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20: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5、6章,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二倍体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有22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
B.由该植物花粉培养而成的植株为单倍体植物
C.若该植物某细胞中有22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D.若该植物某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2.枯叶蝶停栖时,其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但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可吸引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枯叶蝶种群的发展
B.枯叶蝶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C.枯叶蝶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与基因重组无关
D.枯叶蝶产生的有利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有害变异不能提供
3.某人由于链球菌感染而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该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身体出现轻微浮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患者血浆蛋白含量升高 B.该患者血浆渗透压相对升高
C.该患者组织液渗透压相对降低 D.该患者血浆渗入组织液的水增加
4.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来源于味蕾的味觉信号通过味觉神经传递到味觉中枢神经系统。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最终形成的感觉。研究表明,当手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味觉灵敏度下降,进行咀嚼等重复性温和运动可以使人的味觉得到改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味觉的形成部位是脑干
B.味觉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C.手术可能破坏了传入神经
D.味觉形成时产生的兴奋在味觉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5.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内分泌器官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B.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调节活动
C.激素分子可以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并提供能量
D.体内激素浓度的变化不会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6.小明喜欢打篮球,他在和朋友打篮球时大汗淋漓并感到饥肠辘辘,此时他的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D.脑干某中枢的调控增强
7.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醛固酮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催化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代谢
B.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C.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均含有醛固酮的受体
D.若醛固酮分泌不足,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下降
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有利于机体对复杂环境作出反应和维持机体内各种机能间的协调统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B.变形虫的生命活动也受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
D.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9.人体免疫系统的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二道防线中均没有免疫细胞的参与
B.第二、三道防线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获得的
C.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D.人获得免疫力与丙中的记忆细胞有关
10.某疫苗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该种疫苗需要注射两剂,且间隔一个月。注射疫苗后出现低烧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的病毒相当于抗原
B.接种该疫苗后,人体能够获得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C.注射两剂疫苗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D.出现低烧等症状可能是疫苗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的
11.研究发现,有机污染物二噁英会导致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大量减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一种
B.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C.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
D.二噁英可能使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导致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
1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IgE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发生在血浆中
C.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IgE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相应的过敏原起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滥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一定时间内抗生素X在某医院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M对抗生素X的耐药率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M的耐药性形成可能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抗生素X的人均使用量增大提高了细菌M对抗生素X的耐药率
C.细菌M对抗生素X的适应离不开自身的遗传和变异
D.在抗生素X的选择作用下,细菌M进化成了新的物种
14.尿崩症是一种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多饮、多尿等症状,正常人
一天的尿量为1.5~2.5L,尿崩症患者一天排尿达到4L以上。尿崩症可分为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类,其中垂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而肾性尿崩症是由肾脏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导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崩症患者除尿多外,还伴有口渴的症状
B.垂体性尿崩症患者的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C.垂体性尿崩症可能由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所致
D.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偏低
15.人体内甲状腺激素(TH)的调节途径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①②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若摄入碘元素过少,则体内的TRH、TSH含量会下降
C.①②过程可以调节TH含量,使其浓度不至于过高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放大了激素的调节效应
16.突触后膜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肌肉细胞时,可引起肌肉收缩。细胞X在受到雌激素和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后,细胞X增殖分化产生细胞Y,细胞Y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使机体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细胞X存在与雌激素和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B.细胞X是B细胞,细胞Y是浆细胞
C.与健康个体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突触间隙的ACh含量明显减少
D.据题干信息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伞花山羊草是二倍体,二粒小麦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伞花山羊草和二粒小麦能够杂交获得杂种P,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伞花山羊草和二粒小麦是同一个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使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P的幼苗获得异源多倍体,秋水仙素能够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获得杂种R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射线处理,得到多株变异小麦。
①研究人员发现某株杂种R的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该小麦发生的具体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还发现多株变异小麦的抗叶锈病的抗病程度不同,进一步检测发现,多株变异小麦之间的抗叶锈病基因的碱基对存在差异,这说明了这些变异小麦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且体现了该种变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18.(12分)当人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达到
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抑郁。有假说认为抑郁症与脑中神经递质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等不足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NE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NE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5-HT在发挥作用后,一般不会再持续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物质M能降解NE或5-HT。M抑制剂是一种抗抑郁药,请推测其抗抑郁的机制为____________。
(4)为了研发抗抑郁药,科研人员研究了柴胡皂苷A对抑郁模型大鼠脑中NE、5-HT含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A(正常大鼠)、B(抑郁模型大鼠)、C(抑郁模型大鼠+柴胡皂苷A)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科研人员认为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情况有所改善,根据结果分析,依据是__________。
(5)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神经生物学方面因素,还有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从后天环境因素的角度考虑,预防抑郁症,你的建议是_________(答出1点)。
19.(12分)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机体发热状态下的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
(2)某发热患者的体温调定点为38.5℃,其发热初期的体温低于38.5℃,机体会出现B阶段所示的变化,此时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和汗腺的分泌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可推测,乙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____(填“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情况。
(3)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___________所产生的感觉。
(4)某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当该患者大量出汗时,其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2分)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下图表示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维持平衡,有利于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体在饥饿时,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此时机体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值会_______________。
(2)人在吃饭后会出现bc段变化,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多项生理变化。运动时,__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得心跳加快。当血糖浓度达到e点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_________,使得血糖浓度出现ef段变化。
(4)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现有一种胰岛素泵,可以模拟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注射到使用者的体内,保持机体全天的血糖稳定。下列各类糖尿病能通过胰岛素泵得到有效治疗的有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的糖尿病
②抗体攻击胰岛素受体导致的糖尿病
③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基因表达程度下降导致的糖尿病
21.(12分)T细胞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种类多样,在免疫调节中能发挥多种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T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其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器官移植是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通常需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________________以上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调节性T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损伤机体。据此分析,在器官移植后,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活动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TNF-α基因对T细胞增殖分化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将胞内寄生菌X注射到正常小鼠和TNF-α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数量,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甲 正常小鼠+胞内寄生菌X ++++ +
乙 TNF-α基因敲除小鼠+胞内寄生菌X ++ +++++
注:“+”越多,表示数量越多。
①当病原体入侵细胞后,细胞免疫被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TNF-α基因的表达产物对T细胞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影响是___________。
高二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C2.B3.D4.A5.B6.C7.A8.B9.D10.B
11.C12.B13.AD14.AC15.ACD16.ABD
17.(1)不能(1分) 杂种P是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植物,说明伞花山羊草和二粒小麦杂交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两者具有生殖隔离(3分)
(2)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2分)
(3)染色体结构变异(2分) 基因突变(2分) 不定向性(2分)
18.(1)突触小泡(1分) 受体(1分)
(2)5-HT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同收进细胞(2分)
(3)M抑制剂通过抑制物质M的活性来防止NE和5-HT被降解,从而提高突触间隙中NE和5-HT的含量(合理即可,3分)
(4)柴胡皂苷A可以提高大鼠脑组织中NE和5-HT的含量(3分)
(5)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调节压力等(答出1点,合理即可,2分)
19.(1)肝、脑(1分) 骨骼肌(1分)
(2)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分) 减少(1分) 减少(1分) 产热量(2分)
(3)大脑皮层(1分)
(4)该患者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3分)
20.(1)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降低(2分)
(2)胰岛素浓度升高,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答出2点即可.2分)
(3)交感(1分) 交感(1分)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合理即可,2分)
(4)①③(2分)
21.(1)胸腺(1分) 免疫活性物质(1分) 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分)
(2)一半(1分) 不能(1分) 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活动,可能导致免疫反应过度,使免疫系统将移植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导致器官移植失败(2分)
(3)①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2分)
②TNF-α基因的表达产物会使T细胞更多地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少数分化为记忆T细胞(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