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课古代日本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1课古代日本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2 14: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课古代日本
一、选择题:
1.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3.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4.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时 D.7世纪中期
5.5世纪时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国家来自于( )
北海道 B.本州中部 C.四国 D.本州东部
6. 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 ( )
A.倭奴国 B.日本 C.高丽 D.大和
7.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 )
A.大和国家建立 B.大和统一日本 C.大化改新 D.武士阶层的出现
8. 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的 ( )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唐朝时期
9.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 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
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 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 ( )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11.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叫大化改新。其最大意义在于( )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奴隶主的统治
12.结合所学指出以下分析符合下图漫画的是( )
A.大化改新是一次兵变
B.大化改新前管发生了政变类的流血事件
C.孝德天皇在大化改新中通过军事手段推广变法
D.大化改新得到了武士集团的强烈支持
1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教合一政权
15.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对下图(9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书法艺术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B.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C.中日文化交流较为密切
D.作者可能是遗唐使之一
1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 )
A.大和国家建立
B.大和统一日本
C.大化改新
D.武士阶层的出现
17.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统一赋税
18.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9.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  )
A.德川家康 B.孝德天皇
C.源赖朝 D.德川庆喜
20.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
A.主公
B.天皇
C.将军
D.国家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日本书纪》
材料二 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先后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三 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材料四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部民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化改新的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 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效忠的对象。
(3)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5BDABB 6-10DCDAB 11-15BBDCB 16-20CCBCA
21.(1)社会矛盾尖锐。中国隋唐的制度和文化的先进。
(2)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一个国家要进步,发展,就要锐意改革,要有创新精神;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等。(言之有理皆可)
22.(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3)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