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9课时 树叶中的比
小学数学 · 六年级(上) ·SJ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 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 同,但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某个确定的数值。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01.
学习目标
L e a n i n g o bj e ctiv e s
1
3
2
核心素养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利用比的知识探究树叶的长与宽之间的比例关系。
测量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02.
重点难点
L e a n i n g p o i n t s
课前导入
L e a d i n
知识链接
k n o w l e d g e li n k
计算下面比的比值,将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 3: 2 ) =( 9: 6 ) ( 5: 7 ) =( 10: 14 )
( 8: 10 ) =( 4: 5 ) ( 6: 8 ) =( 15: 20 )
15:20
6: 8
3: 2
10:14
5: 7
8:10
9: 6
4: 5
欣赏这些图片,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
知识链接
k n o w l e d g e li n k
学习任务一
提出问题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
银杏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柳树叶
槐树叶
桃树叶
桑树叶
枫树叶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观察这些树叶,看看它们的大小、形状是怎样的?不同树叶的大小、 形状区别在哪里?相同树叶的大小、形状又有怎样的关系?
香樟树叶
银杏树叶
枇杷树叶
槐树叶
柳树叶
桃树叶
枫树叶
桑树叶
这是同一种树叶吗?为什么?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不同的树,树叶的 形状一般是不同 的.
树叶有大有小, 有长长的,有圆 圆的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虽然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
相同的树,树叶
可以测量每片树 叶的长和宽 ,再 比较。
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 树叶的形状?和同学 说说你的想法。
可以算出不同树的 树叶长与宽的比值 , 再比较。
可以算出同一种树 叶长与宽的比值,
再比较。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学习任务二
探索实践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 形状对照,你有什么发现?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相似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 比较接近。
树叶长与宽的 ,树叶 就越 。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一个成年人一年大约需要740公斤氧气, 一棵成年树一年大约制 造100公斤氧气,大约7、8颗树才能满足一个人的氧气需求。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
树叶茂盛的方向是指向南方。 南边树叶受太阳照射时间长所 以生长茂盛。
落叶背面朝上多。因为正面组 织细胞密度较大。
探究新知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树叶的知识
学习任务三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1.王老师摘下3片桃树叶和一片柳树叶,小明测量了这些叶子的宽与
长,根据数据推测,下面 ( B)片叶子是柳树叶。
A.约5cm与7cm B.约2.5cm与9cm
C.约2.1cm与3cm D.4cm与5.5cm
柳树叶“细又长” ,宽与长的比值小。 由此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最小 的一组即可。
。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2. 自然界中隐藏着很多有趣的规律:树叶越狭长,说明树叶
长和宽的比值越(A )。
A.大 B.小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3.判断。
一棵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接近,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
形状相似。( v )
身高152厘米的我站在9米高的树旁,我与树高的比
单位不一样
是152∶9。 ( × )
。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4.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
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40÷(5+3)=5(棵)
柳树: 5×5=25(棵)
杨树: 5×3=15(棵)
答:柳树有25棵,杨树有15棵。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5. 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平均人数是25,这三个小组人数的比
是6︰5︰4. 甲、乙、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5×3 ÷(6+5+4)=5(人)
甲: 5×6=30(人)
乙: 5×5=25(人)
丙: 5×4=20(人)
再算出每一份的人数
答:甲组有30人,乙组有25人,丙组有20人。
先算出总数
6.( 2022.江苏镇江.小升初)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220厘米,长
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 厘米?
将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 2,建立 成一个比,可得到长:宽:高是6∶3∶2。
220÷4÷( 6+3+2)=
55÷11=5 (厘米)
5×6=30 (厘米)
5×3=15 (厘米)
5×2=10 (厘米)
30×15×10=4500 (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500立方厘米。
达标练习
p r a c t i c e
1 自然界中隐藏着许多有趣的规律。
2 通过测量、计算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总结
s u m m a r y
同学们再见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