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4-10 15:3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9章 溶液第1课时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课题2 溶解度 肥田中学 陈列亮第9章 溶液问 题 导 学新 知 预 习1.定义:在一定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__________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作__________的不饱和溶液。
[提示] (1)描述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时,要说明温度及相应的溶质。
(2)在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还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因此,饱和与不饱和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第9章 溶液温度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溶剂这种溶质这种溶质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向溶液中加相应的________,若不溶解,则溶液饱和。
(2)当溶液中有_______溶质时,若固体溶质不减少,则溶液饱和。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___。
[提示] 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时,不能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时看是否有晶体析出。因为对大多数固体而言,无论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在降温或蒸发溶剂时都可能有晶体析出。溶质第9章 溶液固体饱和溶液第9章 溶液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互 动 探 究探究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情景展示]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进行下表中的操作: 第9章 溶液[问题探究]实验中,你认为哪些操作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哪些操作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思考交流]第9章 溶液[归纳提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因此,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溶质,若不溶解,则溶液饱和;②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若固体溶质不减少,则溶液饱和;③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原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为对于多数固体而言,无论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在降温或蒸发溶剂时都可能有晶体析出。第9章 溶液[应用示例]第9章 溶液例1 小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9-2-1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第9章 溶液图9-2-1第9章 溶液[解析] C 当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时,说明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白糖,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方法点拨]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溶质,若不溶解,则溶液饱和;(2)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若固体溶质不减少,则溶液饱和;(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探究点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情景展示]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进行下表中的操作: 第9章 溶液[问题探究]实验中,哪次操作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哪次操作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了不饱和溶液? [思考交流]第9章 溶液[归纳提升]通过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或改变溶质的量,可以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对于多数固体来说,其转化方法是:第9章 溶液拓展:当将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或冷却时,溶质会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作结晶。[应用示例]第9章 溶液例2 要使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一定可行的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蒸发溶剂 D.加入溶剂[解析] D 加入溶剂,可增大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所以一定可以使原来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第9章 溶液[方法点拨] 对于任何物质,增加溶质均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增加溶剂均可以将饱和溶液变不饱和。而通过改变温度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需要根据该物质溶解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决定。探究点三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情景展示]第9章 溶液[问题探究]你知道哪个烧杯内是浓溶液,哪个烧杯内是稀溶液吗?[思考交流]第9章 溶液[归纳提升]浓溶液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稀溶液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少的溶液。溶液的浓稀是对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多少的描述,而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是对一定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描述,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只有在相同温度下,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其饱和溶液才比不饱和溶液浓。第9章 溶液[应用示例]第9章 溶液例3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C.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第9章 溶液[解析] C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当温度一定、溶剂种类相同时,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其饱和溶液才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故选项A、B、D均是错误的。[方法点拨]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某种溶液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在相同温度下,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其饱和溶液才比不饱和溶液浓。课 堂 小 结第9章 溶液当 堂 检 测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第9章 溶液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的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C.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第9章 溶液[解析] A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继续溶解相应的溶质,与溶液质量的大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无关。当某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该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相应的溶质,因此它一定是饱和溶液。第9章 溶液2.对“20 ℃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0 ℃时,该硝酸钾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20 ℃时,该硝酸钾溶液的浓度达到最大
C.20 ℃时,蒸发该硝酸钾溶液,会有晶体析出
D.20 ℃时,向该溶液中加硝酸钾,硝酸钾不会溶解[解析] A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再溶解相应的溶质,但可以溶解其他可溶性的物质。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第9章 溶液3.下述方法: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解析] C 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此外,加入硝酸钾、蒸发水均可达到目的。知识点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第9章 溶液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B.饱和溶液升温时,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作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