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11: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表现在( )
A.公田的出现 B.青铜器的使用
C.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孔子曾经修订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3.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里劳作,他肯定不可能( )
A.用铁制的犁耕地 B.用青铜工具进行生产
C.利用水井来灌溉土地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
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青铜器的使用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5.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 )
①青铜业 ②煮盐业③冶铁业 ④漆器制作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铁制农具进行耕作 B.使用金属货币进行贸易
C.水稻试种成功 D.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7.“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知识点二 王室衰微
8.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分封制的实行 B.周平王东迁 C.“国人暴动” D.诸侯争霸
9.西周的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原因是( )
A.诸侯国设置县、郡 B.周平王东迁 C.“国人暴动” D.王室的废除
10.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的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期 B.诸侯争霸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走向瓦解 D.周天子仍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11.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道:“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和功臣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赖强大的诸侯
D.自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12.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就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映了( )
①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③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④分封制逐渐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阳识点三 诸侯争蜀
1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争取霸主地位,所打出的旗号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均贫富” D.“尊王攘夷”
14.《国家宝藏》介绍的山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侯马盟书”让观众眼前一亮。春秋时期歃血为盟的盟主中,盟主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上演的故事是( )
A.一鸣惊人 B.问鼎中原 C.退避三舍 D.围魏救起起
15.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诗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奋笔疾书的真实写照
B.春秋末年诸候争霸战乱频繁的历史现象
C.吴国和越国勤苦训练军队的现象
D.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思想
16.春秋时期,诸侯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A.民族交融 B.社会变化 C.经济发展 D.技术发展
17.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期,只有10多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走向统一 B.弱肉强食 C.诸侯争霸 D.适者生存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C 6.C 7.C
8.B 9.A 10.C 11.C 12.C
13.D 14.C 15.B 16.A 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