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乙醇 乙酸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C.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2022辽宁朝阳建平实验中学期中)下列表示乙醇分子结构的模型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
A. B.
C. D.
题组二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3.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
A.乙醇可以制饮料
B.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
C.1 mol乙醇可生成1 mol乙醛
D.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充分反应得0.5 mol H2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D.钠块表面反应剧烈,放出气体
5.(2022山东临沂一中月考)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B.与钠反应
C.加热时与氧化铜反应
D.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6.(2023浙江台州八校联盟高一期中)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断裂①
B.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③
C.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所有键
7.(2022吉林长春第二实验中学期中)欲除去漆包铜线表面的油漆,可将铜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再将其放入某种试剂中,既除净油漆,又使铜丝光亮而没有明显损耗,该试剂是( )
A.乙醇 B.醋酸 C.硝酸 D.盐酸
8.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 。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 。
(3)下列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字母)。
A. B.
C.CH3OH D.CH3—O—CH3
E.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mol氧气。
题组三 乙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9.(2022辽宁六校第三次考试)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下列关于醋酸的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式:CH3COOH
B.结构式:
C.最简式:CH2O
D.空间填充模型:
10.(2022北京七中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A.苯 B.水 C.乙醇 D.乙酸
11.如图所示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该物质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1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炒出的菜更加可口,原因是( )
A.有酸类物质生成 B.有醇类物质生成
C.有酯类物质生成 D.有盐类物质生成
13.(2022山西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月考)下列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俗名醋酸,常温下是一种刺激性气体
B.乙酸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是—OH
C.乙酸分子可看作CH4中的一个H被—COOH取代的产物
D.1个乙酸分子中有4个H,因而乙酸是四元酸
14.(2023河南沁阳一中高一月考)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混合乙醇和浓硫酸 制取乙酸乙酯
C D
收集乙酸乙酯 分离乙酸乙酯
15.(2022河南郸城第一高级中学月考)乙酸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①键断裂
B.乙酸电离时,①键断裂
C.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发生反应:CH3COOH+Br2 CH2BrCOOH+HBr,③键断裂
D.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①②键断裂
题组四 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16.(2022辽宁铁岭清河高级中学第二次考试)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7H10O5
B.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C.1 mol该物质能与3 mol NaOH反应
D.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2022浙江台州九校联盟期中联考)已知A、B、C、D都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A、C分别是白酒和食醋中含有的成分,A、B、C、D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中官能团名称是 。
(2)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有机物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更剧烈
B.实验室用A与C制备D时,浓硫酸主要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
C.有机物A、C、D可用NaOH溶液鉴别
D.等物质的量A、B、C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减少
18.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结合以下路线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的官能团是 。
(3)F是一种高分子,可用于制作食品袋,其结构简式为 。
(4)G是一种油状、有香味的物质,有以下两种制法。
制法一:实验室用D和E反应制取G,装置如图所示。
a.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b.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制法二:工业上用CH2CH2和E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获得G。
c.反应类型是 。
d.与制法一相比,制法二的优点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与乙醇有关的实验探究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证明乙醇与Na反应产生氢气。已知:CH3CH2OH能与无水CaCl2反应生成配合物CaCl2 xCH3CH2OH。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
B.若装置C中固体变为红色,装置D中固体变蓝,则可证明一定有H2产生
C.装置E的主要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D.若将装置B中碱石灰换成无水氯化钙,更合理
2.从下列乙醇的有关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在乙醇试样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搅拌,试管底部有蓝色晶体 乙醇试样中一定含有水
B 在乙醇燃烧火焰上方罩一冷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另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 将灼烧后表面变黑的螺旋状铜丝伸入约50 ℃的乙醇中,铜丝能保持红热一段时间 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颜色褪去 乙醇能氧化高锰酸钾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反应。
(2)甲和乙两个装置的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
题组二 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探究
4.(2022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1-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正丁酯,反应温度为115 ℃~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可以选择水浴加热
B.该反应中,如果乙酸足量,1-丁醇可以完全被消耗
C.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D.在反应中1-丁醇分子脱去羟基,乙酸脱去氢原子
5.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1 mL,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没有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C.石蕊溶液由上而下颜色分别是蓝、紫、红
D.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吸收乙醇、消耗乙酸
6.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 。
(2)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3)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 。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消耗乙酸、 ,将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分离的方法是 。
(5)用装置b制备乙酸乙酯的优点是 和 。
(6)若乙酸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含有18O的分子有 (填字母)。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题组三 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7.(2022湖北宜昌一中阶段性测试 )已知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乙醇互为同系物
B.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分子式为C6H8O6
D.既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
8.(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关于有机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 2 mol H2
B.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与Na2CO3反应可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的气体
D.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9.(2022山东泰安一中学情诊断)反兴奋剂是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为,下列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是C13H12O4Cl2
B.它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它不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10.(2023福建福州八县一中高一期中)某有机物具有玫瑰香气,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6O
B.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81.6 L(标准状况下)氧气
D.1 mol该有机物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80 g溴
11.(2022北京育才学校期中)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
(2)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
d.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12.(2023江苏徐州一中高一期中)化合物G(丙酸异丙酯)可用作食品香料。现可通过下列转化制取(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化合物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E→F的反应类型是 。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G的酯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写一个即可) 。
(3)A→E是加成反应,物质X的化学式是 。
(4)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聚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下列关于化合物B、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能和Na反应放出H2
b.均易溶于水
c.均能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d.均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6)写出D+F→G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乙醇 乙酸
基础过关练
1.A 2.D 3.D 4.C 5.A 6.C 7.A 9.B
10.A 11.C 12.C 13.C 14.C 15.A 16.C
1.A 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乙醇中的水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2.D 是乙醇的空间填充模型,是乙醇的球棍模型,是乙醇的结构式,不是乙醇的结构式,故D错误。
3.D A项,乙醇可以制饮料,不能说明乙醇的结构;B项,乙醇燃烧时,所有的氢原子均参与反应生成H2O,无法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C项,乙醇被氧化成乙醛时,O—H键和部分C—H键参与反应,无法证明其中一个氢原子的不同;D项,乙醇和足量钠反应,参与反应的氢原子占乙醇分子中氢原子总数的,说明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另外五个不同;故选D。
4.C 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会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错误,C正确;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使钠块熔化,故B错误;钠块在乙醇中反应,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在钠块的表面产生氢气,故D错误。
5.A 根据题意和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可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A项,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B项,钠能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醇钠;C项,加热时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铜和水;D项,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乙酸;故选A。
6.C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H2,是O—H键断裂,即①断裂,故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键,故B正确;发生酯化反应时,醇中O—H键断裂,即①断裂,故C不正确;乙醇完全燃烧时,所有键全部断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7.A 油漆属于易燃物质,加热燃烧即可除去,同时铜被氧化,表面生成氧化铜,乙醇能与表面的氧化铜发生反应得到铜,不影响铜的质量,同时除去了杂质,故选A。
8.答案 (1)小
(2)CH2CH2+H2O CH3CH2OH 100%
(3)D
(4)3
解析 (3)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应和乙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不同的结构,符合条件的是D。
9.B 醋酸的结构式为,故B错误。
10.A 苯和钠不反应,水、乙醇、乙酸都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故选A。
11.C 由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可知该有机物是CH3COOH。CH3COOH分子中的羧基能电离出H+,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CH3COOH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2.C 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炒出的菜更加可口,这是因为酒中的乙醇与醋中的乙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属于酯类,故选C。
13.C 常温下乙酸是液体,故A错误;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是—COOH,故B错误;乙酸分子可看作CH4中的一个H被—COOH取代的产物,故C正确;1个乙酸分子中有1个—COOH,是一元酸,故D错误。
14.C A项,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乙醇中,以避免酸液飞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为液体与液体加热的反应,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收集乙酸乙酯时,因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乙醇等,应避免液体倒吸,球形干燥管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应将下层液体放出后,再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5.A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脱去羟基,②键断裂,故A不正确;乙酸电离时,①键断裂,故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酸与溴发生取代反应,③键断裂,故C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①②键断裂,故D正确。
16.C 由该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O5,故A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三种官能团,故B正确;分子中只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 mol该物质能与2 mol NaOH反应,故C不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17.答案 (1)羧基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3)BD
解析
(1)C为CH3COOH,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2)乙醇催化氧化可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为氧化反应。
(3)乙醇中的羟基氢没有水中的氢活泼,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没有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故A错误;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B正确;乙醇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乙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但也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C错误;乙醇、乙醛、乙酸完全燃烧都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3CH2OH+3O2 2CO2+3H2O、2CH3CHO+5O2 4CO2+4H2O、CH3COOH+2O2 2CO2+2H2O,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减少,故D正确。
18.答案 (1)H2CCH2+Br2 BrCH2CH2Br
(2)羟基(或—OH)
(3)-〔-CH2—CH2-)n-
(4)a.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b.分液漏斗 c.加成反应 d.原子利用率高
解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2Br,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D为CH3CH2OH,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催化氧化生成的E为CH3COOH,G为CH3COOCH2CH3,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F为 CH2—CH2 。(4)a.反应⑥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b.液体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c.乙烯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酸乙酯。d.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高。
能力提升练
1.BC 2.C 4.C 5.D 7.A 8.D 9.AB 10.C
1.BC 装置中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A正确;乙醇易挥发,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铜和水,若装置C中固体变为红色,装置D中固体变蓝,不能证明一定有H2产生,B错误;装置E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干扰实验,C错误;无水氯化钙能吸收乙醇,若将装置B中碱石灰换成无水氯化钙,可以防止乙醇的干扰,D正确。
2.C 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晶体为蓝色,硫酸铜与乙醇不反应,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如有水,则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但直接加CuSO4·5H2O无法判断,A错误;在乙醇燃烧火焰上方罩一冷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乙醇中含H,另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乙醇中含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O,B错误;将灼烧后表面变黑的螺旋状铜丝伸入约50 ℃的乙醇中,铜丝能保持红热一段时间,说明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放热,C正确;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质是乙醇被高锰酸钾氧化,D错误。
3.答案 (1)2Cu+O2 2CuO、CH3CH2OH+CuO CH3CHO+Cu+H2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解析 (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Cu做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红色的Cu先被氧气氧化生成黑色的CuO,黑色的CuO又被乙醇还原为红色的Cu,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CuO+CH3CH2OH 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2)常温下乙醇为液体,如果要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反应需要将其转化为气体,所以甲装置的水浴作用是加热使液态乙醇变为乙醇蒸气;而生成的乙醛在高温时为气体,所以乙装置的水浴作用是将乙醛气体冷凝为液体。
(3)试管a中收集到的物质有易挥发的乙醇及反应生成的乙醛和水。
4.C 反应温度为115 ℃~125 ℃,高于100 ℃,不能水浴加热,故A错误;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酸足量,1-丁醇也不能完全被消耗,故B错误;该装置中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故C正确;酯化反应中羧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反应中1-丁醇分子脱去氢原子,乙酸脱去羟基,故D错误。
5.D 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有杂质,A错误。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B错误。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其中的杂质乙酸使上层的石蕊溶液变红;中间的石蕊溶液显紫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使下层的石蕊溶液显蓝色,故石蕊溶液由上而下颜色分别是红、紫、蓝,C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吸收乙醇、消耗乙酸,D正确。
6.答案 (1)羧基 取代反应
(2)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催化剂
(4)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分液
(5)水浴加热,可以很好地控制温度,提高产率 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可以有效防止有机物损失
(6)C
解析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在该反应中,浓硫酸做吸水剂和催化剂。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将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分离。
(5)装置b制备乙酸乙酯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可以很好地控制温度,提高产率;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可以有效防止有机物损失。
(6)CH3C18O18OH+C2OHCH3C18O16OC2H5+O,反应混合物中含有18O的分子有3种。
7.A 维生素C的结构与乙醇的结构不相似,组成上也不相差CH2的整数倍,和乙醇不互为同系物,故A不正确;根据维生素C的结构可知,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酯基、羟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B正确;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故C正确;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8.D
1 mol该有机物中的羧基、羟基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故A错误;羟基不能和NaOH反应,1 mol 该有机物可以消耗1 mol NaOH,故B错误;1 mol 该有机物中含有1 mol羧基,与Na2CO3反应只能生成0.5 mol二氧化碳,即标准状况下11.2 L的气体,故C错误;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 mol H2,与足量的NaHCO3反应生成1 mol CO2,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故D正确。
9.AB 根据利尿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13H12O4Cl2,故A正确;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等,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故D错误。
10.C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6O,故A正确;该有机物中含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1 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15+)mol×22.4 L/mol=470.4 L(标准状况下)氧气,故C错误;1个该有机物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 mol该有机物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消耗3 mol Br2,质量为3 mol×160 g/mol=480 g,故D正确。
11.答案 (1)C3H4O2
(2)碳碳双键、羧基
(3)
(4)ad
解析 (1)由球棍模型可知,题述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分子式为C3H4O2;(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3)一定条件下CH2CHCOO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4)CH2CHCOOH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a正确;CH2CHCOOH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b、c错误;CH2CHCOOH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12.答案 (1)羟基 取代反应 (2)CH3CH2CHO CH3CH2COOCH2CH2CH3(合理即可) (3)HBr (4)nCH3CHCH2 (5)abc (6)CH3CH2COOH+HOCH(CH3)2 CH3CH2COOCH(CH3)2+H2O
解析 (1)根据B物质结构简式可知,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根据E和F的结构简式可知,转化过程中—OH取代了—Br,故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B经催化氧化得到化合物C,联想乙醇的催化氧化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根据转化关系可知,D和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所以G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CH3)2,G的酯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酯基,结构简式可以为CH3CH2COOCH2CH2CH3。
(3)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E是加成反应,对比A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物质X的化学式是HBr。
(4)化合物A为丙烯,含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化学方程式为nCH3CHCH2。
(5)化合物B、D分别为正丙醇和丙酸,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均能和Na反应放出H2,故a正确;两者均易溶于水,故b正确;均能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丙酸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而正丙醇不能,故d错误。
(6)D和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丙酸异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OOH+HOCH(CH3)2 CH3CH2COOCH(CH3)2+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