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07: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重点: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难点:戊戌维新运动背景、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的原因以及评价、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目标:
目录
戊戌维新运动
一、
义和团运动
二、
八国联军侵华
三、
四、民族危机加深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维新思想的兴起。
康有为的理论为变法维新提供
了理论基础,起到了解放思想
的作用。
2、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
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
(3)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除旧布新的举措,主张:立宪法、开国会,
三权鼎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史称“百日维新”。
(4)特性:托古改制,
即把宣传西方政治学说
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4、变法失败
1898年,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均被废止。
探究:思考一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守旧势力很强大!(根本原因)
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5、历史意义:
1、它是近代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中国尝试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在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2、戊戌变法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呼声和改革的必要性,推进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3、戊戌变法使得中国改革派得以在政治上掌握实权,影响了后来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后来的民主进程。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直接原因: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口号:扶清灭洋
(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
(2)性质: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
3、清政府的政策: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任用袁世凯采取先抚后剿的政策,最终,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5、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主观评价:乌合之众,前后期的主要矛盾没有一致性(前期:反清复明,后期:扶清灭洋),直接造成群众基础的广泛程度有所降低,宗教迷信加上浓厚的排外思想作祟使得行为实属野蛮残暴,波及面广导致敌对势力庞大,无法集中优势。
现实评价:是近代群众运动之反抗精神的体现,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文明冲突之具体表现只不过手段极端,是因为没有高人指点,盲目程度造成的,没有吸收外来世界的变化。
客观评价: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同时还间接打击了反动卖国的清政府最后,义和团运动促使民族觉醒,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镇压义和团(根本原因是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2、经过:
3、结果:
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谕旨铲除义和团,并与列强议和。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东南互保”含义: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额《辛丑条约》。
2、内容及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Shaanxi Province Danfneg Middle School
01 开始
02 加深
03 大大加深
04 完全沦为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的侵华方式和趋势有什么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北约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列强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华方式的不断深化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③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④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列强侵华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Shaanxi Province Danfneg Middle School
1.《新学伪经考》强调:东汉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与孔子无涉,所以叫做“新学”,是刘歆帮助王莽篡汉伪造而成。《孔子改制考》强调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创造的政教礼法,作六经以为“托古改制”的根据。这表明康有为( )
A.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 B.借助传统文化减轻宣传变法阻力
C.考证出儒学经典的历史演变 D.认为孔子是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
B
2.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矣。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
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A
课堂检测:
Shaanxi Province Danfneg Middle School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
过程
结果
【思】进步意义、失败原因
背景
过程
结果
【思】失败原因、进步意义
原因
过程
结果
【思】影响
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课堂小结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