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1(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1(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16: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如果将正常形态的红细胞置于三种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发生如下变化(图2-3-1)。
积极思维
人的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事实:
分析 红细胞形态在渗透压不同的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思考:
液面停止上升时,膜两侧的液体浓度是否相等?
S1
S2
浓度:S1>S2
若渗透平衡后,半透膜两侧仍存在液面差,则半透膜两侧就存在浓度差,液面差越大,浓度差就越大,且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高。
一、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讲授新课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如果为本实验设计对照试验,你会如何设置?
1.把半透膜换成纱布,其余条件不变。
2.把烧杯中的清水换成与漏斗中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余条件不变。
液面不会升高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讲授新课
细胞壁
细胞质膜
细胞质
液泡膜
细胞液
请根据植物细胞结构和渗透装置,
结合课本P59,思考以下问题:
1.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2.浓度差是指哪两者间的浓度差异?
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它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什么影响?
原生质层
细胞液和细胞外溶液
细胞壁是全透膜
保护植物细胞,不会吸水胀破
原生质层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1.实验材料:
2.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滴、撕、展、盖、吸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创设失水和吸水环境并观察
观察——滴液——观察——滴液——观察
边做边学
滴入蔗糖溶液
滴入清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 试剂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细胞大小
0.3g/ml的蔗糖溶液
清水
失水变小
吸水变大
与细胞壁分离
复原
不变
不变
4.实验现象
边做边学
5.结果分析
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
1.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
2.原生质层两侧存在浓度差
3.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边做边学
细致表述实验现象:
①从角隅处失水
②不同的细胞失水程度不同
③不同的细胞液泡浓度也不同
④由于操作手法的影响,导致最外面的死亡细胞(透明)也被撕下来
总结归纳
水可以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质膜,其他物质也可以吗?
①气体分子(O2、CO2、N2)
②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
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尿素、乙醇)
③脂溶性分子
知识链接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不需要载体蛋白
③不需要能量
H2O 、 O2、CO2、乙醇、甘油等(气体分子、相对分子量小的极性分子、脂溶性强的物质)。
特点:
实例:
1、简单扩散
细胞外
细胞质膜
细胞内
小分子物质
讲授新课
一、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
细胞外
细胞质膜
细胞内
小分子物质
限制因素:
浓度差
曲线:
讲授新课
通过开与关两种构型(门)控制物质的进出
①Na+—K+离子通道(神经细胞的细胞质膜)
②水通道
2、依赖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
讲授新课
载体蛋白
细胞外
细胞质膜
细胞内
曲线:
限制因素:
M点之前:浓度差
M点之后:蛋白数量
讲授新课
3、依赖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需要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③不需要能量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特点:
实例:
细胞外
细胞质膜
细胞内
讲授新课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通道蛋白)
被动运输
①顺浓度梯度
②不消耗能量
促进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平衡
讲授新课
材料: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红细胞内K+浓度是血浆K+浓度的 30多倍,而红细胞内Na+浓度仅为血浆Na+浓度的1/6,但红细胞仍然不断地吸收K+和排出Na+ ;同样,海带细胞内的碘浓度比周围海水中的碘浓度高得多,但细胞仍能继续吸收碘。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还顺浓度梯度进行吗?
讲授新课
ATP
①低浓度→高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②需要特定的载体蛋白
③需要能量
特点:
实例:
① Na+—K+泵、Ca2+泵
②海带吸收碘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
④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质膜
载体蛋白
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
讲授新课
ATP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质膜
载体蛋白
曲线:
限制因素:
M点之前:能量
M点之后:载体蛋白数量
讲授新课
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讲授新课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跨膜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运输动力
转运蛋白
实例
原理
模型
曲线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高或高→低
浓度差(不需能量)
浓度差(不需能量)
需能量(ATP)
不需要
需要(载体、通道)
需要(载体蛋白)
水、CO2、O2、甘油、乙醇、苯 、尿素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水通道、Na + 通道
小肠吸收氨基酸、
葡萄糖、 Na + —K+ 泵
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三、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讲授新课
胞吞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进细胞的过程。
胞吞作用
1.胞吞作用
吞噬:较大的固体颗粒
胞饮:微滴状液体
讲授新课
胞吐一般是指细胞将要外排的大分子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质膜处并与之结合.再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过程。
2.胞吐作用
泪液、激素
黏液、消化酶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同主动运输一样需要消耗能量
讲授新课
3.应用
血液透析膜(人工肾)
讲授新课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跨膜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包膜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协助扩散 胞吞(内吞) 胞吐(外排)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运输动力
转运蛋白
实例
原理
模型
曲线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高或高→低
浓度差(不需能量)
浓度差(不需能量)
需能量(ATP)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水、CO2、O2、甘油、乙醇、苯 、尿素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水通道、Na + 通道
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Na + —K+ 泵
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外→内
细胞内→外
需能量
(ATP)
需能量(ATP)
不需要
不需要
白细胞
吞噬病菌
分泌蛋白的分泌,如胰岛素
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本节练习
1.将大小长势相同的菠菜幼苗平均分为三组,置于不同浓度的KNO 溶液中培养,菠菜幼苗叶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小组的同学讨论后作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浓度KNO 溶液中菠菜幼苗叶细胞的长势相同
B. KNO 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植物细胞只吸收K 不吸收NO
C.在不同浓度KNO 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菠菜幼苗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D.菠菜幼苗在不同浓度KNO 溶液中,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一、思辨题
本节练习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大小不同的分子通过半透膜时,能实现有选择分离的技术这种技术已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不同,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进行运输的过程。
二、应用题
本节练习
(1)根据上图,尝试解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水葡萄糖等过程的差异和原因
(2)以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为例,阐述各种营养物质分别是以上述哪种方式进出细胞的。
(3)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工业生产中,膜分离技术被广泛运用。尝试举例说明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谢谢您的聆听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