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名师导学: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名师导学: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9 08: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一  专题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
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 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资料卡片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丹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人。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解放后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70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还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和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这些著作引例弘富,分析精当,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朱熹(xī)  窥测(kuī)  拆开(chāi)
搁在(gē) 卡片(kǎ) 引擎(qíng)
脑壳(ké) 捣烂(dǎo)
2. 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
席地而坐:古人在地上铺席子作为座位。后泛指坐在地上。
(2) 肥皂在北方又叫“胰子”,胰子原来也是一种化妆用品,是用猪的胰脏制成的,现在也是名同实异了。
名同实异: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3) 《世说新语》“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默无言”。
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汉字王国中的“人”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把握本文描述和解释图画一般汉字的方式。
2. 了解汉字王国中有关汉字形体的古今变化。
3. 透过汉字形体的描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资料卡片
林西莉(1932— ),瑞典人,教授、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摄影家。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其中《汉字王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好读又有深度。该书初版于1989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发髻(jì)   苍天(cāng)  雕塑(sù)
膝上(xī) 拓片(tà) 面颊(jiá)
雏形(chú) 蔓生(màn) 花圃(pǔ)
胸脯(pú) 鼻翼(yì) 脉搏(mài)
2. 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青铜器的拥有者可能由于自己不同寻常的浓眉而有了这个姓氏吧。
不同寻常:不同于平常的事物。
(2) 有些猛一看与耳朵的形状相差甚远,但是考虑到外耳奇特的构造,那些字形的样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足为怪:不值得认为奇怪。
(3) 我看到孩子们饥肠辘辘地等着我带着食品袋回家做饭。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4) 这个喜佛纯粹是中国的创造。他大腹便便地坐在那里,肚子像两腿之间的一块发面。它一直特别受到饥饿阶级的喜爱。
大腹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含贬义)。
咬 文 嚼 字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意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 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资料卡片
朱光潜(1897—1986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名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有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咬文嚼字(jiáo) 没镞(zú)    岑寂(cén)
流涎(xián) 锱铢必较(zī) 蕴藉(jiè)
付梓(zǐ) 尺牍(dú) 不胜枚举(shèng)
下乘(chéng) 俗滥(làn) 词藻(zǎo)
2. 解释下列加点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
清沁肺腑:清新得渗透到人的内脏,比喻使人很感动。
(2)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索然无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寡味”。
(3)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认为了不起。(多含贬义)鸣:表示。
(4)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简笔与繁笔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 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3. 培养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的良好习惯。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周先慎(1935— ),四川崇州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旋即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应邀在德国洪堡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树仁学院等校讲学。他长期从事宋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学》、《中国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古典小说鉴赏》、《中国四大古典悲剧》、《历代小说选》(合著)、《中国文学答问总汇》(合著)、《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合著),主编有《聊斋志异欣赏》《苏轼散文赏析集》等。
2. 写作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出版界一片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期刊和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小说如《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但繁荣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 长篇小说出得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却很少;许多作品只有生活、感情,但语言艺术水平却不高,甚至有些艺术上还相当粗糙。
如本文所述,作者是因“现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作上有一种长的倾向”而写作本文的,但作者并未简单地从现象上看问题,而是透过现象看到“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他独辟蹊径,以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为基点,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而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避免了以偏纠偏、以偏概全的弊病。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单薄(bó)    焦躁(zào)  汩汩滔滔(gǔ)
毛骨悚然(sǒng) 刘勰(xié) 累赘(zhuì)
穷形尽相(xiàng) 言简意赅(gāi)
2. 解释下列加点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言简意赅:形容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完备。
(2) “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与原形毕露不同。
(3) 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4) 《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
索然寡味: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写作指导   
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
  训练目标
1. 了解抒情和议论的相关知识。
2. 学会在记叙中适当地抒情。
3. 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范文展示
生命的格调
独自走在林荫小道间,萧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秋风从耳边掠过,内心却异常柔软。循着熟悉的方向,我仿佛看见昔日爸爸那扶着我的肩走过的身影,林间秋日的阳光应该是爸爸在天堂注视我的目光,温软而慈祥。
那个夏天,在我的生命里永远定格。记得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后,便日日躺在床上。家里阴云密布,妈妈紧绷着脸,以往上扬的嘴角总有淡淡的笑意,现在却像是被忧郁锁住了。年幼的我吓坏了,想问却又不敢问,常常在夜里躲在被窝里悄悄地流泪。
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这抑郁,赤脚跑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的床前,哭着问爸爸到底发生了什么。爸爸轻轻地为我拭去泪水,将我紧紧地拥着,笑着说:“一个小手术而已,妈妈累了。”
第二天,爸爸竟然下床了。妈妈惊恐地扑过去,他却摆摆手,拉着疑惑的我,慢慢地走出家门,走在夏日原本灿烂但对我来说仿佛久违的阳光里。
来到那条林荫小道,高大的树木投下的浓荫,让我备感清凉和惬意,心情如身边的蜻蜓快乐而轻盈地飞翔。
一直深情注视着我却许久不语的爸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然笑着对我说:“丫头,你看那些花儿,那些开得灿烂的花儿。”爸爸和我来到一棵树下,我才注意到树根簇拥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爸爸蹲下身,爱抚着这些花儿,喃喃地说道:“它们多好啊,再卑微的生命也会开出自己的色彩,只要活着,就不会让生命停止绚烂。”
我似懂非懂。爸爸缓缓地站起来,凝视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脸的庄重:“活着,便要过好每一天,不必担心以后如何。我们一家人也该这样乐呵呵地活下去。”不懂事的我快乐地跳了起来。
“其实,秋风一来,这些花儿就将凋谢,但它们会平和面对,自然接受。”爸爸凝视着远方。
事情果如他所愿,家里虽不如往日热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依旧充满着希望与温馨。爸爸亦如他所说,在那个深秋,如树上的叶儿,以及那些花儿,平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又是一阵秋风过,身边,落叶纷飞,百花离枝。
我抬起头,望穿人生四季,终于读懂了爸爸的话,也读懂了他的人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点评:作者以爸爸在做了手术之后的父女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交流为中心,从多重角度诠释了父亲之爱以及父亲对人生的感悟。事、景、情、理,水乳交融;记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大事大情,举重若轻;细节感悟,直逼人心;中心升华,恰当自然。读来令人欣慰、感动。
  写法归纳
1. 学会在记叙中适当地抒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苗言,华声,实义。”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他们的话都强调了情感在文章中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记叙文决不能缺少抒情。记叙如同骨架,抒情则似血肉,恰当的抒情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读者情绪,引发阅读共鸣。
记叙中的抒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情,即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当感情达到一个峰值难以遏止时,直接倾吐,没有凭借,毫不遮挡,感染力很强。其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呼告、反复、夸张、排比和反语等。但直接抒情要注意自然贴切,恰如其分,不能流于矫揉造作、空洞泛滥。比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就多次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效果很好:当记叙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中英勇杀敌,表现出极大的革命英雄气概时, 他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当报告完志愿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从战火中救出一名朝鲜儿童时, 他又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当讲完自己和一位战士的谈话,了解到他们甘愿在战场上吃苦受难,只要能换取祖国人民的幸福和安宁的崇高品格时, 他再次忍不住爆发自己的感情:“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真可谓一篇之中三至志焉。然而作者反复多次的直接抒情不仅没有让我们感到单调空洞,反而是作者对志愿军的无比崇敬和赞美之情让我们深受感染。
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叙述、描写中,字里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渗透着作者鲜明、强烈而真切的感情。换句话说就是寓“情”于叙事之中,寄“情”于人、事、景、物的描写之中。间接抒情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用得好,可以“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抒情和记叙有机结合,过于含蓄,或者显露生涩,都会不利于文章的达意传情。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就成功地运用了间接抒情法。文章写的是作家与亡妻生前共同生活的一点一滴、生活琐事,如在妻子萧珊弥留之际,巴金这样写道:“开刀之后她只活了五天,谁也想不到她会去得这么快!五天中间我整天守在病床前,默默地望着她在受苦,可是她除了两三次要求搬开床前巨大的氧气筒,三四次表示输血较多付不出医药费之外,并没有抱怨什么。见到熟人她常有这样一种感情: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作者不事雕饰,只平淡叙述,但真情却自然而然地流露于字里行间,深情哀婉,凄切感人。
总之,无论哪种抒情方式,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机械套用,都要从服从主题的需要、服从描写人物的需要出发来灵活运用,都要做到与记叙水乳交融。而且要抒发真情实感,抒发健康情趣,并且要抒发得具体生动、新颖恰当。
2. 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如果把记叙比作“画龙”,那么议论就如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睛”之笔。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对文中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表达作者独特的感想、认识、分析、评述。议论若只用在文首,叫先议后叙,议论就可起到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或引发读者对下文注意与思考的作用;若只用在文尾,就叫先叙后议,议论则可起到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或升华中心的作用;而随着文意的变化灵活穿插、及时评议的,就叫夹叙夹议,它是最常用的写作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先叙后议、先议后叙都包括其中。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通过连续不断的分析评议逐渐清晰地显示出文章思想主旨的逻辑脉络,可以让读者逐渐清晰地理解、把握作者在感性叙写背后的理性表达,并由此引发读者更为积极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比如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就有机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很好地达到了悼念烈士、揭露阴谋、批判敌人、启迪后人的多重目的。尤其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记叙自己和柔石不多的几次交往中不断插入议论,如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这些议论,都使柔石的形象逐渐丰满,逐渐深入人心,也使作者的情感思想趋向清楚地展示了出来。
记叙中的议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一定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议论不可与记叙脱节,要实在贴切,目的明确;议论不可胡发、乱发,要切中肯綮,恰如其分;议论不可流于空泛、肤浅,要精警深刻,要言不烦;议论不可过滥,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导致文体不明,要言简意赅,锦上添花。
事实上,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织在一起的,抒情和议论,首先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才能做到情有源而议不尽,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而记叙只有与抒情、议论有机融合,才能达到“事至、情至、理至”的最佳效果。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它也许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
请以“印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写作点拨
该作文适合写成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我们可以确定文章抒情、议论的重点应在以下这些方面:生命中淡淡的印迹是“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深藏”强调了印迹的隐秘性,“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则又强调了印迹的美好本质和脆弱性。然而,“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这又突出了印迹在柔弱的、不起眼的外表下其实是隐藏着潮水般巨大的情感力量的,只是你必须找到那个能“触动它的密码”,才能开启这股力量,而这“密码”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印迹的最本质特征。那么,这个至关重要的“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从材料的最后几句,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论:在生命中能“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的东西,无非就是体现着“真、善、美”属性的东西,比如“仁、爱、节、义”等等。而生活中“真、善、美”的具体表现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正面的,而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比如丑中有美、恨中藏爱、假中存真,我们必须慧眼独具,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实际,把自己生命中那些具有“真、善、美”特性的印迹的独特性充分挖掘、表现出来,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令人心动的作文。
另外,印迹既是淡淡的、细微的、柔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又是蕴藏着巨大积极力量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准这个特点,抒情、议论不能写得太多太乱,又不能太少太空,应在充分、具体、形象的记叙基础上做到精警深刻,恰到好处。
第 二  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介绍书序的文体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
3. 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天祥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涵养浩然正气。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刑部郎官、赣州(今江西赣州市)知州。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7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元已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上稳定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享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次年(宋恭帝德祐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监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德祐二年(1276)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说的就是上述形势。
关于文天祥应勤王诏,史书上有这样的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资为军费……闻者为之感动。”
2. 文中涉及的一些史料
(1) 吕师孟构恶于前:吕师孟是叛将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焕(宋朝守襄阳的主将,后投降元朝)的侄子,他是宋朝兵部侍郎,曾在德祐元年十二月出使元军,以求和议,元人不许。“构恶”系指他所做的坏事。后面的斥骂吕师孟“叔侄为逆”与此处相呼应。
(2) 贾余庆献谄于后:贾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庆官同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文天祥辞相印后作右丞相。德祐二年二月,元使者入临安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使元。《指南录·纪事》诗序说:“及予既絷维,贾余庆以逢迎继之,而国事遂不可收拾。”又《则堂》诗序说:“北入京城,贾余庆迎逢卖国,即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这就是所指“献谄于后”的事实。
(3)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庭芝驻维扬(扬州),故称他为维扬帅。李庭芝误信情报,以为文天祥到真州说降,派人令苗再成杀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假意请文天祥出城看城垒,及至出城,拿出李庭芝的命令给他看,把他关在城外。文天祥仍想见李庭芝,奔扬州,走到城下,听守门人谈话,说“制署司下令捕文丞相甚急”,他于是变姓名逃走。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士萃于左丞相府(cuì)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shū)
予更欲一觇北(chān)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jù)
吕师孟构恶于前(è)
贾余庆献谄于后(chǎn)
予羁縻不得还(jī mí)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yì)
天高地迥(jiǒng)   号呼靡及(mǐ)
避渚洲(zhǔ) 诋大酋当死(dǐ)
制府檄下(xí) 几邂逅死(xiè hòu)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缙”同“搢”,插)
(2)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3) 层见错出 (“见”同“现”,出现)
(4) 臣死有余僇 (“僇”同“戮”,罪)
3.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行为”,古义:行动。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 不复顾利害(“利害”,古义:个人的安危。今义:利益和损害)
(3)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无聊”,古义:没有依靠。今义:单调,没有价值)
(4) 以至于永嘉(“至于”,古义:到达。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5) 为巡船所物色(“物色”,古义:盘查。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6) 几彷徨死(“彷徨”,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4.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性活用现象并解释。
(1) 北虽貌敬(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2) 草行露宿(草:名词作状语,在荒野里。露:名词作状语,在露天下)
(3)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4) 道海安、如皋(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5)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名词作动词,作序)
五人墓碑记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介绍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
2. 分析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写作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资料卡片
1. 时代背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当时以江南士大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书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左光斗、魏大中等相继被杀。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
一向好打抱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缇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缇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到屋顶上。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
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
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碑记,又名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并刻在墓碑上。
2. 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1626),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文,号蓼洲,江苏苏州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在万历四十二年福州市民反对鱼肉人民的税使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市民一边。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对于涉及“邪正是非”的事,他“热血横流,声色俱厉”。天启五年(公元1625),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给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苏杭织造李实(太监)同魏忠贤的爪牙、新任江苏巡抚毛一鹭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进去,说两周勾结,贪污了上交的袍料,因此矫诏下,周顺昌被捕。周顺昌于天启六年三月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到昭雪。
3. 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幼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张溥生活的明朝末年,正是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代,张溥同情东林党,富于正义感。崇祯二年(1629),他继承东林党反对黑暗政治的优良传统,结交社会上有气节、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们激烈批评时政,与阉党的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上,他主张“兴复古学”,强调“居今之世”,要“为今之言”“务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五人墓碑记》是其中的代表。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蓼洲(liǎo)   旌旗(jīnɡ)   皦(jiǎo)
湮没(yān) 赀财(zī) 缇骑(tí)
抶(chì) 溷藩(hùn) 傫然(lěi)
矫诏(jiǎo) 詈(lì) 逡巡(qūn)
猝发(cù) 投缳(huán) 佯(yánɡ)
谥号(shì) 户牖(yǒu) 扼腕(wàn)
社稷(jì) 冏(jiǒnɡ)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止”同“只”,仅,不过,副词;“有”同“又”)
(2) 独五人之皦皦(“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3) 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钱财)
(4) 亦曷故哉(“曷”通“何”,什么,疑问代词)
3.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为”,古义:品行作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私人”,古义:党羽。今义:个人)
(3) 吴之民方痛心焉(“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4.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性活用现象并解释。
(1) 以旌其所为   (旌:名词作动词,表扬)
(2)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作动词,筑墓)
(3) 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4) 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5)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6)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人)
(7) 以老于户牖之下 (老:形容词作动词,老死)
(8)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那样)
(9)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动用法,使……屈身) 
(10)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5. 一词多义。
(1) 【发】
①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②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③ 而又有剪发杜门(头发)
④ 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2) 【当】
①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② 然五人之当刑也(面对)
(3) 【徒】
① 慷慨得志之徒(人)
②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只)
品  质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主要作品。
2. 通过文本解读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3.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资料卡片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他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他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品质》是其短篇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用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大机器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垄断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及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一些公司采取不符合实际的广告招揽客户,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挤压到社会边缘的实实在在、质朴而踏实的传统手工业无限怀念。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重点字注音。
靴子(xuē)  褐色(hè)  赊账(shē)
时髦(máo) 蹙眉(cù) 怜悯(mǐn)
褶皱(zhě) 搔痒(sāo)
(2) 多音字注音。
模   薄
(3) 冷僻字注音。
鬈曲(quán)   趿拉(tā la)
2. 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 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文中指无法理解。
(2) 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
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文中指拖欠靴子的价款却没有不安感。
(3) 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文中指不太当回事。
(4) 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文中指不能明白原因。
老  王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老王的“苦”与“善”。
2.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掌握用简朴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技巧。
3.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体会作者的爱心,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锺书的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洗澡》。
2. 背景介绍
《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散文,写的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背景下与一个三轮车夫之间的故事。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因此与老王的交往便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重点字词注音。
伛(yǔ)       骷髅(kū lóu)
滞笨(zhì) 愧怍(zuò)
(2) 多音字注音。
蹬   散
(3) 冷僻字注音。
翳(yì)  攥着钱(zuàn)
2. 字形填空。
荒pì僻     取dì缔
肿zhàng胀 tā塌 败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2) 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3) 滞笨地转过身子。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