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14:2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课古代日本
一、 选择题
1.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2.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①促使日本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②促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 )
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B.这次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
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
4.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种姓制度 C.城市自治机构 D.中央集权制度
5.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6.2018年5月8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日本,中日两国关系在历经波折后正在重新返回正常发展轨道。“日本”这个称呼始于( )
A.1世纪 B.2世纪
C.5世纪初 D.7世纪中期以后
7.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法令,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机构,由中央派官管理。这些措施实施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佛教传播
C.减轻农民负担 D.加强中日交往
8.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9.“正当清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瑞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经过 D.影响
10.大化改新主要是对中国 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
A.秦朝、西汉 B.隋朝、唐朝
C.北宋、南宋 D.明朝、清朝
11.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
A.1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12.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大王 B.皇帝 C.天皇 D.素丹
13.6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国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圣德太子
B.孝德天皇
C.苏我氏父子
D.屋大维
14.日本的大化改新,仿照的是哪一国的制度 ( )
A.阿拉伯 B.英国 C.朝鲜 D.中国
15.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 ( )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16.关于日本的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17.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19.规定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将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将农民转为国家公民的是(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20.“武士道”是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的规范,其强调的是( )
A.效忠其主公
B.效忠天皇
C.团结一致
D.报效国家
二、非选择题
21. 先查阅有关材料,然后进行下面的探讨。假设你是7世纪40年代大和国的归国遣唐使,你怎样对比当时大和与中国唐初的社会状况,上书天皇,力劝他进行改革?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 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效忠的对象。
(3)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23.改革推动社会进步。201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矛盾孕育危机)
材料一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统一,盛世局面再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法制较为完备、文化发达的中央集权国家。此时,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前往中国学习。但日本国内贵族豪强疯狂兼并土地,部民制陋习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经济发展缓慢。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学习对象是谁(朝代名称)?
(2)当时主持改革的人物是谁?改革开始时,相当于我国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学习先进制度)
材料二:诏书规定: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为改革在经济上的规定,请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项内容。
(改革取得效果)
(4)通过此次改革,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请你至少举出两例。
(5)此次改革,在该国历史上有何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中有何感悟)
(6)通过此次改革学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或者有何认识?
答案
1-5BDDDC 6-10DACAB 11-15CAADB 16-20ADBBA
可以从社会状况、经济状况、人身自由等方面进行对比。
22、(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3)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23.(1)大化改新;中国隋唐。
(2)孝德天皇;唐太宗李世民。
(3)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
(4)日本文字是借助于中国汉字发明的;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5)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6)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