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十校联盟高二期中质量检测联考
③坚守信义,一诺千金。艰难生活中却用抚恤金偿还账单,信守承诺。(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
9、(6分)
语文参考答案
①语言描写传神。如“可三喜留下的话,俺这当娘的不能违”,写出了大娘的一诺千金。(2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②动作描写传神。如“大娘用手抓着那些碎片儿,朝面条碗里放”,写出了大娘生活的艰苦和节俭。(2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③细节描写传神。如“裤角上全沾满了南国殷红色的泥巴”,写出了大娘和玉秀的吃苦耐劳。(2分)
1.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中国水墨山水画…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
④场景描写传神。如用战士们争相要求替大娘还款的场景,写出了他们善良、真诚的人性。(2分)
心灵世界”张冠李戴,原文是“…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此处将“中国画色彩”说成
⑤神态描写传神。如“心平气静地说”,写出了大娘丧子后的坚强与理性。(2分)
“中国水墨山水画”。故选D。
(答出任意3点得满分)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能力。C.“中国传统色彩观由儒家和道家两种色彩观组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成”表述错误,原文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中”,并不等于中国传统色彩观就是由儒家和道家两种色彩观构成:此外,“这种东方色彩文化体系促使了传统艺术
10.CEG
风格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述错误,原文为“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
11.D(“先治其国”的“治”是动词“治理”,“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治”是形容词“治理得好”“太平安
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此处省略了“尤其是‘五
定”)
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并且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说成“人们的日常生活”。故选C。
12.B(“厌”是满足的意思,“受谏而能诫”中的“诫”是鉴戒,警戒)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五色体系”指的是“赤、黄、青、黑、白五原
13.(1)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
色构成的”“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
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其中“非”“当”“贼”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的体系。D.“《布经》:‘业染者云,青、黄、赤诸色随人而变,亦随天气燥湿、技手巧拙而
(②)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一筐土一筐土不停地堆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
变。’
”是染布时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无关政治和人事,故不符合“五色体系”理论。故选D。
成。(其中“跬步”“累”“辍”各1分,句子通顺1分)
4.①古代形成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
14.①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②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
②儒家色彩观影响着中华民族“礼”的规范和对“中庸”“仁”“德”“善”等的追求,影响着审美价值标
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
准:道家色彩观影响着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影响着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审美态度及其创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
参考译文:
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
见到好的行为,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见到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心怀忧惧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
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可得出:古代形成的惟五色独尊的色
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一定要像灾害在身一样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
彩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由“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
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
‘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
‘德’‘善’融为一体,在
人。所以君子尊敬老师,亲近朋友,并且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
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可得出:儒家色彩观影响着中华民族“礼”的规范和对“仁”“德”
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相反,自己及其混乱却讨厌别人非议自己,特别不贤能却想让别人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
“善”等的追求,影响着审美价值标准;由“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
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功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
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
作是讥笑,把特别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用善来引导别人叫作教,用善来附和别人
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可得出:道家色彩观影响着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影响着中
叫作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作谄,用不善附和别人叫作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作智:把对的
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审美态度及其创作。
认作错的,把错的认作对的,这就叫作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作直。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
5.①郭靖的色彩观在一定意义上符合儒家的色彩观,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文质彬
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
彬”“配合适宜”
一片平和静美,是斑斓绚烂的“纯粹”美。
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
②黄蓉的色彩观是道家的“法自然”色彩观,青绿蓝苍与橙黄桃红尽数化为黑墨虚白,传神写意,飘然出尘,达
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
到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
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
也能走一千里:一筐土一筐土不停地堆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秉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
色定为‘间色’”“儒家色彩观亦推崇其斑澜绚烂的‘纯粹’美”可知,郭靖眼中的“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
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然而,瘸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
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在一定意义上符合儒家的色彩观,“文质彬彬”“配合适宜”,一片平和静
一个不去做罢了!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超出常人
美,是斑斓绚烂的“纯粹”美。由“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
不会很远。
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
艺术境界”可知,黄蓉眼中的“烟波浩渺,一竿独钓,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符合道家的“法自然”色彩观,青绿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苍与橙黄桃红尽数化为黑墨虚白,传神写意,飘然出尘,达到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
15.C【解析】“云不开”“闲凄迷”可见浮云蔽日,白昼如冥,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光亮,不是乐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16.D【解析】李贺《开愁歌》“击剑”动作以表达对潦倒困境怀才不遇的无奈与不甘,与D选项情感相似。A选
6、A(3分)
项体现威武不能屈的气概,B选项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C选项描写一方以光明正义的空拳对抗持剑之敌,象征着正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A,“主要原因是梁大娘觉得庄稼人走点路不碍事”错
义与邪恶的较量以表达豪情。
误。根据“这祖孙三代下了火车步行而来,是将路费用在别的事上了”分析可知,“庄稼人走点路不碍事”只是大娘
17.①相同之处:都是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
的托词,主要原因是想省钱。故选A。
②不同之处:李贺用秋衣来换酒,可见其潦倒困顿:③李白以宝马和千金裘来换酒,可见其狂放豪迈。
7、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把我扔掉半个馒头和梁大娘吃烂瓜干煎饼进行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比”错误。文章并没“把我扔掉半个馒头和梁大娘吃烂瓜干煎饼进行对比”,而是由大娘的节俭,我们明白了梁三喜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的节俭。故选B。
(1)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8、(4分)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①吃苦耐劳,自力更生。为省钱还账不惜步行160华里到连队。(2分)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无私奉献,不怕牺性。把亲人献给祖国无怨无悔,平凡中透露出伟大。(2分)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十校联盟高二期中质量检测联考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
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
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
“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
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
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
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
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
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
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
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
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
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
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
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
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12页
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
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
应配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
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
彩,不可僭越。
(改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
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
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
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
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
发展过程。
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
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
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
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其斑斓绚烂的“纯
粹”美。两千年来,儒家色彩观对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古人寄情
山水,期望在自然之中培养完美的人格。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
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
“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
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
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
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
表示奸诈阴险。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
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
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