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13:08: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
大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
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重要概念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命题点1 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80~P81 苏教版:七上P63~P64
北师大版:七上P100~P101 冀少版:七上P61~P63,八上P3~P5
1.(新考法—地方特色)米粉是我市的地道美食。米粉主要成分来源于水稻种子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2.某同学在家制作豆浆,豆浆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3.(一题多设问)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
B.④中贮藏的营养物质能够供胚发育
C.种子萌发时,③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与大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④
(新考法—类比思维)观察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后,老师将以下随堂测验表发放给学生,下列哪组同学填写的内容完全正确( )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不同点 有①片子叶 有②片子叶
相同点 都有③和④
A.甲组:①一 ②两 ③胚乳 ④胚 B.乙组:①一 ②两 ③种皮 ④胚
C.丙组:①两 ②一 ③胚乳 ④胚 D.丁组:①两 ②一 ③种皮 ④胚
命题点2 种子萌发的条件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91~P92 苏教版:七上P64~P65
北师大版:七上P102~P104 冀少版:八上P8
4.(新考法—劳育)同学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尝试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条件下,播种可以打破季节限制。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
A.有充足的氧气 B.增加二氧化碳
C.有适宜的温度 D.能防治病虫害
5.(一题多设问)典籍《齐民要术》中有“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的记载。“好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华华同学想体会其他种子萌发的过程,他找到了以下材料准备进行栽培植物,你认为下列哪种材料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
A.颗粒饱满的新鲜大米 B.干瘪的花生种子
C.种皮破损的当年的绿豆种子 D.两年前的玉米种子
6.(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小王和同学们一起发豆芽,同学们发出的豆芽是黄色的,而他发出的豆芽是绿色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萌发期间水分过多 B.没有提供营养物质
C.萌发期间没有遮光 D.没有提供充足的空气
命题点3 种子萌发的过程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92 苏教版:七上P64
北师大版:七上P101~P102 冀少版:八上P4~P5
7.(一题多设问)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B.大豆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C.大豆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胚乳
(新考法—概念关系图)概念关系图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如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的概念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将来发育成完整植株 B.②表示种子形成过程
C.②过程所需营养来自土壤 D.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光照
8.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根据其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成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营养来自于胚乳
B.曲线甲代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鲜重的变化
C.曲线甲中a→b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
D.曲线乙中c→d变化是因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
命题点4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89~P91 苏教版:七上P64
北师大版:七上P104 冀少版:八上P7
9.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某实验小组利用蚕豆种子设计了如图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只有甲组、丙组种子萌发,且萌发率相近。该实验表明蚕豆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光照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10.(一题多设问)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生物活动小组将40颗饱满的种子平均分成4份,按下表进行操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次 ① ② ③ ④
操作 25℃、 适量水 25℃、 干燥 25℃、 水淹没种子 25℃、适量水、 去除部分子叶
A.①中的种子一定能萌发
B.实验时加入土壤,种子才能萌发
C.①③的变量是水的多少
D.若④中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可能不如①中幼苗健壮
(新考法—方案评价)为了探究影响花生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地方是( )
组别 温度/℃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
A 25 充足 100 适量
B 5 充足 100 不浇水
A.空气充足 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数太少 D.变量不唯一
11. (一题多设问)油麦菜是日常餐桌常见蔬菜,有“凤尾”的美称。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油麦菜还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种“寓医于食”的蔬菜。油麦菜利用种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5个塑料托盘并编号A~E,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并用水让其充分润湿。
②在每个塑料托盘内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
③将5个塑料托盘分别置于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新考法—原因分析)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原因是

(3)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 。
(4)研究小组根据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出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5)(新考法—方案评价)研究表明,酸雨会危害油麦菜的芽和叶,从而对油麦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有同学提出酸雨是否也会影响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相同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pH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

(6)(新考法—逆向思维)实验中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

(7)(新考法—原因分析)结合本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在时,更适合油麦菜生长,原因是 。
命题点5 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96~P97 苏教版:七上P68~P69
北师大版:七上P107~P109 冀少版:八上P16~P18
12.(一题多设问) 小林用萝卜种子培养出的幼苗如图所示,其根尖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a
B.b
C.c
D.d
(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萝卜根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与这一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表层细胞向外凸出形成根毛 B.根毛数量多
C.内部有输送水分的导管 D.细胞的体积比其他各区的要大
(新考法—逆向思维)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及突变体a和b的根毛数量情况判断三者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力的强弱顺序( )
A.野生型>突变体a>突变体b
B.突变体a>野生型>突变体b
C.突变体b>突变体a>野生型
D.野生型>突变体b>突变体a 野生型 突变体a 突变体b
13.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根尖生长依靠的部位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命题点6 芽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97~P98 苏教版:七上P77~P80
北师大版:七上P109~P111 冀少版:八上P11~P12
14.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A.髓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15.(一题多设问)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新考法—地方特色)广西昭平有机茶进入中南海,享誉全国,制作有机茶的原料“茶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不断长出,一个月能采摘2~3批,茶芽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成( )
A.芽原基 B.幼叶 C.芽轴 D.枝条
命题点7 花的结构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03~P104 苏教版:七上P83~P84
北师大版:七上P112~P114 冀少版:八下P4
16.捕蝇草(如图)可以自花传粉,也能借助昆虫异花传粉,其中异花传粉更有利于其变异和进化。下列关于捕蝇草花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花是营养器官
B.含有雌蕊和雄蕊
C.胚珠能产生精子
D.子房发育成种子
17.(一题多设问)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组成雌蕊
B.受精后,③可以发育成种子
C.④⑤⑥组成雄蕊
D.若⑥被昆虫吃掉,也能结出果实
(新考法——跨学科模型制作)晓芳利用黏土、粉色卡纸、枸杞、竹子和红豆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花的模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模型的结构发育成子房
B.红豆模拟的结构发育成种子
C.花粉落到枸杞上的过程是传粉
D.图中花的雌蕊由黏土、枸杞构成
18.栝楼为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雌雄花花冠均较大、颜色洁白、气味清香,果实球形,其种子俗称“吊瓜子”。两种花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结出果实的是图甲中的花
B.根据花的特点,可推断它属虫媒花
C.栝楼的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栝楼攀缘在其他植物体上,与被攀缘的植物之间为竞争关系 图甲 图乙
命题点8 传粉和受精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04~P105 苏教版:七上P83~P84
北师大版:七上P114~P115 冀少版:八下P5
19.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一朵花,最终它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花( )
A.不需传粉 B.光照不足 C.不需受精 D.自花传粉
20.“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是民歌“对花”中的唱词。对花就是把两朵花相对轻碰。你认为对花的生物学意义是( )
A.保护花蕊,驱赶昆虫 B.刺激花瓣,让花开得更鲜艳
C.塑造花型,使形态更美观 D.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命题点9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06 苏教版:七上P84
北师大版:七上P115~P116 冀少版:八下P6
21.(新考法—地方特色)云南省宾川县被誉为“中国水果之乡”,主产各种橘类水果。受精完成后,橘于花的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花药
22.制作传统冰糖葫芦通常要对山楂果实去核。下列花的结构中发育成山楂核的是( )
A.花药 B.子房 C.胚珠 D.花柱
23.一个南瓜中有很多粒种子,这说明( )
A.一朵花中有多个雌蕊 B.一个雌蕊中有多个子房
C.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一个胚珠中有多个卵细胞
命题点10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版本导航】人教版:八下P2~P4 苏教版:八下P3~P13
北师大版:八上P87~P89 冀少版:八下P6~P9
考向1 植物生殖方式的理解与判断
24.(新考法—地方特色)春节时,资阳某公园花展中有一株开了五种类型花朵的菊花,培养该菊花用到的方法是( )
A.扦插 B.无土栽培 C.组织培养 D.嫁接
25.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图。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种子繁殖
26.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小芸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如图)。小芸培育锦紫苏的这种方法利用了植物的(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27.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D.用嫁接的方式繁育桃树
29.用野生番茄做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可预防青枯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番茄的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B.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考向2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对比
30.下列选项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能进行细胞分裂 B.是否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是否具有遗传性 D.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1.(一题多设问)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丙由a中的胚芽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考向3 综合考查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32.世界上唯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浙江省普陀山上。科学家历经半个世纪成功培育了108粒种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鹅耳枥灭绝的风险。关于其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扦插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33.(一题多设问)藕带和藕是同源器官,条件适宜时,藕带膨大后就成为了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莲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利用地下茎-藕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莲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自然条件下,莲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新考法——类比思维)玉米、水稻与莲用藕繁殖的方式不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常采取杂交育种的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通过这种培育方式获得的后代,其优势是( )
A.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B.不容易发生变异
C.个体株高产量等相同 D.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命题点11 综合考查被子植物的一生
34.(新考法—科技发展)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是子叶
B.在空间培养过程中,水稻种子的胚芽首先突破种皮
C.幼根生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
D.水稻依次经历幼苗生长、种子萌发和开花结果才能完成全生命周期
35.下列有关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角”是由叶芽(或枝芽)发育而来的荷花
B.中“通”外直——“通”指根状茎、叶柄和叶片内部有发达的气腔相通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D.“千年”古莲子开花——“千年”还能开花是因为莲子的休眠
36.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如图为西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雄花②雌花 ③果实 ④种子 ⑤幼苗 ⑥植株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发育而来 D.⑥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37.如图是芸豆植株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的①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乙图中的④、⑤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而成
C.丙图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而来
D.丙图中的⑥和⑦可以使幼根不断生长
38.某区着力发展以科技、现代、适度规模为特征的设施农业,建立了蓝莓现代农业园区,使蓝莓产量提高20%至30%,含糖量提高2度至3度。如图表示蓝莓植株的结构层次示意图(a、b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①~⑨表示某种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蓝莓果肉主要由图中④构成,④的细胞壁厚,液泡较大
B.①②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C.蓝莓果实是由图中⑨发育而来的,蓝莓果实的形成与雄蕊无关
D.衣藻经过a和b过程形成根、茎、叶,它们与蓝莓花都属于器官
39.(一题多设问—新考法 地方特色)靖州杨梅是我国特产果树-杨梅中的优良品种,果实6月中旬成熟,色紫而艳红,味甜微酸,风味良好,但是鲜果食用周期较短。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杨梅的果实属于 。
(2)杨梅味甜微酸的物质存在于果肉细胞的 (填结构)中。
(3)在杨梅开花期间,若持续降雨,会降低产量,这是因为降雨影响了 过程。
(4)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杨梅的品质,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繁殖。(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果农通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杨梅,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
(新考法 做法类开放性)请你写出一种杨梅的保存方法: 。
40.桃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
是桃花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 (填标号)构成雌蕊。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叫做 。
(3)桃(果实)是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花的 (写名称)发育而成的,桃仁(种子)是由 (写名称)发育而成的。
(4)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将来发育成 。
41. (新考法—地方特色)重庆涪陵干龙坝村彩色油菜花竞相绽放,不仅可观赏,其种子还可榨油,成为乡村振兴的典例。A图示油菜花结构,B图示油菜花套袋处理。回答问题:
图A 图B
(1)播种油菜的时间为10月左右,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萌发率,推测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 ;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2)油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 ,产物是氧气和 。
(3)彩色油菜通过杂交培育,在杂交过程中对作为母方的植株需要人工去除图A中的
,再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完成后仍需要套袋处理,其目的是 。
42.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蚕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碘液滴在蚕豆种子的纵切面上,发现子叶被染成蓝色,由此可以推断子叶中含有

(2)据图推测,蚕豆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如下表:
编号 种子数(粒) 水分 温度(℃) 空气 光 发芽率(平均值)
甲 100 适量 25 充足 见光 97.1%
乙 100 适量 25 充足 不见光 96.8%
请根据该表中的数据判断,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 。
(4)图丁(豆荚)内有四粒种子,推测发育成该豆荚的子房中至少有 个胚珠。
(5)(新考法— 证据推理)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豆)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道理是 。43.(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如图是福建省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a中恒温箱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2)b中用以保护根的措施是 。
(3)(新考法 绘图)c中为4月13日某叶片长度的测量值,将下方柱状图补充完整,以了解4月份黄瓜叶的生长状况。
(4)d为探究一天内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滴加碘液后,蓝色最不明显的是 时的叶片。
(5)e中能长出果实的是 花。将测量选出的“黄瓜之王”制成凉拌黄瓜,渗出的大量汁液主要来自黄瓜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
44.(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劳育)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宜的水分,放在阳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 发育成的。
(2)播种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 。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图)的花粉落在[ ] 上。株高约40厘米时,她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3)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 ] 发育来的。
(4)(新考法—逆向思维)晓艾发现有一些番茄只开花不结果,推测是因为 过程受到影响。
45.(新考法—劳育)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图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 中。
(2)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3)(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 。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自然状态下,常因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玉米进行 。
46.(新考法—大概念)1953年,考古人员在大连普兰店发现了古莲子,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培育。如图分别是莲部分结构、莲心茶取材部位和莲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古莲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等,从生物特征的角度分析,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植株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莲叶的 作用制造。
(2)莲藕和马铃薯都是由芽发育而成。莲藕是莲营养器官中的 。
(3)一朵莲花能发育成一个莲蓬,一个莲蓬中有多颗莲子,一颗莲子是一个果实,说明一朵莲花中有多个能发育成莲子的。莲全身是宝,中医常用莲心制成能降低血脂的莲心茶,莲心茶由图中莲子的 (填序号)制成。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了古莲子航空搭载实验。搭载后的古莲子种植后,出现了长势良好、提前开花结果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参考答案
1.C【解析】米粉主要由水稻加工而成,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故选C。
2.D【解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故选D。
3.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胚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A正确;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④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正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种皮和果皮,D错误。
3.1 B【解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比较如表所示:
种类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子叶数量 1片 2片
胚乳 有 无
营养物质 储存在胚乳中 储存在子叶中
共同点 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故选B。
4.C【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在大棚中种植蔬菜,打破季节的限制,是因为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故选C。
5.B【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好雨”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满足种子萌发对一定的水分的需求,故选B。
5.1C【解析】大米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胚乳部分,其胚在加工过程中已被破坏,无法发育成新生植物体,A不符合题意;干瘪的花生种子没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不能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B不符合题意;种皮的作用是保护内部的胚,只要具备完整的胚,种子就可以发育成新生的植物体,C符合题意;两年前的玉米种子,其胚可能已经失去活性,无法发育成新生植物体,D不符合题意。
6.C【解析】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的多少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与豆芽的颜色无关,A、B、D错误;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会形成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小王发豆芽时可能没有进行遮光处理,在光下有叶绿素形成,故豆芽呈现绿色,而同学们进行了遮光处理,豆芽中没有叶绿素形成,故豆芽呈现黄色,C正确。
7.A【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内部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等,如果大多数种子都萌发而少数种子不萌发,可能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即胚不完整或已死亡,A正确;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有机物,使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逐渐减少,B错误;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幼苗的③根,C错误;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D错误。
7.1 A【解析】①表示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大豆种子的结构有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胚将来会发育为完整植株,A正确;②表示种子萌发的过程,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子叶,B、C错误;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不需要充足的光照,D错误。
8.A【解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萌发所需营养来自子叶,A错误;由图可知,曲线甲中,过程质量增加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所以曲线甲为aー一鲜重变化,曲线乙为干重变化,B正确、C正确;曲线乙中a→c的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前期,幼苗还未长出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但呼吸作用会消耗子叶中的有机物;c→d的变化是因为幼苗长出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在植株中积累,D正确。
9.C【解析】甲组和丙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表明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A不符合题意;实验中没有形成以温度或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说明蚕豆种子萌发与温度、空气的关系,B、D不符合题意;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丙组和丁组进行对照,都可以表明蚕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C符合题意。
10.D【解析】种子萌发需要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内部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①操作中25℃、适量水,保证了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自身条件不一定满足,因此不一定能萌发,A错误;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B错误;①组中为适量水,③组中为水淹没种子,变量为空气的有无,C错误;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为其提供营养,④组去除部分子叶,会导致营养不充足,可能萌发成幼苗后不如①中幼苗健壮,D正确。
10.1 D【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表格中A组与B组有温度、水量两个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地方是变量不唯一,故选D。
11.(1)温度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减小实验误差
(4)温度对油麦菜种子的萌发有影响(或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未设置不含酸雨成分的清水对照组
(6)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或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或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7)20℃ 当温度在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油麦菜种子萌发率
【解析】(1)实验装置分别放置在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说明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所以托盘不能密封,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3)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根据实验结果,C组种子的萌发率最高,E组种子的萌发率最低,说明温度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并且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实验要探究酸雨对于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设置实验的变量为酸雨。为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补充一组可以模拟正常pH=7)雨水(pH=7)的组别,即不含酸雨成分的对照组。
(6)实验中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7)由图可知,当温度在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油麦菜种子萌发率,所以油麦菜更适宜生长在20℃环境中。
12.A【解析】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萝卜种子幼苗的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A。
12.1 D【解析】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具有吸收功能,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在根尖的成熟区内部及其上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了中空的长管,叫做导管,它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故选D。
12.2 B【解析】根毛数量多能够增加根吸收水分的面积,三种植物根毛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突变体a、野生型、突变体b,因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力的强弱顺序为突变体a>野生型>突变体b,故选B。
13.B【解析】图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根的生长主要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故选B。
14.D【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因此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故选D。
15.A【解析】芽发育为枝条,发生了细胞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植物组织中细胞具有分裂功能的是分生组织,故选A。
15.1 B【解析】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图所示:
茶芽是尚未发育成长的叶、枝或花的雏形,由幼叶发育而成,故选B。
16.B【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捕蝇草的花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由题可知,捕蝇草可以自花传粉,说明它的花含有雌蕊和雄蕊,是两性花,B正确;捕蝇草的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胚珠内含卵细胞,C错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D错误。
17.B【解析】图中①为花药,②为花丝,③为胚珠,④为柱头,⑤为花柱,⑥为子房。①花药和②花丝组成雄蕊,A错误;受精后③胚珠可以发育为种子,B正确;④柱头、⑤花柱和⑥子房组成雌蕊,C错误;⑥为子房,最终发育为果实,若⑥子房被昆虫吃掉,则不能结出果实,D错误。
17.1 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枸杞模拟花药、黏土模拟柱头、粉色卡纸模拟花瓣、竹子模拟花柱、红豆模拟的是胚珠。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瓣、花药、柱头和花柱等纷纷凋落,不再继续发育,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其中胚珠发育成种子,A错误、B正确;花药内含有花粉,花粉内含有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是传粉,C错误;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D错误。
18.A【解析】观察图发现,图乙中的花有突出的子房结构,因此为雌花,能够结出果实,A错误;该植物雌雄异株,无法自花授粉,根据雌花花冠较大、颜色洁白,气味清香的特点推断它需要依靠昆虫等辅助授粉,属虫媒花,B正确;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瓣、花药、柱头和花柱等纷纷凋落,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一般来说,胚珠数≥种子数,因此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C正确;栝楼攀缘在其他植物上,相互竞争光照、水分、无机盐等资源,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
19.D【解析】豌豆进行自花传粉,所以套住花朵也不影响花的传粉和受精,花经过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故选D。
20.D【解析】两朵花相碰时,一朵花上的花粉会散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是一种人工辅助授粉的过程,可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提高结实率,故选D。
21.B【解析】橘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故选B。
22.C【解析】一朵花在完成传粉、受精过程后,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山楂核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故选C。
23.C【解析】绿色开花植物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一般来说,胚珠数≥种子数,因此,南瓜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南瓜的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故选C。
24.D【解析】嫁接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一株菊花能开五种类型的花朵,是利用了嫁接的方法将五种类型的接穗嫁接到同一砧木上,故选D。
25.A【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把枝条插在土壤中形成新的植株,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扦插,故选A。
26.D【解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或水中培养,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过程中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故选D。
27.D【解析】大熊猫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和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都属于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A、B不符合题意;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该过程运用了嫁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该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28.B【解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心插柳柳成荫”中繁殖方式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子”为种子,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用嫁接的方式繁育桃树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29.D【解析】无性生殖指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番茄嫁接是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没有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嫁接可以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并能快速繁殖,因此应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使优良性状继续保持,B正确;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中的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正确;嫁接中砧木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成活后植物体结出的果实及开出的花的性状均与接穗相同,D错误。
30.D【解析】根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后代的性状与母体一致,不易产生变异;有性生殖过程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后代,后代具有双亲的特征,更容易产生变异,故选D。
31.D【解析】由图可知,丙是植物幼苗是由胚发育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特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C错误;繁育方式②是由块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所以丁的细胞中只有乙的染色体,没有甲的染色体,B错误;扦插是指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或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所以扦插也属于无性生殖,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D正确。
31.1 A【解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根据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后代的性状与母体一致,不易产生变异;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特征,后代更容易产生变异。扦插、嫁接、块茎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利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故选A。
32.D【解析】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种子的形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扦插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题干中提到科学家培育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又利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来降低其灭绝的风险,说明普陀鹅耳枥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故选D。
33.D【解析】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莲子的形成需要受精,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用藕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C正确;自然条件下,莲的种子通过水流传播,D错误。
33.1 D
34.C【解析】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营养物质储存的部位是胚乳,A错误;水稻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B错误;根尖的结构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C正确;水稻完整的生命周期是依次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开花结果,D错误。
35. A
36.D【解析】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异花传粉。图中花粉从①到②的虚线表示异花传粉过程,A错误;②中的胚珠发育成④种子,③是果实,由②中的子房发育而来,B错误;⑤幼苗是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C错误;⑥植株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D正确。
37.D【解析】图中①为子叶,②为胚芽,③为胚根,④为叶,⑤为茎,⑥为分生区,⑦为根冠。芸豆是双子叶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②子叶,胚芽发育为芽,芽发育为④叶和⑤茎,幼根生长主要和⑥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有关,故选D。
38.B【解析】图中a为细胞分裂,b为细胞分化;①是保护组织,②是输导组织,③是机械组织,④是营养组织,⑤是分生组织,⑥是花丝,⑦是柱头,⑧是花柱,⑨是子房。蓝莓的果肉由④营养组织构成,④营养组织又称薄壁组织,组织内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A错误;图中①、②两种组织是通过b细胞分化得到的,细胞分化得到的细胞群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性变化,B正确;花结出果实之前,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传粉是指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果实的形成与雄蕊和雌蕊都有直接的关系,C错误;衣藻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39.(1)器官
(2)液泡
(3)传粉
(4)无性
(4.1)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2)放人冰箱,冷藏保存(或脱水制成杨梅干)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杨梅果实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味道的物质、色素及营养物质等。杨梅味甜微酸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3)杨梅需经传粉、受精过程才能结出果实,若开花期间持续降雨,杨梅花粉被雨水冲掉会影响杨梅的传粉过程,降低杨梅产量。
(4)嫁接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1)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2)保存杨梅要消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所以杨梅可通过放入冰箱冷藏,或将其脱水制成杨梅干等方法进行保存。
40.(1)①②③
(2)传粉
(3)子房 胚珠
(4)胚
【解析】(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由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构成。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4)桃(果实)是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1.(1)温度 胚根
(2)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3)雄蕊 防止昆虫传粉(或防止其它花粉污染)
【解析】(1)播种油菜的时间为10月左右,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萌发率,推测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所以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3)彩色油菜通过杂交培育,在杂交过程中对作为母方的植株需要人工去除图A中的雄蕊,再进行人工授粉,因为雄蕊的花药里也有花粉,会影响授粉结果,授粉完成后仍需要套袋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昆虫传粉或其他花粉污染。
42.(1)淀粉
(2)有性
(3)无关
(4)4
(5)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使土壤含氮量增高,氮是植物生活中需求量较大的元素,植物得到大量的氮元素会长得更好,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合理即可)
43.(1)适宜的温度
(2)带土坨移苗
(3)见下图
(4)6
(5)雌 液泡
【解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a中恒温箱的作用主要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2)根成熟区部位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无机盐供植物体生长,所以移苗时为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损坏,可以带土坨进行移苗。
(3)由e可知,测量的叶的长度为7厘米。柱状图绘制参考答案。
(4)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叶子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叶片经历一整晚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直到6时才开始光合作用,故6时淀粉最少,蓝色最不明显。(5)花分为单性花和双性花,双性花具有雄蕊和雌蕊两部分,单性花只有雄蕊或雌蕊部分,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所以能长出果实的花为雌花。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黄瓜中的大量汁液主要来自黄瓜细胞的液泡。
44.(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胚
(2)雄蕊和雌蕊 1柱头 筛管
(3)3胚珠
(4)传粉、受精
【解析】(1)种子萌发时,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
(2)图中1为柱头,2为子房,3为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植物体内的筛管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3)受精完成后,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凋零,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番茄只开花不结果,说明没有形成受精卵,推测是传粉、受精的过程收到影响。
45.(1)胚乳
(2)空气(或氧气)
(3)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4)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或氧气)。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所以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有: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4)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造成的成熟玉米果穗上缺粒的现象,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易错点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比较:
种子类型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举例 小麦、水稻、玉米等 大豆、花生等
子叶数量 1片 2片
胚乳 有 无
营养物质 贮存在胚乳中 贮存在子叶中
共同点 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46.(1)营养(或营养物质)光合
(2)茎
(3)子房①②③
(4)变异
【解析】(1)古莲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等,从生物特征的角度分析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或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莲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
(2)莲藕属于地下茎,洁白如玉,营养丰富。
(3)莲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莲子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莲心茶由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制成,即图中的①②③。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搭载飞船的古莲子种植后,出现了长势良好、提前开花结果的现象,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
大概念 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
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重要概念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命题点 1 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80~P81 苏教版:七上 P63~P64
北师大版:七上 P100~P101 冀少版:七上 P61~P63,八上 P3~P5
1.(新考法—地方特色)米粉是我市的地道美食。米粉主要成分来源于水稻种子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2.某同学在家制作豆浆,豆浆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3.(一题多设问)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
B.④中贮藏的营养物质能够供胚发育
C.种子萌发时,③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与大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④
(新考法—类比思维)观察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后,老师将以下随堂测
验表发放给学生,下列哪组同学填写的内容完全正确( )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不同点 有①片子叶 有②片子叶
相同点 都有③和④
A.甲组:①一 ②两 ③胚乳 ④胚 B.乙组:①一 ②两 ③种皮 ④胚
C.丙组:①两 ②一 ③胚乳 ④胚 D.丁组:①两 ②一 ③种皮 ④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种子萌发的条件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91~P92 苏教版:七上 P64~P65
北师大版:七上 P102~P104 冀少版:八上 P8
4.(新考法—劳育)同学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尝试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条件
下,播种可以打破季节限制。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
A.有充足的氧气 B.增加二氧化碳
C.有适宜的温度 D.能防治病虫害
5.(一题多设问)典籍《齐民要术》中有“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
时种”的记载。“好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华华同学想体会其他种子萌发的过程,他找到了以下材料准
备进行栽培植物,你认为下列哪种材料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
A.颗粒饱满的新鲜大米 B.干瘪的花生种子
C.种皮破损的当年的绿豆种子 D.两年前的玉米种子
6.(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小王和同学们一起发豆芽,同学们发出的豆芽是黄色的,而
他发出的豆芽是绿色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萌发期间水分过多 B.没有提供营养物质
C.萌发期间没有遮光 D.没有提供充足的空气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种子萌发的过程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92 苏教版:七上 P64
北师大版:七上 P101~P102 冀少版:八上 P4~P5
7.(一题多设问)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分析正
确的是( )
A.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B.大豆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C.大豆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胚乳
(新考法—概念关系图)概念关系图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如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
成和萌发过程的概念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将来发育成完整植株 B.②表示种子形成过程
C.②过程所需营养来自土壤 D.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光照
8.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如图是大豆种
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根据其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成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营养来自于胚乳
B.曲线甲代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鲜重的变化
C.曲线甲中 a→b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
D.曲线乙中 c→d变化是因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4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89~P91 苏教版:七上 P64
北师大版:七上 P104 冀少版:八上 P7
9.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某实验小组利用蚕豆种子设计了如图实验(除探究条
件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只有甲组、丙组种子萌发,且萌发率相近。
该实验表明蚕豆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光照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10.(一题多设问)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生物活动小组将 40颗饱满的种子平均分
成 4份,按下表进行操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次 ① ② ③ ④
操作 25℃、 25℃、 25℃、 25℃、适量水、
适量水 干燥 水淹没种子 去除部分子叶
A.①中的种子一定能萌发
B.实验时加入土壤,种子才能萌发
C.①③的变量是水的多少
D.若④中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可能不如①中幼苗健壮
(新考法—方案评价)为了探究影响花生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
验设计不恰当的地方是( )
组别 温度/℃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
A 25 充足 100 适量
B 5 充足 100 不浇水
A.空气充足 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数太少 D.变量不唯一
11. (一题多设问)油麦菜是日常餐桌常见蔬菜,有“凤尾”的美称。据《神农本草经》
记载,油麦菜还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种“寓医于食”的蔬菜。油麦菜利用
种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①取 5个塑料托盘并编号 A~E,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并用水让其充分润湿。
②在每个塑料托盘内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
③将 5个塑料托盘分别置于 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新考法—原因分析)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原因是

(3)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
的是 。
(4)研究小组根据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出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5)(新考法—方案评价)研究表明,酸雨会危害油麦菜的芽和叶,从而对油麦菜的生长
造成严重影响。有同学提出酸雨是否也会影响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
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相同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
量且适量的 pH为 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
的萌发数量”。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

(6)(新考法—逆向思维)实验中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

(7)(新考法—原因分析)结合本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在时,更适合油麦菜生长,原因
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5 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96~P97 苏教版:七上 P68~P69
北师大版:七上 P107~P109 冀少版:八上 P16~P18
12.(一题多设问) 小林用萝卜种子培养出的幼苗如图所示,其根尖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是( )
A.a
B.b
C.c
D.d
(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萝卜根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
点,下列与这一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表层细胞向外凸出形成根毛 B.根毛数量多
C.内部有输送水分的导管 D.细胞的体积比其他各区的要大
(新考法—逆向思维)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及突变体 a和 b的根毛数量情况判断三
者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力的强弱顺序( )
A.野生型>突变体 a>突变体 b
B.突变体 a>野生型>突变体 b
C.突变体 b>突变体 a>野生型
D.野生型>突变体 b>突变体 a 野生型 突变体 a 突变体 b
13.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根尖生长依靠的部位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6 芽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97~P98 苏教版:七上 P77~P80
北师大版:七上 P109~P111 冀少版:八上 P11~P12
14.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A.髓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15.(一题多设问)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新考法—地方特色)广西昭平有机茶进入中南海,享誉全国,制作有机茶的原料“茶
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不断长出,一个月能采摘 2~3批,茶芽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成
( )
A.芽原基 B.幼叶 C.芽轴 D.枝条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7 花的结构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03~P104 苏教版:七上 P83~P84
北师大版:七上 P112~P114 冀少版:八下 P4
16.捕蝇草(如图)可以自花传粉,也能借助昆虫异花传粉,其中异花传粉更有利于其变
异和进化。下列关于捕蝇草花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花是营养器官
B.含有雌蕊和雄蕊
C.胚珠能产生精子
D.子房发育成种子
17.(一题多设问)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组成雌蕊
B.受精后,③可以发育成种子
C.④⑤⑥组成雄蕊
D.若⑥被昆虫吃掉,也能结出果实
(新考法——跨学科模型制作)晓芳利用黏土、粉色卡纸、枸杞、竹子和红豆制作了如图
所示的花的模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模型的结构发育成子房
B.红豆模拟的结构发育成种子
C.花粉落到枸杞上的过程是传粉
D.图中花的雌蕊由黏土、枸杞构成
18.栝楼为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雌雄花花冠均较大、颜色洁白、气味清香,
果实球形,其种子俗称“吊瓜子”。两种花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结出果实的是图甲中的花
B.根据花的特点,可推断它属虫媒花
C.栝楼的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栝楼攀缘在其他植物体上,与被攀缘的植物之间为竞争关系 图甲 图乙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8 传粉和受精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04~P105 苏教版:七上 P83~P84
北师大版:七上 P114~P115 冀少版:八下 P5
19.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一朵花,最终它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花( )
A.不需传粉 B.光照不足 C.不需受精 D.自花传粉
20.“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是民歌“对花”中的唱词。对花就是把两朵花相
对轻碰。你认为对花的生物学意义是( )
A.保护花蕊,驱赶昆虫 B.刺激花瓣,让花开得更鲜艳
C.塑造花型,使形态更美观 D.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命题点 9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06 苏教版:七上 P84
北师大版:七上 P115~P116 冀少版:八下 P6
21.(新考法—地方特色)云南省宾川县被誉为“中国水果之乡”,主产各种橘类水果。受
精完成后,橘于花的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花药
22.制作传统冰糖葫芦通常要对山楂果实去核。下列花的结构中发育成山楂核的是( )
A.花药 B.子房 C.胚珠 D.花柱
23.一个南瓜中有很多粒种子,这说明( )
A.一朵花中有多个雌蕊 B.一个雌蕊中有多个子房
C.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一个胚珠中有多个卵细胞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0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版本导航】人教版:八下 P2~P4 苏教版:八下 P3~P13
北师大版:八上 P87~P89 冀少版:八下 P6~P9
考向 1 植物生殖方式的理解与判断
24.(新考法—地方特色)春节时,资阳某公园花展中有一株开了五种类型花朵的菊花,
培养该菊花用到的方法是( )
A.扦插 B.无土栽培 C.组织培养 D.嫁接
25.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
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图。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种子繁殖
26.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小芸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
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如图)。小芸
培育锦紫苏的这种方法利用了植物的(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27.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
2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D.用嫁接的方式繁育桃树
29.用野生番茄做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可预防青枯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番茄的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B.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向 2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对比
30.下列选项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能进行细胞分裂 B.是否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是否具有遗传性 D.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1.(一题多设问)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丙由 a中的胚芽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考向 3 综合考查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32.世界上唯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浙江省普陀山上。科学家历经半个世纪
成功培育了 108粒种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鹅耳枥灭绝
的风险。关于其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扦插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33.(一题多设问)藕带和藕是同源器官,条件适宜时,藕带膨大后就成为了藕。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利用莲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利用地下茎-藕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莲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自然条件下,莲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新考法——类比思维)玉米、水稻与莲用藕繁殖的方式不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常采
取杂交育种的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通过这种培育方式获得的后代,其优势是( )
A.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B.不容易发生变异
C.个体株高产量等相同 D.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1 综合考查被子植物的一生
34.(新考法—科技发展)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
期空间培养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是子叶
B.在空间培养过程中,水稻种子的胚芽首先突破种皮
C.幼根生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
D.水稻依次经历幼苗生长、种子萌发和开花结果才能完成全生命周期
35.下列有关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角”是由叶芽(或枝芽)发育而来的荷花
B.中“通”外直——“通”指根状茎、叶柄和叶片内部有发达的气腔相通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D.“千年”古莲子开花——“千年”还能开花是因为莲子的休眠
36.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如图为西瓜生长发育过程简
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雄花②雌花 ③果实 ④种子 ⑤幼苗 ⑥植株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发育而来 D.⑥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37.如图是芸豆植株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的①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乙图中的④、⑤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而成
C.丙图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而来
D.丙图中的⑥和⑦可以使幼根不断生长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某区着力发展以科技、现代、适度规模为特征的设施农业,建立了蓝莓现代农业园
区,使蓝莓产量提高 20%至 30%,含糖量提高 2度至 3度。如图表示蓝莓植株的结构层次
示意图(a、b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①~⑨表示某种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蓝莓果肉主要由图中④构成,④的细胞壁厚,液泡较大
B.①②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C.蓝莓果实是由图中⑨发育而来的,蓝莓果实的形成与雄蕊无关
D.衣藻经过 a和 b过程形成根、茎、叶,它们与蓝莓花都属于器官
39.(一题多设问—新考法 地方特色)靖州杨梅是我国特产果树-杨梅中的优良品种,果
实 6月中旬成熟,色紫而艳红,味甜微酸,风味良好,但是鲜果食用周期较短。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杨梅的果实属于 。
(2)杨梅味甜微酸的物质存在于果肉细胞的 (填结构)中。
(3)在杨梅开花期间,若持续降雨,会降低产量,这是因为降雨影响了 过程。
(4)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杨梅的品质,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
繁殖。(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果农通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杨梅,该繁殖方式的优点
是 。
(新考法 做法类开放性)请你写出一种杨梅的保存方法: 。
40.桃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
是桃花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 (填标号)构成雌蕊。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叫做 。
(3)桃(果实)是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花的 (写名称)发育而成的,
桃仁(种子)是由 (写名称)发育而成的。
(4)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将来发育成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新考法—地方特色)重庆涪陵干龙坝村彩色油菜花竞相绽放,不仅可观赏,其种子
还可榨油,成为乡村振兴的典例。A图示油菜花结构,B图示油菜花套袋处理。回答问题:
图 A 图 B
(1)播种油菜的时间为 10月左右,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萌发率,推测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
的 ;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2)油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 ,产物是氧气和 。
(3)彩色油菜通过杂交培育,在杂交过程中对作为母方的植株需要人工去除图 A 中的
,再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完成后仍需要套袋处理,其目的是 。
42.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蚕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将碘液滴在蚕豆种子的纵切面上,发现子叶被染成蓝色,由此可以推断子叶中含有

(2)据图推测,蚕豆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如下表:
编号 种子数(粒) 水分 温度(℃) 空气 光 发芽率(平均值)
甲 100 适量 25 充足 见光 97.1%
乙 100 适量 25 充足 不见光 96.8%
请根据该表中的数据判断,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 。
(4)图丁(豆荚)内有四粒种子,推测发育成该豆荚的子房中至少有 个胚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新考法— 证据推理)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如蚕豆、黄
豆)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道理是 。
43.(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如图是福建省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的流程图。据
图回答。
(1)a中恒温箱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2)b中用以保护根的措施是 。
(3)(新考法 绘图)c中为 4月 13日某叶片长度的测量值,将下方柱状图补充完整,以
了解 4月份黄瓜叶的生长状况。
(4)d为探究一天内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滴加碘液后,蓝色最不明显的是 时
的叶片。
(5)e中能长出果实的是 花。将测量选出的“黄瓜之王”制成凉拌黄瓜,渗出
的大量汁液主要来自黄瓜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劳育)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
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宜的水分,放在阳
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 发育成的。
(2)播种 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 。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
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图)的花粉落在[ ] 上。株高约 40厘米时,她
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3)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
花的[ ] 发育来的。
(4)(新考法—逆向思维)晓艾发现有一些番茄只开花不结果,推测是因为
过程受到影响。
45.(新考法—劳育)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图
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 中。
(2)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3)(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
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自然状态下,常因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
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玉米进行 。
46.(新考法—大概念)1953年,考古人员在大连普兰店发现了古莲子,科学家对其进行
了培育。如图分别是莲部分结构、莲心茶取材部位和莲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古莲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等,从生物特征的角度分析,这说明生
物的生活需要 。植株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莲叶的 作用制造。
(2)莲藕和马铃薯都是由芽发育而成。莲藕是莲营养器官中的 。
(3)一朵莲花能发育成一个莲蓬,一个莲蓬中有多颗莲子,一颗莲子是一个果实,说明一
朵莲花中有多个能发育成莲子的。莲全身是宝,中医常用莲心制成能降低血脂的莲心茶,
莲心茶由图中莲子的 (填序号)制成。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了古莲子航空搭载实验。搭载后的古莲子种植
后,出现了长势良好、提前开花结果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C【解析】米粉主要由水稻加工而成,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故
选 C。
2.D【解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
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故选
D。
3.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胚由①胚芽、
②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A 正确;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④子叶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正确;
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种皮和果皮,D错误。
3.1 B【解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比较如表所示:
种类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子叶数量 1 片 2片
胚乳 有 无
营养物质 储存在胚乳中 储存在子叶中
共同点 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故选 B。
4.C【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
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
的营养物质。在大棚中种植蔬菜,打破季节的限制,是因为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故选
C。
5.B【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
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
的营养物质。“好雨”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满足种子萌发对一定的水分的需求,故选
B。
5.1C【解析】大米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胚乳部分,其胚在加工过程中已被破坏,无法发育
成新生植物体,A不符合题意;干瘪的花生种子没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不能提供种子萌发
时所需的营养物质,B不符合题意;种皮的作用是保护内部的胚,只要具备完整的胚,种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子就可以发育成新生的植物体,C符合题意;两年前的玉米种子,其胚可能已经失去活
性,无法发育成新生植物体,D不符合题意。
6.C【解析】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的多少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与豆芽的颜色无关,A、
B、D错误;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会形成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小王发豆芽时可能没有
进行遮光处理,在光下有叶绿素形成,故豆芽呈现绿色,而同学们进行了遮光处理,豆芽
中没有叶绿素形成,故豆芽呈现黄色,C正确。
7.A【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内部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
发育的营养物质等,如果大多数种子都萌发而少数种子不萌发,可能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即胚不完整或已死亡,A正确;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有机物,使种子内储存
的有机物逐渐减少,B错误;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幼苗的③根,C错
误;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D错误。
7.1 A【解析】①表示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大豆种子的结构有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
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胚将来会发育为完整植株,A正确;②表示种子萌发的过程,②
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子叶,B、C错误;大豆种
子萌发过程中不需要充足的光照,D错误。
8.A【解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萌发所需营养来自子叶,A错误;由图可知,曲线甲
中,过程质量增加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所以曲线甲为 aー一鲜重变化,曲
线乙为干重变化,B正确、C正确;曲线乙中 a→c的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前期,幼苗还未
长出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但呼吸作用会消耗子叶中的有机物;c→d
的变化是因为幼苗长出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在植株中积累,D正确。
9.C【解析】甲组和丙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表明蚕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A不符合题
意;实验中没有形成以温度或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说明蚕豆种子萌发与温
度、空气的关系,B、D不符合题意;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丙组和丁组进行对照,都可以
表明蚕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C符合题意。
10.D【解析】种子萌发需要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内部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
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①操作中 25℃、适量水,保证了一定的水分和适宜
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自身条件不一定满足,因此不一定能萌发,A错误;土壤不
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B错误;①组中为适量水,③组中为水淹没种子,变量为空气的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无,C错误;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为其提供营养,④组去除部分子叶,会导致营养
不充足,可能萌发成幼苗后不如①中幼苗健壮,D正确。
10.1 D【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
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
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表格中 A组与 B组有温
度、水量两个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地方是变量不唯一,故选 D。
11.(1)温度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减小实验误差
(4)温度对油麦菜种子的萌发有影响(或 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未设置不含酸雨成分的清水对照组
(6)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或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或在相同且适宜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7)20℃ 当温度在 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油麦菜种子萌发率
【解析】(1)实验装置分别放置在 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其
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说明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所以托盘不能密封,
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3)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实验的误
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根据实验结果,C组种子的萌发率最高,E组种子的萌发率最低,说明温度对油菜种
子的萌发有影响,并且 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实验要探究酸雨对于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设置实验的变量为酸雨。为提高实验
的可靠性,还需补充一组可以模拟正常 pH=7)雨水(pH=7)的组别,即不含酸雨成分的对
照组。
(6)实验中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
水纸;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7)由图可知,当温度在 20℃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下的油麦菜种子萌
发率,所以油麦菜更适宜生长在 20℃环境中。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A【解析】图中 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萝卜种子幼苗的根
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
A。
12.1 D【解析】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
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具有吸收功能,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细胞向
外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在根尖的成熟区内部及其上部,一些细胞的
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了中空的长管,叫做
导管,它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故选 D。
12.2 B【解析】根毛数量多能够增加根吸收水分的面积,三种植物根毛数量由多到少的顺
序是突变体 a、野生型、突变体 b,因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力的强弱顺序为突变体 a>野
生型>突变体 b,故选 B。
13.B【解析】图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根的生长主要是靠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故选 B。
14.D【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
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
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因此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
中有形成层,故选 D。
15.A【解析】芽发育为枝条,发生了细胞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植物组织中细胞具有
分裂功能的是分生组织,故选 A。
15.1 B【解析】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图所示:
茶芽是尚未发育成长的叶、枝或花的雏形,由幼叶发育而成,故选 B。
16.B【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
果实、种子),捕蝇草的花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由题可知,捕蝇草可以自花传粉,说
明它的花含有雌蕊和雄蕊,是两性花,B正确;捕蝇草的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胚珠内含卵细胞,C错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
子,D错误。
17.B【解析】图中①为花药,②为花丝,③为胚珠,④为柱头,⑤为花柱,⑥为子房。①
花药和②花丝组成雄蕊,A错误;受精后③胚珠可以发育为种子,B正确;④柱头、⑤花柱
和⑥子房组成雌蕊,C错误;⑥为子房,最终发育为果实,若⑥子房被昆虫吃掉,则不能
结出果实,D错误。
17.1 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枸杞模拟花药、黏土模拟柱头、粉色卡纸模拟花瓣、竹子
模拟花柱、红豆模拟的是胚珠。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瓣、花药、柱头和花柱等纷
纷凋落,不再继续发育,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其中胚珠发育成种子,A错误、B
正确;花药内含有花粉,花粉内含有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是传粉,C错误;雌蕊
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D错误。
18.A【解析】观察图发现,图乙中的花有突出的子房结构,因此为雌花,能够结出果实,
A错误;该植物雌雄异株,无法自花授粉,根据雌花花冠较大、颜色洁白,气味清香的特
点推断它需要依靠昆虫等辅助授粉,属虫媒花,B正确;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
瓣、花药、柱头和花柱等纷纷凋落,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一般来
说,胚珠数≥种子数,因此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C正确;栝楼攀
缘在其他植物上,相互竞争光照、水分、无机盐等资源,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
19.D【解析】豌豆进行自花传粉,所以套住花朵也不影响花的传粉和受精,花经过受精后
胚珠发育为种子,故选 D。
20.D【解析】两朵花相碰时,一朵花上的花粉会散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是一种人工
辅助授粉的过程,可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提高结实率,故选 D。
21.B【解析】橘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
成种子,故选 B。
22.C【解析】一朵花在完成传粉、受精过程后,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
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山楂核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故
选 C。
23.C【解析】绿色开花植物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一般来说,胚珠数≥种子数,因此,南瓜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南瓜的一个子房中有
多个胚珠,故选 C。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D【解析】嫁接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一株菊花能开五种类型的花朵,是利用了嫁接
的方法将五种类型的接穗嫁接到同一砧木上,故选 D。
25.A【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把枝条插在土壤中形成新的植株,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扦插,
故选 A。
26.D【解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或水中培养,然后每
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过程中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
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故选 D。
27.D【解析】大熊猫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和马铃薯的
块茎长成幼苗都属于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A、B 不符合题意;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
上,该过程运用了嫁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该
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 符合题意。
28.B【解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
殖。“无心插柳柳成荫”中繁殖方式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春种一粒
粟,秋收万颗子”中的“子”为种子,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属于有性生
殖,B符合题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生
殖,C不符合题意;用嫁接的方式繁育桃树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29.D【解析】无性生殖指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番茄嫁接是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没有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
正确;嫁接可以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并能快速繁殖,因此应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
接穗,使优良性状继续保持,B正确;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
合,因为形成层中的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正确;嫁接中砧木为植株的生长提
供水和无机盐,成活后植物体结出的果实及开出的花的性状均与接穗相同,D错误。
30.D【解析】根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
殖。无性生殖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后代的性状与母体一致,不易产生变异;有性生殖
过程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后代,后代具有双亲的特
征,更容易产生变异,故选 D。
31.D【解析】由图可知,丙是植物幼苗是由胚发育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特
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C错误;繁育方式②是由块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所以丁的细胞中只有乙的染色体,没有甲的染色体,B错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扦插是指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或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
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所以扦插也属于无性生
殖,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D正确。
31.1 A【解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根据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
生殖。无性生殖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后代的性状与母体一致,不易产生变异;有性生
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特征,后代更容易产生变异。扦插、嫁接、块茎生殖都属于无性
生殖,利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故选 A。
32.D【解析】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种子的形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种子
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扦插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题干中提到科
学家培育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又利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来降低其灭绝的风险,说明普陀鹅
耳枥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故选 D。
33.D【解析】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莲子的形成需要受精,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用藕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C正确;自然条件下,莲的种子
通过水流传播,D错误。
33.1 D
34.C【解析】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营养物质储存的部
位是胚乳,A错误;水稻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B错误;根尖的结构包括成
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
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C正确;水稻完整的生命周期是依次经历种子
萌发、幼苗生长和开花结果,D错误。
35. A
36.D【解析】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
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异花传粉。图中花粉从①到②的虚线表
示异花传粉过程,A错误;②中的胚珠发育成④种子,③是果实,由②中的子房发育而
来,B错误;⑤幼苗是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C错误;⑥植株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
器官,D正确。
37.D【解析】图中①为子叶,②为胚芽,③为胚根,④为叶,⑤为茎,⑥为分生区,⑦为
根冠。芸豆是双子叶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②子叶,胚芽发育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芽,芽发育为④叶和⑤茎,幼根生长主要和⑥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有关,故选 D。
38.B【解析】图中 a为细胞分裂,b为细胞分化;①是保护组织,②是输导组织,③是机
械组织,④是营养组织,⑤是分生组织,⑥是花丝,⑦是柱头,⑧是花柱,⑨是子房。蓝
莓的果肉由④营养组织构成,④营养组织又称薄壁组织,组织内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
大,A错误;图中①、②两种组织是通过 b细胞分化得到的,细胞分化得到的细胞群在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性变化,B正确;花结出果实之前,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过程,传粉是指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果实的形成与雄
蕊和雌蕊都有直接的关系,C错误;衣藻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39.(1)器官
(2)液泡
(3)传粉
(4)无性
(4.1)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2)放人冰箱,冷藏保存(或脱水制成杨梅干)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杨梅果实属于器
官这一结构层次。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味道的物质、色素及营养物质等。杨梅味甜微酸的物
质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3)杨梅需经传粉、受精过程才能结出果实,若开花期间持续降雨,杨梅花粉被雨水冲掉
会影响杨梅的传粉过程,降低杨梅产量。
(4)嫁接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其
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1)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不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2)保存杨梅要消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所以杨梅可通过放入冰箱冷
藏,或将其脱水制成杨梅干等方法进行保存。
40.(1)①②③
(2)传粉
(3)子房 胚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胚
【解析】(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由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构
成。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4)桃(果实)是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41.(1)温度 胚根
(2)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3)雄蕊 防止昆虫传粉(或防止其它花粉污染)
【解析】(1)播种油菜的时间为 10月左右,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萌发率,推测该种子萌发
需要适宜的温度;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所以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3)彩色油菜通过杂交培育,在杂交过程中对作为母方的植株需要人工去除图 A 中的雄
蕊,再进行人工授粉,因为雄蕊的花药里也有花粉,会影响授粉结果,授粉完成后仍需要
套袋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昆虫传粉或其他花粉污染。
42.(1)淀粉
(2)有性
(3)无关
(4)4
(5)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使土壤含氮量增高,氮是植物生活中需求量较大的元
素,植物得到大量的氮元素会长得更好,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合理即可)
43.(1)适宜的温度
(2)带土坨移苗
(3)见下图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5)雌 液泡
【解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a 中恒温箱
的作用主要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2)根成熟区部位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无机盐供植物体生长,所以移苗时为保护根毛和
幼根不受损坏,可以带土坨进行移苗。
(3)由 e可知,测量的叶的长度为 7厘米。柱状图绘制参考答案。
(4)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叶子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叶片经历一整晚的呼
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直到 6时才开始光合作用,故 6时淀粉最少,蓝色最不明显。
(5)花分为单性花和双性花,双性花具有雄蕊和雌蕊两部分,单性花只有雄蕊或雌蕊部
分,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所以能
长出果实的花为雌花。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黄瓜中的大量汁液主
要来自黄瓜细胞的液泡。
44.(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胚
(2)雄蕊和雌蕊 1柱头 筛管
(3)3胚珠
(4)传粉、受精
【解析】(1)种子萌发时,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
度。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
(2)图中 1为柱头,2为子房,3为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是花的主要结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植物体内的筛管
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3)受精完成后,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凋零,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
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番茄只开花不结果,说明没有形成受精卵,推测是传粉、受精的过程收到影响。
45.(1)胚乳
(2)空气(或氧气)
(3)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4)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中。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玉米播种前要适度
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或氧气)。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
化碳的浓度等。所以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有:合理密植、延长光照
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4)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造成的成熟玉米果穗上缺粒的现象,在玉米开花时,
同学们常常要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易错点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比较:
种子类型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
举例 小麦、水稻、玉米等 大豆、花生等
子叶数量 1片 2片
胚乳 有 无
营养物质 贮存在胚乳中 贮存在子叶中
共同点 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46.(1)营养(或营养物质)光合
(2)茎
(3)子房①②③
(4)变异
【解析】(1)古莲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等,从生物特征的角度分析这
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或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莲叶的光合
作用制造的。
(2)莲藕属于地下茎,洁白如玉,营养丰富。
(3)莲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莲子属于果
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莲心茶由胚中
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制成,即图中的①②③。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搭载飞船的古莲子种植后,出现了长势良
好、提前开花结果的现象,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要概念 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
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命题点 1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98~P100 苏教版:七上 P72~P74
北师大版:七上 P87~P89 冀少版:八上 P26~P28
1.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
A.阳光 B.无机盐 C.氧气 D.有机物
2.为了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班学生栽培了 4盆吊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定期浇水、松土 B.观察并记录
C.4盆施加等量氮肥 D.得出结论
3.为改善队员的膳食结构,我国南极科考站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实现了蔬菜的无土栽培。
其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和维生素 B.水和无机盐
C、脂肪和淀粉 D.蛋白质和葡萄糖
4.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
机盐是( )
A.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含钙、磷、钾的无机盐 D.含氮、硼、铁的无机盐
5.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几种无机盐的需求比重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期 几种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
氮 磷 钾
苗期 15 7 11
开花期 27 23 32
结果期 42 49 51
成熟期 16 21 6
A.施肥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植物萎蔫
B.花生生长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在花生结果期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
D.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09~P110 苏教版:七上 P79~P80
北师大版:七上 P85~P87、P92 冀少版:八上 P21、P53
6.凉拌黄瓜时加入一些醋和食盐,黄瓜便会渗出很多汁液。在此过程中,黄瓜细胞外溶液
浓度 X与黄瓜细胞液浓度 Y的关系是( )
A.X>Y B.X<Y C.X=Y D.都有可能
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种植庄稼时,浇水越多越好 B.种植庄稼时,施肥越多越好
C.庄稼生长时需要适量的水和无机盐 D.庄稼生长时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8.某植株在前后两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第一天相比,该植
物第二天( )
A.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慢
B.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快
C.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慢
D.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快
9.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甲 乙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
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
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11~P112 苏教版:七上 P94~P96
北师大版:七上 P74~P78 冀少版:八上 P42~P43、P52~P53
10.(一题多设问)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
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
(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老师在课堂上用此图进行叶片结构快问
快答游戏,下列同学回答正确的是( )
A.小米:1为上表皮、2为叶肉、3为叶脉、4为气孔
B.昊昊:1为叶脉、2 为气孔、3为上表皮、4为叶肉
C.亮亮:1为上表皮、2为气孔、3为叶脉、4为叶肉
D.晓芳:1为叶肉、2 为上表皮、3为叶脉、4为气孔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4 蒸腾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10~P113 苏教版:七上 P120~P121
北师大版:七上 P90~P92 冀少版:八上 P53~P54、P59~P60
11.某学习小组在校园中进行测量,发现树林中的空气湿度高于裸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2.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3.小芸向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几小时后,摘下一片叶,将其横切,切面示意图如
图。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①、蒸腾作用
B.①、呼吸作用
C.②、蒸腾作用
D.②、呼吸作用
14.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失无机盐 B.在人体中进行
C.维持碳氧平衡 D.参与水循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5 蒸腾作用的有关实验(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P109~P115 苏教版:七上 P120 北师大版:七上 P90~P91
15.(新考法 装置装新)如图所示,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 U 型管
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 U型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
后,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6.如图所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 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7.(一题多设问)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装置(如图)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一: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甲组 乙组
(1)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 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
位置 (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该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 A、B 两组。A 组叶片两面涂抹凡
士林,B 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
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组叶面温度 B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0℃ 27.2℃
照射 10分钟 41.7℃ 38.2℃
照射 20分钟 42.9℃ 35.2℃
(2)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 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
蒸腾作用。
(3)实验中,设置 B组的作用是 。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
目的是 。
(4)与照射 10分钟相比,照射 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组,根据该实验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新考法—装置创新)小亮采摘了一段果树枝条,
将其放入如图 2所示的装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
(可测定力的大小,示数越大表示力越大)的示数为 6N,
她将装置置于光照条件下 6小时后,测得重量最可能是
(选填“6N”“4N”或“0N”)。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B【解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
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如果植物叶片缺绿发黄,很可能是缺乏含
氮的无机盐,故选 B。
2.C【解析】由题知实验目的是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氮肥施加量是唯一变量,
实验设计应为 1盆吊兰不施加氮肥,3盆吊兰施加不等量的氮肥,故选 C。
3.B【解析】植物生长需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无土栽培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
无机盐,故选 B。
4.B【解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选
B。
5.B【解析】若一次性给花生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使
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萎蔫,造成“烧苗”现象,A正确;花生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
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但还需要少量其他无机盐,B 错误;由表可知,
花生结果期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最高,因此在结果期应加大氮、磷、
钾的施肥量,C正确;由表可知,不同生长时期,花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正确。
6.A【解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
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用醋和
盐腌黄瓜,黄瓜渗出汁液,此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浓度 X大于黄瓜细胞液浓度 Y,故选 A。
7.C【解析】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浇水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根部无
法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烂根,A错误;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但施肥过多会造成烧
苗,B 错误;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和无机盐,C 正确;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
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但还需要少量其他无机盐,D错误。
8.D【解析】由图可知,该植物第二天的散失水量高于第一天,即该植物在第二天的蒸腾作
用较强,可推断出该植物第二天吸收的水分较多。蒸腾作用可为水和无机盐在物体内的运输
提供动力,所以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第二天无机盐运输快,故选 D。
9.(1)B
(2)自上而下
【解析】(1)植物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图甲中 A为
韧皮部,B 为木质部,C 为髓,因此横切面变红的部位为 B。(2)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
管自上而下运输,环剥树皮后,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继续向下运输,因而在切口上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方积累形成枝瘤,说明有机物在茎中运输方向为自上而下。
10.C【解析】图一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图二中
⑥是表皮细胞,⑦是保卫细胞,⑧是气孔。②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叶片进行光合作
用的主要部位,A正确;⑤和⑧表示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被称为蒸腾
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B 正确;⑦保卫细胞中含有少量叶绿体,C 错误;
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10.1 A
11. C
12.C【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如果较多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会造成植物失水过多而死亡。
所以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故选 C。
13.C【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表皮细胞,②为叶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拉动水分和无机盐
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叶片中的叶脉中有导管,因此蒸腾作
用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叶片中变红部分为②叶脉,故选 C。
14.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
气中去,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A、B错误,D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C错误。
归纳总结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 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增加空气湿度,使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形成良
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
降低外面温度。
15.B【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去的过程。一段时间后,左边的液面高于右边的液面,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将针筒内的
部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导致针筒内的气压减小,U 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故
选 B。
16.A【解析】主要分布在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因此植物蒸腾作用的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A正确;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常叶片越多,蒸腾
作用越旺盛,植物散失的水分越多,所以,可预测该实验的结果是叶片最多的 A袋内壁水珠
最多;叶片较多的 B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片的 C袋内壁水珠最少。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
由多到少依次是 A>B>C,B 错误;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
内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C 错误;该实验中,植物的枝叶分别套在 A、B、
C三个密闭的塑料袋中,因此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错误。
17.(1)下降
(2)保卫
(3)形成对照 减少误差
(4)B 植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5)4N
【解析】(1)甲组植物有叶片,乙组植物无叶片,量筒中液体表面滴加油滴避免水分自然蒸
发,影响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组液面位置下降,表明叶片是植物发生蒸腾作用的主要
器官。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
节蒸腾作用。
(3)对照实验中,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实验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对 A
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即 B组为对照组,作用是形成对照。对得到的
数据求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由表可知,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B 组,实验变量为蒸腾作用,则结论为蒸腾作用可降低
叶面温度。
(5)图 2 中果树枝条蒸腾作用会使装置内大部分水散失到空气中,失去的重量大于光合作
用产生有机物的重量,光照条件下 6h 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小于 6N 而大于 0N,故测得
重量最可能是 4N。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要概念4.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命题点1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18、P124 苏教版:七上P99
北师大版:七上P79~P80 冀少版:八上P33~P40
1.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2.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3.教室中的桌椅主要是用木材制作而成,这些木材中有机物的来源与以下哪一项无关( )
A.细胞中的叶绿体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大气中的氮气
4.(一题多设问)将某盆栽黑暗处理24小时,选取一片绿叶,按如图示位置剪断主叶脉,光照处理4小时,发现B区不能制造淀粉,是因为B区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新考法—概念关系图)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
A.脂肪 线粒体 B.有机物 叶绿体
C.淀粉 线粒体 D.脂肪 叶绿体
命题点2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实验)115考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18~P123 苏教版:七上P99~P103
北师大版:七上P67~P74 冀少版:八上P32~P37
5.(新考法—横向实验整合)某同学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先置于黑暗处3天,再置于适宜光照下9小时后,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 )
甲 乙 丙
A.只有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只有丙
6.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有无金鱼藻
B.选水生植物金鱼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7.将一株银边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然后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如图所示。该实验不能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光
8.将两盆牵牛分别放在两个密闭装置中,A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B叶片所在装置中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两个装置都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小时,摘下A、B叶片进行如下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的小烧杯中液体始终是无色的 B.乙是用水给叶片降温
C.丙中只有B叶片变蓝 D.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9.(一题多设问)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A.实验中的气泡最有可能是氧气
B.如果不提供光照,预测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C.实验中接受光照的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根据本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新考法—装置创新)某同学利用金鱼藻进行实验探究,为寻找最适光源:将长势相同的金鱼藻随机均分为4组,标为甲、乙、丙、丁,在暗室中分别用9瓦、14瓦、18瓦、25瓦的节能灯作为唯一光源)照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22 30 40 40
A.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
B.该实验产生的气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能为金鱼藻提供氧气
D.应该选用25瓦的节能灯作为家庭鱼缸的光源
10.(一题多设问)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请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使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形成 。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酒精的颜色变成 。
(4)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5)(新考法—原因分析)若实验结果为遮光部分有些变蓝,分析原因可能是

11.(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装置创新)了解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做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Ⅰ.制备材料、装置
a.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制备直径均为0.6cm的叶圆片若干。
b.抽除叶圆片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目的是使其能在溶液中下沉。
c.以智能LED射灯作为光源,使用透明玻璃板做成罩子罩住射灯。
图1 图2
Ⅱ.具体操作
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4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如图1)。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1)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它在菠菜叶中数量较多,因此菠菜叶适合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2)(新考法—逆向思维)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

(3)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取平均值,目的是 。
(4)(新考法—原因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光照强度为1000 μmol·m2·s-1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原因是 。
(5)光合作用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光照强度外,还可以用本实验装置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6)(新考法 批判性思维)某同学家没有LED灯,他选用白炽灯来进行该实验,你觉得他的实验结果合理吗?并说明理由。 。
(7)(新考法—检测指标)该实验中的观察指标是:叶圆片 。
命题点3 呼吸作用的实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27-P130 苏教版:七上P106
北师大版:七上P81~P84 冀少版:八上P47~P50
12.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13.粮食储存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少,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运输作用
14.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植物体中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叶绿体 B.导管 C.任何细胞 D.活细胞
命题点4 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27~P130 苏教版:七上P106
北师大版:七上P81~P84 冀少版:八上P47~P50
15.如图为观察种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根据结果可推测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能量
16.(一题多设问)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天后进行观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装置A 装置B
(1)装置A: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装置B: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新考法—装置创新)如图实验装置为珊珊同学为
探究密闭容器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U形管
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实验开始前U形管左侧和右侧液面持平。将浸泡过的种子置于装置中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有部分种子萌发(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可观察U形管右侧的变化是: 。
命题点5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24 苏教版:七上P110~P111
北师大版:七上P80 冀少版:八上P44
考向1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7.下列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给菜地适时松土 B.延长光照时间
C.注意合理密植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8.为了能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勤劳的中国人把阳台的边边角角充分利用,种起了豇豆、黄瓜等蔬菜。种植中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C.利于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D.防止蔬菜受到家养小宠物的破坏
1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以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C.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播种前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考向2 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0.加快粮食烘干设施的建设有利于粮食的储存。原理是种子烘干后能( )
①抑制呼吸作用 ②防止种子萌发 ③防止种子霉变 ④促进光合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这种现象叫“浮头”。出现“浮头”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尽快采取的措施是( )
A.向水中投喂食物 B.向水中输入空气
C.给池塘的水加热 D.加冰块给水降温
22.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保存红薯,通常会将其存放于地窖中。下列相关见解,错误的是()
A.红薯在地窖放久了,其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B.红薯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C.进地窖前,应用燃烧的蜡烛检测氧气含量 D.红薯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应白天进地窖
考向3结合实验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3.(新考法—数据分析)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量(“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2组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A、B、C、D、E五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萝卜幼苗,白天温室内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且夜间每个温室温度控制一样)。
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 A B C D E
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弱光照 弱光照
温度 25℃ 25℃ 10℃ 25℃ 1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0.03%
(1)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2)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3)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4)(新考法—原因分析)上述5个温室中,萝卜幼苗生长速度最快的是 温室中的萝卜幼苗,原因是 。
(5)(新考法—原因分析)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萝卜出现了“空心”现象,其原因是 。
25. (一题多设问)南充作为“丝绸之都”,已有数千年的桑树种植历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南充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桑葚生产基地,带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现欲利用桑树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来提高桑葚果实的产量。某校生物社团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实验步骤:
①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桑树苗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 作用,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②在图1的两套装置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设置
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③图2中步骤丙滴加碘液后,不能变成蓝色的叶片是 (填字母)。通过对叶片A和叶片B的实验现象分析,该生物社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合理密植增加桑葚产量。请你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再提出一条能够增加桑葚产量的措施 。
(3)(新考法—检测指标)实验中,除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化分析外,还可以通过
和 作为检测指标。
26.图1是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由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 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2)图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随后光照3小时,摘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3)依据图1,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2时,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 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
命题点6 综合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类型1 结合叶片考查
27.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植物的生命周期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等。如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生理活动C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植物通过 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用图中字母表示)
(3)(新考法—原因分析)请运用植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分析其原因是 。
②新疆吐鲁番种植的葡萄含糖量较高。分析其原因是 。
28. (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大概念)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如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 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填序号) 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 (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新考法—分级赋分)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农民们采用在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产量,原理是 。
(5)(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番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这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提供的拉力。下列四个视野中表示番茄根尖成熟区的是 。
A B C D
类型2 结合曲线图考查
29.近年来,潍坊市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的富硒番茄,以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番茄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菜农常采取一些栽培措施影响番茄的生理活动,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图1 图2
(1)番茄所含的微量元素硒等主要通过根尖的 吸收。俗语说“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因此,在给番茄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

(2)某研究小组以大田种植的番茄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N点与M点相比,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基于该实验的结论在栽培番茄时应 。
(3)春季移栽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菜农常对番茄苗采取 的措施。夏季晴朗的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10~12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 。
类型3 以“叶片”或“曲线”结合其他形式综合考查
30.西瓜是资阳的特产之一,被誉为瓜果之王,深受消费者喜爱。图1为西瓜苗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2为甲乙两地昼夜平均温度情况。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图2
(1)西瓜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 (填“叶肉”“叶脉”或“叶表皮”)部分。
(2)图1中西瓜苗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作用。
(3)图1中②表示叶片从空气中吸收 ,该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4)不同地区的西瓜,其糖分的含量受昼夜温差的影响。昼夜温差较大的含糖量高,据图2推测 地的西瓜更甜些。
图1 图2
31.草莓因其果实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在邵阳地区被广泛种植。图一为大棚草莓植株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其中Ⅰ、Ⅱ代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①②③④代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图二表示某晴天该草莓大棚一天24小时内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③所代表的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
(2)当图一中草莓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C点相匹配时,图一中的结构Ⅰ代表 。
(3)(新考法—证据推理)根据图二的曲线判断大棚草莓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 (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4)(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农业专家建议果农多使用农家肥,少用化肥。该措施的优点是什么? (答出一条即可)。
32.(一题务设问)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造现代化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如图一表示发生在有机蔬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A是某种细胞结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①是二氧化碳,在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是 。
(2)有机蔬菜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说明白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有机蔬菜的自动灌溉。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请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的具体措施: 。
(5)(新考法—证据推理)科研人员测定了该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二中A点时,该有机蔬菜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判断依据是什么?。
33. (一题多设问)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初步探究。图一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三是一种陆生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注:C表示二氧化碳)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在黑暗的条件下,图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
(填数字)。
(3)图三中,在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图三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避免失水过多,关闭了部分图一中的[⑤] 。该植物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填字母)点。
(5)(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请写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至少写两点)。
(6)(新考法—证据推理)某同学认为气孔关闭会影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不利于其生长,于是进一步测定了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龙舌兰在一天内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结果如图四,说明其在干旱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图四
34.研究者对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a、b分别表示的细胞是 、 ,要观察到图示结构,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制作 (填“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或“叶的纵切面临时切片”或“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干旱可导致气孔开度减小,以减少失水。气孔开度主要指气孔打开程度,由图1中的①→②可知,气孔开度 (填“增大”或“减小”)。
图1图2图3
(2)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增加。研究者对实验植物拟南芥进行了微量的脱落酸涂抹处理,分别在1小时和3小时检测 ,得到实验结果如图2,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 。
(3)研究者发现植物体内某种物质D含量变化,也会很大程度影响气孔开度变化。为研究物质D与脱落酸合成是否有相关性,做了以下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拟南芥,即野生型(体内可合成物质D)与突变型(体内缺失物质D),分别在正常和干旱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3。由此研究可得出的结论为:物质D可 (填“促进”或“抑制”)脱落酸合成。
(4)综合以上实验与研究结论,运用以下词语:气孔开度、脱落酸、物质D,将三者相互联系,说明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 。
命题点7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综合实验(实验)
35.如图为探究植物生活的装置,塑料袋内叶片大小相同,关闭阀门①和②,置于充足的光下4小时后,打开阀门①和②,观察现象。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Ⅰ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B.Ⅱ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C.甲、乙试管中均会观察到变浑浊现象
D.Ⅰ、Ⅱ袋内水珠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
36.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某校学生依据教材进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如图表示实验过程中的部分图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图-③表示植物放置于暗室一昼夜,暗室内装有开启的红色安全灯
B.图一①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的目的不同
C.在光照条件下,图一②中的甲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又进行呼吸作用
D.图二中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火焰立刻熄灭了,是因为瓶里缺少氧气
37.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B.乙装置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用乙装置探究蒸腾作用时,可改进为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
D.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手挤压透明袋,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38. (新考法—社会热点)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中和抵消日常活动中碳的排放。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甲图 乙图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置于一封闭透明装置中,内置缓冲液(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甲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向 移动,原因是 。
(3)(新考法—方案评价)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 。若利用上述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

(4)(新考法—做法类开放性)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 。
39. (新考法—装置创新)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
图1
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②再取四套这种相同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
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16小时处理(第3至5组用冷光灯照射,光照强度依次增强):
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结果 -- +++ + -
(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 。
(2)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 作用。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 。
(用“+”、“-”多少表示)
(4)如图2中(CO2代表二氧化碳)结构①为线粒体,②为叶绿体,第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 (填写A、B、C),原因是 。
图2
命题点8 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30 苏教版:七上P115~P117
北师大版:七上P119 冀少版:八上P58~P60
40.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色植物给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 )
A.涵养水源 B.能量转换 C.空气净化 D.能量源头
41.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植物制造有机物需消耗二氧化碳
C.植物可利用氧分解有机物 D.植物生命活动都不产生二氧化碳
42.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3.“碳达峰”指0CO2排放量不再增加,“碳中和”指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二氧化碳、氢气等物质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大致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一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工厂化”地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二氧化碳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的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的
(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
(2)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 。
A.植树造林 B.少用一次性筷子 C.提倡绿色出行
44.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4)(新考法—举例类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 (答出一条即可)。
命题点9 综合考查绿色开花植物
45.观察漫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新人种树人商们每个人都要求者但壹树
D.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46.(一题多设问) “二十四节气”是先辈农贤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植物又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 区吸收的。
(2)惊蛰时节,雷鸣惊醒了沉睡的动物,雨水增多,植物生长加快。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此阶段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的瓜和点的豆生命发育的起点是 。
(4)“麦到芒种谷到秋”,芒种期间正是北方收麦之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储存的有机物是由小麦植株的 作用合成的。
(5)(新考法—原因分析) “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吃到一口心心念念的蔬菜,北方的人们会将收获的萝卜、白菜贮存在地窖中,但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原因是 。
(新考法—原因分析)有人提出在进入储存白菜、萝卜等农作物的地窖时,要手持一根点燃的蜡烛,原因是: 。
47.(一题多设问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某生物学小组开展种植马铃薯的实践活动。图一是带芽的马铃薯部分块茎示意图,图二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根尖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同学们将图一所示的马铃薯块茎种植在土壤里,经过培育长成新植株。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同学们适量浇水,满足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对水的需要。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三中结构 (填序号)。吸收的水通过 管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分,其中绝大部分水由图二中结构② 散失到大气中。
(3)同学们适时松土,使马铃薯的根获得充足的氧气,以保证 作用正常进行,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马铃薯块茎中储存的有机物是植株通过 作用制造的。
(5)(新考法—证据推理)除了松土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株间距和行间距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这是因为: 。
48.信阳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地村民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农业、林业、渔业等的综合发展,齐心共建生态农业,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
图甲 图乙
(1)信阳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适合水稻生长。图甲为水稻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构①是 ,其内成熟的花粉散落到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受精后,结构④最终发育成 。
(2)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种子的 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新考法—举例类开放)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有机物或
的生成量来表示。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乙所示。B点之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升高,导致这种情况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49.(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5月,长沙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爱农兴农”的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对研学基地常见农作物的形态结构、种植方式和生长过程等情况展开研究。某项目小组以辣椒为研究对象,将部分研究内容记录如下:
(1)形态结构:辣椒植株高约30~40厘米,其中①为花,②为果实,③为 ,属于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出辣椒,需要经历传粉和 两个过程。
(2)种植方式:采用双行种植,株行距约为35厘米,合理的行距可避免叶片相互遮挡,能充分利用 。
(3)生长过程:辣椒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①科学施肥能为辣椒植株的生长提供 ,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②基地菜农常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杀虫剂防治病虫害,这种防治方式属于
,能减少农药污染。
(4)(新考法—分级赋分)拓展延伸:该项目小组查询资料发现,长沙地区的辣椒种植在“垄”上,而西北地区的辣椒种植在“沟”里(如上图所示),且这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差异自古有之,古称“畎亩法”。分析以上两地种植方式差异的原因

50.(一题多设问)广西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将种植鲜食玉米作为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为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需要理解它的三大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及其开花结果(如图乙所示)的有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鲜食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A] 过程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鲜食玉米的“甜、糯”与 (填字母)过程合成的有机物有关,进行这一过程的场所是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2)自然状态下,花粉从雄蕊的 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后结出果穗。鲜食玉米果穗偶有缺粒现象(如图乙所示),主要是由于 不足引起的。为了减少缺粒现象,人们常常给鲜食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3)(新考法—原因类开放性)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4)(新考法—逆向思维)玉米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玉米生长光照不足,所以在种植时应该做到 。
(5)(新考法—证据推理)某同学想充分利用资源,在下一年玉米地套种大豆,为保障套种的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你认为他应选取以下哪种玉米品种 。
A紧凑型 B半紧凑型 C平展型
51. (一题多设问)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番茄又名西红柿,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番茄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 ;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 ] 。
(2)图二为番茄叶片进行的生命活动模式图,能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3)图三为番茄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中的e点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图二中的[ ]
过强,关闭了图一中的部分[ ] 所致。
(4)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图三中的a点会 (填“上移”或“下移”)。图二中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5)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 。
(6)(新考法—原因分析)在学习完栽培番茄活动后,同学们提出,为提高番茄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杂草,你认为其原因是

52. (一题多设问) “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鲜脆多汁,甜而不酸,且有玫瑰香味,市场前景好,被某葡萄园引进种植。
(1)“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呈绿色,是因为其果肉细胞的 中含有大量叶绿素。
(2)该葡萄园采用塑料大棚来种植,而大棚内蜜蜂等昆虫较少,坐果率不高。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将收集的葡萄花粉喷洒在雌蕊的柱头上,该技术称为 。
(3)葡萄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从而促进了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经研究发现不同枝形会影响“阳光玫瑰”葡萄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品质和产量。为此,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选择长势相近的“阳光玫瑰”葡萄植株,在主蔓上对枝条进行4种拉枝处理,每种处理选择30根枝条,然后测定四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 。经 处理后的枝条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新考法—原因分析)图中“阳光玫瑰”光合作用的速率均在10时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 。
(5)“阳光玫瑰”葡萄通过保鲜剂处理能延长其供应时间,实现四季销售,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保鲜的原理除了与冷藏保鲜一样,能减弱水果细胞的 作用,还能起到杀菌和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但保鲜剂毕竟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我们在食用保鲜剂保存的“阳光玫瑰”葡萄前应当 。
53.(一题多设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我国科学家继培育出“巨型稻”、“海水稻”后,又于2022年实现了水稻在太空中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并由神舟十四号带回了世界上第一粒在太空中培育的水稻种子。图甲是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史示意图;图乙是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表示细胞中的结构,a、b、c表示相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①所示的种子能萌发成②所示的幼苗,是由于种子的结构中有 ,它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由种子结构中的
提供。
(2)图甲中,③所示的水稻花为两性花, 是其主要结构。当水稻花发育成熟时,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里的 发育为种子。
(3)图乙中,A表示的结构是 ,水稻叶肉细胞通过该结构,可以在有光的条件下,将b和c转变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气体a 。在a的参与下,B结构能进行
,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为水稻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新考法—证据推理)水稻分蘖(niè)是从水稻每个节上的叶腋处长出来的一个分枝。水稻除穗茎节外,每个节间均有一个可以产生分枝的腋芽,据此推测腋芽中含有
组织。
(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水稻的内部具有气腔,保证氧气到达根部,供根细胞进
行作用,使得水稻能在水中生长。
(4)水稻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请从合成和运输的角度,尝试简述种子中有机物的
来源: 。
参考答案
1.A【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的呼吸作用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选A。
2.C【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以前绿叶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故选C。
3.D【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由题意可知,教室里的课桌主要是用木本植物制作而成,这些木材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大气中的氮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故选D。
4.D【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叶片的主叶脉剪断后输导组织遭到破坏,影响水分的自下而上运输,导致B区缺少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不能制造淀粉,故选D。
4.1 B【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光能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所以①代表有机物(主要为淀粉),②代表叶绿体,故选B。
5.A【解析】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甲装置中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而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植物缺少原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有甲装置能够产生淀粉,故选A。
解题关键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6.B【解析】本实验未设置对照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A错误;陆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跟空气混合在一起不方便观察和收集,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便于观察和收集,B正确;该实验通过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只能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能说明吸收了二氧化碳,C错误;若无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无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错误。
7.C【解析】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叶片B在装有氢氧化钠的透明塑料袋中,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叶片A和叶片B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实验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该实验无法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符合题意;对叶片A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D不符合题意。
8.D【解析】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甲的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会从无色变为绿色,A错误;乙是用清水漂洗,洗去叶片上的酒精,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A叶片能够产生淀粉并遇碘变蓝色,B叶片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遇碘不变蓝,C错误;根据实验变量及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确。
9.C【解析】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金鱼藻离光照越近,获得的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就越强,产生的氧气就多,气泡数也越多;反之,气泡数越少。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全天24小时都在进行,故选C。
9.1 A【解析】该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不同功率的节能灯,能为金鱼藻提供不同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气泡产生的数量,因此变量是光照强度,A正确;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有机物和氧气,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18瓦与25瓦的节能灯照射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一样多,从节能省电的角度考虑应该选用18瓦的灯作为家庭鱼缸的光源,D错误。
10.(1)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对照
(3)绿色
(4)淀粉
(5)使用的纸片遮光效果不好
【解析】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2)用黑纸把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使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3)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酒精的颜色变成绿色,叶片由绿色逐渐变成黄白色。
(4)观察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遮盖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遮光部分也有些变蓝,原因可能是使用的纸片遮光效果不好,导致光线从侧面进入。
11.(1)叶绿体
(2)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答出一种即可)
(3)减小实验误差
(4)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叶圆片上浮的时间(最)短
(5)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光照时间)
(6)不合理,白炽灯会发光也会发热,烧杯与灯的距离不同,除改变光照强度外,也改变了温度这一环境因素,使得该实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合理。
(7)平均上浮时间
【解析】(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除了光照强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这样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本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取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3)实验结果要取几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00 μmol·m-2·s-1时,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最短,这是因为此时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除光照强度外,还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照时间等,利用该实验装置我们还可选择其中一种因素继续进行探究。
(6)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该实验中,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变量是光照强度,那么其他的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而白炽灯不仅会发光也会发热,烧杯与灯的距离不同,除改变光照强度外,也改变了温度这一环境因素,使得该实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合理。
(7)结合题干和柱状图可知该实验检测光合作用的速率的观察指标是: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
12.C【解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其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C。
13. A【解析】粮食大多为农作物的种子,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导致粮食重量减少,故选A。
14.D【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植物体每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理作用,故选D。
15. A
16.(1)释放
(2)浑浊
(3)U形管右侧中的水柱上升
【解析】(1)装置A;乙瓶内的种子是煮熟的种子,呼吸作用已经停止,所以温度没有变化,甲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温度上升,说明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装置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人清水,打开阀门,瓶子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锥形瓶中浸泡过的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由于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故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外界气压大于锥形瓶中的气压,此时U型管右侧水柱会上升。
17.A【解析】适时松土,增加了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直接关系,A符合题意;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有机物就越多,有利于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合理密植使绿色植物提高光照利用率,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18.A【解析】搭架可使植物对阳光的利用率更高,植物可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故选A。
19.A【解析】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无机盐需求的种类、数量并不相同,施肥过多可能导致“烧苗”现象,造成减产,甚至死亡,A错误,B正确;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C正确;水稻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才能进行播种,因此,水稻种子播种前需先测定发芽率,D正确。
20. A
21.B【解析】鱼通过鳃丝上的毛细血管获得水中的氧气,当水中缺氧时,鱼会因缺氧气而浮出水面,即“浮头”,因此应该尽快向水中输入空气,故选B。
22.D【解析】存放的红薯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含量逐渐减少,A正确;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将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进入储存红薯的地窖前,要用燃烧的蜡烛检测氧气浓度,C正确;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进行,D错误。
23.B【解析】分析图像内容可知,摘果日期越晚,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A错误;1组日落盖膜,夜间温度较高,呼吸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较多,故比2组含糖量越低,B正确、D错误;1组含糖量均低于2组,C错误。
24.(1)B D(或D B)
(2)B C(或C B)
(3)AB(或B A)
(4)B 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强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解析】(1)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光照强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选B和D。
(2)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温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选B和C。
(3)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选B和A。
(4)5个温室的条件相比,B温室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强,故萝卜幼苗生长最快。
(5)萝卜出现“空心”现象,是因为长时间储存情况下,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25.(1)①呼吸 ②对照 二氧化碳 ③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合理即可)
(2)适当地升高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地提高光照强度,合理即可)
(3)测量叶片重量 装置中的氧气分析
【解析】(1)①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能够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实验中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桑树苗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②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结果。图1中两套实验装置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两套装置中除二氧化碳含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目的是设置对照,且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片B因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无淀粉合成,淀粉遇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B不能变为蓝色。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合理密植能够给桑葚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桑葚的产量。所以在种植桑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或者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其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产量。
(3)通过测量叶片重量和装置中的氧气都可以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26.(1)a1
(2)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3)大于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1)图1中,a,点表示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均为0,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2)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该装置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前把图2中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或转运走原有植物中的有机物。
(3)甲植物在较低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而乙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需要较强光照,故乙植物为阳生植物,甲植物为阴生植物。因此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大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等。当光照强度为b2时,乙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所以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27.(1)叶绿体
(2)C、A(答全得分)
(3)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合理即可)②葡萄种植季节,白天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生理活动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植物生理活动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植物通过C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通过A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因此可以感受到空气清新;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②新疆吐鲁番葡萄的种植季节,白天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故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累积的有机物多,含糖量高。
28.(1)导管 水
(2)①
(3)减弱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分),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1分)
(5)蒸腾 A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③是蒸腾作用。(1)导管自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向下运输有机物。植物通过③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①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低温储藏减弱了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低温储藏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产量的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在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植物根尖的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A。
29.(1)成熟区 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
(2)光照 合理密植
(3)遮阳(或去掉植物体的部分叶;傍晚移栽)气孔闭合
【解析】(1)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给番茄施肥的同时,需要适当浇水的原因是: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2)种植密度过大会使叶片相互遮挡,减少植物获得的光照,N点番茄种植密度大于M点,此时光照是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为提高番茄的产量,栽培番茄时应注意合理密植。
(3)移栽番茄幼苗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可采取遮阳、去掉植物体的部分叶、傍晚移栽等措施。在10~12时,光照强度较大,气温较高,植物体为避免过量散失体内水分,会关闭部分气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的量会减少,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30.(1)叶肉
(2)蒸腾
(3)二氧化碳
(4)甲
【解析】(1)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所以西瓜苗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完成。
(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少部分被植物体利用。
(3)白天,绿色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由图2可知,甲乙两地白天平均温度相同,甲地夜间平均温度更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夜间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糖分多,因此昼夜温差大的甲地西瓜更甜。
31.(1)蒸腾作用
(2)线粒体
(3)大于 图二中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
(4)成本低(或对环境污染较小)
【解析】图一中①和②可能是氧气或者二氧化碳,③是水,④是有机物。(1)图一中③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图二中B~D阶段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此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C点在B~D阶段中,当图一中草莓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C点相匹配时,图一中的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结构I代表线粒体,结构II代表叶绿体。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图二中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说明该植株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进而可以判断,大棚草莓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4)农家肥属于有机肥,和化肥相比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32.(1)呼吸作用 氧气
(2)大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例如:补光(合理即可)
(5)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A点没有光照,有机蔬菜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析】(1)图一中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A为线粒体。A线粒体中进行的是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积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产量。(3)植物体内绝大多数水分都用于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进行补光处理,都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
(5)图二中A点光照强度为0,有机蔬菜因缺少光照条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3.(1)叶肉
(2)⑤⑥
(3)等于
(4)气孔f
(5)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6)龙舌兰的气孔白天多数呈关闭状态,避免了水分过多散失,晚上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细胞中,白天利用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现生长
【解析】(1)图一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③叶肉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在黑暗条件下能够进行的是线粒体内的呼吸作用,即图二中⑤释放二氧化碳,⑥吸收氧气。
(3)图三中b点时植物体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图三中ed段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为避免植物体失水过多,图一叶片中的⑤气孔会关掉一部分,降低蒸腾作用。从图三中可知,白天中光合作用强度到f点时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f点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一直在积累,f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开始消耗有机物,所以到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5)光合作光照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以及水份含量都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6)由图四分析可知,龙舌兰的气孔白天多数呈关闭状态,避免了水分过多散失,晚上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细胞中,白天利用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能够实现生长。
34.(1)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减小
(2)气孔开度 脱落酸能使气孔开度减小
(3)促进
(4)干旱情况下,植物体内物质D含量增加,促使植物体合成脱落酸,导致气孔开度减小,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解析】(1)图1表示的结构是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其中,细胞a中不含有叶绿体,排列紧密,表示表皮细胞;细胞b中含有叶绿体,呈新月形,表示保卫细胞。植物的下表皮气孔较上表皮更多,要了解气孔结构,需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1中,①表示气孔张开,②表示气孔闭合。由①→②,气孔开度减小。
(2)图2显示植物气孔开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因此,可得出结论:植物激素脱落酸能够使气孔开度减小。
(3)野生型拟南芥体内含有物质D,突变型拟南芥体内缺少物质D。图3显示:干旱环境下野生型拟南芥体内的脱落酸多于突变型拟南芥,由此可以说明:物质D能够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合成。
(4)干旱情况下,植物体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为:植物体内物质D含量增加,促使植物体合成脱落酸,导致气孔开度减小,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35.D【解析】I袋内叶片处于透明塑料袋内可接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甲试管观察不到浑浊现象,A、C错误;II袋内叶片处于黑色塑料袋内无法接收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错误;I、II袋内出现的水珠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D正确。
36.A【解析】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时,植物不能见光,A错误;图一中①滴加碘液,是为了验证叶片内是否有淀粉存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是为了使细胞染色,二者目的不同,B正确;植物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故图一②中的见光部分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图二的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缺氧,所以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瓶内后火焰会熄灭,D正确。
37.C【解析】水绵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所以甲装置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A正确;乙装置中,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凝结在透明袋内壁,形成小水珠,B正确;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花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也会在透明袋内壁形成小水珠,C错误;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手挤压透明袋,乙装置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D正确。
38.(1)E 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左 黑暗中植株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降低,红墨水向左移动
(3)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没有设置遮光处理的对照
(4)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或垃圾分类,合理利用;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图为装置内的氧气浓度变化,E点氧气浓度最高,此时经历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有机物积累最多。BE段氧气含量持续上升,说明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黑暗中植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降低,因此红墨水向左移动。
(3)植株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体内储存了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是叶片在实验前储存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淀粉能被碘液染成蓝色。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图中实验设计的明显不足之处是没有设置遮光处理的对照。
(4)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合理利用;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
39.(1)控制单一变量
(2)呼吸
(3)++
(4)B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解析】(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材料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2)第1组和第2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叶片,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原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第3组光照强度较第4组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浑浊程度比第4组高。
(4)第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B,因为此时植物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40.D【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等。因此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涵养水源、能量转换和空气净化,故选D。
41.D【解析】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产生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消耗二氧化碳制造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A、B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二氧化碳,C正确,D错误。
42.D【解析】绿色植物能将光能转化化学能,直接或间接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A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B正确;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起温室效应,D错误。
43.(1)光合作用(2)ABC
【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该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植树造林能增加植物种群数量,增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能减少树木砍伐;绿色出行能减少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选ABC。
44.(1)蒸腾
(2)形成层
(3)光合 叶绿体
(4)植树造林(或爱护花草;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此过程可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木本植物的茎内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形成层中的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内转化为木质部,向外转化为树皮,使植物的茎不断加粗。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作为中学生,保护植被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植树造林、爱护花草、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
45.A【解析】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错误;移栽时带土坨,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保持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正确;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C正确;夏日大树下可乘凉,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树下温度,D正确。
46.(1)成熟
(2)水分
(3)受精卵
(4)光合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5.1)白菜、萝卜等农作物在地窖中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点燃的蜡烛可以用来检验地窖中的氧气浓度
【解析】(1)植物根尖的结构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其中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从题干中可知,惊蛰时期植物生长加快,是由于雨水增多的缘故,所以此阶段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3)瓜和豆都是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形成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最终发育为种子内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受精卵是瓜和豆生命发育的起点。
(4)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5)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贮存的萝卜和白菜,在存放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其中所含的部分有机物,存放时间越长消耗的有机物越多,所以这些蔬菜的营养价值就会降低。
(5.1)白菜、萝卜等农作物储存在通风差的地窖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很容易导致缺氧,点燃的蜡烛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无法继续燃烧,因此可以用点燃的蜡烛来检验地窖中的氧气浓度。
47.(1)无性
(2)③ 导 气孔
(3)呼吸
(4)光合
(5)通过调整株间距和行间距,避免叶片遮挡,可以让马铃薯的叶片最大效率的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图中①是叶肉,②是气孔,③是成熟区,④是伸长区,⑤是分生区,⑥是根冠。(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将马铃薯的块茎种植在土壤里,能够长成新植株,这种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为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2)③成熟区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运送到植株的各个部分,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由②气孔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3)同学们适时松土,使马铃薯的根获得充足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4)马铃薯叶片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即有机物是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5)通过调整马铃薯植株的株间距和行间距,可以避免叶片之间互相遮挡,让马铃薯的叶片最大效率的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达到增产的目的。
48.(1)花药 果实
(2)筛管 胚乳
(3)氧气 光或温度(合理即可)
【解析】(1)图甲中①为花药,②为花丝,③为柱头,④为子房。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水稻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水稻为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为胚乳。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可通过单位时间内有机物或氧气的生成量来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影响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除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外,还有光、温度等因素。
49.(1)种子 受精
(2)光照
(3)无机盐 生物防治
(4)两地气候存在差异(1分)。长沙地区雨水多,“垄”上地势高排水快。有利于辣椒根部呼吸(1分)。西北地区干早少雨,“沟”中水分更充足(1分)(意思相近即可)
50.(1)蒸腾作用 C 叶绿体
(2)花药 传粉
(3)增施农家肥能够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4)合理密植
(5)A
【解析】(1)A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分的动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图中可以合成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是C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的场所是叶绿体。
(2)自然状态下,花的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在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现象,主要是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常常给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3)农家肥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同时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4)玉米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光照不足,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产量,故应该合理密植。
(5)玉米与大豆套种,由于玉米是高秆型作物,大豆是低矮型作物,为了保证大豆能够获得尽量多的光照,玉米要选择图中的紧凑型品种。
51.(1)器官 胚珠 2叶肉
(2)C呼吸作用
(3)A蒸腾作用 5气孔
(4)上移 b~h
(5)无机盐
(6)杂草与番茄植株为竞争关系,会和番茄植株争夺养分、光照、水等,所以杂草会影响番茄植株的生长,及时清理杂草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积累有机物,可提高番茄的产量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器官。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番茄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叶绿体主要存在于2叶肉中,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图二中A是蒸腾作用,B是光合作用,C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能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三曲线中的e点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午时分温度过高,为避免A蒸腾作用过强,叶片5气孔部分关闭所致。
(4)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故图三中的a点会上移。图二中B为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故可判断其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图三中的b~h段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故图二中的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b~h段。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所需无机盐。
(6)杂草与番茄植株属竞争关系,若杂草过多,会和番茄植株争夺养分、光照、水等,则会抑制番茄的生长,故清理杂草后,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积累有机物,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合理即可)。
52.(1)叶绿体
(2)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
(3)水和无机盐
(4)不同枝形(或“枝条离主蔓拉枝下垂的距离)离主蔓60cm拉枝下垂
(4.1)10时起,环境温度上升,植物为了避免蒸腾作用失水过多,部分气孔关闭,导致外界二氧化碳进人量减少,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5)呼吸 彻底清洗、浸泡(合理即可)
【解析】(1)叶绿素储存在果肉细胞的叶绿体当中。
(2)人工授粉是指用人工把植物花粉传送到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或有方向性改变植物物种的技术措施。
(3)蒸腾作用为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供动力。
(4)该实验是研究不同枝形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变量是不同枝形。由图可知,在离主蔓60cm拉枝下垂的处理下,枝条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4.1)从10时开始,阳光逐渐强烈,环境温度开始上升,为了避免植物因蒸腾作用损失大量水分,植物叶片的部分气孔会关闭,此时外界的二氧化碳进入量减少,因此光合作用速率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5)低温保存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保鲜剂的原理与其一致;保鲜剂对人体有害,在食用保鲜剂保存的“阳光玫瑰”葡萄前,应该用清水将葡萄彻底清洗、浸泡(合理即可)。
53.(1)胚 胚乳
(2)花蕊(或雄蕊和雌蕊)胚珠
(3)叶绿体 氧气 呼吸作用
(3.1)分生(3.2)呼吸
(4)种子中的有机物是植物绿色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经筛管运输而来的
【解析】(1)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由种子结构中的胚乳提供。
(2)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与雌蕊。经过传粉与受精过程后,子房会发育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种子。
(3)在叶肉细胞中,需要吸收光照的结构是A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植物通过A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水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在氧气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呼吸作用,B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3.1)每个节间均有一个可以产生分枝的腋芽,说明腋芽中含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3.2)水稻内部具有气腔,适于运输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需要通过筛管来进行,这就是种子中有机物的来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要概念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
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命题点1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98~P100 苏教版:七上P72~P74
北师大版:七上P87~P89 冀少版:八上P26~P28
1.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
A.阳光 B.无机盐 C.氧气 D.有机物
2.为了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班学生栽培了4盆吊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定期浇水、松土 B.观察并记录
C.4盆施加等量氮肥 D.得出结论
3.为改善队员的膳食结构,我国南极科考站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实现了蔬菜的无土栽培。其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和维生素 B.水和无机盐
C、脂肪和淀粉 D.蛋白质和葡萄糖
4.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含钙、磷、钾的无机盐 D.含氮、硼、铁的无机盐
5.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几种无机盐的需求比重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期 几种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
氮 磷 钾
苗期 15 7 11
开花期 27 23 32
结果期 42 49 51
成熟期 16 21 6
A.施肥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植物萎蔫
B.花生生长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在花生结果期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
D.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命题点2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09~P110 苏教版:七上P79~P80
北师大版:七上P85~P87、P92 冀少版:八上P21、P53
6.凉拌黄瓜时加入一些醋和食盐,黄瓜便会渗出很多汁液。在此过程中,黄瓜细胞外溶液浓度X与黄瓜细胞液浓度Y的关系是( )
A.X>Y B.X<Y C.X=Y D.都有可能
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种植庄稼时,浇水越多越好 B.种植庄稼时,施肥越多越好
C.庄稼生长时需要适量的水和无机盐 D.庄稼生长时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8.某植株在前后两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第二天( )
A.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慢
B.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快
C.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慢
D.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快
9.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甲 乙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命题点3 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11~P112 苏教版:七上P94~P96
北师大版:七上P74~P78 冀少版:八上 P42~P43、P52~P53
10.(一题多设问)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
(新考法—再现学习场景)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老师在课堂上用此图进行叶片结构快问快答游戏,下列同学回答正确的是( )
A.小米:1为上表皮、2为叶肉、3为叶脉、4为气孔
B.昊昊:1为叶脉、2为气孔、3为上表皮、4为叶肉
C.亮亮:1为上表皮、2为气孔、3为叶脉、4为叶肉
D.晓芳:1为叶肉、2为上表皮、3为叶脉、4为气孔
命题点4 蒸腾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P110~P113 苏教版:七上P120~P121
北师大版:七上P90~P92 冀少版:八上P53~P54、P59~P60
11.某学习小组在校园中进行测量,发现树林中的空气湿度高于裸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2.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3.小芸向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几小时后,摘下一片叶,将其横切,切面示意图如图。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①、蒸腾作用
B.①、呼吸作用
C.②、蒸腾作用
D.②、呼吸作用
14.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失无机盐 B.在人体中进行
C.维持碳氧平衡 D.参与水循环
命题点5 蒸腾作用的有关实验(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P109~P115 苏教版:七上P120 北师大版:七上P90~P91
15.(新考法 装置装新)如图所示,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型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型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6.如图所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7.(一题多设问)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装置(如图)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一: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甲组 乙组
(1)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 (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该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A组叶面温度 B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0℃ 27.2℃
照射10分钟 41.7℃ 38.2℃
照射20分钟 42.9℃ 35.2℃
(2)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 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3)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 。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4)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新考法—装置创新)小亮采摘了一段果树枝条,
将其放入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
(可测定力的大小,示数越大表示力越大)的示数为6N,
她将装置置于光照条件下6小时后,测得重量最可能是
(选填“6N”“4N”或“0N”)。
参考答案
1.B【解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如果植物叶片缺绿发黄,很可能是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故选B。
2.C【解析】由题知实验目的是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氮肥施加量是唯一变量,实验设计应为1盆吊兰不施加氮肥,3盆吊兰施加不等量的氮肥,故选C。
3.B【解析】植物生长需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无土栽培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故选B。
4.B【解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选B。
5.B【解析】若一次性给花生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使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萎蔫,造成“烧苗”现象,A正确;花生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但还需要少量其他无机盐,B错误;由表可知,花生结果期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最高,因此在结果期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C正确;由表可知,不同生长时期,花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正确。
6.A【解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用醋和盐腌黄瓜,黄瓜渗出汁液,此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浓度X大于黄瓜细胞液浓度Y,故选A。
7.C【解析】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浇水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根部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烂根,A错误;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但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B错误;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和无机盐,C正确;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但还需要少量其他无机盐,D错误。
8.D【解析】由图可知,该植物第二天的散失水量高于第一天,即该植物在第二天的蒸腾作用较强,可推断出该植物第二天吸收的水分较多。蒸腾作用可为水和无机盐在物体内的运输提供动力,所以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第二天无机盐运输快,故选D。
9.(1)B
(2)自上而下
【解析】(1)植物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图甲中A为韧皮部,B为木质部,C为髓,因此横切面变红的部位为B。(2)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环剥树皮后,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继续向下运输,因而在切口上方积累形成枝瘤,说明有机物在茎中运输方向为自上而下。
10.C【解析】图一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图二中⑥是表皮细胞,⑦是保卫细胞,⑧是气孔。②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A正确;⑤和⑧表示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被称为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B正确;⑦保卫细胞中含有少量叶绿体,C错误;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10.1 A
11. C
12.C【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如果较多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会造成植物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故选C。
13.C【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表皮细胞,②为叶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叶片中的叶脉中有导管,因此蒸腾作用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叶片中变红部分为②叶脉,故选C。
14.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A、B错误,D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错误。
归纳总结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使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外面温度。
15.B【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一段时间后,左边的液面高于右边的液面,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将针筒内的部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导致针筒内的气压减小,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故选B。
16.A【解析】主要分布在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因此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A正确;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常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旺盛,植物散失的水分越多,所以,可预测该实验的结果是叶片最多的A袋内壁水珠最多;叶片较多的B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片的C袋内壁水珠最少。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A>B>C,B错误;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C错误;该实验中,植物的枝叶分别套在A、B、C三个密闭的塑料袋中,因此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错误。
17.(1)下降
(2)保卫
(3)形成对照 减少误差
(4)B 植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5)4N
【解析】(1)甲组植物有叶片,乙组植物无叶片,量筒中液体表面滴加油滴避免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组液面位置下降,表明叶片是植物发生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3)对照实验中,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实验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对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即B组为对照组,作用是形成对照。对得到的数据求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由表可知,叶面温度下降的是B组,实验变量为蒸腾作用,则结论为蒸腾作用可降低叶面温度。
(5)图2中果树枝条蒸腾作用会使装置内大部分水散失到空气中,失去的重量大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重量,光照条件下6h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小于6N而大于0N,故测得重量最可能是4N。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要概念 4.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命题点 1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18、P124 苏教版:七上 P99
北师大版:七上 P79~P80 冀少版:八上 P33~P40
1.宣布力争于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
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2.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
要来源于(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3.教室中的桌椅主要是用木材制作而成,这些木材中有机物的来源与以下哪一项无关( )
A.细胞中的叶绿体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大气中的氮气
4.(一题多设问)将某盆栽黑暗处理 24小时,选取一片绿叶,按如图示位置剪断主叶脉,
光照处理 4小时,发现 B区不能制造淀粉,是因为 B 区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新考法—概念关系图)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
依次填写( )
A.脂肪 线粒体 B.有机物 叶绿体
C.淀粉 线粒体 D.脂肪 叶绿体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实验)115考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18~P123 苏教版:七上 P99~P103
北师大版:七上 P67~P74 冀少版:八上 P32~P37
5.(新考法—横向实验整合)某同学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
(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先置于黑暗处 3天,再置于适宜光照下 9小
时后,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 )
甲 乙 丙
A.只有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只有丙
6.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
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有无金鱼藻
B.选水生植物金鱼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7.将一株银边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然后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如图所示。该
实验不能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将两盆牵牛分别放在两个密闭装置中,A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B 叶片所在
装置中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两个装置都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2 小时,
摘下 A、B叶片进行如下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的小烧杯中液体始终是无色的 B.乙是用水给叶片降温
C.丙中只有 B叶片变蓝 D.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9.(一题多设问)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
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A.实验中的气泡最有可能是氧气
B.如果不提供光照,预测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C.实验中接受光照的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根据本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新考法—装置创新)某同学利用金鱼藻进行实验探究,为寻找最适光源:将长势相同的金
鱼藻随机均分为 4组,标为甲、乙、丙、丁,在暗室中分别用 9瓦、14瓦、18瓦、25瓦的
节能灯作为唯一光源)照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22 30 40 40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
20cm
B.该实验产生的气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节
碳酸氢钠

C.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能为金鱼藻提供氧气 溶液

D.应该选用 25瓦的节能灯作为家庭鱼缸的光源
10.(一题多设问)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请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并
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使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形成 。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酒
精的颜色变成 。
(4)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5)(新考法—原因分析)若实验结果为遮光部分有些变蓝,分析原因可能是

11.(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装置创新)了解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提高
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做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Ⅰ.制备材料、装置
a.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制备直径均为 0.6cm的叶圆片若干。
b.抽除叶圆片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目的是使其能在溶液中下沉。
c.以智能 LED射灯作为光源,使用透明玻璃板做成罩子罩住射灯。
图 1 图 2
Ⅱ.具体操作
取 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 10个已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 4 种不同强度的光照
(如图 1)。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1)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它在菠菜叶中数量较多,因此菠菜叶适合作
为本实验的材料。
(2)(新考法—逆向思维)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

(3)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取平均值,目的是 。
2 -1
(4)(新考法—原因分析)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光照强度为 1000 μmol·m ·s 时,叶
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原因是 。
(5)光合作用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光照强度外,还可以用本实验装置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6)(新考法 批判性思维)某同学家没有 LED灯,他选用白炽灯来进行该实验,你觉得他
的实验结果合理吗?并说明理由。 。
(7)(新考法—检测指标)该实验中的观察指标是:叶圆片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呼吸作用的实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27-P130 苏教版:七上 P106
北师大版:七上 P81~P84 冀少版:八上 P47~P50
12.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13.粮食储存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少,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运输作用
14.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植物体中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叶绿体 B.导管 C.任何细胞 D.活细胞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4 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实验)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27~P130 苏教版:七上 P106
北师大版:七上 P81~P84 冀少版:八上 P47~P50
15.如图为观察种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根据结果可推测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 )
甲瓶 乙瓶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能量
16.(一题多设问)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
天后进行观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装置 A 装置 B
(1)装置 A: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装置 B: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新考法—装置创新)如图实验装置为珊珊同学为
探究密闭容器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U形管
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实验开始前 U形管左侧和右侧液面持
平。将浸泡过的种子置于装置中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有
部分种子萌发(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可观察 U形管右侧的变化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5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24 苏教版:七上 P110~P111
北师大版:七上 P80 冀少版:八上 P44
考向 1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7.下列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给菜地适时松土 B.延长光照时间
C.注意合理密植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8.为了能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勤劳的中国人把阳台的边边角角充分利用,种起了豇豆、
黄瓜等蔬菜。种植中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C.利于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D.防止蔬菜受到家养小宠物的破坏
1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以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
A.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C.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播种前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考向 2 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0.加快粮食烘干设施的建设有利于粮食的储存。原理是种子烘干后能( )
①抑制呼吸作用 ②防止种子萌发 ③防止种子霉变 ④促进光合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这种现象叫“浮头”。出
现“浮头”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尽快采取的措施是( )
A.向水中投喂食物 B.向水中输入空气
C.给池塘的水加热 D.加冰块给水降温
22.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保存红薯,通常会将其存放于地窖中。下列相关见解,错误的是()
A.红薯在地窖放久了,其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B.红薯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C.进地窖前,应用燃烧的蜡烛检测氧气含量 D.红薯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应白天进地窖
考向 3结合实验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3.(新考法—数据分析)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量(“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
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 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 2组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 A、B、C、D、E五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萝卜幼苗,白天温室
内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
同,且夜间每个温室温度控制一样)。
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 A B C D E
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弱光照 弱光照
温度 25℃ 25℃ 10℃ 25℃ 1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0.03%
(1)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2)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
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3)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4)(新考法—原因分析)上述 5个温室中,萝卜幼苗生长速度最快的是 温室中
的萝卜幼苗,原因是 。
(5)(新考法—原因分析)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卜加以储存,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萝卜出现了“空心”现象,其原因是 。
25. (一题多设问)南充作为“丝绸之都”,已有数千年的桑树种植历史。在乡村振兴工作
中,南充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桑葚生产基地,带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现欲利用桑树
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来提高桑葚果实的产量。某校生物社团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 1
和图 2所示的实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
图 1 图 2
(1)实验步骤:
①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桑树苗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 作用,消耗掉
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②在图 1的两套装置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设置
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③图 2中步骤丙滴加碘液后,不能变成蓝色的叶片是 (填字母)。通过对叶片 A和
叶片 B的实验现象分析,该生物社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合理密植增加桑葚产量。请你从影响光
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再提出一条能够增加桑葚产量的措施 。
(3)(新考法—检测指标)实验中,除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化分析外,还可以通过
和 作为检测指标。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图 1是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图。图 2是探
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图 1 图 2
(1)由图 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 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2)图 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 。利用该装置
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随后光照 3 小时,摘下叶片 A和 B,脱色后滴加碘
液观察现象。
(3)依据图 1,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 b2 时,在合理灌
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 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6 综合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类型 1 结合叶片考查
27.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植物的生命周期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
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等。如图中 A、B、C分别表示植物叶
片所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生理活动 C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植物通过 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用图中字母表示)
(3)(新考法—原因分析)请运用植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分析其原因是 。
②新疆吐鲁番种植的葡萄含糖量较高。分析其原因是 。
28. (一题多设问 新考法—大概念)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
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如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
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
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 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填序号) 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 (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新考法—分级赋分)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农民们采用在大棚中安装二
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产量,原理是 。
(5)(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番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这些水分和无机盐
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提供的拉力。下列四个视野中表示番茄根尖成熟
区的是 。
A B C D
类型 2 结合曲线图考查
29.近年来,潍坊市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的富硒番茄,以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番茄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菜农常采取一些栽培措施影响番茄的生理活动,促进番茄的生长
发育,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图 1 图 2
(1)番茄所含的微量元素硒等主要通过根尖的 吸收。俗语说“有水即有肥,无水
肥无力”,因此,在给番茄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

(2)某研究小组以大田种植的番茄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 1 所示,N 点与 M 点相
比,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基于该实验的结论在
栽培番茄时应 。
(3)春季移栽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菜农常对番茄苗采取 的措施。
夏季晴朗的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如图 2所示,在 10~12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
弱的原因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3 以“叶片”或“曲线”结合其他形式综合考查
30.西瓜是资阳的特产之一,被誉为瓜果之王,深受消费者喜爱。图 1为西瓜苗进行光合作
用的示意图,图 2为甲乙两地昼夜平均温度情况。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 1图 2
(1)西瓜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 (填“叶肉”“叶脉”或“叶表皮”)
部分。
(2)图 1中西瓜苗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作用。
(3)图 1中②表示叶片从空气中吸收 ,该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4)不同地区的西瓜,其糖分的含量受昼夜温差的影响。昼夜温差较大的含糖量高,据图
2推测 地的西瓜更甜些。
图 1 图 2
31.草莓因其果实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在邵阳地区被广泛种植。图一为大
棚草莓植株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其中Ⅰ、Ⅱ代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①②③④代
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图二表示某晴天该草莓大棚一天 24 小时内测得的二
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③所代表的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
(2)当图一中草莓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 C点相匹配时,图一中的结构Ⅰ代表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新考法—证据推理)根据图二的曲线判断大棚草莓一天 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的总量 (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
量,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4)(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农业专家建议果农多使用农家肥,少用
化肥。该措施的优点是什么? (答出一条即可)。
32.(一题务设问)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造现代化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有
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如图一表示发生在有机蔬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A是某种细胞
结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①是二氧化碳,在 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是 。
(2)有机蔬菜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说明白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有机
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有机蔬菜的自动灌溉。
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请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的具
体措施: 。
(5)(新考法—证据推理)科研人员测定了该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
的曲线,图二中 A点时,该有机蔬菜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判断依据是什么?。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一题多设问)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绿色
植物的生理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初步探究。图一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叶肉
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三是一种陆生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
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注:C表示二氧化碳)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在黑暗的条件下,图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
(填数字)。
(3)图三中,在 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
强度。
(4)图三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避免失水过多,关闭了部分图一
中的[⑤] 。该植物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填字母)点。
(5)(新考法—举例类开放性)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请写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至少写两点)。
(6)(新考法—证据推理)某同学认为气孔关闭会影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不利于其生长,
于是进一步测定了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龙舌兰在一天内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结果如图
四,说明其在干旱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图四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研究者对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中 a、b分别表示的细胞是 、 ,要观察到图示结构,需要进行的
操作是制作 (填“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或“叶的纵切面临时切片”
或“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干旱可导致气孔开度减小,以减少失水。气孔开度主要指气
孔打开程度,由图 1中的①→②可知,气孔开度 (填“增大”或“减小”)。
图 1图 2图 3
(2)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增加。研究者对实验植物拟
南芥进行了微量的脱落酸涂抹处理,分别在 1小时和 3小时检测 ,得到实验结果
如图 2,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 。
(3)研究者发现植物体内某种物质 D 含量变化,也会很大程度影响气孔开度变化。为研究
物质 D与脱落酸合成是否有相关性,做了以下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拟南芥,即野生型(体
内可合成物质 D)与突变型(体内缺失物质 D),分别在正常和干旱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
果如图 3。由此研究可得出的结论为:物质 D可 (填“促进”或“抑制”)脱落酸合成。
(4)综合以上实验与研究结论,运用以下词语:气孔开度、脱落酸、物质 D,将三者相互联
系,说明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7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综合实验(实验)
35.如图为探究植物生活的装置,塑料袋内叶片大小相同,关闭阀门①和②,置于充足的光
下 4小时后,打开阀门①和②,观察现象。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Ⅰ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B.Ⅱ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C.甲、乙试管中均会观察到变浑浊现象
D.Ⅰ、Ⅱ袋内水珠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
36.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某校学生依据教材进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与呼吸
作用相关的实验。如图表示实验过程中的部分图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图-③表示植物放置于暗室一昼夜,暗室内装有开启的红色安全灯
B.图一①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的目的不同
C.在光照条件下,图一②中的甲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又进行呼吸作用
D.图二中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火焰立刻熄灭了,是因为瓶里缺少氧气
37.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B.乙装置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用乙装置探究蒸腾作用时,可改进为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
D.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手挤压透明袋,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 (新考法—社会热点)我国政府提出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即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中和抵消日常活动中碳的排放。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
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甲图 乙图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置于一封闭透明装置中,内置缓冲液(缓冲液可
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 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
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甲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填字
母)。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
水滴会向 移动,原因是 。
(3)(新考法—方案评价)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 。若利用上述实验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

(4)(新考法—做法类开放性)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
标,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9. (新考法—装置创新)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
1所示的探究。
图 1
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 50mL 澄清的石灰
水溶液;
②再取四套这种相同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
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 16小时处理(第 3至 5组用冷光灯照射,光照强度
依次增强):
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第 1 组 第 2组 第 3组 第 4组 第 5组
实验结果 -- +++ + -
(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 。
(2)对比第 1组和第 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 作用。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 3组的实验结果为 。
(用“+”、“-”多少表示)
(4)如图 2中(CO2代表二氧化碳)结构①为线粒体,②为叶绿体,第 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
情况为 (填写 A、B、C),原因是 。
图 2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8 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 P130 苏教版:七上 P115~P117
北师大版:七上 P119 冀少版:八上 P58~P60
40.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色植物给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下列不属于绿色
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 )
A.涵养水源 B.能量转换 C.空气净化 D.能量源头
41.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植物制造有机物需消耗二氧化碳
C.植物可利用氧分解有机物 D.植物生命活动都不产生二氧化碳
42.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
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3.“碳达峰”指 0CO2 排放量不再增加,“碳中和”指 CO2 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我国科
研人员利用二氧化碳、氢气等物质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大致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一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工厂化”地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有效助力“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二氧化碳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的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的
(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
(2)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 。
A.植树造林 B.少用一次性筷子 C.提倡绿色出行
44.2023 年 4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
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
答问题。
(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 5 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
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
中的碳一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4)(新考法—举例类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
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
做起,保护植被 ? (答出一条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9 综合考查绿色开花植物
45.观察漫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新人种树人商们每个人都要求者但壹树
D.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46(.一题多设问) “二十四节气”是先辈农贤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
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植物又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和
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 区吸收的。
(2)惊蛰时节,雷鸣惊醒了沉睡的动物,雨水增多,植物生长加快。民间有“惊蛰雷鸣,
成堆谷米”的农谚。此阶段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的瓜和点的豆生命发育的起点是 。
(4)“麦到芒种谷到秋”,芒种期间正是北方收麦之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储存的有机物
是由小麦植株的 作用合成的。
(5)(新考法—原因分析) “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吃到一口
心心念念的蔬菜,北方的人们会将收获的萝卜、白菜贮存在地窖中,但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
其营养价值降低,原因是 。
(新考法—原因分析)有人提出在进入储存白菜、萝卜等农作物的地窖时,要手持一根点燃
的蜡烛,原因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7.(一题多设问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某生物学小组开展种植马铃薯的实践活动。
图一是带芽的马铃薯部分块茎示意图,图二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根尖结构示意图。结
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同学们将图一所示的马铃薯块茎种植在土壤里,经过培育长成新植株。马铃薯的这种
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同学们适量浇水,满足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对水的需要。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三
中结构 (填序号)。吸收的水通过 管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分,其中绝大部
分水由图二中结构② 散失到大气中。
(3)同学们适时松土,使马铃薯的根获得充足的氧气,以保证 作用正常进行,从而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马铃薯块茎中储存的有机物是植株通过 作用制造的。
(5)(新考法—证据推理)除了松土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株间距和行间距来提高马铃薯的
产量,这是因为: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8.信阳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地村民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农
业、林业、渔业等的综合发展,齐心共建生态农业,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
图甲 图乙
(1)信阳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适合水稻生长。图甲为水稻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
构①是 ,其内成熟的花粉散落到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受精后,结构④最终
发育成 。
(2)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种子
的 中储存,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新考法—举例类开放)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有机物或
的生成量来表示。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B点之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升高,导致这种情况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9.(新考法—跨学科·植物栽培)5 月,长沙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爱农兴农”的研学实
践活动,同学们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对研学基地常见农作物的形态结构、种植方式和生长过
程等情况展开研究。某项目小组以辣椒为研究对象,将部分研究内容记录如下:
(1)形态结构:辣椒植株高约 30~40厘米,其中①为花,②为果实,③为 ,属于
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出辣椒,需要经历传粉和 两个过程。
(2)种植方式:采用双行种植,株行距约为 35厘米,合理的行距可避免叶片相互遮挡,能
充分利用 。
(3)生长过程:辣椒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①科学施肥能为辣椒植株的生长提供 ,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②基地菜农常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杀虫剂防治病虫害,这种防治方式属于
,能减少农药污染。
(4)(新考法—分级赋分)拓展延伸:该项目小组查询资料发现,长沙地区的辣椒种植在“垄”
上,而西北地区的辣椒种植在“沟”里(如上图所示),且这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差异自古
有之,古称“畎亩法”。分析以上两地种植方式差异的原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0.(一题多设问)广西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将种植鲜食玉米作为振兴乡村的特
色产业。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为提高鲜
食玉米的产量,需要理解它的三大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及其开花结果(如图乙所示)的
有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鲜食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A] 过程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鲜食玉米的“甜、糯”与 (填字母)过程合
成的有机物有关,进行这一过程的场所是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2)自然状态下,花粉从雄蕊的 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后结出果
穗。鲜食玉米果穗偶有缺粒现象(如图乙所示),主要是由于 不足引起的。为了
减少缺粒现象,人们常常给鲜食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3)(新考法—原因类开放性)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4)(新考法—逆向思维)玉米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玉米生长光照不足,所以在种
植时应该做到 。
(5)(新考法—证据推理)某同学想充分利用资源,在下一年玉米地套种大豆,为保障套种
的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你认为他应选取以下哪种玉米品种 。
A紧凑型 B半紧凑型 C平展型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 (一题多设问)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番茄又名西红柿,
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番茄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 ;
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 ] 。
(2)图二为番茄叶片进行的生命活动模式图,能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3)图三为番茄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
线中的 e点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图二中的[ ]
过强,关闭了图一中的部分[ ] 所致。
(4)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图三中的 a点会 (填“上移”或“下移”)。
图二中 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5)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 。
(6)(新考法—原因分析)在学习完栽培番茄活动后,同学们提出,为提高番茄的产量,在
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杂草,你认为其原因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一题多设问) “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鲜脆多汁,甜而不酸,且有玫瑰香味,市场
前景好,被某葡萄园引进种植。
(1)“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呈绿色,是因为其果肉细胞的 中含有大量叶绿素。
(2)该葡萄园采用塑料大棚来种植,而大棚内蜜蜂等昆虫较少,坐果率不高。为提高坐果
率,果农会将收集的葡萄花粉喷洒在雌蕊的柱头上,该技术称为 。
(3)葡萄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从而促进了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经研究发现不同枝形会影响“阳光玫瑰”葡萄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品质和产量。为
此,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选择长势相近的“阳光玫瑰”葡萄植株,在主蔓上对枝条进行
4 种拉枝处理,每种处理选择 30 根枝条,然后测定四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该实验的变量是 。经 处理后的枝条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新考法—原因分析)图中“阳光玫瑰”光合作用的速率均在 10时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
是因为: 。
(5)“阳光玫瑰”葡萄通过保鲜剂处理能延长其供应时间,实现四季销售,对提高经济效
益具有重要意义。其保鲜的原理除了与冷藏保鲜一样,能减弱水果细胞的 作用,
还能起到杀菌和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但保鲜剂毕竟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我们在食用保鲜
剂保存的“阳光玫瑰”葡萄前应当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一题多设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
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我国科学家继培育出“巨型
稻”、“海水稻”后,又于 2022 年实现了水稻在太空中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
并由神舟十四号带回了世界上第一粒在太空中培育的水稻种子。图甲是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
生活史示意图;图乙是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 表示细胞中的
结构,a、b、c表示相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①所示的种子能萌发成②所示的幼苗,是由于种子的结构中有 ,
它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由种子结构中的
提供。
(2)图甲中,③所示的水稻花为两性花, 是其主要结构。当水稻花发育成熟时,
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里的 发育为种子。
(3)图乙中,A表示的结构是 ,水稻叶肉细胞通过该结构,可以在有光的条件
下,将 b和 c转变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气体 a 。在 a的参与下,B结构能进行
,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为水稻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新考法—证据推理)水稻分蘖(niè)是从水稻每个节上的叶腋处长出来的一个分枝。水
稻除穗茎节外,每个节间均有一个可以产生分枝的腋芽,据此推测腋芽中含有
组织。
(新考法—结构与功能观)水稻的内部具有气腔,保证氧气到达根部,供根细胞进
行作用,使得水稻能在水中生长。
(4)水稻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请从合成和运输的角度,尝试简述种子中有机物的
来源: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A【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的呼吸作用都要消
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选 A。
2.C【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腊
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以前绿叶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故选 C。
3.D【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
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由题意可知,教室里的课桌主要是用
木本植物制作而成,这些木材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而光合作用的原料
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
大气中的氮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故选 D。
4.D【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叶片的主叶脉剪断后输导组织遭到
破坏,影响水分的自下而上运输,导致 B 区缺少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不能制造淀粉,
故选 D。
4.1 B【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光能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所以①代表有机物(主要为淀粉),②代表叶绿
体,故选 B。
5.A【解析】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
的原料。甲装置中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而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光照无法进行
光合作用,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植物缺少原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
以只有甲装置能够产生淀粉,故选 A。
解题关键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6.B【解析】本实验未设置对照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A错误;陆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跟空气混合在一起不方便观察和收集,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便于观察和收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B正确;该实验通过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只能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能说明
吸收了二氧化碳,C 错误;若无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无法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D错误。
7.C【解析】叶片 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不
符合题意;叶片 B在装有氢氧化钠的透明塑料袋中,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叶片 A和叶
片 B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实验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 不符合题
意;该实验无法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 符合题意;对叶片 A 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D不符合题意。
8.D【解析】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甲的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会从无色变为绿色,A
错误;乙是用清水漂洗,洗去叶片上的酒精,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
作用的必需原料,A 叶片能够产生淀粉并遇碘变蓝色,B 叶片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
化碳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遇碘不变蓝,C错误;根据实验变量及实验结果可得
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确。
9.C【解析】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金鱼藻离光照越近,获得的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就越强,
产生的氧气就多,气泡数也越多;反之,气泡数越少。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全天
24小时都在进行,故选 C。
9.1 A【解析】该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不同功率的节能灯,能为金鱼藻提供不同的光照强度,
从而影响气泡产生的数量,因此变量是光照强度,A正确;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有机物和氧
气,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为金鱼藻光合作
用提供原料,C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 18瓦与 25瓦的节能灯照射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目一样多,从节能省电的角度考虑应该选用 18瓦的灯作为家庭鱼缸的光源,D错误。
10.(1)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对照
(3)绿色
(4)淀粉
(5)使用的纸片遮光效果不好
【解析】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观察颜
色。(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
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用黑纸把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使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3)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酒精
的颜色变成绿色,叶片由绿色逐渐变成黄白色。
(4)观察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遮盖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
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遮
光部分也有些变蓝,原因可能是使用的纸片遮光效果不好,导致光线从侧面进入。
11.(1)叶绿体
(2)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 0.6cm;每组
均为 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答出一种即可)
(3)减小实验误差
(4)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叶圆片上浮的
时间(最)短
(5)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光照时间)
(6)不合理,白炽灯会发光也会发热,烧杯与灯的距离不同,除改变光照强度外,也改变
了温度这一环境因素,使得该实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合理。
(7)平均上浮时间
【解析】(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植物细
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除了光照强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这样才
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本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取同一株菠
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 0.6cm;每组均为 10 个已
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3)实验结果要取几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 -1
(4)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 1000 μmol·m ·s 时,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最短,这是因为
此时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除光照强度外,还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照时间等,
利用该实验装置我们还可选择其中一种因素继续进行探究。
(6)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该实验中,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变量是光照强度,那么其他的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而白炽灯不仅会发光也会发热,烧杯
与灯的距离不同,除改变光照强度外,也改变了温度这一环境因素,使得该实验变量不唯一,
因此不合理。
(7)结合题干和柱状图可知该实验检测光合作用的速率的观察指标是:叶圆片平均上浮时
间。
12.C【解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
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其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 C。
13. A【解析】粮食大多为农作物的种子,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导
致粮食重量减少,故选 A。
14.D【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植物体每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
在进行的生理作用,故选 D。
15. A
16.(1)释放
(2)浑浊
(3)U形管右侧中的水柱上升
【解析】(1)装置 A;乙瓶内的种子是煮熟的种子,呼吸作用已经停止,所以温度没有变化,
甲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温度上升,说明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装置 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
往瓶子里注人清水,打开阀门,瓶子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锥形瓶中浸泡过的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由于氢氧化
钠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故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外界气压大于锥形瓶中的气压,此时
U型管右侧水柱会上升。
17.A【解析】适时松土,增加了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
用无直接关系,A符合题意;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有机物就越
多,有利于提高产量,B 不符合题意;合理密植使绿色植物提高光照利用率,增强植物的光
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
于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18.A【解析】搭架可使植物对阳光的利用率更高,植物可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故
选 A。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A【解析】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无机盐需求的种类、数量并不相同,施肥过多可
能导致“烧苗”现象,造成减产,甚至死亡,A 错误,B 正确;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充分利
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C 正确;水稻种子发芽率达到 90%以上才能进行播种,
因此,水稻种子播种前需先测定发芽率,D正确。
20. A
21.B【解析】鱼通过鳃丝上的毛细血管获得水中的氧气,当水中缺氧时,鱼会因缺氧气而
浮出水面,即“浮头”,因此应该尽快向水中输入空气,故选 B。
22.D【解析】存放的红薯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含量逐渐减少,A正
确;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将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
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进入储存红薯的地窖前,要用燃烧的蜡烛检测氧气浓度,C正
确;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进行,D错误。
23.B【解析】分析图像内容可知,摘果日期越晚,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A错误;1
组日落盖膜,夜间温度较高,呼吸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较多,故比 2 组含糖量越低,
B正确、D错误;1组含糖量均低于 2组,C错误。
24.(1)B D(或 D B)
(2)B C(或 C B)
(3)AB(或 B A)
(4)B 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强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解析】(1)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光照强度,其他条件应
相同且适宜,故选 B和 D。
(2)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温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
选 B和 C。
(3)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条件
应相同且适宜,故选 B和 A。
(4)5 个温室的条件相比,B 温室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强,
故萝卜幼苗生长最快。
(5)萝卜出现“空心”现象,是因为长时间储存情况下,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
的有机物。
25.(1)①呼吸 ②对照 二氧化碳 ③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合理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适当地升高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地提高光照强度,合理即可)
(3)测量叶片重量 装置中的氧气分析
【解析】(1)①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能够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实验中将两盆长势相似
的桑树苗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
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②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
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结果。图 1中两套实验装置
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两套装置中除二
氧化碳含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目的是设置对照,且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③二
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片 B 因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无淀粉合成,
淀粉遇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 B不能变为蓝色。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
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合理密植能够给桑葚的生长提供充足的
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桑葚的产量。所以在种植桑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二氧化碳浓
度或者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其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产量。
(3)通过测量叶片重量和装置中的氧气都可以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26.(1)a1
(2)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3)大于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1)图 1 中,a,点表示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
氧化碳均为 0,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2)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
以该装置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前把图 2 中的装置放在黑暗处
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或转运走原有植物中的有机物。
(3)甲植物在较低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而乙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需要
较强光照,故乙植物为阳生植物,甲植物为阴生植物。因此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大于
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等。当光
照强度为 b2 时,乙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所以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
取的措施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1)叶绿体
(2)C、A(答全得分)
(3)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
散失到大气中(合理即可)②葡萄种植季节,白天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
机物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生理活动 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2)植物生理活动 A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植物通过 C光合作用积累
有机物,通过 A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因此可以感受到空气
清新;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②新疆吐鲁番葡萄
的种植季节,白天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气温低,呼吸
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故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累积的有机物多,含糖量高。
28.(1)导管 水
(2)①
(3)减弱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分),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
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1分)
(5)蒸腾 A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③是蒸腾作用。(1)导管自下向上运输
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向下运输有机物。植物通过③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①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低温储藏减弱了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低温
储藏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产量的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给植物生
长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在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植物根尖的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 A。
29.(1)成熟区 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
(2)光照 合理密植
(3)遮阳(或去掉植物体的部分叶;傍晚移栽)气孔闭合
【解析】(1)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
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给番茄施肥的同时,需要适当浇水的原因是: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
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2)种植密度过大会使叶片相互遮挡,减少植物获得的光照,N点番茄种植密度大于 M点,
此时光照是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为提高番茄的产量,栽培番茄时
应注意合理密植。
(3)移栽番茄幼苗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可采取遮阳、去掉植物体的部分叶、傍晚移栽等
措施。在 10~12 时,光照强度较大,气温较高,植物体为避免过量散失体内水分,会关闭
部分气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的量会减少,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30.(1)叶肉
(2)蒸腾
(3)二氧化碳
(4)甲
【解析】(1)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所
以西瓜苗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完成。
(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少部分被植物体利用。
(3)白天,绿色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
物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由图 2 可知,甲乙两地白天平均温度相同,甲地夜间平均温度更低。昼夜温差大的地
区,夜间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糖分多,因此昼夜温差大的
甲地西瓜更甜。
31.(1)蒸腾作用
(2)线粒体
(3)大于 图二中 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 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
(4)成本低(或对环境污染较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析】图一中①和②可能是氧气或者二氧化碳,③是水,④是有机物。(1)图一中③水在
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图二中 B~D阶段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此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
物体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
的场所是线粒体。C 点在 B~D 阶段中,当图一中草莓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 C 点相匹配时,
图一中的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结构 I代表线粒体,结构 II代表叶绿体。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
物能积累有机物。图二中 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 A 点的二氧化碳浓度,说明该植株一天中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进而可以判断,大棚草莓一天 24 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4)农家肥属于有机肥,和化肥相比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32.(1)呼吸作用 氧气
(2)大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例如:补光(合理即可)
(5)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A点没有光照,有机蔬菜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
腾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析】(1)图一中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A为线粒体。A线粒体中进行的是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积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产量。
(3)植物体内绝大多数水分都用于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进行补光处理,都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
(5)图二中 A 点光照强度为 0,有机蔬菜因缺少光照条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
作用和蒸腾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3.(1)叶肉
(2)⑤⑥
(3)等于
(4)气孔 f
(5)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6)龙舌兰的气孔白天多数呈关闭状态,避免了水分过多散失,晚上气孔打开,吸收二氧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碳并将其储存在细胞中,白天利用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现生长
【解析】(1)图一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③叶肉中
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在黑暗条件下能
够进行的是线粒体内的呼吸作用,即图二中⑤释放二氧化碳,⑥吸收氧气。
(3)图三中 b 点时植物体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
吸作用强度相等。
(4)图三中 ed段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为避免植物体失水过多,图一叶片中的⑤气
孔会关掉一部分,降低蒸腾作用。从图三中可知,白天中光合作用强度到 f点时与呼吸作用
强度相等,b~f点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一直在积累,f点之后光合作
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开始消耗有机物,所以到 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5)光合作光照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为光合
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以及水份含量都是影
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6)由图四分析可知,龙舌兰的气孔白天多数呈关闭状态,避免了水分过多散失,晚上气
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细胞中,白天利用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
能够实现生长。
34.(1)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减小
(2)气孔开度 脱落酸能使气孔开度减小
(3)促进
(4)干旱情况下,植物体内物质 D含量增加,促使植物体合成脱落酸,导致气孔开度减小,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解析】(1)图 1表示的结构是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其中,细胞 a中不含有叶绿体,排列
紧密,表示表皮细胞;细胞 b中含有叶绿体,呈新月形,表示保卫细胞。植物的下表皮气孔
较上表皮更多,要了解气孔结构,需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 1
中,①表示气孔张开,②表示气孔闭合。由①→②,气孔开度减小。
(2)图 2 显示植物气孔开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因此,可得出结论:植物激素脱落酸
能够使气孔开度减小。
(3)野生型拟南芥体内含有物质 D,突变型拟南芥体内缺少物质 D。图 3显示:干旱环境下
野生型拟南芥体内的脱落酸多于突变型拟南芥,由此可以说明:物质 D能够促进植物体内脱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落酸的合成。
(4)干旱情况下,植物体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为:植物体内物质 D 含量增加,促使植物体
合成脱落酸,导致气孔开度减小,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35.D【解析】I袋内叶片处于透明塑料袋内可接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
用,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甲试管观察不到浑浊现象,A、C错误;II
袋内叶片处于黑色塑料袋内无法接收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
作用,B错误;I、II袋内出现的水珠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D正确。
36.A【解析】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时,植物不能见光,A错误;图一中①滴加碘液,是为
了验证叶片内是否有淀粉存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是为了使细
胞染色,二者目的不同,B正确;植物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呼吸作用,故图一②中的见光部分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萌发的种子进
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图二的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缺氧,所以将
燃烧的蜡烛放入瓶内后火焰会熄灭,D正确。
37.C【解析】水绵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所以甲装置①
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A正确;乙装置中,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
凝结在透明袋内壁,形成小水珠,B正确;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花盆土壤中的水
分蒸发,也会在透明袋内壁形成小水珠,C错误;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
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
手挤压透明袋,乙装置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D正确。
38.(1)E 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左 黑暗中植株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降低,
红墨水向左移动
(3)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没有设置遮光处理的
对照
(4)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或垃圾分类,合理利用;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
释放二氧化碳。甲图为装置内的氧气浓度变化,E点氧气浓度最高,此时经历了一天的光合
作用,有机物积累最多。BE 段氧气含量持续上升,说明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强度。
(2)黑暗中植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降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低,因此红墨水向左移动。
(3)植株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体内储存了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
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是叶片在实验前储存的。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淀粉能被碘液染成蓝色。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进行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图中实验设计的明显不足之处是没有设置遮光处理的对照。
(4)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
39.(1)控制单一变量
(2)呼吸
(3)++
(4)B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解析】(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材料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
的绿萝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2)第 1组和第 2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叶片,对比第 1组和第 2组的实验结果,
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 3 组的实验结果为++,原因为光是光合作用
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第 3组光照强度较第 4 组弱,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浑浊程度比第 4组高。
(4)第 4 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 B,因为此时植物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
碳,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
用强度,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40.D【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
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
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
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等。因此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
作用有涵养水源、能量转换和空气净化,故选 D。
41.D【解析】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产生的氧气释放
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消耗二氧化碳制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A、B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二
氧化碳,C正确,D错误。
42.D【解析】绿色植物能将光能转化化学能,直接或间接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A正
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
B正确;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
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
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起温室效应,D错误。
43.(1)光合作用(2)ABC
【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释放氧气,因此该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植树造林能增加植物种群数量,
增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能减少树木砍伐;绿色出行能减少私家车等
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选 ABC。
44.(1)蒸腾
(2)形成层
(3)光合 叶绿体
(4)植树造林(或爱护花草;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
【解析】(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此过程可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木本植物的茎内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形成层中的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
胞,向内转化为木质部,向外转化为树皮,使植物的茎不断加粗。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作为中学生,保护植被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植树造林、爱护花草、不破坏植被、
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
45.A【解析】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
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错误;移栽时带土坨,目的是
保护幼根和根毛,保持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 正确;
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C正确;夏日大树下可乘凉,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
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树下温度,D正确。
46.(1)成熟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水分
(3)受精卵
(4)光合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5.1)白菜、萝卜等农作物在地窖中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点燃的蜡
烛可以用来检验地窖中的氧气浓度
【解析】(1)植物根尖的结构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其中成熟区具有大量根
毛,大大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从题干中可知,惊蛰时期植物生长加快,是由于雨水增多的缘故,所以此阶段影响农
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3)瓜和豆都是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形成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
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最终发育为种子内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受精卵
是瓜和豆生命发育的起点。
(4)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5)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
程。贮存的萝卜和白菜,在存放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其中所含的部分有机物,存
放时间越长消耗的有机物越多,所以这些蔬菜的营养价值就会降低。
(5.1)白菜、萝卜等农作物储存在通风差的地窖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
氧化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很容易导致缺氧,点燃的蜡烛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无法继
续燃烧,因此可以用点燃的蜡烛来检验地窖中的氧气浓度。
47.(1)无性
(2)③ 导 气孔
(3)呼吸
(4)光合
(5)通过调整株间距和行间距,避免叶片遮挡,可以让马铃薯的叶片最大效率的利用阳光
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图中①是叶肉,②是气孔,③是成熟区,④是伸长区,⑤是分生区,⑥是根冠。(1)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将马铃薯的
块茎种植在土壤里,能够长成新植株,这种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为营养
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③成熟区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吸
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运送到植株的各个部分,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
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由②气孔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3)同学们适时松土,使马铃薯的根获得充足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保证植物
的正常生长。
(4)马铃薯叶片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
放氧气,即有机物是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5)通过调整马铃薯植株的株间距和行间距,可以避免叶片之间互相遮挡,让马铃薯的叶
片最大效率的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达到增产的目的。
48.(1)花药 果实
(2)筛管 胚乳
(3)氧气 光或温度(合理即可)
【解析】(1)图甲中①为花药,②为花丝,③为柱头,④为子房。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
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
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水稻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水稻为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贮
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为胚乳。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可通过单位时间内有机物或氧气的生成量来测定
光合作用的强度。在适宜的水肥条件下,影响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除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外,
还有光、温度等因素。
49.(1)种子 受精
(2)光照
(3)无机盐 生物防治
(4)两地气候存在差异(1 分)。长沙地区雨水多,“垄”上地势高排水快。有利于辣椒根
部呼吸(1分)。西北地区干早少雨,“沟”中水分更充足(1分)(意思相近即可)
50.(1)蒸腾作用 C 叶绿体
(2)花药 传粉
(3)增施农家肥能够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4)合理密植
(5)A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析】(1)A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分的动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
植物体内的运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同时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图中可以合成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是 C光合作用,进行光
合作用过程的场所是叶绿体。
(2)自然状态下,花的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在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玉米属
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
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果
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现象,主要是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
下的传粉不足,常常给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3)农家肥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同时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4)玉米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光照不足,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
降低产量,故应该合理密植。
(5)玉米与大豆套种,由于玉米是高秆型作物,大豆是低矮型作物,为了保证大豆能够获
得尽量多的光照,玉米要选择图中的紧凑型品种。
51.(1)器官 胚珠 2叶肉
(2)C呼吸作用
(3)A蒸腾作用 5气孔
(4)上移 b~h
(5)无机盐
(6)杂草与番茄植株为竞争关系,会和番茄植株争夺养分、光照、水等,所以杂草会影响
番茄植株的生长,及时清理杂草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积累有机物,
可提高番茄的产量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茎、叶为营养
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器官。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
而来的,番茄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叶绿体主要存在于 2叶肉中,可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图二中 A是蒸腾作用,B是光合作用,C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能为
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三曲线中的 e 点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午时分温度过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为避免 A蒸腾作用过强,叶片 5气孔部分关闭所致。
(4)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故图三中的 a 点会上移。图二
中 B为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故可判断其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图三
中的 b~h段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故图二中的 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 b~h段。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所需无
机盐。
(6)杂草与番茄植株属竞争关系,若杂草过多,会和番茄植株争夺养分、光照、水等,则
会抑制番茄的生长,故清理杂草后,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积累有
机物,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合理即可)。
52.(1)叶绿体
(2)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
(3)水和无机盐
(4)不同枝形(或“枝条离主蔓拉枝下垂的距离)离主蔓 60cm拉枝下垂
(4.1)10时起,环境温度上升,植物为了避免蒸腾作用失水过多,部分气孔关闭,导致外
界二氧化碳进人量减少,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5)呼吸 彻底清洗、浸泡(合理即可)
【解析】(1)叶绿素储存在果肉细胞的叶绿体当中。
(2)人工授粉是指用人工把植物花粉传送到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或有方向性改变植物物
种的技术措施。
(3)蒸腾作用为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供动力。
(4)该实验是研究不同枝形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变量是不同枝形。
由图可知,在离主蔓 60cm拉枝下垂的处理下,枝条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4.1)从 10时开始,阳光逐渐强烈,环境温度开始上升,为了避免植物因蒸腾作用损失大
量水分,植物叶片的部分气孔会关闭,此时外界的二氧化碳进入量减少,因此光合作用速率
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5)低温保存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保鲜剂的原理与其一致;保鲜剂对人体有害,在
食用保鲜剂保存的“阳光玫瑰”葡萄前,应该用清水将葡萄彻底清洗、浸泡(合理即可)。
53.(1)胚 胚乳
(2)花蕊(或雄蕊和雌蕊)胚珠
(3)叶绿体 氧气 呼吸作用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分生(3.2)呼吸
(4)种子中的有机物是植物绿色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经筛管运输而来的
【解析】(1)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