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八年级 生物 学科
课题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周次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4.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5.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6.进一步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观察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能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其在亲子代间传递的一般规律; 3.通过练习能熟练画出遗传图解。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一、情景导入 我们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2)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师: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讲授新课 (一)合作交流:基因经精子或卵子的传递 回顾人的生殖过程,提出:父母该把多少基因传给子代呢?“为什么一对夫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有差别?”基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内容,播放精子卵细胞传递遗传物质动画及课件,使学生直观看到基因是如何传递的。讨论以下问题: (1)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相比有何不同? (2)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与亲代细胞相比有何不同? (3)说一说后代为什么会具有父母双方的性状? (二)精讲悟疑: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请同学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内容,播放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视频及课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高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解,使学生深入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孟德尔选择了关于豌豆的容易区别的七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 (2)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有没有传给子代呢? (3)如果把杂种高豌豆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将会怎样?这表明什么问题? (4)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 (5)为什么杂种豌豆种子的后代高的多而矮的少? (三)拓展运用:禁止近亲结婚 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也是国家推行一些相关法律条文的依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禁止近亲结婚内容,播放近亲结婚产生的危害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禁止近亲结婚的必要性。提问: (1)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分别指什么? (2)请举出一种由于隐性基因遗传而导致的遗传病。 (3)如果本族内的人结婚生育将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4)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何在?你将如何去做? 三、课堂总结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基因又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3)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四、随堂练习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三、禁止近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