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1.我国有关部门与某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为12万元人民币/日;水污染不低于2 600元人民币/日。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环境保护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重庆市计划建成污水处理厂226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政策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政策
D.先污染,后治理的基本政策
3.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4.“排污交易”依据的制度是( )
A.排污收费 B.污染限期治理
C.三同时 D.环境影响评价
5.“排污交易”对下列哪类企业有利(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6.“排污交易”属于环境管理中的( )
A.法律手段
B.教育手段
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
题组二 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生态敏感脆弱区是指受污染、开发、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活动干扰且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划定依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生态保护红线包括( )
A.人为划定的并不封闭的界线
B.海岸线、湖岸线
C.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的边界
D.自然保护区与城镇、耕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8.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
A.目的是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B.是为了防止保护区野生动物外出伤人
C.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D.可促进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9.下列地区中,属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的是( )
A.基本农田保护区
B.水土流失严重区
C.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
D.水土保持植被区
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地面组成物质石多土少、石厚土薄,地面土质松散,夹杂石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洪涝
11.下列关于北方土石山区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石山区全部封山育林
B.在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上修筑梯田,植树种草
C.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D.引进南方速生树种,尽快恢复植被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已经成为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废弃大国。图1为我国2009—2017年部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统计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示意图。
图2
(1)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压力较大,其原因是什么
(2)2009—2017年数量增长最快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 ,其非正规拆解处理易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是 。
(3)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运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 分析图2所示处理方式的意义。
题组三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
B.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
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D.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
14.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 )
A.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B.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C.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D.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下面的人类活动能促进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是( )
A.森林采伐量高于木材自然生长量
B.在呼伦贝尔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建立商品粮基地
C.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道路
D.新疆开垦草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16.为了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其直接目标是( )
①增加林木产量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提高生态质量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效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下图为安吉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过去,安吉县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 B.交通不便
C.生态脆弱 D.灾害多发
18.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
A.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
B.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D.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下图为我国某地按《清洁生产标准 制定技术导则》标准建立的清洁生产工业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有关该生态工业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范围看由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一、三产业
B.生态工业园效法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应着重发展第一产业
C.生态工业园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势
2.该工业园的建设受到哪些环境管理手段的制约(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技术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组二 环境保护措施
(2021江西上饶新高考模拟)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跨皖、浙两省,是目前国内水质较好的河流之一。2012年新安江流域成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下图示意休宁县SO2、COD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据图分析( )
A.SO2、COD的含量波动下降
B.2009—2010年COD减排量最大
C.2009—2010年SO2减排速度最快
D.2007—2008年COD减排量低于SO2
4.关于新安江流域进行生态补偿,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安徽省是主要受益区,对浙江省进行资金补偿
B.上游区对下游区进行技术补偿
C.下游区投放鱼苗,维护生物多样性
D.建立严格的水环境保护责任制
5.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群2000—2015年PM2.5浓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分析我国部分城市群2000—2015年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述山东半岛城市群大气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3)请结合我国的国情为实现PM2.5污染治理献计献策。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易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多种途径富集于湿地环境,已成为新型环境污染物。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丰水期水域面积大约是枯水期的4倍。该湖正面临着微塑料的污染,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正是鄱阳湖水体与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图1示意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图2示意鄱阳湖流域各水系丰水期(7月)、枯水期(10月)水体与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
(1)从外力作用角度阐述鄱阳湖微塑料的主要富集途径。
(2)判断鄱阳湖丰、枯水期微塑料丰度的总体大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针对阻断微塑料迁移过程,提出减少鄱阳湖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2.C 3.A 4.A 5.D 6.C 7.C 8.C
9.B 10.A 11.C 13.A 14.D 15.C 16.C 17.B
18.C
1.B 材料中对污染企业罚款体现的是排污收费制度,依据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2.C 建污水处理厂属于源头处理,防止污水污染环境。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政策。
3.A 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地防止破坏或污染环境的事件发生,这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A “排污交易”交易的是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排污费。
5.D 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
6.C “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属于经济手段。
7.C 由材料可知,生态保护红线圈定的区域是国家保护的特殊功能区,不会留有缺口,因此生态保护红线是封闭的界线,A错误;江河、湖泊以及海岸等向陆域(或向海)延伸一定距离的边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故海岸线、湖岸线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B错误;林线、雪线、流域分界线、生态系统分布界线是划分生态保护红线的依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的边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C正确;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边界,自然保护区与城镇、耕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D错误。
8.C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C正确。
9.B 由材料可知,生态敏感脆弱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生态问题突出。基本农田保护区属于耕地保护红线内的区域,是国家出于保护粮食安全目的而设立的,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A错误;水土流失严重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且生态问题突出,属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B正确;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水土保持植被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C、D错误。
10.A 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地面组成物质石多土少、石厚土薄,地面土质松散,夹杂石砾,加上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故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A正确;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洪涝等问题都存在,但并非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B、C、D错误。
11.C 山区农业发展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资源,发展立体农业,C正确;全部封山育林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现实,A错误;应在与等高线平行而非垂直的方向上修筑梯田,植树种草,B错误;我国北方年降水量小且冬季气温较南方低,南方速生树种需水量大,同时存在越冬问题,因此不适宜引进南方速生树种,D错误。
12.答案 (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多,增长较快;处理能力不足,处理难度大。
(2)房间空调器 臭氧层空洞
(3)管理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
意义: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调动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发展;增加就业。
解析 (1)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压力较大,其原因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多、增长较快;我国技术水平较低,处理能力不足,处理难度大。
(2)根据图1曲线可知,2009—2017年数量增长最快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房间空调器,其非正规拆解处理易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空洞。
(3)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运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图2所示处理方式,对废弃电器电子进行回收、处理,意义有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调动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
13.A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A正确。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B错误。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只是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C错误。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制约经济发展,D错误。
14.D 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举措中,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A不符合题意。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C不符合题意。生态文明建设要合理控制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区域经济水平提高,D符合题意。
15.C 森林采伐量高于木材自然生长量,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引起环境问题,A错误。呼伦贝尔草原和新疆地区位于气候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扩大农作物种植规模会导致需水量增加,加剧荒漠化,B、D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道路,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C正确。故选C。
16.C 结合所学知识,退耕还林是为了调整生态环境脆弱区种植业比重过高的现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②③正确;退耕还林不是为了采伐林木,因此直接目标也不是增加林木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①④错误。故选C。
17.B 读图可知,安吉县地处三面环山、中间凹陷的盆地内部,受地形阻隔,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故交通不便是过去安吉县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
18.C 结合材料可知,安吉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能力提升练
1.A 2.D 3.C 4.D
1.A 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但是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第一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甘蔗等),第三产业为其提供服务(货物流通、产品销售等),A对。生态工业园效法的是自然生态系统,但应着重发展的仍然是第二产业,B错。图示生态工业园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不能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错。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但并未存在明显的资源争夺与相互竞争现象,D错。
2.D 《清洁生产标准 制定技术导则》是环保部门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利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因此属于行政手段的范畴。另外该标准还详细规定了进行清洁生产时应该达到的技术标准,而该工业园的建设依据了该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属于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
3.C 读图可知,SO2和COD含量是持续下降而不是波动下降;由COD含量的年变化可知,2008—2009年减排量最大;2009—2010年SO2含量减少最多,减排速度最快;结合图中纵轴刻度可知,2007—2008年COD减排量高于SO2。
4.D 依据材料可知,新安江跨皖、浙两省,安徽省位于新安江上游,浙江省位于下游,因此受益区应是浙江省,其应对安徽省进行资金补偿;下游区应对上游区进行技术补偿;下游区投放鱼苗易破坏当地水质;为保护水资源,应建立严格的水环境保护责任制。
5.答案 (1)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前呈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后波动变化;北方城市群PM2.5浓度整体大于南方城市群。
(2)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快,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冬季燃煤供暖;等。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PM2.5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加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加强技术革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达标排放;倡导绿色出行;加强行政立法,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实现集中供暖和“煤改气”;等。
解析 (1)判读图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既需要把握整体的变化特点,又需要找准转折点,分阶段描述;涉及不同地区的数据比较,还要注意区域之间的特点对比。本题要求分析时空分布特点,既要分析年份分布特点,又要结合图例分析地区分布特点。读图可知,我国部分城市群2000—2015年PM2.5浓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前呈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后波动变化;北方城市群PM2.5浓度整体大于南方城市群。
(2)山东半岛城市群大气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快,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冬季燃煤供暖;等。
(3)治理大气污染,需从源头控制、过程中控制以及排放后的末端治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源头控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PM2.5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加强技术革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集中供暖和“煤改气”,倡导绿色出行。过程中控制:工业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排放后的末端治理:加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增强绿植的吸附、净化能力。此外,还应加强行政监督和管理,加强行政立法,加大科学管理力度,等。
6.答案 (1)微塑料通过流水搬运至湖中;地表的微塑料通过风力搬运,沉降在鄱阳湖;鄱阳湖水中的塑料制品,受风化作用(光降解)或波浪冲击作用,脆化成微塑料。
(2)大小差异:枯水期大于丰水期。
原因:鄱阳湖丰水期水域面积大幅超过枯水期,丰水期水量过大导致水体对微塑料产生了稀释作用;枯水期(10月)采样时间滞后于丰水期(7月)3个月,经历较长时间沉积作用,枯水期微塑料丰度有一定的升高。
(3)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设置拦截吸附装置,并定期清理;加强周边区域垃圾清运过程管理,对垃圾清运设施进行加盖处理;打捞湖中及流域的塑料制品,减少微塑料来源。
解析 (1)鄱阳湖中的微塑料沉积,直接的来源是湖中人类使用后废弃的塑料制品,废弃物排入水中之后,受风化作用(光降解)或波浪冲击作用,脆化破碎成微塑料;周边水系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微塑料,通过流水搬运到鄱阳湖中;周边陆地的人类活动留在地表上的塑料风化成微塑料后,通过风力搬运,沉降在鄱阳湖。
(2)从水体和沉积物微塑料丰度数据来看,除饶河、修水丰水期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大于枯水期之外,水体微塑料丰度和其他支流的沉积物微塑料丰度都是枯水期大于丰水期,因此总体来看,鄱阳湖丰、枯水期微塑料丰度枯水期大于丰水期。原因为鄱阳湖丰水期水量增加,水域面积大幅超过枯水期,丰水期水量大导致水体对微塑料产生了稀释作用,使微塑料丰度降低;枯水期(10月)采样时间滞后于丰水期(7月)3个月,随着水量的减少,流速减慢,微塑料在湖底沉积,经历3个月的时间,枯水期微塑料丰度会有一定的升高。
(3)从阻断微塑料迁移过程的角度考虑,流水搬运的微塑料主要通过流域内各支流汇入鄱阳湖,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设置拦截吸附装置,可拦截吸附各条支流中的微塑料,并定期清理,可有效减少流入湖中的微塑料数量;风力搬运的微塑料主要来自周边地区的固体废弃物,加强周边区域垃圾清运过程管理,对垃圾清运设施进行加盖处理,可有效减少塑料垃圾风化产生的微塑料随着风力搬运进入湖中;针对湖中人类活动废弃的塑料垃圾,应打捞湖中及流域内各水系中的塑料制品,减少微塑料来源,可减少微塑料在流域内的迁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