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2 17: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反对党八股
领会本文引例设喻的表达力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行文思路,促进思维发展
领会本文纲举目张、边破边立的论证力量,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理解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树立良好文风,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 世纪最具影响100 人之一。
代表诗词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代表作品有《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别了,司徒雷登》等。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重要报告,揭开了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序幕。
文章背景
整风运动内容是“整顿三风”,即:
主观
主义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宗派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
整顿学风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风
《整顿党的作风》
整顿文风
《反对党八股》
文章背景
党八股
八股,指八股文。原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按照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称“八股文”也称“八比”。)
八股文
文体知识
党八股
“党八股”五四时期,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国,说话写文章只知生吞活剥地照搬外国的东西,形成了新的八股——洋八股。这种毛病传染给共产党内的一些人,他们所写的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文体知识
阅读全文,梳理全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论题
总领下文
列举罪状
条分缕析
提示中心
结束全文
初读感知
(引论) (本论) (结论)
1
梳理全文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引论: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提出问题
2-9
第二部分
本论: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和克服的方法。(并列结构)
分析问题
10
第三部分
结论:中心论点: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
解决问题
初读感知
课文第1段讲了什么内容?对全文来讲,它有什么作用?
首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
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
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初读感知
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 借以吓人
无的放夭 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 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 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 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 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 祸国殃民 党八股有哪些罪状?
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写短些,写精辟些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吓人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言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做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不要老百姓看
最后两条罪状是前六条造成的严重后果,道理很明白,无须多说,故放在一起简略论述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规律,具有严密逻辑性。
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到处害人”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就是第七、八条罪状。
承上启下
精读赏析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01.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03.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04.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05.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06.
思考:八大罪状的顺序是否可以随意改变?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02.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07.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08.
内容
形式
根源
危害
表现
精读赏析
提出问题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
课文是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精读赏析
分析问题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形态一:
长而空
表现:
后果:
正反举例:
文章长而空(比喻论证)
斯大林的;我们的老爷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形态二:
短而空
例证:
引证:
长篇巨著《资本论》
解决问题
精读赏析
课文是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接着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
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一褒一贬,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观点。
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俗语。
最后得出结论。
请按照“罪状一”的论证思路,自读分析其他“罪状”。
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
“到处害人”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就是第七、八条罪状。
承上启下
精读赏析
原文:
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鉴赏:
用八股的形式来批判党八股,似乎是有点调侃,有点玩笑。但是,将八股转化为“八大罪状”,称其功能乃是“以毒攻毒”,前面的“毒”是虚指,后面的“毒”则是实指,以轻松的语气讲严峻的问题,褒贬互补,亦庄亦谐。
精读赏析
品味文章语言,提升技能
原文:
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上面所说的那些,一方面是由于幼稚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责任心不足而来的。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鉴赏:
幽默感来自内涵的错位:调查研究的革命政治含意,与照镜子的个人美容功能错位。这种幽默带着很强的宽容性,不但有利于缩短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而且有利于缓解被批判者的情绪,淡化抗拒感。
精读赏析
精读赏析
原文:
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鉴赏:
一连用四个“吃饭”,把学术上的理论和日常经验直接联系起来。听众的现场反应就很迅速,心理距离亦随之缩短了。
1. 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思路
本文“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丰富灵活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比如,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
引用论证。比如,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
对比论证。比如,以党内某些老爷写的“长而空”文章与斯大林的演说进行对比,引导读者从比较中鉴别是非,从而赞成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的正确主张。
艺术特色
比喻论证。把某些长文章比作“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生动形象,既幽默风趣,又充满讽刺意味。
3.学习本文巧用成语、俗语,善于引例、设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的表达风格。
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成语:“无的放矢”“对牛弹琴”。
方言:“瘪三”。
日常生活语言:“洗脸,照镜子”。
艺术特色
反对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宣传真理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影响全党,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利国利民
提倡
文章小结
反对党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