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理解。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1.选文开头讲的那个传说就是“羿射九日”,在我国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 ”“ ”等
2.画横线的句了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4.节选的这几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哪些知识?
5.请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说“它(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两个例子即可。
阅读。
白鲸
白鲸是一种珍奇的动物,它们很聪明,在水下常发出美妙“歌声”召唤同伴。
一次,一群顽皮的白鲸追赶鱼群,来到了北极的楚克奇海。这里太好玩了,还有好吃的鳕鱼。它们玩着,吃着,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
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白鲸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太大了,撞不开,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这群白鲸遇到危险了。一个猎人发现后,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带上吃的,纷纷赶来救白鲸。可是天气太冷了,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人们立刻向当地政府求援。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长达二十多千米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原来它们害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来!”
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真是太绝妙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
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它们终于得救了。
6.短文中的这群白鲸为什么会遇到危险?它们遇到了什么危险?
7.人们在救白鲸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两个困难?
8.最后,人们是如何救出白鲸的?
9.短文中人们救白鲸的行为体现了什么?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松鼠(节选)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0.第一句总写松鼠 、 的特征,起到的作用是 。
11.从选段中你获得哪些有关松鼠的信息?请分条写下来。
(1) ;(2) ;
(3) ;(4) 。
12.在选段中找出与例句相应的内容,对比阅读,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例句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采用 的说明方法,这种写法让人觉得 ;选段分别从面容、 、 、 、 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语言 ,让人读了感到有趣好玩。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题目。
鲸(节选)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3.这部分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简要概括写一写。
14.鲸鱼是鱼吗?为什么长得像鱼呢?
15.读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介绍鲸?(至少说出三种)
16.“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句子中的“近”“约”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
天鹅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天性的温和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点缀了这地方,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中的善航者,还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作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条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
17.“点缀”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在画“ ”的句子中,“点缀”应取第 种解释。“这地方”指的是 。
18.下面的例句与第二自然段中标“【 】”的原句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例:天鹅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睑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
19.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天鹅高于家鹅一等,依次表现在( )
①有妙计 ②有巧力 ③有猛劲 ④有胆识 ⑤有选择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①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①③④
20.文中画“ ”的句子将天鹅和家鹅进行 。将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21.短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从不同方面描写
22.短文依次描写了天鹅的 、 和 ,表达了作者对天鹅 的情感。
①生活习性 ②生存能力 ③外形特征 ④敬佩与仰慕 ⑤喜爱与赞美 ⑥怀念与感激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阿莫西林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功能主治】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②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③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副作用】①过敏反应症状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少见过敏性休克。②消化系统症状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③血液系统症状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23.下列哪一个方面是这份使用说明书没有介绍到的?( )
A.用法用量 B.功能主治 C.注意事项 D.副作用
24.一个体重9kg的10个月大的婴儿患肺炎,父母在医生指导下为其服用阿莫西林。关于剂量及时间的把握,下列哪一做法最准确、最科学?( )
A.30mg,每12小时1次 B.270mg,每12小时1次
C.20~40mg,每8小时1次 D.180~360mg,每8小时1次
25.下列对阿莫西林副作用的概括,哪一项最全面?( )
A.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B.容易引起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
C.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D.过敏反应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
参考答案:
1.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2. 列数字 作比较 更加突出太阳离地球距离远。 3.物体离我们越远,在我们眼前所呈现的影像越小。 4.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的体积很大;太阳的温度很高。 5.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有了太阳,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神话故事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从“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如果步行、就是坐飞机”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直观地说明了太阳距离我们很遥远。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蕴含的深刻道理。
太阳明明那么大,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这说明了物体离我们越远,看起来就越大。
4.本题考查了内容的概括。
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概括,熟读可知,分别从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的体积很大、太阳的温度很高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5.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可知,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人类所需的事物和生活用品,以及煤炭的形成都离不开太阳。
6.这群白鲸追赶鱼群来到北极,因贪吃贪玩而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又赶上了寒流。白鲸在北极地区捕食的过程中遇到了寒流,它们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7.一是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二是白鲸因害怕破冰船而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不肯跟破冰船离开危险的地方。 8.人们利用白鲸喜欢唱歌的特点,用优雅的古典音乐吸引它们,从而带领它们游出冰区。 9.这种行为体现了人们对白鲸的保护和珍爱。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根据文中“一次,一群顽皮的白鲸追赶鱼群,来到了北极的楚克奇海。这里太好玩了,还有好吃的鳕鱼。它们玩着,吃着,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白鲸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太大了,撞不开,它们绝望地叫起来。”分析可知,这群白鲸追赶鱼群来到北极,因贪吃贪玩而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又赶上了寒流。白鲸在北极地区捕食的过程中遇到了寒流,它们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中“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带上吃的,纷纷赶来救白鲸。可是天气太冷了,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人们立刻向当地政府求援。”及“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长达二十多千米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原来它们害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分析可知,人们在救白鲸的过程中遇到的两个困难分别是:前面的冰刚凿开,后面的冰又冻上了;白鲸因害怕破冰船而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不肯跟破冰船离开危险的地方。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中“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来!’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真是太绝妙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它们终于得救了。”分析可知,人们利用白鲸喜欢唱歌的特点,用优雅的古典音乐吸引它们,从而带领它们游出冰区。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结合文中“这群白鲸遇到危险了。一个猎人发现后,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带上吃的,纷纷赶来救白鲸。”“人们立刻向当地政府求援。”分析可知,短文中人们救白鲸的行为体现了人们对白鲸的保护和珍爱。
10. 乖巧 驯良 生动形象地写出松鼠的性格 11.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12. 体形 体长 尾长 体重 列数字 简单明了,内容清晰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生动活泼
【分析】10.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本文就是围绕“乖巧,驯良,讨人喜欢”进行说明的。其中“乖巧”总写了其外形特点,“驯良,讨人喜欢”说明了共性格特点。
11.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知,本段写了松鼠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12.考查了学生对于表达方法的辨析。
从“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可知,例句从体形、体长、尾长、体重四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从句子中数学可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从“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可知,文中用简练的语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坐姿六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本文中的语言比较生动,活泼有趣。
13.鲸的体重体形以及鲸的种类。 14.不是鱼。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又经过很长很长时间,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5.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16.不可以。如果去掉“近”“约”与事实不符,因为无法准确的测量鲸的体重与身长,这里用“近”“约”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13.此题考查段落的概括能力,选段第一段主要概述了鲸,第二自然段讲了鲸鱼的体型,第三自然段讲了鲸鱼的种类。所以可以看出是从鲸鱼的体现和种类来概括了鲸。
14.此题考查段落的理解能力,第二自然段中第二句话“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可以看出鲸鱼不是鱼,后面部分就解释为什么鲸鱼长得像鱼,学生需要做简要的概括,注意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
15.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一百六十吨”、“十八米长”等等具体数字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最后一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6.此题考查关键词语的辨析能力,阅读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可知,这里的“约”“近”表示估计,用这两个字表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7. ① 天鹅所到之处 18.我更喜欢原句,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天鹅更生动形象。 19.C 20.对比;突出了天鹅在各方面都高于家鹅等。 21.D 22. ③ ① ② ⑤
【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要联系句子分析作答。“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点缀了这地方,使这地方美化”这句话中意思是凡是天鹅到过的地方,都将其衬托的更加美丽。句子中“点缀”指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这地方”指的是天鹅所到之处。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所给句子“天鹅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睑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直白地从颈、嘴、尾、蹼、双翅描写了天鹅的外形。文中原句为“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鹅的颈子比作船头,腹部比作船底,身子比作船舳,尾巴比作舵;脚比作桨;一对大翅膀比作帆,想象十分丰富,将天鹅描写得生动形象。原句更让人喜欢。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三自然段“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作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条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分析可知,本段依次从有选择、有妙计、有巧力、有胆识、有猛劲这五个方面描写天鹅高于家鹅一等的。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画线句子“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天鹅和家鹅进行对比,将这样写突出了天鹅在各方面都高于家鹅等。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结构的把握,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依次从天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存能力等不同方面描写了天鹅,表达了作者对天鹅喜爱与赞美的情感。由此可知,短文采用了从不同方面描写的结构方式。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天鹅的外形特征,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生存能力,再结合第一自然段中“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天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3.C 24.D 25.D
【分析】23.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说明书每一段得到开头可知,说明书主要介绍了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副作用这三项,C项没有提及。
24.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可知,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体重9kg的10个月大的婴儿用量应该在80~360mg。
2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A、B、C项是功能主治,D项是副作用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