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三历史试卷
地中海区域的变迁。
自古以来,地中海是沟通亚非欧的重要区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见证了区域历史的变迁。
1.公元前6-8世纪,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地中海区域建立了(单选)
A.城邦国家 B.军事同盟 C.经济联盟 D.统一帝国
2.地中海区域东部的腓尼基人对地中海文明的重要贡献是(单选)
A.法律制度 B.字母文字 C.官僚体系 D.宗教信仰
3.历史上地中海区域曾出现过一些大帝国,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以下帝国名称与其帝国特征相匹配。
帝国名称 帝国特征
①亚历山大帝国 A.经过长期扩张,将地中海变为内海,并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②罗马帝国 B.定都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文明,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
③拜占庭帝国 C.控制连接欧亚的商路,对商品征收重税,遏制了东西贸易
④奥斯曼帝国 D.灭亡波斯帝国并继承其基本制度,并致力于推广古希腊文化
4.古代地中海区域与中国很早就建立了联系。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空缺部分
材料一 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就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①____(时期)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②____出使大秦。2世纪时,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 西晋王崇石恺斗富石恺炫耀高二尺的珊瑚树,王崇见后以铁如意击碎,石恺十分惋惜,指责王崇嫉妒自己的宝贝,结果王崇命手下拿出很多珊瑚树,光三、四尺之高,光彩溢目的就有六七棵,石恺见后黯然失色。
——据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整理
材料三 珊瑚在汉赋中象征宝贵事物,通常是用来描绘不死之地或皇帝居所的,曹魏与晋朝的统治者都曾将珊瑚安置在皇冠上……这一时期的历史表明珊瑚是罗马帝国的产品。印度文献证明珊瑚来自地中海与红海,是主要的贸易物品。一些中国文献也提到在中亚购得此物。
——陆威仪:《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5.材料二、三对于研究古代地中海区域与魏晋时期中国的交流有何史料价值?
6.有学者说:“1500年之后,地中海在广泛的国际事务和商贸活动中,逐渐失去了期其重要地位。”结合具体史实予以说明。
走向世界的中医。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世界上兴起一股“中医热”。
7.完成以下时间轴。
医学是造福全人类的学科,古往今来有其交流融汇、承袭发展的印记。
8.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的 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填空)
9.西式医院在中国的建立与以下哪一不平等条约直接相关?(单选)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医具有鲜明的中华医学特色,某同学收集到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7世纪 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18世纪 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细致观察
19世纪 西医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10.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西医的不同。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2015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研究团队受到东晋葛洪《时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9 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2019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中国原有28所中医药大学被收录其中,如今有20所尚在名录中。
2021 东京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身上“惊现”拔火罐印记,被世界各大媒体调侃为“东方神秘力量”。
2022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和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2023 美军第33战斗机联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晒出士兵拔火罐、刮痧的照片,并表示士兵接受了针灸、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疗法,称是“为了保持健康和战斗力”。
11.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医走向世界”的认识。
玄武之议。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古往今来,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憎恨)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指玄武门之变),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七
注释①周王室诸侯管叔、蔡叔叛乱,被周公平定;春秋时鲁庄公有三个弟弟,长者庆父,次者叔牙,再次季友。庄公打算让儿子继位,叔牙却说应让庆父嗣位,季友奉庄公之命,让人用毒酒将叔牙杀死。
12.唐太宗执意看“国史”的理由和动机是什么?
13.唐太宗对于“国史”中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持何种态度及意见?
材料二 赞曰:“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启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后晋)刘昫《旧唐书》
材料三 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碟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4.归纳《旧唐书》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评价,并从史料学角度分析其评价的原因。
15.概括材料三司马光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评价,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其评价的原因。
材料四 (随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日益尖锐)堂堂的秦王岂能就此束手待毙,不如还他更毒辣的一手,立即对李建成、李元吉来个肉体消灭。什么亲哥哥、亲弟弟,杀哥哥、弟弟的事情在过去多得很呢!为了保存自己,为了夺取政权,什么也在所不惜。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统统被处死,女的一概没入后宫当奴婢……这就叫封建社会啊!如果李建成、李元吉成功了,秦王李世民的妻儿还不是同样的命运。如果李建成、李元吉再闹矛盾,发生火并,还得有一家遭受这样的命运。这绝不是谁的秉性严酷或宽慈的问题。
——黄永年:《物换星移话唐朝》,2013年
16.以下说法符合材料四观点的是(双选)
A.李世民杀害兄弟并非本性使然 B.玄武门悲剧根源在于封建制度
C.兄弟相残是封建制度必然结果 D.封建政治引诱力大于亲情伦理
E.嫡长子继承制不适合封建社会
17.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玄武之议”的看法。
发展的启示。
历史能给人提供经验和启示。理解历史能更好的认知当下和未来。
材料一 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着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不愿意另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英国在资源配置上任由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完全信赖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石油、电力等新兴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角逐。
——摘编自邓久根:《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材料二 德国和美国利用英国单方面的自由贸易政策占领英国新工业产品市场。它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不与英国原有优势的产品竞争,而是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在创新中寻求差异化发展。同时,德国和美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工业道路,为防范他国的工业威胁,极力保护本国薄弱企业,保护国内市场。
——摘编自邓久根:《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材料三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①____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8.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优势的原因。
19.结合所学解释材料二中,美德两国是如何“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在创新中寻求差异化发展”的?
20.材料三中,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三选)
A.其实质是一种世界货币体系 B.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D.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E.初衷是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
21.空白部分①处,最适宜的内容是(单选)
A.政治一体化 B.世界整体化 C.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E.文明多样化
2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发展启示”的看法。
1.A 2.B 3.①:D;②:A;③:B;④:C。 4.东汉;甘英 5.材料二属于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材料三属于学者著述,史料价值较高,两则材料相互印证,可以说明魏晋时期古地中海地区和中国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6.1500年以后,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从西欧出发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贸易体系,地中海地区在世界事务与贸易活动中逐渐失去了重要地位。
【分析】本题为综合题。时空为古希腊、中世纪欧洲、汉代至魏晋时期中国、1500年的世界。
1.根据所学可知,自公元前8世纪-6世纪,经过两次移民大潮,希腊人早已遍布地中海世界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在公元前8-6世纪并未建立军事同盟,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在公元前8-6世纪并未建立经济联盟,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在公元前8-6世纪并未建立统一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又形成了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B项正确;古罗马的重要贡献是法律制度,排除A项;中国的秦朝建立了官僚体系,排除C项;腓尼基人并未建立影响较大的宗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B项。
3.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经过长期扩张,将地中海变为内海,并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东罗马帝国及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文明,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奥斯曼帝国控制连接欧亚的商路,对商品征收重税,遏制了东西贸易;亚历山大帝国灭亡波斯帝国并继承其基本制度,并致力于推广古希腊文化。因此①:D;②:A;③:B;④:C。
4.根据所学丝绸之路相关知识可知,①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②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时,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5.根据材料“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分裂的帝国:南北朝”“珊瑚是罗马帝国的产品”可知,材料二属于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材料三属于学者著述,史料价值较高,两则材料相互印证,可以说明魏晋时期古地中海地区和中国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6.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1500年以后,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从西欧出发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贸易体系,地中海地区在世界事务与贸易活动中逐渐失去了重要地位。
【点睛】
7.①望、闻、问、切四诊法;②麻沸散和“五禽戏”;③《伤寒杂病论》;④《唐本草》;⑤《本草纲目》 8.《医典》 9.A 10.中医:以草药为主,药食同源,注重养生。 西医: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化学药物和手术为主。 11.①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传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推进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坚守传统中医药文化立场,吸取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坚持古为今用; ②对待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传承,更要弘扬和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面向世界, 积极宣传中医文化;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中医药文化,必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它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其中,除了被强制要求开设通商口岸外,还规定了在中国建造教堂、医院和学校的权利。
10.根据材料“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可知,中医以草药为主,药食同源,注重养生。 根据材料“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细致观察”可知,西医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根据材料“西医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可知,西医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化学药物和手术为主。
11.根据材料“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研究团队受到东晋葛洪《时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及所学可知,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传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推进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坚守传统中医药文化立场,吸取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坚持古为今用; 对待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传承,更要弘扬和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根据材料“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及所学可知,面向世界, 积极宣传中医文化;根据材料“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中国原有28所中医药大学被收录其中,如今有20所尚在名录中”及所学可知,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中医药文化,必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历史虚无主义等等。
12.唐太宗执意看“国史”的理由和动机是为了警醒自身,面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态度:唐太宗认为史官应该如实记载“玄武门之变”,不能有所隐瞒。意见:唐太宗认为应该立即把史书中那些虚浮夸赞的词语删除,正确的记录当时的事情。 14.评价:“《旧唐书》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正确的事情,持肯定态度,唐太宗功成守正。“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建立了“贞观之治”的盛唐社稷。原因:从史料学角度分析,《旧唐书》属于五代时期的史书资料,对于唐朝历史的记载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旧唐书》是在后晋时期编撰的,当时社会仍然受到盛唐时期的影响。 15.评价:司马光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原因:宋代“理学”盛行,三纲五常的观念深入人心。 16.AB 17.看法:“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中受到中国史学家的评判,我认为凡事都具有双重性。李世民通过发起“玄武门之变”,获得了唐朝的统治权力,成为了唐太宗,创立“贞观之治”的盛唐景象;“玄武门之变”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唐朝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伦理上讲,“玄武门之变”是手足相残的祸事,是令人批判的。立足于现代社会,这一事件也应该令世人警醒。
【解析】1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通过材料“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因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诚”可知唐太宗所说的大意是:如果有好事,当然不须言论;如果有坏事,也只是想鉴戒自己言行,使我能自己改正错误。所以,唐太宗执意看“国史”的理由和动机是为了警醒自身,面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态度:通过材料“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可知,其大意是昔日周公杀了管、蔡使得周朝得以安定,季友毒杀了叔牙使得鲁国安宁。朕的作为,也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安定社稷,造福万民而已。史官记载时,怎么能因为有隐情而烦恼呢?应该立即把那些虚浮夸赞的词语删除,正确的记录当时的事情。所以唐太宗认为史官应该如实的记载“玄武门之变”,不能有所隐瞒。意见:材料“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指玄武门之变),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可知,史官记载时,怎么能因为有隐情而烦恼呢?应该立即把那些虚浮夸赞的词语删除,正确的记录当时的事情,所以唐太宗认为应删除史书中那些虚浮夸赞的词语,正确的记录当时的事情即可。
14.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评价:通过材料“大观之风,到今歌咏”“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可知,《旧唐书》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正确的事情,持肯定态度,唐太宗功成守正。“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建立了“贞观之治”的盛唐社稷。
原因: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旧唐书》的作者是后晋刘昫。从史料学角度来分析,《旧唐书》属于五代时期的史书资料,对于唐朝历史的记载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旧唐书》是在后晋时期编撰的,当时的社会仍受到了盛唐的影响,所以在撰写的时候,对唐太宗持肯定态度。
15.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评价:通过材料“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侠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念也”可以进行解释得出,既然不能如此,那么太宗这才打算等待李建成首先发难,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说太宗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尚且是算是做得较好的了。所以司马光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原因: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宋代“理学”盛行,三纲五常的观念深入人心。
16.本题是多类型多项选择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通过材料“这就叫封建社会啊”“这绝不是谁的秉性严酷或宽慈的问题”可知,材料中认为“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根源在于封建制度,而李世民杀害兄弟并非本性使然,是由于封建制度 下的争权夺位思想造成的,AB正确;封建制度不一定会导致兄弟相残,排除C项;封建政治引诱力大于亲情伦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嫡长子继承制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排除E项。故选AB项。
17.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看法: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中受到中国史学家的评判,我认为凡事都具有双重性。积极影响可从创建盛世及助推唐朝发展的角度来看,李世民通过发起“玄武门之变”,获得了唐朝的统治权力,成为了唐太宗,创立“贞观之治”的盛唐景象;“玄武门之变”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唐朝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起到了促进作用;从伦理角度的发展来看,“玄武门之变”是手足相残的祸事,是令人批判的。立足于现代社会,这一事件也应该令世人警醒。
18.原因: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大量资本输出到海外,导致技术革新迟缓;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等。 19.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电力为补充,以内燃机为新动力,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业等新兴技术产业;并且通过新技术改造旧的产业部门,如:采煤、机器制造等。 20.BDE 21.D 22.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解析】18.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根据材料“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着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可知,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根据材料“英国在资源配置上任由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完全信赖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石油、电力等新兴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角逐”可知,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不愿意另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可知,大量资本输出到海外,导致技术革新迟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等。
19.本题是背景类(或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根据材料“它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不与英国原有优势的产品竞争,而是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在创新中寻求差异化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电力为补充,以内燃机为新动力,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业等新兴技术产业;并且通过新技术改造旧的产业部门,如:采煤、机器制造等。
20.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体系,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调解纷争,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BDE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体系,不属于世界货币体系,也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排除AC项。故选BDE项.
21.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体系,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ABCE均与材料不符,排除ABCE项。故选D项。
22.认识:本题是背景类(或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方面分析。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