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名师导学: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写作指导(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名师导学: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写作指导(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9 08: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1. 进一步掌握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2. 审题快速、准确,全面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写作重点。
3. 立意正确、高雅,合乎题意,紧扣作文的要求。
  范文展示
错失的那一刻
张 蔚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几次错失,每次错失带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是各种不同的滋味。然而那天中午,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令我懊悔万分的事,只要一想到,心便隐隐作痛。
那天是教师节,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回母校看望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老师。中午一放学,我就兴冲冲地跑到校旁的花店买了几束鲜花和同学们一起回到母校。凉风拂过面颊,我嗅着手中的鲜花所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仰望一碧如洗的蓝天,心情格外地舒畅,如同树上雀跃的小鸟。来到熟悉的办公室,看到那依旧忙碌的身影,我的嘴角不禁上扬,并迅速向前跑去。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与我擦肩而过,我却因为激动地想跑去班主任那里,没有在意身旁的人。“张蔚!”我愣住了,是谁在叫我,好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竟是教了我们两年的历史老师!他的脸上依旧挂着温暖的笑容,只是不似别的老师一样手中捧满了鲜花,而只有两本课本。“管老师好!”我和同学们一起机械地叫了一声,便没了声音。我的心中一阵悸动,望着手中的鲜花,我知道,鲜花已算好了人数,并没有管老师的。我下意识地将手中的花藏向了身后。这时,其中一位同学抽出一朵花送给了管老师,他笑了笑说:“是玫瑰啊。”又用颇为期待的目光看了我们一眼,而我却躲闪开了……管老师走了,手中是两本书和一朵孤零零的花。窗外的天气渐渐阴沉,竟飘起了小雨,正如我悔恨落寞的心。我想起了管老师曾利用自己的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帮我们补习历史,想到他呕心沥血地为我们制作精美的课件,而如今我却连一句“教师节快乐”都没有说出口,我的眼眶湿润了。后来到班主任身边时,我的眼前还像蒙了一层雾一般,不断浮现出管老师期待的目光……
那一刻,我错失了对老师表达祝福的机会,更错失了向老师表达敬爱之心与感激之情的时机,让老师带着遗憾离去,现在想起来,心中仍充满了悔恨与失意。
错失的那一刻,让我悔恨,更让我学会珍惜,珍惜和每一位老师的感情,让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永远铭记老师们的辛苦与汗水!
点评:文章紧扣题目,准确地抓住了错失的“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刻”,对极短的瞬间展开充分的叙述。选材是身边的生活小事,却将平凡的事写出不平凡的意义。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致到位,尤其是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收束有力。
  写法归纳
1. 学会审题。
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认真分析,反复思考、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揣摩命题者提供的作文材料(文字、图画)、写作提示和要求等。当然,不一定每道作文题都同时具有这几个部分。命题作文,由于指定了题目,限定了作文的内容和写作范围,因此,审题就显得格外地重要。审题是动笔作文之前的关键步骤,是保证合理选材、正确构思的前提,是防止作文离题、偏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审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也是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的方法,就是逐字逐词地审读、圈画和思考分析,理解题目中各字词(特别是关键字词)的意思。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对具体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记叙类文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许在某一方面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筛选,权衡而定,既定之后就要搜集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题眼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的核心,抓住了题眼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确定题目的题眼,一般从题目语法结构去把握,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题眼多在偏的成分,如“心灵的选择”,在“心灵”。如果题目是动宾或主谓短语,其题眼一般是动词,如“家乡巨变”“咏菊”题眼分别为“变”“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眼为“丰富多彩的”。再以“心灵的选择”为例,这个偏正短语显示的信息非常明显:写作范围是“选择”,但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心灵”上。具体而言,凡是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必然是面对着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也就不需要选择。因此,“心灵”矛盾的冲突应该在文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确定“题眼”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步,用横线“    ”把题目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成几段。如:《难忘的一瞥》这个题目,就可以划分为“难忘的”“一瞥”这两段,并在题目下面用“    ”标出。
第二步,逐个理解每段词语的意思。如:“难忘的”,指不容易忘掉的;“一瞥”,指一眼看到的概况,是比较短暂的情景或场面。
第三步,弄清各段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如:这“一瞥”的事物不能是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的,也不能是低下庸俗的,必须是具有某种现实意义而激动人心、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或场面。这样分析思考,也就弄清“难忘”一词原来就是这个题目中的重点,是“题眼”。这就为抓住“题眼”构思、作文,使文章切题、中心突出提供了保证。
2. 确定主旨。
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立意有以下几点要求。
(1) 正确。作者写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应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分析周围发生的事情,反映客观生活实际,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如《课余趣事》,就是通过对课余丰富多彩而有趣的描述,来表现课内外完整的健康的学生生活。
(2) 集中。法国著名学者狄德罗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品必须简单明了。因此,不需要加以任何闲散的形象、无谓的点缀,主题只应是一个。”说的就是主题必须集中。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可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如《运动场上》:从人们讲文明、讲道德、相互帮助,可提炼出赞颂新风尚的主题;从运动员在赛前刻苦锻炼,不怕苦、不怕累,终于摘得冠军,可提炼出赞颂顽强的拼搏精神;从赛场上各班都在为自己的班级呐喊助威,可提炼出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助精神。
(3) 深刻。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开掘要深”指的就是文章的主题要深。深刻,不是表面文章。如课文《散步》,写一家三代之间的真挚、深沉的爱,借“散步”这件日常琐事,由浅入深,由尊老爱幼深化到人生责任,“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使得本文平中见奇。“一滴水可折射整个世界”,一件看起来简单平凡不起眼的小事,实则蕴含深刻的道理,充满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4) 鲜明。确立的中心不遮不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似是而非,爱憎分明。这种鲜明与否取决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褒贬态度,比如要写“我敬佩的一位老师”,就要直截了当地写出这位老师哪些地方值得你敬佩,对你有什么影响,千万不能含糊其辞地让人去猜。
(5) 新颖。指的是确定的中心有时代气息,有独创性。可以独辟蹊径,在通常立意上加以扩展,旧中求新,也可以与传统的立意对立,逆向思维。
总的来说,只有挖掘到生活的最深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最有思想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主题。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十分宝贵的,当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拥有它的时候浑然不觉,而一旦失去它,才知其珍贵。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拥有,我们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审题指导
珍惜是珍重、爱惜的意思。这是一个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妨先从“珍惜什么”入手。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对象,珍惜每一寸光阴、每一个机遇、每一份快乐、每一次相聚……审题的关键是要选出适合自己描述的对象,这样才能拓展思路,真情表达。
确立主旨
(1) 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有些东西是具体的,有些东西则是抽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
许多题目既可以从“实”立意,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从“虚”立意,诸如:《路》——脚下的道路,成长的历程;《窗》——房屋的窗户,对外的开放;《桥》——山涧的桥梁,感情的沟通;《脚印》——地上的脚印,人生的足迹;《春风》——吹面不寒的和风,轻言细语的教诲……
(2) 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
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立意;反之,则是逆向立意。
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这些立意都是顺向立意。
人们往往对失败、挫折、磨难等没有好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深恶痛绝,因此也可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等等。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反弹”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
(3) 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
着重从发展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纵向立意,如:学会珍惜、终于懂得珍惜……
着重从联系着眼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横向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如:珍惜地球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你会更加幸福、珍惜绿色就是关爱生命、珍惜时间就是延长生命、生活因珍惜而更加美好、人生因珍惜而精彩、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会更快乐……
第 三  专题 文明的对话  
拿 来 主 义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
2. 能够了解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先破后立的用法和作用,学习和运用三种论证方法以提高论述能力。
3. 点评语言,鉴赏和品味杂文幽默的语言风格,能够了解杂文的行文特点和语言风格。
  资料卡片
鲁迅(1881—1936),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等。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严肃、崇高而执着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具有一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且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论证严密,短篇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鲁迅杂文擅长分析,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揭露事物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他还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
鲁迅正是通过杂文这种形式,自由地深入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地接纳、反映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作出政治的、社会历史的、伦理道德的、审美的评价与判断,并及时地得到生活的回响与社会的反馈。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国粹(cuì)  冠冕(guān)  孱头(càn)
譬如(pì)  自诩(xǔ)  脑髓(suǐ)
吝啬(sè)  磕头(kē)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成语。
(1)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菜汤和饭食。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2)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对待对方。
(3)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勃然大怒: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
3. 先破后立的论证是本文重要的分析方法,结合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的。
先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再立“拿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而且前面的“破”正是后面“立”的“因”,所以破立又结合了因果论证;而后破掉“送来”,立起“拿来”,起到辨识真伪、阐明中心的作用,是全文的关键;接着以“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遗产”,先破掉“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的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的态度,再立起“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的正确做法,这样就完成了为什么要“拿来”、什么是真正的“拿来”、怎样“拿来”的严密论证。本文堪称破立论证的典范。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萨顿对东西方科学之间联系的基本观点。
2. 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理解语段之间的逻辑联系。
3. 了解学生对文本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的基本看法。
  资料卡片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作为一位科学史家,萨顿的人文色彩是相当浓厚的,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
就萨顿的个人著述来说,他一生共写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15部专著、340多篇论文和札记,编辑了79份详尽的科学史重要研究文献目录。而且,与这些著述、研究及教学相关,他在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形成和确立方面的贡献则更为重要。
萨顿曾在一篇介绍别的科学史家的文章中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说过:“一个人有个好的位置是件幸事,但当他被一个抱负不凡的目标所激励,例如当一种宏伟的设想捉住他并占领了他的整个身心时,那就是更大得多的幸福了。此时,就不再是一个人找到了一个工作,而是一种伟大的工作找到了一个可敬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也完全适用于萨顿本人。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覆辙(zhé)    憎恨(zēng)
骇人听闻(hài)  用之不竭(jié)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成语。
(1) 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源丰富,取用不完。语出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气势汹汹:形容声势凶猛。语出《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3) 对于不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并知道自己最高思想来自东方的、无愧于自己的理想的科学家来说……
盛气凌人:以威严傲慢的气势压人。
3. 议论文能否具有说服力,关键是逻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严密性,这种严密首先建立在周密的推理论证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依靠丰富的事实材料。试从课文中选择例句加以体会。
例一: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体会:“实验科学”限定了以下结论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特定范围和视角,括号内的内容又进一步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可见这种仅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东西方,本身就是实证主义的一种偏见。
例二: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 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体会:两个“不要忘记”构成了整句的形式,也增强了论证的气势,然后以反诘形式引出对东方思想影响西方的美好展望。
例三: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
体会:以美国历史短暂的事实为依据,警示人们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应该从全世界人类经验中汲取营养。
4. 比较论证是议论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说说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来分析推理的。
第3段以希腊人的事例说明盲目自大、拒绝外来文明的狂傲是错误的。第5段通过美国文明的短暂历史指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必须谦虚”。
第6段既指出“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的良好功效,也指出“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从而引出下文“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的说法。
美 美 与 共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准确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内涵。
2. 明确树立“美美与共”文化心态的意义。
3. 把握文中有关事例和引用的作用。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191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费孝通社会学文集》《记小城镇及其他》《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费孝通文集》等多篇论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纪念奖章,费孝通是获得这一奖章的第一位中国社会人类学家。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谦逊(xùn)   糟粕(pò)   酝酿(niànɡ)
轻率(shuài) 收敛(liǎn) 抵触(dǐ)
殖民(zhí) 欺凌(líng)
2. 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2) 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3)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4) 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 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 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4. 指导学生解读社会科学色彩较浓的随笔文章。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翁乃群,1948年出生,福建龙岩人,中国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官阶、辈份、师生、父子》《南昆八村》等,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翁教授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研究的两大属类,即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入手,提及其对应的研究方法为量性、质性及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第三种方法,并认为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人文学界对“科学”“数字”的崇拜,使得以经验研究为目标的人类学,再次遭受边缘化。事实上,无论广义上的人类学还是狭义上的人类学,都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其人文属性是人类学研究对时空情境、社会文化多元性和相对主义的强调。实际上强调质性的研究也是我国社会学研究的传统。
2.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门大开,外国文化大量涌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异质异域文化的涌入,势必会和我们本土文化产生冲撞、互动、交流融合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以美国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特点,探讨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融合。
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而今,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麦当劳19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1992年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数超过万人。“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盖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一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随笔。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变化,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赋予(fù)     氛围(fēn)  炫耀(xuàn)
烹饪(pēng rèn) 显露(lù)   脂肪(zhī)
区域(yù)   笤帚(tiáo)
2. 辨析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上的差别。
(1) ① 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虽然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
② 埃及新任总理詹祖里于当地时间11月25日发表电视讲话,请求民众给予机会,让他有时间组织一个可靠的政府。
赋予:一般用来表示交给重任、使命等。
给予:只表示使别人得到,也就是“给”的一种书面说法。
(2) ① 正是通过上述不同感受的比较,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② 尽管不是周末,但“汤尤杯”现场还是来了很多球迷,为了活跃气氛,现场也进行了花样繁多的球迷互动活动。
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气氛:常用来指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