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D C D A B B B A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目,55分。其中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3分)
16.(12分)
【示例】
人物:孔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1分)(写出其中三个即可,但注意下面的阐述部分要和所选人物一致)
论题:儒家思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1分)
阐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下的等级秩序,孔子主张“仁”、“礼”,儒家思想产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融合阴阳五行、道、法等学派思想,提出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的“君权神授”、“大一统”等主张,儒学由此被统治者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道教的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为复兴儒学,两宋时期,朱熹等人力图挖掘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将儒学发展为程朱理学,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明末清初,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黄宗羲等人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发展。(9分,每个要点3分,任意3点即可)
儒家思想自产生开始,便在不断吸收其他思想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
17.(14分)
【示例】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货币流通广泛/工商业繁荣(任答三点即可,其他内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6分)
三、思想的活跃(1分)
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任答三点即可,其他内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6分)
(也可以从列国纷争、贵族等级秩序的瓦解、各国的变法运动、华夏认同观念增强等角度补充子目)
18.(16分)
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传播汉族文化,
形成文化认同;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或答“因俗而治,因地制宜”也可)(8分,每点2分)
(2)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2分,每点1分,任意两点即可)
(3)影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6分,每点2分)
19.(13分)
(1)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出现夜市;榷场贸易繁荣。(4分,每点2分)
元代:中外贸易兴盛(或:中外陆路贸易通畅);纸币大量流通。(4 分,每点2分)
(2)现象:江南市镇的发展。(1分)
史实: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白银大量流通;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4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高一历史试题
、3。仔细观架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注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渔附郡
注意事项:
河
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丹填写花相应位登,认真按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琴和座号,并将条形码拙贴在指定位置上。.·,
帝丘
琅邪都⊙
2.选择题答案必须续拥2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流:非途择题答案必须徙用0.5毫米
⑨宋
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丁控,笔迹清晰。
图1
图2
3,诮按据题号在各题目的密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这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节稿纸、试题
A.行政机构设箴由繁到简
B.行或区划范围由小到人
卷上答题无效。保特卡面清洁,不折蓉、不皲换。。·
C。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D.在全国的致治地位提高::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一、选择题:本大藤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预中,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茶朝侮史人关
B.西卿人夫
1、据考古发现,人议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莽中,有大幕和小筹的差别。其中一组有七个慕,
C.明朝锦衣卫
D.宋代参知政事
随葬品比较丰帘,最多的达T7件,最少的也有19作,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
5.《史记》记我“用贫求斋,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汉书》也描述关中带现过“稼
另组只有四个幕,随龚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主要是陶器、·纺轮、猝安等。由
稽之芪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此可知,当时社会
A.重农神商政策松动
B.宫营手工业走向没落
D.,以商致府的社会现象
A.手工技艺高超
C.·对外贸易臻于繁盛
B.文化礼制产生
6.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以下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C.经济发展塔荣
D.阶级分化明显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2.在王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曲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泰汉以来,在
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嬷长子继承急位的现象逐渐增加。
上述变化
中原汉联迁往江南
A.受民本思爆的影响·
B,主要若眼于政权稳词
C.是强化是权的需要
,
D.践行了选贤任能主张
A.眷秋战固时期B.茶汉时期
C.豌普南北朝时期
D.明清时期
高历史试题,第1页(共?页)
高历史试避.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