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23分
1.课内外名句及常识填空(7分)
(1)子贡问曰:“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论语·卫灵公》)
(2)
则近道矣。(《大学之道》)
(3)
,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
(4)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
。
(《诗经·无衣》)
(5)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肖像描写的两句是“
(6)《长征胜利万岁》中毛泽东同志认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
长
征是
长征是
”。
(7)《大学之道》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三纲”“八目”体系,其中“八目”指的是
、致
知、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加点字解释(5分)
(1)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2)警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墨子·兼爱》)
(3)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4)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庄子·五石之瓠》)
(5)攘臂而扔之(《老子·第三十八章》)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墨子·兼爱》)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第六十三章》)
4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桢期中考试后将去南京人文行走,请问他收集的研学资料中的诗词,哪一句写的不是南
京?(
)(2分)
A.凤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将下列语句连成语义连贯、层次清楚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内部安宁为新的工业繁荣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保证
②1851年的向帝制倒退,又一次证明那时无产阶级的意愿还不成熟
③油于需要使军队有事可做
④而波拿巴就利用这些战争
⑤结果就产生了战争
⑥但是向帝制倒退本身必定会造成使无产阶级的意愿成熟起来的条件
⑦并且由于需要将革命潮流引开,使之关注国外
⑧猎口实现“民族原则”,千方百计为法国兼并领土
A.②①⑧③⑦⑤⑧④
B.
②⑧①③⑦⑤④⑧
C.①②③⑧⑦⑤④⑧
D.②⑤⑥①④⑦③⑧
二阅读5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一8题。(11分)
道家玄理之性格(节选)牟宗三
①道家的“无”是对何而发呢?如何了解“无”这个观念?“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这个观念若是当作一个逻辑概念或存有论的概念看,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但那是完全不
同的讲法。假定你了解了老子的文化背景,就该知道“无”是简单化的总持的说法,他直接提
出的原是“无为”。“无为”对着“有为”而发,老子反对有为,为什么呢?这就由于他的特殊
机缘(particular occasion)而然,要扣紧“对周文疲弊而发”这句话来了解。有为就是造作。
照道家看,一有造作就不自然、不自在,就有虚伪。周公所造的礼乐典章制度,到春秋战国时
代,贵族的生命堕落腐败,都只成了空架了,是室息我们生命的桎梏。因此周文的礼乐典章制
度都成了外在的或形式的,如此没有真生命的礼乐就是造作的、虚伪的、外在的、形式化的。
任何礼节仪式,假定你一眼看它是外在的,那么它完全就是个没有用的空架子。只有外在的、
在我们生命中没有根的、不能内在化的,才可以束缚我们;若是从生命发出来的,就不是束缚。
在这个情形之下,老子才提出“无为”这个观念来。
②了解了“无为”这个观念,把它弄普遍化,就是“无”这个观念。“无”开始作动词看,
就特殊机缘讲它所否定的是周文,其实周文就包括一切东西;再把这个特殊机缘抽掉,往前进,
为什么反对造作呢?大概可以分成三层来说。最低层的是自然生命的纷驰使得人不自由不自在。
人都有现实的自然生命,纷驰就是向四面八方流散出去。这是第一层人生的痛苦。这在现代社
会特别明显,现代人都是在现实自然生命的纷驰上找刺激,不过瘾又找麻醉,所以老子说“五
色令人目盲,五音今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爽”当差失讲,如爽失
爽约之“爽”;五色缤纷令人眼都糊涂了;拿现代的话总起来说就是自然生命的纷驰,生命向四
面八方像马一样地跑出去了。再上一层,是心理的情绪,喜怒无常等都是心理情绪,落在这个
层次上也很麻烦。再往上一层属于思想,是恋念的造作。现在这个世界的灾害,主要是意念的
灾害,完全是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意念的造作最麻烦,一套套的思想系统,扩大说都是意念的
造作。意念造作、观念系统只代表一些意见、偏见,说得客气些就是代表一孔之见的一些知识。
所以任何大教都以智慧为目标,而不提供知识,智慧的不同就在把知识、观念的系统、意念的
造作化掉。凡是意念的造作都是一孔之见的系统,道过这些孔有点光明,但周围就环绕了无明,
只有把它化掉,才全部是明,智慧就代表明。道家就从这里讲“无”,不讨论系统而反要将系统
化掉。自然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再往上,意念的造作,凡此都是系统,要把这些都化掉。
周文虽说适应那个时代的生活,但也不过是一套典章制度的系统。假定找不出周文在理性上的、
内在的根据,把它看成外在的、只是个造作的系统,就当该否决。老子就这样看周文,儒家当
然不这样看,所以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莫非性情中出”。孔子也不讲“无”(非无此义),
而是正面提出“仁”的观念来。道家否定周文,扩大而讲“无为”,反对造作的“为”,用现代
的语言表示出来,就是否定自然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和意念的造作这三层。光说“五色令
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那只是个人的、一时的感性追逐,而且是很粗浅的;意念造作的影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课内外名句及常识填空(7分)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廷增以为器凿户筋以为室
修我矛锻与子偕作;尘满面鬓如霜;宜言书宜传队播种机:格物诚意正心修身
2.加点字解释(5分)
称赞,称许:治疗:处事合宜:同“皲”,皮肤冻裂:牵引
3.(1)(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用来和这个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用来在乡里册友中博取名誉,也
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省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相关实词:内,要、然,错一个0,5,
扣完为止)
(2)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励亲爱呢?(故,以
为,两个恶一字多义,得,劝,6个得分点,学生如果翻不出圣人是…的人,这一次可以不做要求)
(3)轻易允诺一定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因此圣人尚且把率看得很难,
便最终没有什么困难了。(轻诺,多易,多难,是以,犹,难之6个得分点,其它翻译出现明显错误,
酌情扣分)
4.按要求选择(5分)
(1)D(2)B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1分)
5.在虚一而静的心境(以无为本的心境,化掉觜若)(1分)中空悬,脱离实际,无法在现实中应用、
落实(从不表现在任何特定方向)(1分),
6.C7.D
8.(1)先说“无为”是解释“无”的概念的前提,“无为”对着“有为”而发,针对“周文疲敝”,
老子才提出“无为”这个观念来,了解了“无为”这个观念,把它再普遍化,就是“无”这个观念。
/从“无为”的历史性到“无”的普适性,(三选一)
(2)“无”做动词讲,是对“自然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和意念的造作”三层痛苦的否定。
(3)再由否定到正面肯定,指出“无”是“虚一而静”的状态,是有自然妙用的心境。(2,3合在一
起写,要强调从“无”批判到其肯定的过程)
(4)最后说“有”,是建立在以“无”为基础的心境上的,体现“矢量性”。(从精神层面的“无”
到实际生活的“有”)表现了道的两重性。
评分说明:
前提/普遍化普适性。三层痛苦。从否定到正面肯定。矢量性/道的两重性。以上四个层次,层次内
部不重复给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5分)
9.“草原的野火”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幽默”热心肠的特点(1分)、“泥土”则形象地表现“幽
默”温和宽厚、富于力量的特点(1分),“建设”共同与和“讽刺”的破坏性形成对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