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14: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
利用工具会做角,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画角。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提问学生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回答:小旗上有3个角时,教师进行板书:角。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情境图上哪里还有角?
(二)新授
1、找角并指角让学生找一找周围的角。预设:学生会指课本、练习本等,教师适时教给学生如何指角,由于初次指角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是如何指角的,再让学生伸出小手跟着教师一起再指一遍。之后让学生继续找一找周围的角,对于能用手指一指的角再让学生指一指,之后教师出示三角板,让学生上来指其中的一个角、其他的角,教师适时纠错。最后让学生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给同位看。
2、摸角。
师:你来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学生会说扎手。教师引导学生哪里扎手?为什么会扎手?学生回答:尖。让学生也来摸一摸,教师引出这个尖的地方其实是一个点,在数学上叫角的顶点,同是教师再黑板上画一个点并板书顶点。师:除了顶点尖尖的,你还有什么感觉?预设:滑滑的,平平的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指一指哪里滑,并都来摸一摸,教师摸一边并引出这里滑滑的说明这里很直,这是一条直直的线,教师摸另一边,并讲解这也是一条直直的线,之后教师在黑板上描三角板上的一角(开口向右),来讲解两条边,教师在描完一角后不急移动三角板,问学生:我们看看角到底长什么样子?让学生经历由物体过渡到图形的过程,并介绍用一个小圆弧来表示这是一个角。对于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再强化一遍,并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教师板书出来。并引导学生回想刚才在指角的时候是先指的什么又指的什么。接着教师修改黑板上描的角(加长或减短边长),通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并说出理由,来总结只要是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之后出示练习题判断这6个图形是不是角说出理由,在此过程教师以第3个图形为例提问学生如果开口向上还是角吗?开口向下呢?为什么?再次强化只要是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对于第2个练习时考察学生数角,由于前2个图形比较简
单,所以我准备了这两个图形的教具,让学生在数角的同时也进行指角,再次强化学生指角,对于第3个图形,大部分学生刚开始会认为是2个角,但教师通过提问:谁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再次重审此题,会发现此图形时没有角的。
欣赏角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受角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画角欣赏完角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样子,再和老师一起用小手来比划一个角,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把比划的角画在练习本上,提醒学生要想把角画的很标准、很漂亮,需要借助什么工具?之后展示学生作品并说一说自己说怎样一步一步画出角的。接着教师出示画角的每一步,让学生体会怎样一步一步画出角的。然后生说画法师在黑板上画一角(角的开口向左)。强化画角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这种画法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再次强化画角。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做角。给出每组学生不同的工具(圆片、两个纸条、一根线、无)让学生在听清活动要求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角,并指出顶点和边。展示作品时适时提问学生,①你组用的是什么工具?②你能把做的角指给大家看吗?③你们组做的角能变大变小吗?教师也引出像这种既能变大也能变小的的角叫活动角。之后欣赏其他的小朋友做角的图片来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