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上·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60dm 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可达36km/h
2.(2022上·江苏宿迁·八年级沭阳县怀文中学校考期末)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复兴”列车在京沪高速铁路上以324km/h的速度,能够相对安全的行驶。这一速度相当于( )
A.3.24m/s B.32.4m/s C.90m/s D.900m/s
3.(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80℃ D.人心脏正常跳动1次时间约0.1s
4.(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期末)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在同一时刻从起点沿同一方向出发,运动了 后到达终点,它们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C.乙车比甲车早 到达终点
D.经过 ,甲、乙两车相距
5.(2022上·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物理学中常引入“位移”这一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它的定义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的大小为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该位移的时间的比定义为物体的平均速度。某队伍正以不变的速度v1沿直线运动,走在队尾的通讯员因有要事要通知队伍的排头兵,于是改变行进速度从队列的最后跑到最前,然后又跑回队尾归列。若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与v2的关系为( )
A.v2v1 C.v2=2v1 D.v2=v1
6.(2022上·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末)“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机记录木块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斜面长是42cm,由该照片可估算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13cm/s B.18cm/s C.23cm/s D.28cm/s
二、填空题
7.(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甲铅笔长 cm;乙秒表的读数为 s;丙表读数为 km/h。
8.(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考期末)2014年6月12日,我市新城市公交客车陆续上线试运营。如图所示,车头标志灯异常醒目。据了解,新公交车长度约10.5 (填长度单位),净质量12吨,限制最高行驶速度为60 (填速度单位),当遇到高峰运行时,约每15 (填时间单位)一个班次。
9.(2022上·江苏淮安·八年级校考期末)某物体通过一段路程s,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
10.(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森林中游玩时,不得随意丢弃饮料瓶,若瓶内有水,圆形饮料瓶就相当于 透镜,太阳出来后,可能引起森林大火,小明在森林里步行5400m,用时1.5h,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合 m/s。
11.(2022上·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a)是甲、乙两人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曝光时间间隔相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跑步者 (选填“甲”或“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图(b)中的图像描述的是跑步者 (选填“甲”或“乙”)的运动,你的依据是: ;
(3)图(c)所示的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最快的时刻是 。
12.(2022上·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将A、B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甲是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则图甲中 (选填“A”或“B”,下同)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可以用图乙中s—t图像描述 小球的运动。
三、实验题
13.(2022上·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太短从而较难测量,请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则ab间的距离为 m。
14.(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
(2)除了图中的器材以外,还应该有的测量器材是 ;
(3)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 (较大/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时间/路程)的误差;图中AB的距离为 cm;
(4)小车经过AC中点时速度为v1,经过AB中点时速度为v2,则v1 (>/=)v2;
(5)当小车通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将会偏 (大/小);
(6)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运动情况的是 。
15.(2022上·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放学回家路上,小明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滑行时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的速度大小变化的规律,他用小车、带刻度的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1)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小明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路程s/cm 40.0 40.0
时间t/s 3.2 1.6
速度v/(m s﹣1) vAB vBC
(2)小红建议实验时斜面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 一些;
(3)小明正确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则表中vBC为 m/s;若小车从A点运动2.4s到达D点(图中未画出),则DC段的平均速度vDC (填“>”、“=”或“<”)vBC;某同学用vAC=计算AC的平均速度vAC,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
(4)为了使图像能够反映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请选择乙图中正确的图像并在括号内填写物理量的符号 ;
(5)若小车过了A点小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 。
16.(2022上·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小明“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秒表;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3)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0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10cm处做一刻度标记,用秒表测出气泡从0点运动到每一个刻线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如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小明在标注刻度时并没有从玻璃管的一端(即小气泡的初始位置)开始标注,他这样做的原因是 ;
(4)小明改变玻璃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观察数据可知: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 。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1.20
17.(2022上·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测纸锥速度利用的原理是 ;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
(3)图丁为用每隔0.25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1号纸锥下落的照片,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4)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依据前面实验结论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无法比较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D.5号纸锥先到地
18.(2022上·江苏泰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纸锥下落的快慢与半径 ,与锥角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面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3)本实验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
四、综合题
19.(2022上·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中所示,腾冲龙江特大桥是我国云南省境内的一座桥梁,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龙江大桥总长2470.58m,桥面宽33.5m。小明一家从腾冲乘车到保山游玩,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
(1)交通标志牌中数字“80”表示该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 (填物理量单位符号)。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保山的最短时间是 h。
(3)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123.8s,求汽车的长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2022上·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今,高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国庆节假期,小明选择乘坐高铁去上海,他通过12306网站查询到G7003次列车的时刻表如图所示:
G7003时刻表
站序 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停车时长
1 南京 — 08:00 —
2 常州 08:39 08:41 2分钟
3 无锡 08:55 08:57 2分钟
4 苏州 09:12 09:14 2分钟
5 上海 09:40 — —
(1)本次列车从常州到苏州运行的时间为 min;
(2)南京到上海全程约为300km,列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3)已知列车的长度为400m,若列车以150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为1.1km的大桥时,则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
五、计算题
21.(2022上·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
(3)司机通过隧道的时间?
22.(2022上·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12月11日,连(连云港)淮(淮安)扬(扬州)镇(镇江)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扬州迈入“高铁时代”。
徐州东 宝应 高邮 扬州东
到达时间 16:18 16:38 16:52
发车时间 14:22 16:20 16:40
里程/km 0 256 300 356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途中列车以7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2000m的隧道用时120s,求列车的长度。
23.(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一列车匀速通过全长7200m的某大桥,车上的小明测得从他自己上桥到下桥的时间为180s,而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185s。求:
(1)列车过桥的速度;
(2)该列车的总长度;
(3)列车全部在桥上运动时间。
24.(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一列长为40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200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行时间。
25.(2022上·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假期小明爸爸自驾带着一家人回仪征老家,上午10:00,他们到达某个路口,小明注意到路口有两个道路指示牌,如图,(图1表示该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90km/h),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90km/h合多少m/s?该路口距仪征还有多远?
(2)他们一家从该路口到仪征至少用多少时间?
(3)他们到达仪征的实际时间为10:53,小明爸爸的实际车速是多少?
26.(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火车沿直线朝着山崖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距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4s后便听到了从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长200m,求:
(1)4s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鸣笛时火车离山崖的距离;
(3)火车行至山崖后,完全穿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3min,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27.(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期末)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的路程为48000m,一辆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前一半路程后,又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的平均速度
(2) 这辆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50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每分钟呼吸大约20次,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体温变化范围非常小,人的正常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高铁在京沪高速铁路上的速度
故选C。
3.B
【详解】A.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物理教材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1.1×3.6km/h≈4km/h
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可以判断甲、乙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的速度
甲的速度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甲车比乙车早6s到达终点,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经过3s,甲车运动的距离为1.2m,乙车运动的距离为0.6m,此时甲、乙两车相距 0.6m,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由题可知,通信员从队尾赶到队头,又从队头回到队尾,通讯员通过的位移恰好等于队伍运动的位移,设队伍运动的位移为x,则
,
因此v1=v2,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由图知道,木块从A运动到B的距离略小于42cm;木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
0.5s×4=2s
由知道,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
因此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应略小于21cm/s,最接近18cm/s,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 2.00 247.5s 90
【详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铅笔左端对应的刻度为1.00cm,铅笔右端对应的刻度为3.00cm,铅笔的长度为
[2]由图乙可知,小盘的指针在4与5之间,偏向4,因此分针的读数为4min,大盘上1s分成2个小格,分度值为0.5s,秒针的示数为7.5s,则秒表的示数为
[3]丙图中,1大格分为4小格,为20km/h,分度值为5km/h,示数为90km/h。
8. m km/h min
【详解】[1]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6m左右,对比可知新公交车长度约10.5m。
[2]新公交车限制最高行驶速度为60km/h,合16.7m/s。
[3]当遇到高峰运行时,约每15min一个班次,不能用h或s。
9. 2.4 8.64
【详解】[1][2]由可知,物体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10. 凸 3.6 1
【详解】[1]圆形饮料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相当于凸透镜,太阳出来照在饮料瓶上,饮料瓶会聚太阳光,会使局部温度升高,引起火灾。
[2][3]小明步行的路程
s=5400m=5.4km
小明步行的速度
11. 乙 甲 见解析
t2
【详解】(1)[1]设曝光时间间隔为 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甲所用时间为5 t,乙所用时间为3 t,由可知,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2][3]图(b)中s-t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由(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间隔 t内通过的距离相同,由可知,甲的速度不变,故图(b)中的图像描述的是甲的运动。
(3)[4]配速是指跑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根据知,运动越快;由图(c)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其运动速度最快。
12. A B
【详解】[1]小球A、B均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通过的距离相等,因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所以图中小球与小球之间的时间相等,间隔越多时间越长,B球所用时间大于A球所用时间,根据,A球的平均速度大于B球的平均速度。
[2]由甲图可知,A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A球做变速直线运动。B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B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s—t图像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描述的是B球的运动情况。
13. A 增加下落的高度 变速 0.5
【详解】(1)[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A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乙B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A的位置释放。
(2)[2]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
(3)[3]由图示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纸锥的路程越来越大,并不相等,因此纸锥做变速直线运动。
[4]由a到b纸锥的运动时间
ab间的距离
14. 秒表 较小 时间 40.0 > 小 D
【详解】(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运动的时间,再通过计算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实验的原理是。
(2)[2]常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秒表测量时间。
(3)[3][4]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5]AB的距离为
(4)[6]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滑下时,做匀加速运动,AC中点在AB中点的后方,由于速度越来越快,则经过路程AC中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路程AB中点时的速度,即v1>v2。
(5)[7]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6)[8]小车在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小车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图像A表示物体静止,图像B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图像D表示物体加速运动,图像C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故符合的图像为D。
故选D。
15. 秒表 慢 0.25 < 不正确 大
【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则实验中需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秒表。
(2)[2]实验时斜面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慢一些。
(3)[3]由表中数据可知
sBC=40.0cm=0.4m
则
[4]由表中数据可知AB段和BC段路程相等,BC段运动时间比AC段小,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若小车从A点运动2.4s到达D点,结合表中数据可知D点在AB之间,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D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DC[5]AC段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AB、BC段路程之和)除以总时间,而不是AB、BC段速度的平均值,所以该同学的计算方法不正确。
(4)[6]由于小车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应选择图像如下图所示,应填入速度的符号v。
(5)[7]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就会导致记录的AC段时间偏小,根据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小了,就会导致速度偏大。
16. 刻度尺 慢 开始一段时间内气泡做变速运动 先变快后变慢
【详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2]应让气泡上升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方便计时。
(3)[3]气泡初始速度为0,开始一段时间内气泡做变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快),之后小气泡会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把0刻度线标在玻璃管的一端,不便于计时,研究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4)[4]由实验数据知:在夹角从85°减小到45°的过程中,气泡上升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在夹角从45°减小到0°的过程中,气泡上升速度是减小的,所以实验结论为: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快后变慢。
17. A 速度越来越大 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小 D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实验时已知纸锥下落的高度,即下落距离s,用秒表可以测出下落的额时间t。根据可以得到纸锥下落的速度。
(2)[2]实验中纸锥下落的高度h是纸锥运动的距离,是从纸锥的锥尖到水平面的距离。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3)[3]由图丁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纸锥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后不变,由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4)[4]比较1和2可知,在下落高度和纸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锥角越小,下落时间越短,由可知下落速度越大;比较1和3可知,在下落高度和锥角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半径的纸锥,下落时间相同,由可知下落速度相同。因此可得出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小。
(5)[5]由于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依据前面实验结论可知,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小。因此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5号纸锥先到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 无关 有关 B 控制变量
【详解】(1)[1][2]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2的数据知:下落高度、纸锥扇形半径相同,纸锥锥角不同,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3的数据知:下落高度、纸锥锥角相同,纸锥扇形半径不同,下落时间相同,下落速度相同,即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扇形半径无关;综合分析可得出的结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扇形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2)[3]由(1)知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由于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所以4号纸锥的下落时间长,下落速度慢,即5号纸锥先到地。
(3)[4]在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时,分别进行了两个探究过程:保持扇形半径相同,改变锥角大小;保持锥角大小不变,改变扇形半径。所以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19. km/h 1.55 5.42m
【详解】(1)[1]交通标志牌中数字“80”是指此路段限速80km/h,即该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km/h。
(2)[2]从图中可知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保山的路程为124km,限速80km/h,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保山的最短时间
(3)[3]汽车的速度
v′=72km/h=20m/s
汽车匀速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v′t′=20m/s×123.8s=2476m
汽车的长度
s车=s′﹣s桥=2476m﹣2470.58m=5.42m
20. 31 180km/h 36s
【详解】(1)本次列车从常州到苏州运行的时间为
t1=09:12﹣08:41=31min
(2)本次列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的时间为
t=09:40﹣08:00=1h40min=6000s
列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为
s′=1.1×103m+400km=1500m
列车的速度为
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21.(1)1640m;(2)46.08s;(3)59.04s
【详解】(1)火车的速度为
由可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则隧道的长度为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为
由可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为
(3)司机通过隧道的路程为隧道的长度L隧道=1640m,则司机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答:(1)隧道的长度为1640m;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为46.08s;
(3)司机通过隧道的时间为59.04s。
22.(1)0.2h;(2)280km/h;(3)400m。
【详解】解:(1)由表格可知,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所需的时间
t = 16h52min – 16h40min = 12min = 12 × h = 0.2h
(2)高邮开往扬州东的路程
s = 356km – 300km = 56 km
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的平均速度
(3)设火车长为s2,由题可知,隧道长度s1 = 2000m,用时t = 120s,速度
v = 72km/h = 20m/s
列车做匀速运动,所以
s1 + s2 = vt
代入数据,得
2000m + s2 = 20m/s × 120s
解得
s2 = 400m
答:(1)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所需的时间是0.2h;
(2)列车由高邮开往扬州东的平均速度是280km/h;
(3)列车的长度为400m。
23.(1)40m/s;(2)200m;(3)175s
【详解】解:(1)列车的速度
(2)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s=vt=40m/s×185s=7400m
该列车的总长度
s车=s-s桥=7400m-7200m=200m
(3)列车全部在桥上运动时间
答:(1)列车过桥的速度是40m/s;
(2)该列车的总长度是200m;
(3)列车全部在桥上运动时间是175s。
24.(1)10m/s;(2)120s
【详解】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
s1=L隧道+L车=1600m+400m=2000m
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2=L隧道-L车=1600m-400m=1200m
所需的时间
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1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行时间是120s。
25.(1)25m/s,53km;(2)0.59h;(3)60km/h
【详解】解:(1)由图可知,由速度计可读出汽车的速度为
从该路口到仪征的路程为。
(2)从该路口到仪征汽车的行驶时间为
(3)他们到达仪征的实际时间为10︰53,则用的时间为
小明爸爸的实际车速是
答:(1)90km/h合25m/s,该路口距仪征还有53km;
(2)他们一家从该路口到仪征至少用时0.59h;
(3)小明爸爸的实际车速是60km/h。
26.(1)120m;(2)740m;(3)5200m
【详解】解:(1)由可得,4s内车行驶的路程
s1=v1t=30m/s×4s=120m
(2)由可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4s=1360m
鸣笛时车离山崖的距离
(3)火车穿过隧道的时间
t′=3min=180s
火车穿过隧道的路程
s′=v1t′=30m/s×180s=5400m
隧道的长度
s隧道=s′-s车长=5400m-200m=5200m
答:(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120m;
(2)鸣笛时火车离山崖740m;
(3)隧道的长度是5200m。
27.(1)8m/s;(2)6000s
【详解】解:(1)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前一半路程,运动时间
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完后一半路程,运动时间
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的平均速度
(2)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所用的时间
t=t1+t2=4800s+1200s=6000s
答:(1)这辆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的平均速度为8m/s;
(2) 这辆汽车从市区到白塔埠机场所用的时间是6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