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20:50:36

文档简介

长沙市一中2024 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生 物 学
得分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 分钟。满分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
1.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是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膜
C.有核糖体 D.有拟核
2.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若某细胞器含有磷元素,则该细胞器能形成囊泡
B.若某细胞器含有RNA分子,则该细胞器能合成蛋白质分子
C.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则该细胞器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若某细胞器含有 ATP 合成酶,则该细胞器能分解丙酮酸产生 CO
3.在盐化土壤中,大量 Na 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 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 Na 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盐胁迫下,Na 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使用 ATP 抑制剂处理细胞,Na 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
C.在高盐胁迫下,胞外Ca 抑制转运蛋白 A,胞内Ca 促进转运蛋白C
D.转运蛋白 C只能同时转运H 和 Na ,说明其具有特异性
4.“瓦堡效应”是指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主要依赖于无氧呼吸产生ATP,因此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分裂生长
B.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者过量表达有关
C.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利用
5.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色、红色、蓝紫色等多种花色。下图为其色素代谢途径示意图,研究者将白色和蓝紫色牵牛杂交,F 中红花植株与蓝紫花植株的比例为1∶1,其中蓝紫色花比亲本中蓝紫色花的颜色浅。推测颜色浅的原因可能是
注:A、B基因位于细胞核内,其等位基因a、b无相应功能
A.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矢车菊素较 F 少
B.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天竺葵素较 F 少
C. F 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 A 酶含量少于亲本
D. F 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 B 酶含量少于亲本
6.杂交水稻的无融合生殖指的是不发生雌、雄配子的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无融合生殖过程主要由两个基因控制----含基因 A 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 P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能进行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形成和发育不受基因A、P的影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 AaPp的水稻自交,子代基因型与亲代相同
B.利用无融合生殖技术可以保持作物的优良性状
C.利用无融合生殖技术可以获得母本的单倍体子代植株
D.基因型为 Aapp的水稻自交,子代染色体数与亲代相同
7.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注: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品系1、2和3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品系 1 和品系3均为单倍体,因而均不可育
C.技术Ⅰ可为低温处理,品系2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D.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其过程需添加生长素等物质
8.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发现:在 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由于生活的土壤酸碱性不同,导致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进化,最终形成两个物种。在此过程中,土壤差异在两个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A.阻断了花粉的产生
B.阻止了基因突变的产生
C.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导致花期不同,使两个物种形成地理隔离
9.甲岛上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的体色是由基因B/b决定的,雌雄个体数基本相等,且可以自由交配。下图表示甲岛上该种昆虫迁到乙、丙两岛若干年后,调查到的相关体色基因的种类及其频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 B 、B 均是 B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B.乙、丙岛上该昆虫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
C.若体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甲岛 X X 的基因型频率为 16%
D.引起乙、丙两岛上昆虫进化的因素可能涉及自然选择、突变、迁入和迁出等
10.下图表示人体上肢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 O 浓度比甲低
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乙、丙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C.乙、丙、丁构成内环境,其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和淋巴液回流受阻都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11.冬天时,健康人将左、右手分别放在冰水和温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同时将两只手浸入同一盆凉水中,结果感觉到左手热、右手凉,形成不同感觉的原因是
A.皮肤感受器不同 B.传出神经不同
C.体温调节中枢不同 D.效应器不同
12.小张做菜不小心烫伤了手,由于处理不及时,导致绿脓杆菌感染而使伤口化脓,医生给她开了头孢菌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头孢菌素杀灭绿脓杆菌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B.对头孢菌素过敏的病人使用该药治疗效果更好
C.人体清除绿脓杆菌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D.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绿脓杆菌,并能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可能有1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3. DNA分子上的碱基有时会发生脱氨基反应使某个核苷酸受损,对DNA 的结构造成损伤。但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内的糖苷水解酶能特异性地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嘌呤或嘧啶形成 AP 位点,而 AP 内切核酸酶会识别并切除带有 AP位点的小片段 DNA,并由其他酶修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苷水解酶与 AP 内切核酸酶作用于相同的化学键
B.细胞中的DNA发生脱氨基反应一定不会导致基因突变
C. DNA 修复时需要用到DNA 聚合酶和 DNA连接酶
D.某细胞中一个DNA的一条链发生脱氨基反应但未被修复,该细胞进行n次有丝分裂后,有 2 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4.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注:亚甲基蓝结晶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实验 15 分钟后各管植物细胞均保持活性且水分交换达到平衡状态,若 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在 b 管均匀扩散,若 a 管溶液浓度变小,蓝色液滴浮于b 管上方,反之沉入 b管底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设置多个实验组并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使实验成为对比实验
B.若b管蓝色液滴下沉,则对应的a试管中的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若b管蓝色液滴均匀扩散,则可测定出该植物细胞的大致细胞液浓度
D.若b管蓝色液滴上浮,则实验结束时叶肉细胞细胞液浓度与 a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相等
15.澳大利亚一对小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发育成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图3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A、B、C三个细胞,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卵子与2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卵细胞膜反应未能阻止多精入卵
B.图2中来自父亲雄原核的染色体和来自母亲雌原核的染色体都只有23种形态
C.若图4 细胞 A中父系染色体组仅1个,则细胞C 含2个父系染色体组
D.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有些可能相同
16.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相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神经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①的 M 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正流向膜内
B.神经元②兴奋后,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
C.神经元③在接受上一个神经元刺激产生兴奋后释放出兴奋性神经递质
D. N处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膜内进一步发挥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
17.(12分)植物吸收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引起光能转化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光抑制。光抑制主要发生在PSⅡ上,PS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能将水分解为O 和 H 并释放电子。电子积累过多会产生活性氧破坏PSⅡ,使光合速率下降。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提出“非基因方式电子引流”的策略,利用能接收电子的人工电子梭(铁氰化钾)有效解除微藻的光抑制现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PSⅡ将水分解释放的电子用于与 结合,形成NADPH。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
(2)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由Ⅰ 增加到Ⅰ 的过程中,对照组微藻的光能转化效率 (填“下降”“不变”或“上升”),理由是 。
(3)若将对照组中经Ⅰ 和Ⅰ 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分别加入铁氰化钾后置于Ⅰ 光照强度下, (填“Ⅰ ”或“Ⅰ ”)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光合放氧速率较高,原因 。
18.(12分)野生型豌豆为高茎,某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图 1。
(1)豌豆中控制茎高的基因有 A、a 和 a ,已知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 且A对a 、a 为显性。根据图中的杂交结果分析,a 和a 的显隐性关系为 ,判断依据是 。
(2)对基因 A、a 和a 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 与基因A 相比,a 和 a 在基因突变时均发生了碱基的 。
(3)a 和 a 所控制的豌豆茎高有差异,直接原因是 。
19.(12分)黏多糖贮积症是由 IDUA 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出的 mRNA 长度不变但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导致合成的IDUA酶失去活性,积累过多的黏多糖无法及时清除,造成人体多系统功能障碍。科研人员对此病的治疗进行相关研究。
(1)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细胞中IDUA基因转录出mRNA的过程需要以 为原料。
(2) sup―tRNA(由相应基因转录而来)与普通 tRNA的结构、功能相同,但它的反密码子可以与终止密码子配对。在上述这一类突变基因的翻译过程中,加入 sup-tRNA发挥的作用是 ,从而能够获得有功能的全长蛋白。
(3)不同的 sup—tRNA可以携带不同氨基酸,为比较它们的通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实验组将携带不同氨基酸的 Sup-tRNA 基因和 基因导入正常的受体细胞,并检测导入基因的表达情况。据结果分析,携带酪氨酸的sup-tRNA能 。
(4)科研人员利用携带酪氨酸的sup—tRNA分别对IDUA突变基因纯合小鼠(编号为 A组)及 IDUA基因敲除小鼠进行治疗(编号为B组),检测肝脏细胞 IDUA酶活性和组织黏多糖的积累量,与治疗前的小鼠相比较,实验结果为 ,证明携带酪氨酸的 sup-tRNA可以治疗黏多糖贮积症。
20.(12分)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的果蝇表现为雌性。有一种特殊的 XXY雌果 蝇,其两条X染色体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分离,记为“ x”。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并连X染色体”法来检测X染色体未知的基因突变(图1)。已知不含X染色体或含3条X染色体或含YY染色体的果蝇都不能存活。图2为果蝇正常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并连X染色体果蝇的变异类型是 。
(2)甲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F 雄果蝇的Y染色体来自 (填“父本”或“母本”),且 F 的 (填“雌”或“雄”)果蝇中保存了突变基因。
(3)多只正常纯合果蝇经诱变处理,其 X 染色体发生了一次基因突变后,分别与含并连X染色体的果蝇杂交产生F 。
①若F 中只有雌果蝇,原因可能是 ;
②若F 中出现朱红眼的突变性状,该突变性状不可能是 (填“Ⅰ区显性”“Ⅰ区隐性”“Ⅱ区显性”或“Ⅱ区隐性”)突变。
21.(12 分)调整根系结构,保障最大限度利用土壤水资源是植物重要的生存策略,这一过程受到多种激素调控。
(1)植物根部横切结构由外层向中心依次为表皮、皮层、中柱鞘和中柱,表皮细胞能够以 运输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由中柱鞘发生进而形成的侧根有助于水分的吸收。侧根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本质是 。
(2)利用琼脂培养拟南芥幼苗制备根生长模型开展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乙组设置中的 模拟的是根向下生长时接触不到水分的情况。检测拟南芥根生长到不同长度时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如图 2,说明ABA在植物缺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
(3)为证实 ABA 的作用,利用图 1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检测虚线框内野生型与ABA合成缺陷突变体番茄的侧根生成情况,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说明 。
(4)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在中柱鞘的积累是侧根发生的关键因素,这与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 等作用有关。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挺,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
23456789101]
12
答案D B A DC D B CA C A D
1.1)
2.B解析】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磷元素可构成磷脂和核酸等多种物质,某细跑器含有磷元素可能是因为含
有膜结构也可能是舍有核酸,如核糖体时含有RNA而含有降元素,但不参与知胞内鷺泡的形成,A鳞误;含有RNA分于的知胞
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篇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核隙体,三种细抱器都龍合成蛋白质分子,B正骑:叶绿体和液泡中含有
色素,但只有叶绿体能吸收、传越和转化光能,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郁含有ATT合成酶,叶绿:不能分解丙阴酸产生C门,
I)错误。
3.A【解析】据图可知,在盐胁迫下:Na出细胞需要借期转运委白C的协助,该过稚需要H叶捉供的势能,运输方式是主动运粉,
锴误:据图可知,I运出妇胞需要ATP供能,说明H'在细胞内的波度低于细胞外,使用ATP抑制剂处理细胞,会彩响H'在领
胞内外的分布特况,而Na一的排出雾要H+捉供势能,故使闲ATP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B正骑;在高盐胁
迫下,胞外Ca2-抑制特运蛋白小,胞内Ca促进转运蛋白C,C正骟,转运卷白C能同时转运H叶和八a,而不能转运其他离子,
说明其具有特异性,D正确。
1.D[解析】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司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即使堆积成秤,仍然可以分裂生长,A正确,源癌基因表达的蚕白质是
胞正常生长和葉殖所必需的,一旦突变或者过量袁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滋,就可能引起细胞病变,B正确;无氧呼吸只有第
一阶段产生少量的[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门,故消耗等量的葡蓟糖,寤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比
正常细胞少,C正确疵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级,故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皓误。
5.c
6.D【解析】基因型为Aap的水稻自交,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蜂配子时,减数第一火分袭异常,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
Pp的配子,含基因P的枝株产生的雌配子不能进行受精作用,直排发育成个体,图此,子代叁因型仍为AP,A正确;如采基
因型为AaPp的个体具有优良性秋,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不变,可保持其优良性状,B正骑;如基因型为aaPP的母本,可产生aP
的能子,Γ可直接发育成个体,固此利用无融合生碰技术可以装将母本的单倍依子代枝株,C正确,基因型为Ap的水格自交,
舍基国A的枝林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烨配子染色体数耳加倍,形成A即P的雌配子,作父本时产生的雄配于
是Ap和p,受精作用后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与亲代不同,D醋误。
7,B【解析】品系1(ABDV)是异源?倍体,染色体数耳为33,品系2染色体效为49,55等,品系3为等通小表的单倍体,柒色依数
目为21条,因此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数月变异,A正确:等通小麦属于六倍体,簇毛爱属于二倍体,二者杂安得到的品系
1〔1BDV)是并添吗倍体板株,品系3唇于普通小麦的单格体,B特误。由于品系1(BD)染色体数为33,通过枝术I处理得到
品系2(染色体数为49、55等),由此可淮刚是技术I为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品系2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C正确;由育
种流程图可知,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莽,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生长素等物质,D正确。
8.C
9.A【解析】基因哭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木来源,即新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句性,因而不能确定基因马、
B:均是B基因发生突变的结吴,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乙、丙岛上该昆虫的相关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乙、丙岛上该昆虫
的基因庄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若体色基因位于X柒色体上,则甲岛XX沙的基因型频率为80%X20%=-16%,C正确:自然
选择、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遊传漂变等都会起乙、丙两岛上昆虫的进化,D正确。
I0.C【解析】图中甲足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液、丁是细胞内液。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乙(血浆)低,丁(组织剑胞)
中(O浓度比甲(血浆)中低,A正确;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组织液)、乙(血浆)和两(淋巴液)中,乙洗胆碱可存在于甲〔组织
液)中,B正雍;内环境主要由甲、乙、丙组成,C错误;毛翻血管壁遵透性增强和淋巴液回流受阻,帮可能会引起纽织液的量增多,
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11.A【解析】健康人将左、右手分别放在冰农和温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同时将两只手浸入同一盒凉水中,由于溫差的不同,左手皮
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兴夺,而右手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会兴奋,因而经过传入经和神经中瓶的作用后,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感
觉不同,分别是热觉和冷觉,A正确:总觉的形成不需要传出神经的参与,B错误;冷和热时作温调节中框是相同的,位于下丘脑,
C错误:感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孤,不需要效应器的参与,D错误。
12.D【解析】头孢茵亲杀灭绿脓杆菌是人类借助于药物治疗疾病,不属于人体的免疫作用,A错联;对头孢菌素过敏的病人不能使
用滋药物治疗,否则金引起过敬反应,B错误;人体济除绿脓杆菌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种功能,C错误;花原至适细胞能识别
绿脓杆酋,将抗版处理后呈递给拢助性T细胞,D正确。
生物学参考答聚(一中版)一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