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949年蒋败退台湾,分离至今。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在抗战期间大发国难财,独占全国金融,垄断工商业,对全国人民进行肆无忌惮地掠夺。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抗战期间对孔,宋家族财富所作的周密调查,认为1943年1月止,宋子文在纽约大通国民银行拥有8000万美元;宋美龄在这两家银行中存1.5亿美元。
据孔祥熙的部属徐家涵先生的估计,孔氏家族的资产在抗战期间约10亿美元以上。
据南京《大众新闻》在1948年综述各方资料佐证,估计孔氏家族的财富约有20亿美元左右。
宋子文被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民国四大家族
壹·未雨绸缪——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背景: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27万
武器装备 全部日、美装备 小米加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毛泽东
分田改制聚民心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分田改制聚民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背景:
探究: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进行土地改革。
③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
分田改制聚民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概况:
时间:
内容:
总路线:
结果:
1947年7月,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分田改制聚民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意义:
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分田改制聚民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解放战争分阶段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进攻
1947.6—1948.9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战略决胜
1949.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粉碎国民党全面和重点进攻
千里奔袭出奇兵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贰·风雨欲来——三大战役
1.背景: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战略进攻时机成熟
贰·风雨欲来——三大战役
2.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挺进?
武汉
南京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晋冀鲁豫
大 别 山
1947年6月,为了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4万人挥师南进,分三路向南疾驰千里跃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国共两党兵力变化
人民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贰·风雨欲来——三大战役
1.背景: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战略决战
时机成熟
风卷残云如卷席
——三大战役
读图记位置,为何先打辽沈战役?
材料1:东北野战军到1948年8月,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国军东北兵力50万。
材料2: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
人口已解放,土改基本完成,解放区得到巩固,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人力物力比较充足。
A
C
B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贰·风雨欲来——三大战役
时间 战役 名称 作战 部队 指挥员 歼敌改编敌人数 解放
地区
1948年11月 1949年l月 辽沈 战役 47万人
淮海 战役 55万人
平津 战役 52万人
贰·风雨欲来——三大战役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东北
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东北
全境
中原、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谭震林
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东北、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华北
全境
敢叫日月换新天
——渡江战役
叁·一决胜负——渡江战役
1.背景:
南京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 ——《解放战争全记录》
我不愿看到一个分裂的中国!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北平和谈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试探毛泽东:“毛先生, 您会打麻将吗 ”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 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 “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叁·一决胜负——渡江战役
2.过程:
长江
西路军
中路军
东路军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政府代表最后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统治。
叁·一决胜负——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结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材料一: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摘自陈毅《孟良崮战役》
材料三:“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 “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 —戴维斯、谢伟思
材料四: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祸国殃民,不得人心……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合作探究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正确的战略战术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1945.8
1945.10.10
1947.3
1948.11
1949.4.23
1946.6
1947年夏
1949.1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
和谈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战略态势发生变化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10
主题线索
三方代表
三个阶段
四大战役
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集团(独裁内战)、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
战略防御(转战陕北)、战略进攻(挺进中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无论内战的胜利属于谁,死伤的都是血肉同胞。历史反复证明: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9年
国民革命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十年内战
(国共第一次内战)
1931年
全民族抗战
(国共第二次合作)
人民解放战争
(国共第二次内战)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两党关系
课堂小结
篇章复习
一、谈判:勇入鸿门争和平
二、防御:奇谋攻坚破重围
三、土改:分田改制聚民心
四、反攻:千里奔袭出奇兵
五、决战:风卷残云如卷席
六、胜利:敢叫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