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人教九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2
3
4
5
课前回顾
1
随堂练习
6
第3课 美国内战
1、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制的存废问题?
2、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谁( )当选总统?
3、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 》和《 》法令的颁布?
4、美国内战的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 )次资产阶级革命?
5、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促进( )经济的发展?
课前回顾
二
奴隶
林肯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资本主义
1.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2.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3.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
重难点
学习目标
重点
重难点
拉丁美洲
独立运动
明治维新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课引入
2. 大化改新:
(646年开始)
1. 6世纪前的日本: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 幕府统治: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统治
新知学习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天皇被架空,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幕府将军说了算,这个阶段就叫做幕府时代。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265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德川家康
从公元1192年到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 “幕府政治”统治时期。分别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士阶级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
被统治阶层
“幕藩体制”
拓展延伸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2. 日本锁国政策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
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背景: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1)幕府统治下的民族危机(外因)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驶抵日本浦贺港,因为船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
美国黑船叩开日本国门之后,迫使日本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此后不久,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西方列强蜂拥而至,纷纷仿效,开始在这个岛国上争夺各自的利益,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②结果: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幕府统治下的社会危机(内因)
史料分析
材料一:幕府确定了开国政策后,主张将外国势力赶出去的运动急剧高涨,发生了袭击外国人和外国船只的事件……另一方面,民众生活越来越贫困,农民在各地掀起要求社会改革的武装斗争,城市的居民也捣毁米店要求降低米价。
——《东亚三国的近代史》
阅读材料,概括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出现了什么问题?
实行开国政策后的日本,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加剧
材料二:在德川幕府将军统治时期.....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下一千多次;中下级武士自身经济状况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商人和新兴的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要反对幕府统治......幕府统治已危机重重......
——张同文编译美国莱特尔《日本记》
材料三:19世纪初,以丝织业为首的手工工场已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到1854年,全日本雇佣工人10名以上的手工工场已有300多家……幕府为维护封建领主经济,竭力压制和阻止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王斯德《世界通史》
内忧(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尖锐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内
忧
外
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
危机
幕府统治危机
民族
危机
激化
导致
导致
加剧
归纳小结
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
1.背景
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2.“倒幕派”
链接课本——相关史事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200多年里,武士构成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在他们的上面,是天皇、将军和各藩的首领“大名”。有的武士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成为有知识和教养的人,担任幕僚和行政官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武士阶层也出现分化。下级武士生活困窘,不少下级武士为维持生计,开始从事商业、手工业,有的当医生、作家,有的沦为浪人。一些有文化和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的统治,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得生机。他们成为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
部分中下级武士觉醒。他们打着“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张用天皇亲政取代幕府统治。西南强藩成为倒幕派的大本营。
3. 王政复古
明治天皇
德川庆喜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位,1868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
时间:1868年1月
目的: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结果: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
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明治维新
链接课本——相关史事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阅读以下材料指出《五条誓文》表明了什么?
表明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1. 内容
东
京
京
都
大
阪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
政治环境
废除261个藩国
设置三府七十二县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建立新式军队,改革军队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实行军国主义,要求军人忠于天皇,称皇军。宣扬武士道精神。
影响:壮大了军事实力,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经济:推进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19世纪70年代的工厂
日本的早期火车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明治时期举办
的化装舞会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如改历法、易服、剪发,开设新式学堂等
明治时期的
日本课堂情景
1877年
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影响: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对日本历史,乃至整个亚洲历史,都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的
内 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①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明治维新前,日本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德川幕府为了维护和巩固其领主政权,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实行等级森严的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成为一个落后的国家,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1868年的明治维新不仅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件大事。在亚洲历史上,日本是唯一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摆脱了殖民地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并迅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一个帝国主义的国家。
——丘少伟《从日本明治维新看历史发展的动力》
3.影响
②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占大多数;
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台湾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的改革有何认识?日本历史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认识或者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本国国情
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坚持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启示:
认识:
名 称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 间 646年 1868年
主持者 孝德天皇 明治天皇
学习国 中国 欧美
作 用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1.分析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
知识拓展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内容 政治 ,经济 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分析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
前提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国富兵强,摆脱民族危机,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外患
(民族危机)
内忧
(社会危机)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统治危机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思考探究
课堂小结
1.下图为德川幕府创立者德川家康的肖像。德川家康虽然是靠武力掌握实权,但在广为流传的德川家康画像中,他穿着朝廷衣冠,以体现他统治的合法性是来自天皇所赐的将军一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 )
A. 天皇权力名副其实 B. 武士集团效忠天皇
C. 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D. 幕府政治特色明显
D
随堂练习
2.(天津)18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表明日本将要( )
A. 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 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 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C
3.(四川南充)“都市人及知识分子摄取西方文明,启蒙了日本人千年以来禁锢封闭的思想状态,打开了向西方先进国家贪婪的汲取营养的大门,引进了西方的‘天赋人权’”。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是( )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 推行地税改革 D.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
4.(北京)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B
5.(贵州黔东南州)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