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2 08: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地区(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多样     ②地形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陕南地区民居注重排水,陕北地区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题组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
  (2023山东滨州期末改编)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符合图示时段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B.第二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波动最大
D.主导产业已经发生更替
4.2013年后,伊春市GDP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政策的变化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基础设施的老化
D.新兴产业的冲击
5.依托优势资源,伊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
A.林下特色种植业
B.机械加工制造业
C.森林观光旅游业
D.绿色食品加工业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区域的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7.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022安徽桐城期末)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与华北平原东部相比,太行山东麓冲积扇(  )
A.面积稳定
B.沉积物粒径分布均匀
C.地势低平
D.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
9.与乙冲积扇相比,甲冲积扇面积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域植被覆盖率低
B.河流径流量小
C.流域的地势落差小
D.河流结冰期长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河流以春汛为主,乙区域河流以夏汛为主
1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作物 小麦 玉米 冬季 休耕 甲
12.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准噶尔盆地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13.作物甲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油菜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区位置,棉花是两地共同的经济作物,石油工业都是当地的重要工业部门。
材料二 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均 降水量 年太阳 辐射总量 无霜期
甲地区 <30毫米 180~200 千卡/平方厘米 365天
乙地区 >1 000 毫米 100~120 千卡/平方厘米 220~ 250天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 分析其原因。
(2)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
题组三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2023辽宁本溪开学考)把一个地区的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区位条件等因子作为区域评价标准,继而得出区位优势度。区位优势度越高,表明地区发展潜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下图为福建省区位优势度分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图示区位优势度高的地区(  )
A.矿产资源丰富
B.第三产业发达
C.降水量最丰富
D.距离省界较近
16.福建省各区位优势度分级区(  )
A.中等及以下级区应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B.较高级区应加快发展超过高级区
C.高级区向低级区输送资金和劳动力
D.较低级区人口向省外迁移量最大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
  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与我国西北地区都发展畜牧业,但与我国西北地区“建舍养畜”模式(国家投资、地方配套、牧民集资,投工投料,建成围栏封育草场)不同,肯尼亚采用游牧方式发展畜牧业。下图是肯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肯尼亚采用游牧方式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低平
B.干季湿季南北更替
C.植被丰富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与游牧方式相比,我国西北地区采用“建舍养畜”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
A.增强抗灾能力   B.扩大放牧范围
C.降低养畜密度   D.减少人工投入
  图甲示意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窗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白色的麻纸,下半部分为玻璃),图乙示意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图甲中的窗户上半部分是麻纸,下半部分是玻璃的原因为(  )
A.夏季增强太阳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B.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冬季阻挡地面辐射,使热量不易散失
C.夏季增强大气逆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
D.夏季增强地面辐射;冬季削弱地面辐射,使热量不易散失
4.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目的是(  )
A.防止虫蛀    B.抵御台风
C.显得美观大方   D.加强空气流通
5.图甲和图乙中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不同   B.距海的远近不同
C.海拔不同   D.生活习惯不同
题组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下列关于两图所示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两地区农业发展都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区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区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区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两图所示地区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乙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图乙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图乙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土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3山东日照期末)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近5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a、b、c所代表的时间(  )
A.a早于b   B.c早于b
C.c早于a   D.b早于a
9.区域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是(  )
A.a时期环境质量最差
B.b时期政策优势最明显
C.a→c时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D.c→b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由武钢集团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厂址位于防城港东南部临海的企沙工业园区。下面两图为防城港和武汉位置示意图。
(1)比较防城港与武汉两城市地理位置的差异。
(2)比较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异同。
(3)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同区位条件。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2.C 3.D 4.B 5.D 6.D 7.C 8.D
9.B 10.D 11.B 12.D 13.C 15.B 16.A
1.B “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的,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的建设受地形影响很大,吊脚楼一般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多建在平坦之处。
2.C 陕南地区民居注重排水,说明当地降水较多;陕北地区民居注重雨水收集,说明当地水资源短缺。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降水差异大,故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3.D 读图可知,图示时段伊春市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波动下降,并不是持续上升或下降,A、B错误;读图可知,第三产业的占比变化不大,C错误;伊春市原以第二产业为主,后以第一产业为主,主导产业发生了更替,D正确。故选D。
4.B 结合材料“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可推测,2013年后,伊春市GDP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业结构的调整,B正确;材料中未提到2013~2014年国家政策有重大变化,也没有出现新兴产业,A、D错误;基础设施不会在一年内老化,故不会对GDP变化产生重大影响,C错误。故选B。
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下特色种植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森林观光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均不属于工业的范畴,A、C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伊春市没有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B排除;结合材料可知,伊春市调整产业结构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故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D正确。故选D。
6.D 甲区域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甲、乙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7.C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A项中的热量不足属于自然特征;美国五大湖地区加工制造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料、燃料不足,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甲、乙两区域水陆交通均较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8.D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华北平原东部相比,太行山东麓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丰富,由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降水的变率大,该山地东麓的河流流量大且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因此冲积扇的面积不稳定,A错误;太行山东麓河流从山上进入山前平原,流速变化大,因此沉积物粒径变化较大,从扇顶到扇缘粒径逐渐变小,B错误;与华北平原东部相比,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地势相对较高,C错误;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因此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正确。
9.B 与乙冲积扇相比,甲冲积扇位于山前,地势落差大,人口分布较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A、C错误;甲冲积扇处河流径流量小,因此冲积扇面积小,B正确;河流的结冰期长短与冲积扇面积大小关系不大,且甲、乙两冲积扇纬度相差不大,河流结冰期相差也不大,D错误。
10.D 由图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南岛。甲区域气候干旱,周围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分布,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以夏汛为主。
11.B 甲区域夏季高温、乙区域终年高温,故甲、乙两区域夏季热量都充足;甲、乙两区域都是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
12.D 从表中看,该地小麦秋种,第二年夏收,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D正确。准噶尔盆地和三江平原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一熟,农作物为春小麦,A、B错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C错误。故选D。
13.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属暖温带,黄淮海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所以甲可能为棉花,C正确。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 (1)气候差异:甲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原因:甲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乙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2)优势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冬季温暖无霜;昼夜温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长。限制性自然条件是水源(降水)少。
(3)甲地区主要发展原油开采业,石化工业不发达。乙地区石化工业发达,原油开采业不发达。
解析 第(1)题,图示甲地区位于非洲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乙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被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第(2)题,棉花适宜生长在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且有充足灌溉水源的地方,具体结合材料二分析即可。
第(3)题,石油工业主要包括原油开采业和石化工业。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储备可知,甲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原油开采业,原油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但由于科技水平低,国内市场需求量小,石化工业不发达。乙地区石油资源缺乏,重点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和市场、科技优势发展石化工业。
15.B 由图可知,福建省区位优势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为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发达,B正确;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不丰富,A错误;受地形影响,福建省内陆山区降水量比沿海地区丰富,C错误;区位优势度低的地区总体距离省界较近,D错误。故选B。
16.A 由图可知,区位优势度中等及以下级区大多位于内陆山区和河流上游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下游地区用水安全,应注重生态环境建设,A正确。由材料可知,区位优势度越高,表明地区发展潜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因此较高级区发展并不容易超过高级区,B错误;高级区向低级区一般输送资金和技术,C错误;低级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向省外迁移量应该最大,D错误。故选A。
能力提升练
1.B 2.A 3.B 4.D 5.A 6.A 7.B 8.A
9.B
1.B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而居,通过肯尼亚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判断肯尼亚是南北对称的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干季湿季南北更替,草场也南北更替,进而促进游牧业发展,故B正确;游牧需要根据牧草的分布进行迁徙,A、C、D对其影响不明显。故选B。
2.A “建舍养畜”模式是人工建设牧场放牧,有利于增强抵御雪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A正确。因为围栏放牧,故放牧范围缩小,B错误。人工草场出草量大,在相同情况下,人工草场载畜量大,养畜密度大,C错误。人工草场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D错误。故选A。
3.B 图甲中的窗户上半部分是麻纸,下半部分是玻璃。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麻纸是白色的,起到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削弱到达屋内的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能穿过玻璃到达屋内,玻璃可阻挡地面辐射,使热量不易散失。故B正确。
4.D 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对防止虫蛀作用不大,A错;金字形茅草屋的房屋结构本身不能抵御台风的侵袭,故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不能抵御台风,B错;美观大方不是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目的,C错;图乙民居地处海南省,该地终年降水多,潮湿闷热,故金字形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空气流通,使居住条件更加凉爽干燥舒适,D对。
5.A 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具有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和冬季保暖的特点,是为了适应温带季风气候;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屋顶便于排水,屋顶两端的网格便于通风透气,是为了适应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故选A。
6.A 图甲所示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坎儿井,图乙所示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黄土高原夏季降水较多,但其他季节降水少,所以两地区农业发展都取决于灌溉水源,①正确;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两地区多为粉砂性土壤,②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③错误;黄土高原夏季降水较多,且多暴雨,④错误。故选A。
7.B 图乙所示地区为黄土高原,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①正确;黄土高原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②错误;黄土高原地区不是我国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③错误;出现图乙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土质,④正确。故选B。
8.A 读图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约为5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24%,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2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约为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25%,由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多,环境质量较差,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将会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约为15%,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特别是经济水平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判断为区域发展的早期,此时城市化水平低,环境质量较好,A错误;b时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判断为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迅速,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政策优势最明显,B正确;a→c时期部分比较优势逐渐丧失,部分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C错误;b→c时期,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转移,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D错误。故选B。
10.答案 (1)防城港位于热带,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武汉位于亚热带,地处我国中部内陆地区。
(2)相同点:均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不同点:与武汉相比,防城港雨季更长,降水量更大;防城港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较温暖,夏季相对凉爽。
(3)武汉附近铁矿资源丰富,防城港附近缺乏铁矿资源;防城港地处沿海,海运便利,武汉地处内陆,缺少海运条件;武汉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防城港工业基础薄弱,科技相对落后。
解析 第(1)题,两城市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第(2)题,两城市气候特征的相同点: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同点:防城港纬度低,且位于沿海;武汉纬度相对较高,且位于内陆;因此防城港雨季时间更长,降水量更大;防城港冬季气温较武汉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气温年较差较武汉小。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从资源、交通、技术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