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安丰塘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水经注》记载¨芍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由于芍陂周围年年丰收,东晋时期改为“安丰塘”。芍陂稻田布于西、北、东三面,在芍陂这三面开了4个水门,并开出渠用以灌溉。在安丰塘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涝 D.滑坡
2.2021年12月23日至26日,入冬后最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此轮寒潮呈现移动速度快、降温剧烈、大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与本次强冷空气活动成因相同的是( )
A.华南地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B.贵阳冬季的“天无三日晴”
C.北方地区的“天雨新晴,北风寒彻” D.江南地区的“黄梅时节家家雨”
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于7月2日以台风级在广东电白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台风破坏力大,影响到多个省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台风带来的危害有( )
①出行困难 ②洪涝灾害 ③作物受损 ④降温增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关于台风防御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海上船只减速慢行 ②加固门窗、房屋、广告牌等
③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 ④低洼地区居民向安全地区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半球某气象站测得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快行冷锋 D.暖锋
6.这一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主要是因为这天午后( )
A.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逆辐射变弱
宿迁市气象台2023年1月5日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范围内将出现中度霾。下图为2023年1月5日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时,宿迁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8.此次中度霾形成的气象条件( )
A.暖锋控制,空气湿度大 B.昼夜温差大,逆温现象不明显
C.冬季风势力偏弱,大气静稳 D.大气层结不稳定,多强对流天气
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但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尤卡坦半岛西部形成海风锋最可能在( )
A.冬季午夜 B.春季早晨 C.夏季午后 D.秋季傍晚
10.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
①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②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不同③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④东海岸海洋水体更大更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年11月5日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出现“雷打雪”奇特景观。当地气象部门表示,这样的奇观是由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雷打雪”发生时( )
A.暖湿空气被迫下沉 B.强冷空气被迫抬升
C.大气水平运动显著 D.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12.“雷打雪”发生前,当地( )
A.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B.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C.气温偏低、湿度偏小 D.气温偏高、湿度偏小
下左图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下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4.左图所示时刻( )
A.②③④地最有可能降水的是③地 B.①地风力较②小
C.若是白天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温差大于③地
15.下列有关冷锋和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锋过境前,一般都是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B.冷锋过境后,一般都是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朗
C.我国北方冬季的大风、沙尘暴天气一般是由冷锋天气带来的
D.暖锋天气是影响我国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某区域12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锋面由a、b两支冷锋构成,分别说明两支冷锋形成的原因。
(2)冷锋过境后,甲地出现了大雾天气,分析大雾产生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象炸弹”是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强烈迅速发展的锋面爆发性气旋,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西北太平洋地区是“气象炸弹”多发区。下图为2022年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
(1)推测西北太平洋“气象炸弹”多发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试比较“气象炸弹”与台风的异同。
(3)图示时期甲岛附近有强降水天气,分析水汽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原因。
1.C2.C3.A4.D5.A6.C7.A8.C9.C10.A11.D12.B13.A14.C15.C
16.(1)a冷锋:在气旋中,四周空气汇聚,逆时针旋转导致冷空气向暖空气运动,形成冷锋;b冷锋:北部高压内冷空气南下,与南部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
(2)甲地冷锋过境后,相对湿度增大;冷锋过境后,天气转睛,气温下降,水汽遇冷易凝结;冷锋过境后,甲地受单一气团控制,风力较弱。
17.(1)季节:冬季。形成原因: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热低压,当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陆地上冷气流在近海海域相遇时,暖湿气流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遇冷空气凝结放热,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低层气压不断下降,气流旋转更加猛烈,最终形成“气象炸弹”(锋面气旋)。
(2)同:盛行上升气流;都伴随大风、强降雨天气;多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异:“气象炸弹”常发生在冬季,台风常发生在夏秋季节;“气象炸弹”形成于中高纬度地区,台风形成于低纬度地区;“气象炸弹”的形成与冷暖气流交汇有关,台风由单一暖气流形成。
(3)水汽来源:鄂霍茨克海。原因: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当气旋移动至甲岛附近时,从鄂霍茨克海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