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第1章 集 合
1.2
子集、全集、补集
观察下列各组集合:
(1) A= {-1,1},B={-1,0,1,2};
(2) A=N,B=R;
(3) A={ x∣x 为正方形},B={ x∣x 为四边形}.
●集合A与B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种关系
观察(1),可以发现,集合 A 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观察(2)(3),它们也有同样的特征.
(1) A= {-1,1},B={-1,0,1,2};
(2) A=N,B=R;
(3) A={ x∣x 为正方形},B={ x∣x 为四边形}.
这时称 A 是 B 的子集.
一、子集
定义
如果集合A的_______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
任意
A是B的子集
Venn图: 或
符号表示:_________ 或 _________
读法:集合 A _______ 集合 B 或集合
B ________ 集A
B
A
A (B)
包含于
包含
A B
B A
例如,{1,2,3} N,N R,
{ x∣x 为正方形} {x∣x为四边形}等.
A B可以用 Venn图来表示.
B
A
根据子集的定义,我们知道A 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对于空集 ,我们规定 A,即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思考】
符号“∈”与“ ”有什么区别
提示:①“∈”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比如 1∈N,-1 N.
②“ ”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比如 N R,{1,2,3} {3,2,1}.
③“∈”的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
而“ ”的两边均为集合.
例 1
判断下列各组集合中,A 是否为 B 的子集.
(1) A= {0,1},B={-1,0,1,-2};
解:因为0∈B,1∈B,即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所以 A 是 B 的子集.
解:因为1∈A,但 1 B,
所以 A不是B 的子集.
(2) A= {0,1},B= { x∣x=2k,k∈N}
恩 考
A B 与 B A能否同时成立
能;
A是B的子集;同时B也是A的子集;
此时A=B;
就是两集合相等的定义.
例 2
写出集合 {a,b} 的所有子集.
解: 集合{a,b}的所有子集是 ,{a},{b},{a,b}.
集合{al,a2,a3,a4}有多少个子集
二、真子集
定义
如果集合 A B,并且 A≠B,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真子集.
A是B的真子集
Venn图:
符号表示:_________ 或 _________
读法:集合 A ________ 集合 B 或集合
B ________ 集A
B
A
A B
B A
真包含于
真包含
【思考】
集合 M,N 是两个至少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试画图说明这两个集合关系有哪几种
提示:有以下五种关系
1 2 3 4 5
例 3
下列各组的 3 个集合中 ,哪 2 个集合之间具有包含关系
(1) S={-2,-1,1,2},A={-1,1},B={-2,2};
(2) S=R,A= { x∣x≤0,B= { x∣x>0);
(3) S= { x∣x为整数},A= { x∣x 为奇数},
B= { x∣x 为偶数}.
解:在(1)(2)(3)中都有 A S,B S可以用图1-2-2来表示.
三、集合间关系的性质
(1)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
(2) 对于空集,我们规定 A,即空集是任何集合
的子集.
A A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 任何一个集合都有子集. ( )
(2)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 )
(3) A B的含义是 A B或A = B. ( )
解析
提示:(1)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
(2)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若A是B的子集,则说明这两个集合的关系
有以下两种可能:
A是B的真子集或A与B相等.
2.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2________ {x∣x2=2x}.
(2){3,4,8}________ Z.
(3){ x∣x 是平行四边形}______{ x∣x 是中心对称图形}.
(4){ x∣x<1}__________{ x∣x<2}.
∈
3. 已知集合 A= {-1,0,1},则含有元素0的A的真子
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0, -1}
解析:根据题意,含有元素0的A的真子集为{0},{0,1},
{0,-1}.
解析
【跟踪训练】
1. 下列集合中与{1,9}是同一集合的是 ( ).
A.{{1},{9}} B.{(1,9)}
C.{(9,1)} D.{9,1}
D
解析:与{1,9}是同一集合的是{9,1}. 故选D
解析
2. 设A,B是集合I= {1,2,3,4 }的子集,A={1,2},
则满足A B的B的个数是 ( )
A. 5 B.4 C.3 D.2
B
解析:满足条件的集合B可以是{1,2},{1,2,3},{1,2,
4},{1,2,3,4},所以满足A B的B的个数是4.
解析
3. 若集合 M= { x∣x ≤6},a=2,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 M B. a M C.{a}∈M D.a M
A
解析:由集合 M= {x|x≤6},a=2 ,知:
在A中,{a} M,故A正确; 在B中,a∈M,故B错误;
在C中,{a} M,故C错误; 在D中,a∈M,故D错误.
解析
4. 设集合 A={ x∣x2+x-1=0},B={ x∣x2-x+1=0},
则集合 A,B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 B
解析:由已知A ={ , },B= ,故B A.
解析
5. 已知集合A={x∣1≤x≤2},B={x∣1≤x≤a,a≥1}.
(1) 若A B,求a的取值范围.
解:若A B,由图可知,a > 2.
(2) 若B A,求a的取值范围.
解:若B A,由图可知,1≤a≤2.
恩 考
观察例 3 中每一组的 3个集合,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在例3中,观察(1),可以发现,A S,S中的元素-2,-1,1,2 去掉 A 中的元素-1,1后,剩下的元素为-2,2,这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就是 B.
观察 (2)(3),它们也有同样的特征这时称 B 是 A 在 S中的补集.
四、补集
1. 定义
文字语言
设A S,由_____________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 CsA,读作“_________________”.
S中不属于A
A在S中的补集
符号语言
CsA=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x∈S,且 x A }
图形语言
2. 本质
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也是集合的基本运算之一.
3. 作用
①依据定义求集合的补集;
②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③补集思想的应用.
五、全集
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_____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全集通常记作U.
所有
例 4
设全集U=R,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A,
试求A 及 UA,并把它们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2x-1>0
3x-6≤0
解:A ={x∣2x-1>0,且3x-6<0}={x∣<x ≤2},
UA={x∣x,或 x>2},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如下.
注意实心点与空心点的区别.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 同一个集合在不同的全集中补集不同. ( )
(2) 不同集合在同一个全集中的补集也不同. ( )
(3) 若x∈U,则x∈A或x∈ UA,二者必居其一. ( )
2. 设集合U= {1,2,3,4,5,6},B= {3,4,5},
则 UB=________________.
{1,2,6}
解析:根据补集的定义 UB ={ x∣x∈U且 B} ={1,2,6}.
解析
3. 已知 U=R,A={ x∣x>2},则 UA=___________.
{ x∣x ≤2}
解析:因为A= { x∣x>2} ,所有 UA={ x∣x ≤2} .
解析
【跟踪训练】
1. 已知集合A={x∣3≤x≤7,x∈N},B={x∣4<x≤7,
x∈N},则 AB= ( )
A.{3} B.{3,4} C.{3,7} D.{3,4,7}
B
解析:A ={3,4,5,6,7},
B ={5,6,7},所以 AB ={3,4}.
解析
2. 已知全集 U=R,集合A= { x∣-1≤x<0}的补集
UA=( )
A. {x∣x <-1或 x≥0}
B. {x∣x ≤ -1或 x>0}
C. { x∣- 1< x≤0}
D.{ x ∣ 0 < x≤1}
A
3. 已知全集 U=R,A={x∣1≤x<b}, UA={x∣x<1
或 x≥2},则实数b=___________.
2
解析:因为 UA= { x∣x<1或 x≥2},
所以 A= { x∣1≤x<2},所以 b=2.
解析
4. 设全集 U=R,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A,试
求A及 UA,并把它们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解析:A= { x∣x+1≥0且 3x-6≤0}= {x∣-1≤x≤2},所以 UA= { x∣x<-1或 x>2},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如图.
解析
练 习
1. 写出下列集合的所有子集:
(1) {1}; (2) {1,2}; (3) {1,2,3}.
(1) ,{1};
(2) ,{1},{2},{1,2};
(3) ,{1},{2},{3},{ 1,2},{1,3},{2,3},
{1,2,3}.
2. 已知全集 U= {0,1,2,3,4,5,6},分别根据下
列条件求 UA.
(1) A= {0,2,4,6};
(2) A= { 0,1,2,3,4,5,6 };
(3) A= .
{1,3,5}
{ 0,1,2,3,4,5,6 }
3.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a {a};
(2) {a} ∈ {a,b};
(3) {a,b} {b,a};
(4) {-1,1} {-1,0,1};
(5) 0 ∈ ;
(6) {0} = ;
(7) { 0 } ;
(8) {-1,1 }.
4. 若 U=Z,A={ x∣x=2k,k∈Z,B={ x∣x=2k+l,
k∈Z},则 U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5. U( UA ) =____________________.
A
6. 已知 U=R,A= { x∣x<0},求 UA.
解: UA = { x ∣x ≥0}.
提示:可利用数轴以及补集定义求解,注意补集中包含 0.
提示
习题 1.2
感受·理解
1. 如图,试说明集合 A,B,C 之间有什么包含关系.
A B C
2. 指出下列各组集合 A 与 B 之间的关系:
(1) A = {-1,1},B=Z;
(2) A = {-1,0,1},B={ x∣x2-1 = 0};
(3) A = {1,3,5,15 },B={ x∣x 是15的正约数};
(4) A = N* ,B = N.
A B
B A
A = B
A B
3. 已知 U={ x∣x 是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A={ x ∣ x 是平行四边形},求 UA.
解:因为 U ={是平行四边形或x是梯形},
A ={ x ∣x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UA = {x ∣x 是梯形}.
4. (1) 已知 U ={1,2,3,4},A= {1,3},求 UA ;
(2) 已知 U ={1,3},A= {1,3},求 UA ;
UA ={ 2,4}
UA =
(3) 已知 U = R,A= { x∣x ≥ 2},求 UA ;
(4) 已知 U = R,A= { x∣-2 ≤ x < 2},求 UA ;
UA ={ x ∣x < 2}
UA ={ x ∣x < - 2 或 x ≥2}
思考·运用
5. 设 A 是一个集合,下列关系是否成立
(1) A = {A}; (2) A {A}; (3) A ∈ {A}.
解:(1) A是一个集合,{A}是一个只含有一个元素A
的集合,故A ={A}不成立.
(2) A {A}; (3) A ∈ {A}.
解:(2) {A}是一个只含有一个元素A的集合,其所
有子集为 ,{A},故A {A}不成立.
(3) {A}是一个只含有一个元素A的集合,
故 A ∈{A}成立.
6. 已知 A B,A C,B={ 0,2,4},C={0,2,6},
写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 A.
解:B ∩ C = {0,2} 且 A B,A C,
所以 A {0,2},
则 A = ,{0},{2},{0,2}.
7. 设 m 为实数,若 U=R,A ={ x∣x < 1},
B ={ x∣x>m }.
(1) 当 UA B 时,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A={ x∣x<1},
所以 UA = {x∣ x≥1},
因为 UA B,
所以 m < 1,故m的取值范围为(-∞,1)
(2) 当 UA B 时,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 UA B,
所以 m > 1,
故 m 的取值范围为[1, + ∞ ).
探究·拓展
8. 子集符号“ ”与不等号“≤”看起来很相似.“≤”
具有下面的性质:
(1) 如果 a≤b 且 b≤c,那么 a≤c;
(2) 如果 a≤b 且 b≤a,那么 a=c.
试写出“ ”相应的“性质”,并判断其正确性.
解:(1) 如果A B且B C,那么A C,正确;
(2) 如果A B且 B A,那么 A=B,正确.
本课结束
This lesson is over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