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09: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走近细胞
思考:在你们的印象当中,细胞是什么样的?
一、显微镜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肌肉细胞
红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镜座
反光镜
压片夹
遮光器
载物台
通光孔
物镜
转换器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遮光器:调节通光量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很小。
8
11
10
9
将要观察的物像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为止
视野太暗可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高倍显微镜使用口诀
一、找
二、移
三、转
四、调
操作步骤:
对光
视野中央
亮度适宜
问题探究: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视野明亮;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视野暗。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1、镜头区别
(1).目镜:无螺纹,放大的倍数与该目镜长度成反比
(2).物镜:有螺纹,放大的倍数与该物镜长度成正比,但与玻片的距离成反比
长物短目倍数高
短物长目倍数低
考点分析
2、有关放大倍数的问题
(1).放大的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2).放大的倍数是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表面积或者体积
注意
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n是扩大的倍数)
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c c×(a/na)
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d d×(a/na)2
实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实例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A.2个 B .4个 C.16个 D.32个
5.污物位置的判断(移动法)
污物移动→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
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转换物镜
动→在目镜上
不动→在物镜上
消失→在物镜上
不消失→在目镜上
6.特别注意:
1.显微镜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像
2.装片的移动方向


偏哪,移向哪
练一练
1.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亮情况依次是(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 .少、大、暗
2.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 ③ ④ ① B. ② ③ ① ④
C .② ④ ① ③ D .③ ④ ② ①
D
B
3.用低倍镜观察某装片时,若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4.将“b”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
A. b B. d C. D. p
A
b
C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分析:
提示
问题探究
提示 ①②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③④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①②③④中哪些是目镜,哪些是物镜?如何判断?它们的放大倍数和长度各有什么关系?
提示
提示 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2)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提示 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3)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以上这些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思考
思考: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无边界的区域。
1.什么叫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什么叫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各自包括哪些生物?
请阅读P10-11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无核膜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有核膜 真核细胞 真核生物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划分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种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器
细胞壁
分裂方式
代谢类型
实例
2、主要区别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种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细胞器 仅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
细胞壁 主要成分肽聚糖 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主要为二分裂 有丝、无丝、减数分裂
代谢类型 多为异养型,少数自养型(蓝藻) 植物自养生活,真菌和动物异养生活
实例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仅有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即无染色体
真菌、植物、动物
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细菌、蓝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2、主要区别
3、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蓝细菌
(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微观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自养生物)
细胞质
核糖体
宏观:
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细菌
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
放线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真核生物
真菌
植物
动物
酵母菌
各种霉菌
大型食用真菌
(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4、生物的分类:
无细胞结构
病毒
“蓝色细线支毛衣”
部分原核生物
细菌
发菜
水华:
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
请分别找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蓝细菌
1 、带“菌”字的就都是细菌吗?
2 、带“藻”字的就都是原核生物吗?
乳酸(杆)菌 酵母菌 破伤风杆菌 食用菌 青霉菌
几个问题:
除了蓝藻(发菜属于蓝藻),念珠藻,颤藻,篮球藻,其他都是真核生物。
NO
习题
1、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
A.草履虫 B.衣藻 C.酵母菌 D.乳酸菌
2、细菌、蓝细菌等细胞与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体积小,进化地位原始
C.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
D.遗传信息量少,以一个环状DNA为载体
3、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SARS病毒和蘑菇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C.蓝细菌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
D
A
D
4、下列生物中,
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有( )
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有( )
是单细胞生物的有( )
⑴大肠杆菌 ⑵乳酸菌 ⑶酵母菌 ⑷发菜 ⑸放线菌 ⑹青霉菌 ⑺蘑菇 ⑻HIV ⑼乙肝病毒 ⑽衣藻 ⑾疟原虫 ⑿涡虫
5、下列对硝化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含叶绿体 B.既含DNA又含RNA C.无核膜 D.不含DNA和RNA
8、9
1、2、4、5、8、9
1、2、3、4、5、10、11、12
D
小结:
高倍镜使用步骤
物镜、目镜放大倍数
物像移动方向(在哪向哪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