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郁达夫其人其事,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作者笔下充满画面感的北平秋景,体会作者随性而细腻的笔法。
3、 感受季节轮换、物候变迁作为连接一个地方与人们对这个地方的情感的纽带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充满画面感的北平秋景,体会作者随性而细腻的笔法。
【教学难点】
感受季节轮换、物候变迁的纽带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1、简介郁达夫。
通过提问学生、阅读注释,郁达夫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从事抗日活动”、“革命烈士”。然而他与我们惯常印象中的“革命烈士”不同,他有着文人的雅致与细腻。在更多的时候,他是以一位成功的文学家的身份而被我们记忆的。
早年他和另一位大文学家郭沫若一同创立了文学社团“创造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创作充满了诗意和抒情性。他的创作成就主要在小说上,然而他的小说并不强调情节的紧凑、构思的巧妙,而是以强烈的诗意和抒情来笼罩整个故事,从而表达他内心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
他的散文更是凝聚了浓烈的情感,在诗情画意的描写中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他的散文读来看似非常随性,不拘章法,就像是跟亲朋好友聊天一样,真诚的倾诉让人内心有所触动。这种真率自然的手法,不仅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也很少见,对当代的散文创作是有影响的。
这种集真正的文学家与革命家身份于一体的人,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人,值得我们去仔细关注。
2、“秋”。
惯常的“秋”的印象:“悲秋”。郁达夫笔下的“秋”却有着另外一番味道。就如同刚才说他的这个人一样。
请学生出声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秋”的感觉。找出作者集中描写“秋景”的段落,尝试概述这些景致。
二、 课文分析
1、标题:《故都的秋》。
“故都”二字,带出了北京的历史感。对曾经深深热爱的城市的怀念、眷恋之情,而且还带上了一点文人的诗意。就像我们说“故人”、“故土”一样。在课堂中创造出这样一种情绪,并带着这种情绪,进入具体的课文分析。
2、“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点到为止,意在勾起读者对于北京秋天的回忆或想象。
重点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秋天的“美”。明确五幅画面:秋之庭院、秋之槐树、秋之蝉、秋之雨、秋之果树。
重点分析第一幅画面:秋之庭院:“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花朵”。“十分的秋意”。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又为什么?联系作者在开篇对北国之秋的特点的描述:“清”、“静”、“悲凉”。)
以同样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剩余四幅画面。
(1)第二节与第十三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和“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
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作者并非排斥后者,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来说,让读者更关注前者的特征,强调前者可以十足的赏玩、永久的回味。在这样的赞颂中,递出一句“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水到渠成,并不显得做作、矫情。
(2)第十二节:谈到世界各国文学中对于“秋”的描写。深化对于“秋”的感悟,有着文化内涵。又一笔带过,重点不在于掉书袋,而在于表明对于“秋”这个季节充满感情,是人性的自然需求,而不同的人对“秋”又有着不同的感受。
【作业与拓展】
1、填补第十二节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关注并收集世界各国关于秋天描写的诗文,都是如何写的,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老舍的《想北平》,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回忆北京。可与《故都的秋》对比阅读。不同作者写同一座城市,有着怎样不同的视角。
3、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哪个地方的哪个季节,最经常地出现在自己的记忆里,它们又是以怎样的画面出现的。想起它们时,可回看《故都的秋》。体会人是如何通过感受、回忆当地季节轮换时的情景来寄托对该地的思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