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洞头县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1.(2023三上·洞头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否则读出来的温度会改变。
【分析】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热水壶中冒出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水滴。
3.(2023三上·洞头期中)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也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出空气的质量,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故此题是错误的。
4.(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空气也可以溶解在水里,因而水里也有空气。
【分析】鱼之所以能在水里可以存活是因为水里溶解有空气。
5.(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两者都是占据空间的,说明两者都有体积。 该题描述错误。
6.(2023三上·洞头期中)地球四周有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这一圈空气为大气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它叫做大气层,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大气层也是保护我们地球上的生物不被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所伤害的主要屏障,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7.(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有质量但太轻了,无法通过实验证明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袋分别放在天平上,一个不装空气,另一个装满空气,两个塑料袋的质量差就是空气的质量。题意错误。
8.(2023三上·洞头期中)沙是固体,牛奶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热力学平衡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它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受容器的影响。气体是指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压缩和膨胀的流体。沙是固体,牛奶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9.(2023三上·洞头期中)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杯子里有空气,将杯子倒过来时仍然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10.(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的蒸发是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包括水分化汽(又称汽化)和水汽扩散两个过程。
11.(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沸腾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会产生热气 B.杯底有气泡产生 C.温度为90℃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沸腾时会产生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温度为100℃,都符合沸腾的特点。温度会降低不符合,温度会保持在100℃。
12.(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冰棒周围冒“白气”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湿衣服晾干了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的现象;冰棒周围冒“白气”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13.(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点燃只能用火柴,由于在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灯要倾斜,在这个过程中,灯里面的酒精就有可能会洒出并被引燃,引起火灾。不能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需要用灯帽连续盖灭两次。
14.(2023三上·洞头期中)温度计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5.(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变大。
16.(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描述中,属于空气的性质是( )。
A.形状不容易被改变
B.很轻、容易充满空间
C.能流动、不容易被压缩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很轻,容易充满空间,能流动,容易被压缩。
17.(2023三上·洞头期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
A.让蒸发皿或烧杯均匀受热
B.加热的更快
C.隔热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受热均匀。石棉网是由铁丝网和棉布做成的,一般放置在三脚架上使用。加热时,火焰集中在容器一个地方加热会使容器炸裂。使用石棉网可以分散火焰的热量,让加热更均匀,不会使容器炸裂,所以A符合题意。
18.(2023三上·洞头期中)用拖把拖地板后,地板上的水慢慢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渗到地板里去了
B.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C.被地板吸干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蒸发的认识,湿拖把拖地后,地板 上的水慢慢变干的主要原因是水被蒸发到空气中去 了。
19.(2023三上·洞头期中)在风的模拟实验中,洞口处摆放的纸条的作用是( ).
A.美观
B.观察纸条的颜色变化
C.观察纸条摆动的方向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在风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借助纸条的飘动、纸条摆动的方向观察空气的流动。
20.(2023三上·洞头期中)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 )。
A.多放一些豆子 B.减去一些豆子 C.保持豆子数量不变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具有质量的认识,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气球一侧的重量增加,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多放一些豆子。
21.(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氧分子,氮分子和稀有气体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因此空气相比于液体与固体更容易被压缩,B选项符合题意。
22.(2023三上·洞头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
C.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一定空间的,会产生压强给其他物质压力。空气能够被压缩,但是不能被无限压缩,它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瓶中的空气能被压缩,但是不能被无限压缩,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答案选B。
23.(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轮胎 B.篮球 C.电风扇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本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对着电风扇吹风利用了空气流动成风的原理;充足气的篮球弹性更好、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利用到压缩空气。C符合题意。
24.(2023三上·洞头期中)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可以摸到可以看到;而空气是气体,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和水的共同点是都会流动。
25.(2023三上·洞头期中)明明买了个新皮球,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克,充足气后( ).
A.仍旧是100克 B.大于100克 C.小于100克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但很轻。小明新买的皮球在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g,充足气后,天平有点倾斜,说明天平不再平衡,充气后的气球质量增加了。这说明说明空气有质量,但是空气质量很小。
26.(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 固体
瓦块
书本 液体
食用油
牛奶 气体
【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三大类,液体、气体和固体。空气属于气体,瓦块属于固体,书本属于固体,食用油属于液体,牛奶属于液体。
27.(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一:水到哪里去了
如图所示,攻两杯等盘的水,并在杯外题上标出水位线,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用塑料薄膜封住,然后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同一个通风且向阳的地方2天。
(1)1、2天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会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位线,原因是杯中的水变成 (填“空气”或“水蒸气”,下同)跑到 中了。
(2)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 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 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胰时,又凝结成 附在塑料薄膜上。(均填“水蒸气”或“水珠”)
(3)科学上,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叫 (均填“蒸发”或“凝结”)
【答案】(1)低于;水蒸气;空气
(2)水珠;水蒸气;水珠
(3)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会低于水位线,原因是杯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2)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水珠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水蒸气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膜时,又变成水珠附在薄膜上。
(3)水有三种状态,温度变化会引起水状态的变化,科学上,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水的蒸发,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我们叫做凝结。
28.(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二:空气有质盘
小明在家打算用简易天平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他准备了如下的材料,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挂上塑料袋,右边放上绿豆。
(1)实验时小明需要先调节简易天平达到 (“平衡”或者“不平衡”)
(2)将简易天平左边的塑料袋打入20简空气后再放入,天平会( )。
A.左边往下掉 B.右边往下掉 C.保持平衡
(3)这个实验证明空气 。
【答案】(1)平衡
(2)A
(3)具有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主要结构包括托盘、分度盘、游码、底座、平衡螺母、指针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
(1)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平衡:移动游码至“0”刻度处,旋转平衡调节螺母,直至指针居中。
(2)由于空气具有质量,所以将简易天平左边的塑料袋装满空气后再放入,天平会向左倾斜。
(3)天平不平衡,说明物体具有质量,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29.(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三: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塑料杯子底部塞紧一张纸,然后竖直倒扣到水槽中,过一会儿拿出杯子,我们发现这张纸( )。
A.纸全湿了 B.纸部分湿了 C.纸没湿
(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 ).
A.空气能占据空间 B.水能占据空间 C.纸不能占据空间
(3)如果在这个杯底扎一个小洞,再塞一张纸,倒扣到水槽中,过一会儿拿出杯子,我们发现( ).
A.纸全湿了 B.纸没湿 C.不清楚
(4)在第3小题的这个实验中,不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A.有小泡泡从小孔中冒出来
B.水跑进杯子了
C.杯子中的空气没有变化
(5)如果我们把纸团换成一个乒乓球,重新用没有孔的杯子罩住,倒扣入水中,乒乓球会停留在杯中的( )位置。
A. B. C.
【答案】(1)C
(2)A
(3)A
(4)C
(5)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
(1)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着杯子中的空间,空气出不来,水也进不去,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2)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从杯子底部的小孔中“跑”出来,没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会进入杯子中,纸团就湿了。
(4)空气从杯子底部的小孔中“跑”出来,没有空气占据空间,杯子中的空气变化了。
(5)水槽里装有水,水面上有一个乒乓球,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在玻璃杯中A位置,因为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
30.(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四:压缩空气
小明在研究空气能否被压缩时做了如下实验,请你结合所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时,把图1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发生图2中的现象,这说明空气 (填“能”或“不能”)被压缩。
(2)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注射器的活塞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向下运动 B.向上弹起 C.静止不动
(3)我们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右边下面的图来表示,用表示空气微粒。请你说一说,乙图和丙图中的空气微粒数量( )。
A.都不变 B.乙变少,丙变多 C.乙变多,丙变少
(4)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简打入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有体积 C.压缩空气有弹性
【答案】(1)能
(2)B
(3)A
(4)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实验时,堵住图1注射器的出口,将活塞向下压,发生图2中的现象,说明注射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根据空气的性质可知,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
(2)空气是易被压缩,但是也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注射器的活塞会向上弹起。
(3)空气压缩后,分子间的距离变短,分子数量不变,选项A正确。
(4)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简打入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1.(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五:风的成因
我们做过“风的模拟实验”。
(1)图中,没点蜡烛,蚊香的烟会 (选填“向上”、“向箱内”)飘动,说明这时没有风;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会 (选填“向上”、“向箱内”)飘动,说明这时有风。
(2)这个实验说明,点燃蜡烛后,空气受热会 (选填“上升”、“下降”),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3)点燃蜡烛后,从A孔流进来的是 空气,从B孔流出去的是 空气(均填“冷”或“热”)。
【答案】(1)向上;向箱内
(2)上升
(3)热;冷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蜡烛点燃前,箱内外温度相同,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蚊香的烟雾向上散开,没有形成一定的流动方向,没有风形成。 点燃蜡烛后,形成温差,烟会向箱内飘动。
(2)将箱内的蜡烛点燃,箱内外温度不一样,再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向箱内飘。说明这时有风。蜡烛点燃后,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入补充,这样不断地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
(3)蜡烛点燃后,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入补充,这样不断地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点燃蜡烛后,从A孔流进来的是热空气,从B孔流出去的是冷空气。
1 / 1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洞头县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1.(2023三上·洞头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热水壶中冒出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
3.(2023三上·洞头期中)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也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
4.(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5.(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6.(2023三上·洞头期中)地球四周有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这一圈空气为大气层。( )
7.(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有质量但太轻了,无法通过实验证明的。( )
8.(2023三上·洞头期中)沙是固体,牛奶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
9.(2023三上·洞头期中)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10.(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的蒸发是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
11.(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沸腾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会产生热气 B.杯底有气泡产生 C.温度为90℃
12.(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冰棒周围冒“白气”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湿衣服晾干了
13.(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14.(2023三上·洞头期中)温度计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15.(2023三上·洞头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16.(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描述中,属于空气的性质是( )。
A.形状不容易被改变
B.很轻、容易充满空间
C.能流动、不容易被压缩
17.(2023三上·洞头期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
A.让蒸发皿或烧杯均匀受热
B.加热的更快
C.隔热
18.(2023三上·洞头期中)用拖把拖地板后,地板上的水慢慢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渗到地板里去了
B.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C.被地板吸干了
19.(2023三上·洞头期中)在风的模拟实验中,洞口处摆放的纸条的作用是( ).
A.美观
B.观察纸条的颜色变化
C.观察纸条摆动的方向
20.(2023三上·洞头期中)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 )。
A.多放一些豆子 B.减去一些豆子 C.保持豆子数量不变
21.(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22.(2023三上·洞头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
C.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
23.(2023三上·洞头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轮胎 B.篮球 C.电风扇
24.(2023三上·洞头期中)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25.(2023三上·洞头期中)明明买了个新皮球,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克,充足气后( ).
A.仍旧是100克 B.大于100克 C.小于100克
26.(2023三上·洞头期中)空气 固体
瓦块
书本 液体
食用油
牛奶 气体
27.(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一:水到哪里去了
如图所示,攻两杯等盘的水,并在杯外题上标出水位线,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用塑料薄膜封住,然后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同一个通风且向阳的地方2天。
(1)1、2天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会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位线,原因是杯中的水变成 (填“空气”或“水蒸气”,下同)跑到 中了。
(2)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 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 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胰时,又凝结成 附在塑料薄膜上。(均填“水蒸气”或“水珠”)
(3)科学上,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叫 (均填“蒸发”或“凝结”)
28.(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二:空气有质盘
小明在家打算用简易天平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他准备了如下的材料,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挂上塑料袋,右边放上绿豆。
(1)实验时小明需要先调节简易天平达到 (“平衡”或者“不平衡”)
(2)将简易天平左边的塑料袋打入20简空气后再放入,天平会( )。
A.左边往下掉 B.右边往下掉 C.保持平衡
(3)这个实验证明空气 。
29.(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三: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塑料杯子底部塞紧一张纸,然后竖直倒扣到水槽中,过一会儿拿出杯子,我们发现这张纸( )。
A.纸全湿了 B.纸部分湿了 C.纸没湿
(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 ).
A.空气能占据空间 B.水能占据空间 C.纸不能占据空间
(3)如果在这个杯底扎一个小洞,再塞一张纸,倒扣到水槽中,过一会儿拿出杯子,我们发现( ).
A.纸全湿了 B.纸没湿 C.不清楚
(4)在第3小题的这个实验中,不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A.有小泡泡从小孔中冒出来
B.水跑进杯子了
C.杯子中的空气没有变化
(5)如果我们把纸团换成一个乒乓球,重新用没有孔的杯子罩住,倒扣入水中,乒乓球会停留在杯中的( )位置。
A. B. C.
30.(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四:压缩空气
小明在研究空气能否被压缩时做了如下实验,请你结合所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时,把图1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发生图2中的现象,这说明空气 (填“能”或“不能”)被压缩。
(2)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注射器的活塞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向下运动 B.向上弹起 C.静止不动
(3)我们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右边下面的图来表示,用表示空气微粒。请你说一说,乙图和丙图中的空气微粒数量( )。
A.都不变 B.乙变少,丙变多 C.乙变多,丙变少
(4)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简打入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有体积 C.压缩空气有弹性
31.(2023三上·洞头期中)探究五:风的成因
我们做过“风的模拟实验”。
(1)图中,没点蜡烛,蚊香的烟会 (选填“向上”、“向箱内”)飘动,说明这时没有风;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会 (选填“向上”、“向箱内”)飘动,说明这时有风。
(2)这个实验说明,点燃蜡烛后,空气受热会 (选填“上升”、“下降”),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3)点燃蜡烛后,从A孔流进来的是 空气,从B孔流出去的是 空气(均填“冷”或“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否则读出来的温度会改变。
【分析】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水滴。
3.【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出空气的质量,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故此题是错误的。
4.【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空气也可以溶解在水里,因而水里也有空气。
【分析】鱼之所以能在水里可以存活是因为水里溶解有空气。
5.【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两者都是占据空间的,说明两者都有体积。 该题描述错误。
6.【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它叫做大气层,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大气层也是保护我们地球上的生物不被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所伤害的主要屏障,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袋分别放在天平上,一个不装空气,另一个装满空气,两个塑料袋的质量差就是空气的质量。题意错误。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热力学平衡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它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受容器的影响。气体是指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压缩和膨胀的流体。沙是固体,牛奶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杯子里有空气,将杯子倒过来时仍然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包括水分化汽(又称汽化)和水汽扩散两个过程。
11.【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沸腾时会产生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温度为100℃,都符合沸腾的特点。温度会降低不符合,温度会保持在100℃。
12.【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的现象;冰棒周围冒“白气”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13.【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点燃只能用火柴,由于在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灯要倾斜,在这个过程中,灯里面的酒精就有可能会洒出并被引燃,引起火灾。不能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需要用灯帽连续盖灭两次。
14.【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5.【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变大。
16.【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很轻,容易充满空间,能流动,容易被压缩。
17.【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受热均匀。石棉网是由铁丝网和棉布做成的,一般放置在三脚架上使用。加热时,火焰集中在容器一个地方加热会使容器炸裂。使用石棉网可以分散火焰的热量,让加热更均匀,不会使容器炸裂,所以A符合题意。
18.【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蒸发的认识,湿拖把拖地后,地板 上的水慢慢变干的主要原因是水被蒸发到空气中去 了。
19.【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在风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借助纸条的飘动、纸条摆动的方向观察空气的流动。
20.【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具有质量的认识,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气球一侧的重量增加,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多放一些豆子。
21.【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氧分子,氮分子和稀有气体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因此空气相比于液体与固体更容易被压缩,B选项符合题意。
22.【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一定空间的,会产生压强给其他物质压力。空气能够被压缩,但是不能被无限压缩,它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瓶中的空气能被压缩,但是不能被无限压缩,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答案选B。
23.【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本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对着电风扇吹风利用了空气流动成风的原理;充足气的篮球弹性更好、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利用到压缩空气。C符合题意。
24.【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可以摸到可以看到;而空气是气体,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和水的共同点是都会流动。
25.【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但很轻。小明新买的皮球在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g,充足气后,天平有点倾斜,说明天平不再平衡,充气后的气球质量增加了。这说明说明空气有质量,但是空气质量很小。
26.【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三大类,液体、气体和固体。空气属于气体,瓦块属于固体,书本属于固体,食用油属于液体,牛奶属于液体。
27.【答案】(1)低于;水蒸气;空气
(2)水珠;水蒸气;水珠
(3)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会低于水位线,原因是杯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2)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水珠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水蒸气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膜时,又变成水珠附在薄膜上。
(3)水有三种状态,温度变化会引起水状态的变化,科学上,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水的蒸发,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我们叫做凝结。
28.【答案】(1)平衡
(2)A
(3)具有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主要结构包括托盘、分度盘、游码、底座、平衡螺母、指针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
(1)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平衡:移动游码至“0”刻度处,旋转平衡调节螺母,直至指针居中。
(2)由于空气具有质量,所以将简易天平左边的塑料袋装满空气后再放入,天平会向左倾斜。
(3)天平不平衡,说明物体具有质量,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29.【答案】(1)C
(2)A
(3)A
(4)C
(5)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
(1)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着杯子中的空间,空气出不来,水也进不去,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2)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从杯子底部的小孔中“跑”出来,没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会进入杯子中,纸团就湿了。
(4)空气从杯子底部的小孔中“跑”出来,没有空气占据空间,杯子中的空气变化了。
(5)水槽里装有水,水面上有一个乒乓球,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在玻璃杯中A位置,因为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
30.【答案】(1)能
(2)B
(3)A
(4)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实验时,堵住图1注射器的出口,将活塞向下压,发生图2中的现象,说明注射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根据空气的性质可知,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
(2)空气是易被压缩,但是也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注射器的活塞会向上弹起。
(3)空气压缩后,分子间的距离变短,分子数量不变,选项A正确。
(4)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简打入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1.【答案】(1)向上;向箱内
(2)上升
(3)热;冷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蜡烛点燃前,箱内外温度相同,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蚊香的烟雾向上散开,没有形成一定的流动方向,没有风形成。 点燃蜡烛后,形成温差,烟会向箱内飘动。
(2)将箱内的蜡烛点燃,箱内外温度不一样,再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向箱内飘。说明这时有风。蜡烛点燃后,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入补充,这样不断地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
(3)蜡烛点燃后,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入补充,这样不断地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点燃蜡烛后,从A孔流进来的是热空气,从B孔流出去的是冷空气。
1 / 1