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专题强化练8 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2021江苏七市一模)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毫米。近年来,岱海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其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
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
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
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
2.针对岱海面积的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B.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C.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
D.设草方格沙障,防止流沙侵袭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一百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大熊猫国家公园( )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4.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5.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大熊猫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 )
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
B.实施生态移民,将当地人口全部迁至经济发达地区
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
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开展生产经营性活动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引起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采矿、工厂废气排放
②污水灌溉
③重金属的自然释放
④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防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全面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
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
③抓好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防控企业
④建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指数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浙江湖州联考改编)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下面长三角部分城市2008—2019年生态效率平均值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连云港 嘉兴 黄山
生态效率 平均值 1.00 0.89 0.96 0.69 0.53 1.00
8.下列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C.化石能源使用量 D.科学技术水平
9.为提高嘉兴的生态效率,正确的措施有( )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③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山东潍坊昌乐二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饮用水源污染包括颗粒态污染和溶解态污染。目前常用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下图),从“源”与“汇”两个方面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和吸收,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植物是人工净化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净化需求及区域气候条件的限制,分为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类型。
2018年4月19日,潍坊市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被列入“山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单”。有专家提出,可以在白浪河水库上游建设人工湿地系统解决“汇”方面的污染问题,但需要注意气候条件对人工湿地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影响。
(1)指出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2)说明气候条件可能影响白浪河水库上游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原因。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2.C 3.D 4.A 5.C 6.B 7.D 8.D
9.B
1.C 由图可知,1970—2015年,湖边居民区域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也大量增加,所以人们生产生活过度用水导致了湖泊面积减小,故C对。由材料可知,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故A错。风沙与地壳运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不是主要原因,B、D错。
2.C 由上题可知,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C正确。此地水土流失并不太严重,B错误;扩大湖泊面积,不能增加湖泊水量,A错误;流沙侵袭并不是主要原因,不需要针对流沙侵袭采取措施,D错误。
3.D 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主要分布在岷山、秦岭、邛崃山,没有集中连片分布,选项A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受寒潮冻害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受寒潮冻害影响,选项B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选项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多分布在山区,山地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且山体相对高差较大,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选项D正确。
4.A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势起伏大,因此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该区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止河流上游发生水土流失上,选项A正确;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是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不是为了防风固沙,选项B错误;岷江上游人口较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破坏,不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故生态文明建设不应聚焦在垃圾分类、资源优化上,选项C错误;岷江上游水质较好,不需要清淤治污、提升水质,选项D错误。
5.C 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大熊猫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追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选项A错误;将当地人口全部迁至经济发达地区显然不合理,选项B错误;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兼顾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选项C正确;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开展生产经营性活动,不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项D错误。
6.B 引起重金属污染的人为原因主要有采矿和工厂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及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①②④正确;重金属的自然释放属于自然原因,③错误。B项正确。
7.D 全面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不符合实际,①错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控,②正确;抓好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防控企业,有利于从源头控制污染,③正确;建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指数体系,有利于及时预警和控制污染,④正确。故选D。
8.D 根据材料可知,生态效率的核心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生态效率不一定高,A错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可能会导致资源损耗增加,使环境污染加剧,造成生态效率低,B错误;化石能源使用量多会加剧环境污染,使得生态效率下降,C错误;科学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损耗越少,保护环境的技术条件越高,环境污染越低,故其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D正确。
9.B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①正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说明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轻,故不一定提高生态效率,②错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会加剧环境污染,并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③错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降低资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B。
10.答案 (1)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禽畜养殖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
(2)潍坊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干燥,湿地水源补给量少,水域面积减小;冬季寒冷,可能导致湿地植物死亡或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解析 (1)读图可知,在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和饮用水源地的上游有草地、乔木缓冲带,在草地、乔木缓冲带上游有农田、村落、养猪场。因此白浪河水库的农业面源污染来源有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养猪场里面家庭饲养的禽畜产生的粪便以及清洗棚舍等产生的垃圾和污水;还有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
(2)由所学知识可知,潍坊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湿地水源补给量少,水域面积减小;冬季气温低,人工植被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可能导致湿地植物死亡或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导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难以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