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15: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3.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4.下列各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5.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实数m的值为( )
A.3 B.3或 C.8 D.8或
6.若,,则的值为( )
A.11 B.36 C.45 D.5
7.如图,有正方形卡片A类、B类和长方形卡片C类若干张,如果用A、B、C三类卡片拼成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则需要C类卡片( )张

A.9 B.24 C.16 D.7
8.,则,的值为( ).
A., B., C., D.,
9.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1 B.2 C.0.5 D.10
10.实数a,b满足,,则的值是( )
A. B.2 C. D.4
二、填空题(共18分)
11.计算:(1) .(2) .
12.分解因式: .
13.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从多项式中提出的公因式为 .
14.计算 .
15.如图①,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剩下部分沿图中虚线剪开后拼成如图②所示的梯形、通过计算图①、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的代数恒等式为 .

16.已知,则的值是 .
三、解答题(共52分)
17.(9分)化简
(1) (2) (3)
18.(8分)分解因式:
(1) (2)
19.(9分)(1)已知8·22m-1·23m=217,求m的值
(2)已知ax+2·a5+2x=a16,求3x-1的值
(3)已知a3·am·a2m+1等于a25,求m的值
20.(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8分)已知展开后的结果中不含和项.
(1)求、的值;
(2)求的值.
22.(10分)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
(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______(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A. B.
C. D.
(2)请利用你从(1)选出的等式,完成下列各题:
①根据以上等式简便计算:.
②已知,,计算的值;
③计算:.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选项错误;
B、,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
D、,不能合并,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原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原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原式,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原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正确理解平方差公式是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判断求解;
【详解】A、,是整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A选项错误;
B、,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B选项错误;
C、,是因式分解,故C选项正确;
D、,是整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4.C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逐一分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能用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B、,能用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C、,不能用公式分解,符合题意,选项正确;
D、,能用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
5.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求解完全平方式中的字母系数,由积的2倍项的特点可得或,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或
∴或.
故选:D.
6.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用、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先求出,再利用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法则计算即可得.
【详解】解:,



故选:C.
7.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由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所有小卡片面积之和可得答案.
【详解】解: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图形面积为,B图形面积为,C图形面积为,
则可知需要A类卡片9张,B类卡片16张,C类卡片24张.
故选B.
8.B
【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9.C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熟知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将利用因式分解变形为,然后将代入得到,开方即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详解】∵,
∴,


∴.
故选:C.
11.
【分析】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1);
(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
12.
【分析】先提取公因数m,然后再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灵活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3.
【分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时,要对数字系数和字母分别进行考虑,可归纳为“五看”:一看系数,若各项系数都是整数,应提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字母是各项相同的字母;三看字母的指数,各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指数最低的;四看整体,如果多项式中含有相同的多项式,应将其看成整体,不要拆开;五看首项符号,若多项式中首项的符号为“-”,则公因式的符号一般为负.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从多项式中提出的公因式为,
故答案为:.
14.
【分析】利用积的乘方的计算法则的逆运算计算即可;
【详解】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逆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由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即可得出等式.
【详解】解: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16.7
【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根据,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解:∵,
∴,
则,
故答案为:7
17.(1)
(2)
(3)
【分析】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
(1)先计算积的乘方圆和同底数幂的乘法,然后计算加减法即可;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3)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计算加减法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运算的计算方法.
【详解】(1)解:

(2)

(3)

18.(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2)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详解】(1);
(2)

19.(1)m=3;(2)8;(3)m=7.
【分析】(1)首先将其变形为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接下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2)与(3),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将原式变形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1)8·22m-1·23m====,
所以5m+2=17
解得m=3;
(2)∵==,
∴3x+7=16 解得x=3,
∴3x-1=33-1=8;
(3)∵==,
∴3m+4=25 解得m=7.
故答案为(1)m=3;(2)8;(3)m=7.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体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混合运算法则,准确计算.注意括号前面为负号时,将括号和负号去掉后,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要发生改变.
【详解】解:

把,代入得:
原式.
21.(1),
(2)
【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再根据不含和项,即可求出与的值;
(2)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将与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1)解:
∵展开后的结果中不含和项,
∴,
解得:,
(2)
将,代入得:
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不含无关类问题及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不含无关类做题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22.(1)D
(2)①800;②9;③
【分析】(1)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图2阴影部分是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可表示其面积,由两种方法所求的面积相等可得答案;
(2)①根据平方差公式将计算即可;②根据平方差公式得到,由得到,即可计算的值;
③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化为,进而得出即可.
【详解】(1)解: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
图2阴影部分是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因此面积为,
由图1、图2的面积相等得,,
故选:D;
(2)解:①

②∵,,
∴,即,
∴;
③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解答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