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被动运输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被动运输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16: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扩散现象
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问题探讨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动画演示
单位时间内
水分子的运动
渗透作用
1.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渗透作用吗?
2.如果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等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不会,水和蔗糖分子会进行简单扩散,均匀分布在烧杯中
半透膜下方对水分子的吸引力等于半透膜上方对水分子的吸引力,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属于动态平衡状态,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尝试总结渗透作用需要的两个条件以及渗透作用的渗透方向。
1.发生条件:①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方向:
浓度是物质的量(mol)浓度,不是质量(g)浓度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水的含量
溶液浓度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浓度是物质的量(mol)浓度,不是质量(g)浓度
0.3mol/L的葡萄糖
0.5mol/L的葡萄糖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浓度是物质的量(mol)浓度,不是质量(g)浓度
180g的葡萄糖
180g的蔗糖
注: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蔗糖相对分子质量342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浓度是物质的量(mol)浓度,不是质量(g)浓度
0.3mol/L的葡萄糖
0.4mol/L的Nacl
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什么物质?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
不能。蔗糖分子。
是。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不一定,浓度差很大时会涨破,浓度差较小时不会涨破。
思考与讨论: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5)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红细胞失水;反之,红细胞吸水。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防止血细胞失水或吸水,细胞形态改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思考与讨论: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植物细胞
1.细胞壁
2.液泡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将有些萎蔫的菜叶浸泡在清水中,不久,菜叶就会变的硬挺。
盐腌制过的黄瓜,皱皱巴巴,还出水。
生活现象: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是不是通过渗透作用呢?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将植物细胞(洋葱外表皮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吸水(质壁复原)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思考⑴: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原因?
思考⑵:不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原因?
思考⑶:能否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为什么?
黑藻叶片细胞
质壁分离
没有大液泡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设计思路
既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又不会使细胞失水过多影响复原
0.3g/mL的蔗糖溶液
浓度过低:
分离慢或不分离
浓度过高:
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如0.5g/ml蔗糖)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原理
外因:
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内因: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盖上盖玻片,制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
滴清水
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低倍镜观察
撕取洋葱鳞片叶时要不带叶肉且不宜过大,避免制作装片时出现重叠和气泡,撕取后要放入载玻片上的清水中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低倍镜观察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中央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低倍镜观察
中央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贴近细胞壁;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现象
试剂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0.3g/mL蔗糖溶液
清水
变小,颜色变深
质壁分离
实验结论:
与细胞壁分离
变大,颜色变浅
与细胞壁重新贴合
质壁分离复原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渗透失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概念:
思考: 质壁分离中“质”和”壁”分别指什么?
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
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看看物质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入细胞?
1.实例:
①不带电的小分子:水、尿素气体分子( O2 、CO2、N2 )等
②脂溶性物质:甘油、乙醇、胆固醇、性激素等
1.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2.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3.特点:
①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②不需要能量
4.影响因素:
细胞内外浓度差
1.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探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1.由“生物膜和人工膜对同种物质的通透性差异”的实验结果,推测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人工膜
生物膜
2.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1.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2.特点:
①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②不需要能量
3.影响因素:
①细胞内外浓度差
②转运蛋白的数量
(1)载体蛋白
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需要与分子离子发生结合。
(2)通道蛋白
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直径和形状相匹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不需要与分子或离子结合。
转运蛋白
水分子进出细胞(水通道蛋白)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转运特点
自身构象
是否与转运的分子结合
是否有特异性
实例
图示
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改变
不改变
不结合
结合
具有
具有
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红细胞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转运蛋白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