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8 分)
shū shì jià shǐ hū huàn tàn suǒ
ào mì lián xì jiāng yìng gǎi shàn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豌( ) 疆( ) 探( ) 愉( )
碗( ) 僵( ) 深( ) 偷(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9 分)
( )七( )八 出( )意( ) ( )根到( )
呼( )唤( ) ( )云( )雾 ( )( )深海
1.在一间屋子里( )地拉了许多绳子。
2.( )的是,王老师竟然没有批评我。
3.( ),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豆荚 ( )的夜空 ( )地飞行
( )的叶子 ( )的秘密 ( )地避开
五、选词填空。(8分)
发明 发现 发展 发生
1.我们决不能让类似的事再次( )。
2.( )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正是这些( )和(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4.火药是中国四大( )之一。
之所以……是因为 ……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5.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6.(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7.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8.(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六、判断句子的对错。( 4 分)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设问句。 ( )
2.“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 )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 )
4.“是谁在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这是一个设问句。 ( )
七、根据课文及其相关内容填空。(12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篇童话,我认为童话中最了不起的是 的豆子,因为 .
2.《蝴蝶的家》中,“我”为蝴蝶雨天在哪里避雨而着急,表现出了“我”对蝴蝶的 之情。
3.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正如王充说的:“ , ”
4.人类在20 世纪 ,靠的是 .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 代诗人 写的,
诗句的意思是 。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之, 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地学习, 地询问, 地思考, 地分辨, 地实行。
八、快乐阅读厅。(22 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 快乐)的想象。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顺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 柔弱)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用“\”画掉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分)
2.“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这是对母亲
的描写,母亲“不相信”却还是“这样做”,这是因为 .
(2分)
3.当看到豌豆花以后,小女孩的情绪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填一填。(3分)
开始( ) 在最近几天( ) 一星期以后( )
4.文段第二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声音的延续 B.解释说明
C.句意转折 D.递进关系
5.母亲为什么将豌豆苗称之为一个小花园呢 (1分)
.
6.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圈出表现小女孩动作的词语。从小女孩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对豌豆花的 的情感,同时也暗示着豌豆花 。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3分)
(二)课外阅读。(10 分)
明月初升
夕阳终于收起了最后一抹余晖,夜幕很快降临。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颗星星闪着寒光,缀在深蓝的天空中,向我调皮地眨着眼睛,想吸引我的视线,可我却不看它们,只向天空默默地眺望着。
几分钟后,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我惊讶于这画的色彩瑰丽,沉醉于大自然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之中了。它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让人无限陶醉。只见一片看不清形状的树梢顶端,罩着一层银光,好像有无数宝石放在那里,闪闪发光。附近几颗小星的微光,被这片银纱吞没了,而天空中几片看不见的白云,这会儿还罩上了银纱,闪烁着光亮,我料定月亮一定会从银光中升起来的。
果真,不一会儿,树之间露出一道弧形的金边,那就是初升的月亮,借着树的掩映,她尽力地向上升着,升着,终于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中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色!明月离我们那么近,仿佛张开手臂就可以拥抱她。明月奇伟、瑰丽,大放异彩,使得那些嵌在天空中的星星顿时失去了光彩。明月纯洁无瑕,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地献给人类,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3分)
一( )余晖 一( )乐曲 一( )银光
一( )星星 一( )金边 一( )景色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 分)
A.明月离我们那么近,仿佛张开手臂就可以拥抱她。
B.它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让人无限陶醉。
C.只见一片看不清形状的树梢顶端,罩着一层银光,好像有无数宝石放在那里,闪闪发光。
3.短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明月初升时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初升的明月的 之情。(1分)
4.明月初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色 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
5.用短文中的话说说你喜欢初升的明月的原因。(3分)
.
.
九、习作。(30 分)
未来,科学将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 请你展开想象,以未来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为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舒适 驾驶 呼唤 探索 奥秘 联系 僵硬 改善
二、豌 豆 大 碗 边疆 僵硬 探索 深水 愉 快 小 偷
三、横竖 乎 料 归 底 风 雨 腾 驾 潜 入
1.横七竖八 2.出乎意料 3.归根到底
四、略
五、1.发生2 . 发展3 . 发现 发明 4.发明5.不仅……还……6.即使……也 ……
7.不是……而是……8.之所以……是因为……
六、1.× 2.×3. √4. √
七、1.那粒落在裂缝中 它生根、发芽、开花,还给生病的孩子带来生机和希望
2.关爱 3.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4.呼风唤雨 现代科学技术
5.唐 岑参 就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到来,树上的积雪就像梨花开满树梢似的
6.明辨 笃行 广泛 详细 慎重 清楚 切实
八、(一)1.快乐 柔弱
2.动作 只要有一线希望,母亲都不会放弃,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的爱。
3.愉快得多 兴奋 快乐 4.D
5.因为豌豆花给了孩子积极向上的勇气,孩子看到豌豆花的神情就像看到了一个小花园那么兴奋。
6.圈出:低下头 吻 喜爱 对小女孩的作用 只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就是最有价值的。
(二)1 . 抹支 层 颗 道 种 2.A 3.时间 喜爱和赞美
4.明月离我们那么近,仿佛张开手臂就可以拥抱她。明月奇伟、瑰丽,大放异彩,使得那些嵌在天空中的 星星顿时失去了光彩。
5.明月纯洁无瑕,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地献给人类,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