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00: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十五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2.识记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意义和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的原因。
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4.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人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重点
难点
中国 缺点
世界
缺点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陶器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木简
帛书
书写、携带不便
分量重
价格贵
苏美尔人泥版
埃及莎草纸
印度贝叶
欧洲羊皮纸
书写、携带不便
不能折叠,且粗糙
书写面积狭小
价格贵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造纸术的发明
【合作探究】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缺点是什么?
原始社会 缺点
商周时期 战国时期 缺点
陶器
书写、携带不便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丝帛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不易推广。
有一次,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了一奏本,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造纸术的发明
【合作探究】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缺点是什么?
原始社会 缺点
商周时期 战国时期 缺点
陶器
书写、携带不便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丝帛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不易推广。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质地图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缺点:质地脆、 书写不流畅
浸渍(zì)沤制
⑤舂(chōng)捣
④蒸煮
焚烧草木灰
洗涤(dí)原料
⑦捞取纸浆
⑥制浆
⑨揭纸码放
⑧ 晒纸
纸张制作过程复杂,来之不易,珍惜纸张,节约用纸。
纸的改进
一、造纸术的发明
优点: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一、造纸术的发明
2.纸的改进
(1)时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
(2)改进者:
(3)原料:
(4)优点: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根据材料,回答蔡伦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东汉时期
蔡伦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纸的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纸的使用在我国日益普遍。
书写材料的变化:甲骨→青铜器→简、帛→纸
一、造纸术的发明
2.纸的改进
(5)作用:
——蔡伦改进造纸术
①纸的使用便利了典籍的保存和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蔡伦排在第七位。
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造纸术有什么消极影响?
②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蔡侯纸”
二、医学成就:张仲景和华佗
(一)“医圣”张仲景
(2)著作:
《伤寒杂病论》
(1)时代:
(3)思想: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
治未病
(4)贡献:
春秋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这本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被称为“医圣”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二、医学成就:张仲景和华佗
(二)“神医”华佗
(2)贡献:
(1)时代:
东汉末年
①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
猿形
鹿形
虎形
熊形
鸟形
传统中医仍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们应科学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中医药文化。
【思考】: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中医?
把 脉
针 灸
拔 火 罐
在四川省份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观察显示,有效率达90%以上绍,专家介绍,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多个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
中 药
传统中医仍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应科学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中医药文化
二、医学成就:张仲景和华佗
约3000年
黄帝
汉武帝
游历山川,搜集资料
受托于父,立志高远
身处困境,坚持不懈
家庭熏陶,勤奋好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的原因
地位: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太史公·司马迁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文笔优美,形象生动
5.价值: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4.特点:
(地位)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体例:
3.内容:
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史事。
1.作者:
司马迁
以为人物写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体例
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汉武帝年号)而讫,百三十篇。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
——赵翼《廿二史札记》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史记·货殖列传》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一)道教
2.背景:
1.时间: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苦难的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3.流派:
道教就是道家学派。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道家学派是春秋末期由老子创立的思想学派;
道教在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宗教。
教义:尊奉黄帝和老子,神仙方术。
影响: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道教认为:通过自身修炼和炼制丹药,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二)佛教
河南洛阳白马寺
1.起源地:
2.传入:
3.传播:
4.教义:
5.影响:
古印度
人生如苦海、主张众生平等。
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唐卡
龙门石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佛教元素
道教元素
建筑
乾坤八卦
火药发明
绘画
雕刻
舞蹈
……
……
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我们常用语里有一些和佛教、道教有关,你能找出来吗?你还发现佛教道教在现实生活其他方面影响吗?
间题:推动两汉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个人因素等方面思考)
(1)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封建经济繁荣;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4)中外交流频繁;
(5)人们对前代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发扬;
(6)司马迁等杰出人物自身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等。
思维拓展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造纸 西汉
东汉
医学 东汉
史学 西汉
宗教 东汉
西汉
蔡伦
张仲景
华佗
司马迁
张角
张陵
发明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伤寒杂病论》、“医圣”
“麻沸散”、五禽戏
《史记》
太平道
五斗米道
佛教传入中原
1.《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资料,辨别真仿,最终写成了《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 B.侧重文笔质朴简洁
C.注重史料考证 D.秉承朝廷旨意著书
2.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佛教、道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 ②道教在东汉后期兴起于民间
③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④道教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后练习
3.2020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采用了中医治疗的方法,下列可以为我们提供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A.扁鹊的《黄帝内经》 B.华佗的“麻沸散”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4.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共写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并把这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归入七十列传中,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司马迁的这一历史观( )
A.反映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B.推动了“华夏民族”观念的形成
C.适应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D.为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做了铺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