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鱼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鱼》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4节。它是在学习了六类无脊椎动物之后,学生们首次接触的脊椎动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删减,但是更加突出动物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所以课上可以设置观察活动或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侧重于指导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了解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鱼这个类群非常熟悉,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小组讨论和代表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课堂,将知识深入浅出,使理解更为透彻。
教学目标
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在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教学重难点
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在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大家都有吃鱼的经历,鱼肉有丰富的营养,但吃鱼时若不小心的话容易被鱼刺卡住。接着请学生观察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图片,了解鱼骨的整体情况,并观察集中其他动物的骨骼(恐龙、鸟、人类),引导学生找出骨骼中的共同点,明确其中都有脊柱,说明脊柱是由若干块脊椎骨构成的,引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进而明确指出: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从而引入鱼类内容的学习。
板书课题:第四节鱼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探究一:各种各样的鱼
1、同学们对鱼很熟悉,但是有些带鱼字的不一定是鱼,某些动物名称不带鱼字有可能也是鱼,为了明确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希沃课堂活动,点杀鱼类王国中的卧底。(有一定的难度)
2、给出希沃答案后进行讲解:墨鱼、章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甲鱼、鳄鱼——爬行动物,鲸鱼——哺乳动物
3、观察教材上20到21页,总结鱼的分类
淡水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中华鲟、鲫鱼等。
海水鱼:鲳鱼、鲨鱼、石斑鱼、带鱼、比目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重点介绍认识淡水中的“四大家鱼”和海洋中的常见的鱼类。
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探究二:鱼的主要特征
1、指导阅读P22“观察与思考”,并通过介绍鱼的视频回答讨论题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2)观察鱼的运动。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
(3)观察鱼的呼吸。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流经鳃后,血液成分有什么变化?
(4)观察鳃和鳃片的形态、数目、颜色。为什么鳃丝多而细?分析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2、回答以上探究问题,从文字和视频中很容易得出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
(1)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第三题需要认真观察并实验: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第四题需要讨论后给出不同见解:鳃的作用
用毛笔做一个模拟实验,毛笔在水中状态和离开水后的状态对比,问同学们:哪种状态笔毛更分散?在水中鳃丝是分散的,有利于增大和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4、通过以上学习回答:鱼适于水中生活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什么?(一是能在水中游泳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图形展示鱼在水的各种鳍的作用,并强调鱼鳍和尾部和躯干部的肌肉摆动来提供动力配合。水中呼吸的形象视频,能更好的理解鳃的作用
5、总结鱼的特征(通过希沃思维导图遮罩功能来总结,学生回答)
探究三:鱼与人类的关系
1、可以看书23页,总结人类与鱼的关系:
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人类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2、拓展延伸:
通过一则讲解鱼翅的视频来讨论人类与鱼的关系,各抒己见。同学们认识到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的总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