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能读、写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一个物体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用分数表示。
经历分数概念产生的全过程,在分类、比较、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体会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几份中的一份或几份”。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平均分。
师:瞧,这是明明,今天他要当小厨师给大家分餐,咱们一起去看看他分的怎么样?公平吗?(课件出示明明上场,有平均分的草莓、小苹果、不平均分的月饼、不平均分的火腿、平均分的蛋和平均分的橙子)引导发现:月饼和火腿不平均分,其余都是平均分。小结:生活中分东西的时候是不是都只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分(板书),另一种是不平均分(板书)。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把不平均分移走)
学生进行平均分,生成学习资源。
师:你会平均分吗?预设生会。师:这么有信心呀!明明还带来了很多好吃的(出示)想吃吗?可惜的是老师不方便把这些美食都请到现场,咱们就用桌上的纸片来代替,每人分其中的一种。(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各2个)出示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老师从中收集代表性学生作品。
(三)资源分类,在辨析比较中感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在刚才操作中,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动脑,做出的作品也都非常地有创意,老师从中挑选了几幅有代表性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快速把收集到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师:请你当小老师快速地检查一下,这些作品是平均分吗?预设生回答是。师:看来平均分还真是难不倒大家!那这么多的作品(手指作品),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引导学生按平均分的份数的进行分类。
(四)创造分数,培养符号意识。
师:我们对平均分的研究是不是有一点成果了。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研究,看看你还能有什么新发现。
创造1/2
师:老师想把这个圆形纸片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多少,指指看。生指出分得的1份。老师随即用画斜线的方法快速表示出来。师:同学们,数学总是和数打交道,我们知道,1个圆片用1表示,两个圆片用2表示,那这一份(指)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生摇头。师:那你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平均分成2份中的1份”吗?先同桌讨论一下。有想法了,赶快在纸上写写画画。学生独立创造,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有代表性的数。展示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创造的二分之一。师出示正确的写法。师:看清楚1/2的写法了吗?在本子上写一个。看谁写的又快有准确。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数。(指圆形涂色部分)谁能再说一说,这个表示什么意思?预设生表达不完整。师边演示边讲的意义。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意义的练习。师:(课件演示)前面我们平均分了披萨、面包、蛋糕......都得到了。其实不管平均分的是什么,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
应用
师:和1/2交上好朋友了吗?该到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师:迅速判断,这个图形能用表示吗?如果能请用,不能请用,并说出为什么?(出示4图形)。2.类推完成几分之一。(1)类推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师:(平均分成4份的图,涂上1份)师:同学们看,这一份还能用表示吗?这一份呢?这一份呢 (边画边说)预设:四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这一排涂色部分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吗?(以圆为例吧)。预设: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4。(完善板书)。师指八分之一的图:这一份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这一份、这一份呢?预设:八分之一。师:为什么图形不同,都能用八分之一表示?预设: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八分之一。师总结: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八分之一。(2)小结提升并感知分数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个物体的?平均分成3份,1份是?......平均分成10份,1份是, 还能继续分下去吗?预设:能。师:闭上眼睛想象,继续分下去,分下去,能得到哪个分数?睁眼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是这样吧?PPT动画展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涂色的1份越来越小,最后停留在1/100画面上。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无限分下去。也就是说,平均分成几份(完成板书: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完成板书:几分之一)。2.揭示分数及教学各部分的名称。师:咱们研究出这么多的数,观察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整数长得一样吗?预设:不一样。
师:它有自己的名字——分数(板书),这节课我们只是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板书课题初步认识)。师:分数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静静的看。提问考察学生自学能力。2.了解分数的由来。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步步研究得到分数的过程,其实分数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配解说)。师: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分数?
沟通分数与生活的练习,丰富概念的理解。
游戏(1)师:看同学们学的这么棒,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师: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你会取走它的二分之一吗 引导学生依次取出多个二分之一。师:这么多的二分之一,老师有一个问题。同样是二分之一,为什么有大有小呢?预设:分的图形不一样。师总结:同样是二分之一,平均分的图形不同,所以这些二分之一就有大有小,看来,咱们以后说分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一。(指屏幕)
(2)师:老师要变一个魔术,把这些图形一个个的送回去。现在看蓝色正方形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预设:二分之一师:同意?师:再来看,这次蓝色正方形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预设: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师:有歧义了?为什么不是三分之一?引导学生发现只是分了3份但不是平均分了3份。提问引发思考:同样是这个小正方形,怎么一会是四分之一,一会是八分之一,一会又用十六分之一呢?预设:分的图形不同。
师总结:也就是说平均分的图形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师:数学就是这么神奇,同样是二分之一,可以有大有小,而同样是这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这么重要的两条发现,咱们玩着图形说着数就弄明白了,这就是数形结合。这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咱们以后会经常用到它。(2)欣赏生活中的分数师:奖励大家看几张图片,从中你能发现分数吗?如果有,大声说出来,比一比,谁的小眼睛最亮。生回答。六、课堂总结:其实啊,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分数,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分数的眼睛,看,一面国旗,一顶吊扇,一扇窗户,跳绳中,倒水时,无一不藏有分数,美丽大自然中的一草,一花,也能联想到分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