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8 20:2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1881--1936),原名   , 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    、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 草 园 到 三味书屋》选自
     。 走近作者周树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关于作品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生字生词概 括 课 文1.根据文章标题提示,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2.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8):2.春、夏、秋的有趣景物;
3—6.美女蛇的传说;
7—8.冬天雪地捕鸟。(9~24):乐 园10—11.书屋陈设、先生印象;
12—16.提问“怪哉”一虫的事;
17—20.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自寻乐趣;
21—23.师生读书的场面;
24.学生做戏、画画儿。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形:
声:
色:
味:
春景:
夏景:
秋景: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长吟、弹琴 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又酸又甜桑葚、菜花鸣蝉蟋蟀的叫讨论归纳(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
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讨论归纳(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美女蛇的故事并不发生在百草园中,作者为什么要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呢?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1.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鸟2.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1)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3)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雪地捕鸟之乐(2)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小结?
????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两个“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明再当时的封建制度下,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他对学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1. 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2. 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里的生活,是百草园的还是三味书屋的??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下面是三种不同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并说说你赞成的理由。探究主旨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几种说法探究主旨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