌,她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防止糊锅底 B.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C.习惯性动作
二、实践探究
21.科学小组用模拟雨形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来探究雨的形成。
不断加热烧杯中的水,发现烧杯底部会形成许多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变大,不一会烧杯内就下起了“雨”,“雨”是由水沸腾后产生的   在烧杯底部遇冷而形成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在烧杯底部放一个   。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雨来自云,有云才有可能下雨。云是由许多   或   构成的,当它们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   ,就是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