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09: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 )
A.海内外市场广阔 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垄断法规》。飞梭、水力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等重大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英国进入了史上少有的发明高峰时期。这表明英国政府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
A.资金条件 B.市场条件 C.技术条件 D.制度条件
3.1780年,英格兰出版商人出资创办了专为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识字教育的星期日学校,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到19世纪中期,星期日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星期日学校的发展( )
A.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机器化生产要求
C.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D.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4.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他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表明(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 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5.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英里”。“旅行者号”机车的运行标志着人类进人( )
A.“蒸汽时代” B.铁路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6.“‘旅行者号'机车拖着……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7.比较分析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下表是英园1770—1821年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据表分析,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1770年 …… 1821年
农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40% 16.1%
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24% 31%
A.“三角贸易”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8.1870年,英国一位诗人写道:“忘却六郡天空上弥漫着的黑烟,忘却蒸汽机的喧嚣和活塞的撞击声,忘却那丑陋城市的延伸;我宁愿怀念原野上的驮马,在梦幻中去追忆那个小小的伦敦,那白色而清洁的伦敦。”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D.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一份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该纲领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纲领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10.“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理论来源 D.实践基础
1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上述材料闻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原因 B.标志 C.意义 D.过程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第一国际成立
13.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指导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只关注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D.主张采取和平改革的方式
14.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在这里,他阐述了( )
A.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从歌曲中,我们能感受到无产者的( )
A.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勤学苦练的体育精神
C.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D.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6分)
材料二 ……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
——摘编自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
(2)根据材料二中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工业革命的史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2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8分)
1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透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他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它有什么重要特点?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综上所述,英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18.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精题详解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满足哪些因素。(6分)
材料二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一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这一技术创新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6分)
材料三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使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四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的史实。(5分)
参考答案
1-5 ADBCB 6-10 ACDAA 11-15 CBCBA
16.(1)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
(2)体现“动力之普遍利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
(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工业革命使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17.(1)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
(2)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3)英国的展品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他国家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世界工厂”。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
18.(1)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2)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由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热情支持巴黎公社革命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