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其典型意义。
2. 理解主人公在战争中的遭遇,战争对人的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3. 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珍视和平与生命。
资料卡片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生于俄罗斯顿河维辛克镇克鲁日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918年,在中学读书时因国内战争辍学。曾当过办事员,参加过武装征粮队。1922年去莫斯科,当过工人和会计等。1923年加入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的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发表小品文《考验》《三人》和《钦差大臣》等。1924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简称“拉普”),同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胎记》。1926年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问世。此后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写作。
1926年,肖洛霍夫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顿河》,14年间,四卷本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该作品在苏联引起多次争论,但由于它在苏联文学史上别开生面地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画面,生动真实地表现了哥萨克民族在1912至1922年的动荡岁月中的历史,这部小说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并于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在此期间,肖洛霍夫还发表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小说的成功使作家在苏联文学界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肖洛霍夫自始至终参加了卫国战争,同战士们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在一起,他饱经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深深体会到人民的感情,更何况他自己也遭遇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他的母亲就是当敌机轰炸他家乡维辛克镇时在家门口被炸死的。在前线,他曾几次遇险。有一次他乘坐的汽车遭到敌机扫射,一颗子弹从身边射过,离他只差二三十厘米。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有一次他乘坐的飞机在着陆时坠毁,他幸免于难,但是受了重伤,导致脑震荡和内脏错位。
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卫国战争时期,共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备受虐待与屠杀,而即使逃归,也不受信任。索科洛夫的经历有一点例外,是因为他不但在战俘营坚持了斗争,而且机智地俘获了德军少校,押送他回到苏军阵地。在俘虏营,他每天都想逃回来,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民的生活后,才更深切地体会到战争留给他的创伤。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狙(jū)击
瓦砾(lì)
一撮(cuō)盐
粘(zhān)住
翘(qiào)尾巴
胡诌(zhōu)
窒(zhì)闷
模(mú)样
衣襟(jīn)
泥泞(nìng)
梗(gěng)概
嗜(shì)好
吝啬(sè)
勋(xūn)章
脸颊(jiá)
狼吞虎咽(yàn)
2. 词语解释。
(1) 狙击: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 窒闷:因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而导致的心胸不透气感。
(3) 胡诌:随口瞎编,胡说。
(4) 震荡:震动、动荡。多指社会、声音等。
(5) 振荡:振动;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讨论文本,让学生体会这篇小说用意识流手法造成悬念的艺术特点。
2. 探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
3. 体会战争对人的戕害和对文化的毁灭,更深刻地认识战争。
资料卡片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二战”爆发后应征入伍,历时6年,被俘入战俘营,后被释放,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成为专业作家。这一时期伯尔参加了“以探讨一切当代问题为宗旨”的文学社团“四七社”,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里 》(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等。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原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五六十年代,伯尔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技巧也日趋娴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这些作品主要写原联邦德国战后“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其中《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70年代,伯尔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伯尔擅长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颠倒跳跃;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他一生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所以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
知识梳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甲胄(zhòu)
肖(xiào)像
不足为凭(píng)
颠簸(bō)
烟熏火燎(liǎo)
啐(cuì)掉
油腻(nì)
斑斓(lán)
倒坍(tān)
吞噬(shī)
2. 多音字注音。
3.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不足为凭: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2)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3) 百无聊赖: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4) 无济于事:对事情不会有什么补益。表示不顶用,不解决问题。
落 日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了解日本投降仪式的时间、地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和意义,体会这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的可贵,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
2. 能熟练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写的通讯风格。
3. 了解通讯这种文体的写作特点。
资料卡片
1. 作者介绍
朱启平(1915—1993),原名朱祥麟,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浙江海盐,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朱启平改读了新闻。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鹰扬大海》。获悉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的准备工作由麦克阿瑟司令部负责准备时,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他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他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2. 文体介绍
通讯,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
它是常见的新闻体裁之一,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种类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注意细节的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的结构有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
3.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中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知识梳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顷(qǐng)刻 勋绶(shòu)
拾(shè)级 舷(xián)梯
翘(qiáo)首 昭(zhāo)彰(zhāng)
湔(jiān)雪 气氛(fēn)
簇(cù)簇 半晌(shǎng)
桅(wéi)杆 厥(jué)功甚伟
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永志不忘:永远记住,不遗忘。
(2) 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3)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4) 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
图片两组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图片的解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实践,能够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加小标题、配写解说词。
3. 了解战争之残酷和损害之深重,呼吁人性回归,共创和平家园。
资料卡片
1. 关于“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Ⅱ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2. 关于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分、所作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 看图作文的方法
(1) 看“全”,就是统观全画,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不要遗漏画面的内容。如果画的是一件事,就要看这幅画是不是告诉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及事件中的人物,从而掌握图画的主要内容。
(2) 看“细”,就是在看“全”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仔细观察图画的各个局部情况,看图画中有什么物品、人物;这些人物各在干什么,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
(3) 看“深”,就是深入理解图画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的意思。要根据人物的神态、表情等,设想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静”的画面看成“动”的,把画中的事物和人物看成“活”的,从而深刻地理解图画主要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三看”的同时,还应联系图画的题目或其他的文字说明,把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看和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摄(shè)影 滇(diān)缅
溃(kuì)逃 废墟(xū)
2. 解释下列词语。
(1) 震撼人心:使人心受到很大震动。
(2) 臭名昭著:坏名声谁都知道。
(3) 溃逃:溃败逃跑。
(4) 废墟:指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专题写作指导:学会正面、侧面描写人物
训练目标
1.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2. 综合运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
范文展示
鞋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上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 ”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评析】 作者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大个子军人的优秀品质,曲折含蓄,唤起读者的想象,人物形象更生动,主题更深刻,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效果。
风
这一年,春天来得较早。在我满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前几天,北京已经刮过两三次大风。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从前,就连我们的小小的坟地上也有三五株柏树,可是到我父亲这一辈,这已经变为传说了。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飞向天空。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风来了,铺户外的冲天牌楼唧唧吱吱地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幌子吹碎,带来不知多少里外的马嘶牛鸣。大树把梢头低得不能再低,干枝子与干槐豆纷纷降落,树杈上的鸦巢七零八散。甬路与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子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他们的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像刚由地下钻出来;发红的眼睛不断流出泪来,给鼻子两旁冲出两条小泥沟。
那在屋中的苦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风从四面八方吹进来,把一点点暖气都排挤出去,水缸里白天就冻了冰。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一会儿,风从高空呼啸而去;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儿,又擦着地皮袭来,撞击着院墙,呼隆呼隆地乱响,把院中的破纸与干草叶儿刮得不知上哪里去才好。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可是,风又来了,使人感到眩晕。天、地,连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太阳失去光彩,北京变成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狂风怕日落,大家都盼着那不像样子的太阳及早落下去。
傍晚,果然静寂下来。大树的枝条又都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虽然还时时轻摆,可显着轻松高兴。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破纸什么的都不知去向,只偶然有那么一两片藏在墙角里。窗棂上堆着些小小的坟头儿,土极干极细。窗台上这里厚些,那里薄些,堆着一片片的浅黄色细土,像沙滩在水退之后,留下水流的痕迹。大家心中安定了一些,都盼望明天没有一点儿风。可是,谁知道会怎么样呢!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啊。
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我满月的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不但没有风,而且青天上来了北归较早的大雁。虽然是不多的几只,可是清亮的鸣声使大家都跑到院中,抬着头指指点点,并且念叨着“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都很兴奋。大家也附带着发现,台阶的砖缝里露出一小丛嫩绿的香蒿叶儿来。无风的时候感到春天来临。
【评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描绘了旧时北京春天刮风的情景。原本无形的风在作者笔下却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先,以“物”写风。狂风袭来,黄沙乱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起飞向天空。大树低头,枯枝降落,树上的鸟巢被刮得“七零八散”。这里作者没有直接说出“风大”二字,但我们是能从侧面描写之中感受到风力之大的。
其次,以“人”写风。“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子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这是多么大的风,大得人们连自己的行动都不能控制了。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可见风力之猛。
写法归纳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把镜头直接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它是最主要的描写手段。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有:
1. 以人衬人
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这种“以不写写之”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产生一种不定型的、没有限度的“揽之若无,思之则有”的审美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2. 以物衬人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
3. 以物衬物
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从侧面描写的性质来分,还可分为正衬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读到这儿,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吗 把黑妞的演唱技艺写得如此绝妙,岂非喧宾夺主 作者借观众之口道出了个中用意,解答了读者疑问:“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再如《荆轲刺秦王》中,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舞阳,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舞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舞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舞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诗人王建《入若耶溪》诗中的两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所以特别为人所称道,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反衬法,以动衬静更显静。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是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使用的,如《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模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作文题目
1. 每次考完试以后,大家有喜有忧。有的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绩优异,有的同学成绩平平,有的同学成绩则差强人意。你们的家长看到不同成绩的反应也大不相同,以此为情境,进行正面和侧面描写练习:父亲(母亲)看到我的成绩……
要求:描写此时父亲或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父亲或母亲的性格或心理感受。
【示例】我战战兢兢地将成绩单递到爸爸手里,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迟疑了一下才接过去,只斜瞅了一眼那醒目的鲜红的75分,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我的心顿时缩紧了:“又要怎么惩罚我 ”“唉!”只听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就一言不发,佝偻在沙发上闷头抽烟,一支接着一支。眨眼的功夫,他就被淹没在浓浓的烟雾里。看到爸爸这样,我心里难受极了,想说什么,却又张不开嘴。不知过了多久,浓雾里又是一声长叹:“儿呀,初三了,该长点志气了!啊!”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
2. 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手法写一个人物片段,300字左右。
【示例】刘老师酷爱书法,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辅导我们练字时既严格又耐心。记得那是一个大年三十的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讲解书法的历史,分析大字的结构,纠正我们的毛病,好像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跟刘老师学习写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时间,但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的书法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刘鑫同学所写的楷书被选送到北京少年宫展览,韩振同学在全省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荣获亚军,我的作品也在全国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每当说到这些成就和荣誉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老师那慈祥的面容和他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评析】 这一段话的前三句是对刘老师的正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句句都是直接写刘老师的。后面几句话写了我们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虽然不是直接写刘老师的,但却从侧面写出了刘老师的水平和成就。正是因为这段话运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所以才给读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刘老师真是一位令人钦敬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