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1.C 2.A3.B 4.D 5.D 6.D 7.B 8.B9. 10.相交
11.-4 12.40 13.变大 14.-2 15. 16. 17. 18.
………………………每小题3分,共54分
19.(1),;(2),;
(3),;(4),.
………………………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4分
所以方程为.
解之得. ……………8分
21.不正确. ………………2分
理由如下:
原方程变形为. …………4分
整理为.
解之得. ………………8分
22.(1)证明:因为AB∥OC,BC∥OA,所以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点A,B,C都在⊙O上,所以四边形OABC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分
(2)连结OB,因为四边形OABC是菱形,所以△OBC是等边三角形,即∠AOC=120°. ……………8分
23.(1)因为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分
(2)当取最大整数值时,. ………………8分
24.(1)连接OC.
∵点D在⊙O上,OB=OD,∴可证得△OBC≌△ODC(SSS),∠OBC=∠ODC=90°,
即直线CD是⊙O的切线. …………5分
(2)设OB=OD=x,则OE=16﹣x,
在Rt△BOE中,BE2+OB2=OE2,∴82+x2=(16﹣x)2,
解得x=6,即⊙O的半径是6. …………………10分
25.(1)465;………………………………2分
(2)若为10人,则10×20=200<221,所以超过10人.……………4分
设某公司员工共有x人参加此次团建活动,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由题意得:x[20﹣(x﹣10)]=221. …………………………6分
解得.…………………………8分
当为17人时,则票价为或20﹣(17﹣10)=13<15,不合题意,舍去.
答:参加这次团建的共有13人.……………10分
26.(1);
………………4分
(
B
A
C
图
2
D
)(2)
(
O
)
……………8分
(
E
)
…………………12分
27.(1)
(
30
A
′
A
B
C
D
)
证明:A’B交⊙O于点D,连接BD,∵∠CDB=∠DCA’+∠A’,∠CDB=∠A,∠CDB>∠A’
∴∠A>∠A’,即∠BA’C<30°. ………………3分
(2)①4 ………………5分
②………………8分
(3)
以A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AOC,过点O作OG⊥AC,过点O作⊙O,∵∠BCA=90°,∠CBA=30°,AC=4,∴OG=CG=2,AB=8,AO=,BC=.∵将AB沿CB方向平移m个单位长度至DE,使得直线DE上有一点P,满足∠CPA=45°,且此时四边形ADEB的面积最大.∴过点O作OF⊥AB交⊙O于点P,连接EP,EP为⊙O的切线,过点A作CE的平行线交EP于点D,作DH⊥AB.
………………10分
∵S△ABC=,S△AOC=4,S△BOC=.∴S△AOB=.可得OF=,FP=DH=.∵∠DAH=30°,∴m=AD=.
………………14分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数学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27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及试题指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
A.3和 B.3和8 C.和 D.和
3.已知的半径为,点在上,则的长为( )
A. B. C. D.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三个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半圆不是弧 B.经过半径一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平面内三点确定一个圆 D.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6.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100万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共8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则所列方程应为( )
A. B.
C. D.
7.如图,正五边形内接于,与相切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第7题图
8.如图,矩形纸片中,,把它分割成正方形纸片和矩形纸片后,分别裁出扇形和半径最大的圆,恰好能作为一个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则圆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
10.已知圆的直径为,且圆心到一条直线距离为,则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1.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_.
12.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已知,则的度数是__________.
第12题图
13.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将边不改变长度,变为弧,得到以为圆心,为半径的扇形,由三角形变成扇形,图形的面积__________.(空格处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4.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那么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_.
15.如图,钟面上分针的长为1,从12点到12点45分,分针针尖在钟面上走过的轨迹长度__________.
第15题图
16.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则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
17.如图①,一个扇形纸片的圆心角为,半径为8.如图②,将这张扇形纸片折叠,使点与点恰好重合,折痕为,再折叠扇形纸片,使点与点也恰好重合,折痕恰为,图中阴影部分为纸片的三层重叠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第17题图
18.如图,已知的半径是8,点,在上,且,动点在上运动(不与,重合),点为线段的中点,连接,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第18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每题4分,共16分)解下列方程:
(1); (2);(用配方法)
(3); (4).
20.(本题满分8分)已知一个数与3的和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2倍与5的和,求这个数.
21.(本题满分8分)小敏同学解方程的过程如下:
解:方程两边同除以,得 , 则.
你认为小敏的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对她的解答过程进行评价;若错误,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2.(本题满分8分)如图,点,,都在上,且,.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求的度数.
第22题图
23.(本题满分1 0分)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在它的取值范围内取最大整数值,求出此时方程的解.
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中,,以为直径作,点为上一点,且、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1)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若,,求的半径.
第24题图
25.(本题满分10分)某大樱桃采摘园收费信息如下表:
成人票 儿童票 大樱桃价格
不超过10 超过10人 15元/人 20元/斤
20元/人 每增加1人,人均票价下降1元,但不低于儿童票价.
采摘说明:购票进入采摘区的所有人员,可以边采边吃,带出采摘园的大樱桃需按价购买.
(1)周末,6个成人带领3个儿童组团购票进入该采摘园采摘游玩,最后又按价一共购买了15斤大樱桃,则该团需支付的总费用___________元;
(2)某公司员工(均为成人)在该大樱桃采摘园组织团建活动,共支付票价221元,求这次参加团建的共多少人?
26.(本题满分12分)按着要求画图.
(1)在图1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的内切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图1
(2)如图2,由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的项点都在格点上,经过、、三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①在图2中,找出的圆心.
②在图2中的边上找到一点,使得平分;
③在图2备用图中的上找到一点(不与点重合),使得.
图2 图2备用图
27.(本题满分14分)【探究情境】在“圆周角”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李老师设计了一份活动单:
已知线段,使用作图工具作,尝试操作后思考: (1)这样的点唯一吗? (2)点的位置有什么特征?你有什么感悟?
学习小组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到:点的位置不唯一,它在以为弦的圆弧上(点、除外)……小华同学画出了符合要求的一条圆弧(如图1),即圆中的弧.
图1
【展示交流】(1)在展示交流中经过比对发现,小明同学所画的角的顶点不在小华所画的圆弧上,而在如图1所示的弓形外部,我们记为,请你利用图1证明;
【提出问题】(2)展示交流后,小华同学提出了下列新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该弧所在圆的半径长为________;
②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拓展应用】(3)课后,小华所在学习小组应用本组的探究结果,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请你也试一试.
如图2,中,,,.将沿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至,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点、.是否存在这样的,使得直线上有一点,满足,且此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平移距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